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怎么做才能赢得靖难之役?

作者&投稿:水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是个假设的问题,建文帝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可能是两点:一是个性柔弱,缺乏决断力;二是用人不当,缺乏识人之明。

首先来看建文帝在靖难之役过程中的表现,史书中对建文帝有这样的赞誉,说他“天资仁厚”。建文帝早在削藩过程中,就曾受到朱棣的蒙蔽,错过了及时下手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机会。 明朝史书《吾学编》记载,朱棣正式起兵造反后,建文帝曾对大军的主将下令:“不得加矢刃于燕邸,使朕有杀叔父名”。据当年明月先生的《明朝那些事儿》所说,正是建文帝这种奇怪的命令使朱棣在战场上数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先后打败耿炳文和李景隆,最终兵临南京城下。虽然有人对史书中这样的记载有质疑,但这似乎也符合朱允炆的个性特征,符合对他“天资仁厚”的评价。

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向对手下达这样的命令,显然无异于自残,当然,朱允炆有下达这样的命令是符合他的儒家道德观念的,用冷箭或其它残忍手段杀害叔父,会让自己背上不孝、不义之名,这样的务虚观念遇到朱棣务实的打法,自然难以取胜。所以,要想赢得靖难之役的胜利,首先朱允炆要改变“仁厚”的心肠,下令大军主帅遇到朱棣格杀勿论,甚至下令全天下诛杀朱棣者有重赏,以取其首级为最重要的战斗目标,不用考虑其它虚无缥缈的干扰。这样,也许朱棣不等打到南京早就身首异处了。

其次再看建文帝的用人,本来他任用爷爷朱元璋给他留下的仅存的硕果——耿炳文,是有机会战胜朱棣的。可就在耿炳文初战失利,但主力尚存,正准备重新规划战斗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听从书生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临阵换将,换上了最大的草包将军李景隆。李景隆上阵后,没多久就被朱棣打得全军覆没,使朱允炆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可以说,这次临阵换将是朱允炆失败的最直接原因。

从建文帝这样用人的经历看,显然他缺乏识人之明,首先不识耿炳文老将的实力,其次不识李景隆的草包饭桶,最重要的是他不识黄子澄是只能虚论军政,却不懂战场指挥的人。所以,要想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就是四个字“用人不疑”。既然选定了耿炳文,就要给予必要的信任,在密切关注战局的同时,尽量少干预其在前线的指挥,那样耿炳文很有可能战胜朱棣,毕竟十万大军的实力在那,后方南京朝廷的实力也在那。



他应该在朱棣刚刚起兵的时候,就发动全国的军队去剿灭他,那时候可以做到一击必胜,越拖延越打不过了,朱棣

建文帝只要不心软就能够赢得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前期朱棣一直处于劣势,只是因为建文帝不忍心杀他,让朱棣抓住了机会,所以只要加建文帝不心软,不给朱棣喘息的机会,他就能赢得战争。

下定灭掉朱棣的决心就可以取胜,他失败就在于前面很多次机会都因为优柔寡断放弃了,从而给了朱棣机会。

需要集结大量兵力并且重用很多将军,因为只有跟敌方打才能赢得政权。


隋文帝的简介
四、历史评价 隋文帝杨坚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卓识,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他的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开皇盛世”。杨坚的许多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综上所述,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为中国...

汉文帝为什么要废除肉刑
另外,汉文帝在其废除肉刑的诏书中说道:“古时无肉刑而天下安宁,现在肉刑有三却减不止。”这句话代表汉文帝意识到了肉刑并非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若想天下安宁,还是需要仁德、教化。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否定肉刑意义的君主,从而赢得了“仁政”的美誉,一定程度上将中国的刑罚由野蛮导向...

汉文帝刘恒在位多少年
在对外关系上,刘恒采取了和平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为西汉王朝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他还注重军队的建设和国防的加强,有效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总的来说,汉文帝刘恒在位的23年,是西汉王朝发展的重要时期。他的卓越才能和坚定意志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

隋文帝励精图治中的好词?
其次,隋文帝的“严明法纪”也是他治国的一大特点。他坚决反对腐败,严格执行法律,对违法者严惩不贷。他的这种严明法纪的态度,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也为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支持。再次,隋文帝的“开放包容”也是他治国的一大亮点。他积极接纳各种不同的文化,鼓励文化交流,使得隋朝的文化繁荣...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这句诗里提到了什么典故...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赢得仓皇北顾:赢得,剩得,落得。四十三年: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从北方抗金南归,至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写这首词时,...

