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熵增定律被称为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原理?

作者&投稿:施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熵增定律,为什么会被称为让人绝望的物理定律?~

熵增定律为何让人绝望?连爱因斯坦也不敢怠慢,称它为第一定律!


如果要让你选择一条最喜欢的物理学定律,你会想到什么?是相对论的质能方程,还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或者说牛顿运动定律?
在影响世界最为深刻的物理定律中,有一条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感到绝望,这就是“熵增定律”,或称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几乎决定了宇宙的最终归宿,导致一些科学家悲观地表示,宁愿没有发现这条定律。
那么,“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熵会一直增加?
关于熵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孤立系统的有序度或者混乱度可以用“熵”来表征。系统越有序,无序度越低,则熵越小,反之亦然。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容器的中间有个隔板,左侧装着水,右侧装着无水乙醇,此时系统的熵较小。如果拿掉中间的隔板,水和无水乙醇就会自发地混合在一起,系统的有序度下降,熵就会增加。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水和乙醇混合之后不能自发地分离开来,所以熵只会自发地变大。
其二,孤立系统中能被用于做功的能量(有效能)多少也可以用“熵”来表征。系统的有效能越多,则熵越小,反之亦然。
举个例子,汽油燃烧之后可以推动活塞做功,从而驱动汽车前进。汽油燃烧后,还会产生一些废热,这些热量无法被收集过来用于做功,所以有效能变少了,熵随之增加。

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基于上述事实,最早提出了熵的概念,并对熵增定律进行了系统阐述,归纳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正是由于熵增原理的存在,禁止了那些试图从大气或者海洋中提取热能来制造永动机的黄粱美梦。
那么,自然界中是否有“熵减”的现象呢?
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指出,包括你我在内的任何生命都是“负熵体”,我们都在进行逆熵的过程。为了维持生命的运行,我们要不断消耗能量,与熵增原理作对抗。

然而,熵增原理不会被打破,生命必然会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作为负熵体,生命会消耗宇宙中的有用能,从而让整个宇宙的熵变得越来越大。
就目前所知,宇宙包含了一切,所以宇宙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既然如此,熵增定律作用于整个宇宙,就会导致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我们没有办法逆转这个令人绝望的过程。

当宇宙耗尽全部的有效能,再也没有能量可以被用于做功,生命的存在无法维持,整个宇宙的有序度降到最低,熵增加到最大,宇宙将会迎来“热寂”的结局,这个时间估计是在10^1000年之后。
宇宙终结于热寂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除非“麦克斯韦妖”真的存在。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宇宙中也许有一种特殊的机制可以对抗熵增,它可以追踪宇宙中每个粒子的运动,能够让混合之后的不同粒子分开,从而出现熵减,这种特殊的存在被称为“麦克斯韦妖”。

当然,麦克斯韦妖只是一种设想,其存在并没有得到证实。那么,你是否认可麦克斯韦妖的存在呢?

13世纪,一位叫亨内考的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

这个轮子名叫“亨内考魔轮”,它让科学家做起了“永动机”的梦,科学家们幻想,一旦永动机诞生,人类将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所以,有很多的科学家一直试图复刻“亨内考魔轮”,却都惨遭失败,然而无数的失败却没有打消科学家们的热情,反而对永动机的探索愈加狂热。

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也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



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面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子的旋转作用虽然较大,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子达到平衡而静止下来。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1847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发表了著作《论力的守恒》。他提出一切自然现象都应该用中心力相互作用的质点的运动来解释,这个时候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雏形。



1850年,克劳修斯发表了《论热的动力和能由此推出的关于热学本身的定律》的论文。他认为单一的原理即“在一切由热产生功的情况,有一个和产生功成正比的热量被消耗掉,反之,通过消耗同样数量的功也能产生这样数量的热。”
加上一个原理即“没有任何力的消耗或其它变化的情况下,就把任意多的热量从一个冷体移到热体,这与热素的行为相矛盾”来论证。把热看成是一种状态量。



由此克劳修斯最后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dQ=dU-dW

从1854年起,克劳修斯作了大量工作,努力寻找一种为人们容易接受的证明方法来解释这条原理。经过重重努力,1860年,能量守恒原理也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开始被人们普遍承认。能量守恒原理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宣告了永动机的破产,因为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和质量的守恒定律,在任何的永动机设计中,我们总可以找出一个平衡位置来,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力恰好相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动力使它运动。所有永动机必然会在这个平衡位置上静止下来,变成不动机。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促成了蒸汽机的诞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人类由此迈入了蒸汽时代,机械化生产时代开始到来。

而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还是没有打消科学家们的梦,他们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比如,这种热机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机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



中国民科造的磁动机就属于第二种

简单来说,人们认识到能量是不能被凭空制造出来的,所以他们试图从海洋、大气乃至宇宙中吸取热能,并将这些热能作为驱动永动机转动和功输出的源头,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热机这也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科学家认为只要做到了只有单一的热源,它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就能够成功。



在这个时候,随着科学的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的一些局限性也暴露了出来,比如牛顿经典力学认为力学过程是可逆的,可逆性是指时间反演,即过程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在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中,把时间参量
t换成-t,就意味着过程按相反的顺序历经原来的一切状态,最后回到初始状态。

