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鹤楼》的古诗解释

作者&投稿:大叔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鹳鹤楼》的古诗解释是什么?~

一、古诗原文
《登鹳鹤楼》
作者: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诗作)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鹳雀楼已于1999年开始重建,2001年落成。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既包含着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它能够世代相传,成为千古绝唱,其永恒的价值,就在于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与进取心理。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类的知识与前途,一如这浩渺世界广阔无边,应当永不停息地奋斗。

直译:想要看的更高更远,你就必须上更高一层楼!
比喻要有更高的成就,就要开阔自己的眼界.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意思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原文:《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

《登鹳鹤楼》的古诗解释是什么?
《登鹳鹤楼》作者: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鹳雀楼 古诗 意思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的意思是什么啊?
原文:《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鹳雀楼全文及注解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一、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注解 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2、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3、...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是什么?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如下: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赏析: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3.作品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

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这首古诗
《登鹳雀楼》古诗意思: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一、古诗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整体赏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说朱斌)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

登鹳雀楼古诗及诗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诗意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望的远”的人生哲理,...

登鹳雀楼古诗的意思翻译
《登鹳雀楼》古诗的意思翻译如下: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干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 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

桓台县15299105183: 古诗《登鹳雀楼》的解释 -
夹纪正必: 白日依山尽, ----太阳挨着山峦慢慢地沉落, 黄河入海流. ----黄河朝着大海滔滔地奔流. 欲穷千里目, ----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 更上一层楼. ----那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桓台县15299105183: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
夹纪正必: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鹳雀楼 古诗 意思 -
夹纪正必: 登鹳雀楼[1]盛唐王之涣[2] 【体裁】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桓台县15299105183: 古诗登鹤雀楼的诗意
夹纪正必: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 尽:消失. 4.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编辑本段]【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鉴赏】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黄鹳雀楼古诗几意思? -
夹纪正必: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鹳鹤楼告诉我们什么? -
夹纪正必: 登鹳鹤楼告诉我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与进取心理.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类的知识与前途,一如这浩渺世界广阔无边,应当永不停息地奋斗.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鹤雀楼的解释
夹纪正必: 解释: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

桓台县1529910518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儿? -
夹纪正必: 《登鹳鹤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据考证,这首诗是王之涣赶考时路经山西蒲州(现在山西永济市)鹳雀楼时写下的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颧鹤楼》急!!!! -
夹纪正必: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桓台县15299105183: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意思是什么 -
夹纪正必: 第一句: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第三句: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全文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