“低调”的汉文帝,为何后人会有很高的评价呢?他为何会把贾谊贬出京城...
汉文帝在位期间,重农抑商,多次降低赋税,甚至免税,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开创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大有为政策打下了物质基础,赢得后人很高的评价。贾谊有才却在主张上得罪很多人。汉文帝当上皇帝后,多次鼓励郡国推举人才,选用了不少有才能的人士,贾谊就是在汉文帝初年成了文帝时期著名的...

隋文帝不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外国人对他却有很高的评价?
当时的科举内容也不简单。总结来讲隋文帝的一生还是不错的,为群众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如果从国内人角度出发或许隋文帝就没有这么高的评价了,但是隋文帝科举考试制度,的却算得上一项丰功伟绩了,值得进步的地方仍旧有很多,而且在古代,哪个皇帝几乎都有点作为。只不过隋文帝的改革更加能够赢得民心。

《以远为基:曹丕称帝》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这样,文帝只迁徙了五万户。文帝曾出外打野鸡取乐,对官员们说:“射野鸡,实在令人高兴!”辛毗对答说:“这对陛下来说,的确是件高兴事;对我们这些臣子,可是件苦差事。”文帝默然无语,以后就很少出来打猎了。辛毗、卫臻、陈群等智士重视文化传统的力量,将曹魏的统治纳入传统的轨道,以赢得社会...

隋文帝当皇帝还有一个秘密他实际上是一个被遗弃的人吗?
隋文帝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汉族,洪农县华阴人,是汉代邱杨镇第十四孙。鲜卑小字是,鲜卑姓是蒲,蒲的鲜卑姓是其父杨忠为西魏恭帝所赐。隋文帝上台后,恢复了自己的汉姓‘杨’,并让在鲜卑政策下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隋文帝在位期间,在军事上打击并消灭了陈国,成功统一了严重分裂了几百年的中国,...

汉文帝为什么听冯唐的话?
的确,自古以来,像汉文帝这样虚心纳谏,诚恳改过的君王并不多,而遭受冤屈的忠臣良将则是不少,他们之间缺少的是像冯唐这样敢于为忠臣良将鸣不平,向君王推心置腹进谏的人。不过,这也正是汉文帝得以合乎民心,顺平民意,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大力发展经济,开创治世的原因所在。只可惜,像冯唐这样的人并...

咸宁市18328398714: 永乐帝朱棣是如何夺得皇位的?靖难之役
呈响金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咸宁市18328398714: 几乎不可能的,靖难之役到底是怎么才成功的呢 -
呈响金克: 不可能的,

咸宁市18328398714: 明代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呈响金克: 他篡位的过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

咸宁市18328398714: 明朝靖难之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呈响金克: 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咸宁市18328398714: 历史上因为太软弱而成不了大事的人(在线等(✺ω✺)) -
呈响金克: 明建文帝朱允文,在靖难之役伊始建文帝举全国之力与燕王朱棣抗衡,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由于兵力所限,燕军占领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弃,因此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朱允炆的软弱再一次显示出来,他的一道圣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建文帝的妇人之仁最终将朝廷推向了深渊. 后来在朱棣的拉拢下,诸蕃王眼见建文帝无能无力制退燕军,而削蕃亦损害自己的利益,都倒向朱棣.最终以朱棣称帝北京结束了长达四年的靖难战争,建文帝兵败下落不明.

咸宁市18328398714: 明朝靖难之役路线是怎么样的 -
呈响金克: 靖难之役路线主要是燕王的军队从北京南下最终打到南京城的,其中经过了多起战争,可以说靖难之役路线出现了反反复复的调整.起初,燕王朱棣的军队主要是集中在北方的,当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谋反叛逆的时候,有很多的响应...

咸宁市18328398714: 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是什么人
呈响金克: 朱允文,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 在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在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