初一第十课《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成语,要解词

作者&投稿:平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初一语文第十课《论语十则》中有几个成语?~

1.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2.见贤思齐: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3.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必有我师
4.择善而从:身为领导要主动听取各个方面的建议,择善而从,改进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
5.任重道远:解决青少年网络沉迷难题,依然任重道远。
6.死而后已: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LZ,第7个成语一定是要连起来的,因此即使造句也不通顺,希望你能满意我的答案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则》里的成语及成语解释

【成语】:敏而好学
【注音】:mǐn ér hào xué
【释义】: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成语】:温故知新
【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成语】:不耻下问
【注音】: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注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任重道远
【注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成语】:择善而从
【注音】:zé shàn ér cóng
【释义】: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成语】:不亦乐乎
【注音】:bù yì lè hū
【释义】: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成语】:见贤思齐
【注音】: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0^)~~~~~啊啦啦~~~~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见贤思齐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任重道远
7.【翻译】*-*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成语】:敏而好学
【注音】:mǐn ér hào xué
【释义】: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成语】:温故知新
【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成语】:不耻下问
【注音】: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
【注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任重道远
【注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成语】:择善而从
【注音】:zé shàn ér cóng
【释义】: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成语】:不亦乐乎
【注音】:bù yì lè hū
【释义】: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成语】:见贤思齐
【注音】: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全拼】: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例子】: 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的意思
2008-10-11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6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63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

论语十则怎样翻译与解析
[论语十则]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曾子像曾子说:"我每天...

初中一年级上 第十课 论语十则 读后感受 30分
《论语十则》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

倾听论语 作文 800字 初一第十课《论语十则》里面选三个
三是认为《论语》的思想精髓与我们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于丹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论语》的思想精髓就是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心灵,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古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与我们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论语十则课下注解
(10)乐:快乐。(11)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12)愠 :生气,发怒的样子。(13)不:表示判断。(14)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书《论语十则》的翻译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十则翻译
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

请说出 论语十则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本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

论语十则原文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则
(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9)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10)子曰:“...

墨脱县13610601276: 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成语 -
咸急复方: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 ,...

墨脱县13610601276: 中学上册语文书第十课《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有哪些? -
咸急复方: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墨脱县13610601276: 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则中的成语,古今意思,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 -
咸急复方:[答案] 不亦乐乎:指快乐得无法形容.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多个(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个的意思)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

墨脱县13610601276: 七年级新课标语文之《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几个呢? -
咸急复方: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苛政猛于虎

墨脱县13610601276: 初一论语十则的成语初一上册论语十则、十个成语、 -
咸急复方:[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温故知新 只有这几个 没十个诶、

墨脱县13610601276: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咸急复方: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墨脱县13610601276: 《论语》十则里有多少成语 -
咸急复方:[答案] 小结论语十则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

墨脱县13610601276: 求初一论语十则中的成语!这几则分别是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
咸急复方:[答案]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墨脱县13610601276: 课文《论语》十则中有那几个成语 -
咸急复方:[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死而后已 温故而知新 见贤思齐焉

墨脱县13610601276: 七年级上册的《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成语? -
咸急复方: 温故知新:温:复习.故:旧.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体会或有新的发现.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不亦乐乎:亦:也.乎:文言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见贤思齐:看到贤德人,就想向他看齐.亦作“见德思齐”.死而后已: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亦作“死而后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