而1850 年克劳修斯在论文中提出了一条基本定律:“没有某种动力的消耗或其他变化,不可能使热从低温转移到高温。“这个定律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与力学过程的可逆性相矛盾。



所以克劳修斯在 1854 年的随笔《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第二基础定理的一个修正形式》提出了新的物理量来解释这种现象,,1865 年正式命名为熵,以符号S表示。

克劳修斯从热机的效率出发,认识到正转变(功转变成热量)可以自发进行,而负转变(热量转变成功)作为正转变的逆过程却不能自发进行。负转变的发生需要同时有一个正转变伴随发生,并且正转变的能量要大于负转变,这实际是意味着自然界中的正转变是无法复原的。



由此克劳修斯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又一个表述方式,也被称为熵增原理,那就是: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简而言之就是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可以说非常鲜明地指出了不可逆过程的进行方向。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外一种表述形式,却又拥有更加深刻的含义,它创造了“熵”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在后来被广泛应用,香农把熵的概念,引申到信道通信的过程中,从而开创了”信息论“这门学科,从而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熵增原理表明,在绝热条件下,只可能发生dS≥0
的过程,其中dS = 0 表示可逆过程;dS>0表示不可逆过程,dS<0
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可逆过程毕竟是一个理想过程。因此,在绝热条件下,一切可能发生的实际过程都使系统的熵增大,直到达到平衡态。

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即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的过程。在绝热过程中,Q = 0 ,有ΔS(绝热)≥ 0(大于时候不可逆,等于时候可逆) 或 dS(绝热)≥0 (>0不可逆;=0可逆)



熵增原理最大的意义就是从能量品质的角度规定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方向、条件和限度问题。



熵增原理的出现表示经典力学的可逆性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它只在有普遍的力学原理做保证的情况下才准确,热运动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同时也彻底宣告了永动力的灭亡。因为从海水吸收热量做功,就是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并且不产生其他影响是无法实现的。

而薛定谔就则指出,熵增过程也必然体现在生命体系当中。也就是说,生命体系中的熵也应该是不断增大的,也只能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而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能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进食行为,我们从食物中汲取了“负熵”来维持生命的有序,即“新陈代谢的实质就是及时全部消除有机体无时无刻不产生的全部负熵”。这里的有序和无序是描述宏观态的。

因此,机体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成功地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地吸收负熵,向周围环境释放其生命活动不得不产生的全部正的熵维持生存和进化的。总之,生命体是开放的、不可逆的非热力学平衡体系。平衡态是无序的,而非平衡态则是有序的根源,这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一致的,也是符合熵增原理的。薛定谔生动地用“生命赖负熵为生”这一句名言概括。



虽然如此,生命的减熵行为却起不到任何效果,毕竟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人类等生命简直是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熵增的必然性和不可逆性,注定了生命只能从有序发展为无序,并最终走向老化、死亡。所以熵增原理也被很多人称为: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依据熵增原理,地球生物都会从从有序走向无序,也就是走向死亡!)



熵增原理适用于很多领域,包括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矛盾等。

而科学家对于熵增原理最大的争论是宇宙是否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熵增作用发挥作用的条件必须是在孤立系统系统中,然后达到平衡熵最大。孤立系统是在热力学之中,与其他物体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任何能量或质量都不能进入或者离开一个孤立系统,只能在系统内移动。



而地球就是一个开放系统,熵增原理可以适用于生命,自然也能适用于地球,所以地球上的生物通过从环境摄取低熵物质(有序高分子)向环境释放高熵物质(无序小分子)来维持自身处于低熵有序状态。而地球整体的负熵流来自于植物吸收太阳的光流(负熵流)产生低熵物质。使得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种有序化的结构。不至于使熵一直处于增大的状态,



所以科学家就思考,宇宙是否是一个孤立系统,因为宇宙是不存在“外界”的,我们不断在消耗着能量,且不可逆,熵不断在增加正在走向它的最大值,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这种情景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而这引来部分科学家的反对,他们宣称熵增原理只能适用于由很大数目分子所构成的系统及有限范围内的宏观过程。而不适用于少量的微观体系,也不能把它推广到无限的宇宙。

由于涉及到宇宙未来、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因而它所波及和影响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界和哲学界,成了近代史上一桩最令人懊恼的疑案。

但不管怎么样,熵增原理作为热力学四大定律之一,指导着热力学的研究,在物理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因为假如这个定律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宇宙中的所有空间最终都会拥有相同的能量,由于目前可观测宇宙的体积实现太大,所以平均下来所有空间的能量都会趋于零,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这个结局到来,所以令人绝望。

熵增定律意味着宇宙是有“定向”的。或者说宇宙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定向”的。这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宇宙是有“宿命”的。当你觉得你的一切都已经是命中注定而你不可改变的时候,自然就有一种无力感,这就是何以觉得“绝望”的原因吧。

两大因素,决定了熵增定律不适合在宇宙中推演。一是宇宙是无边际的,而不是密闭容器,所以熵增的前提条件不符;二是万有引力不会导致物质在宇宙内出现均匀分布,而是形成星球,黑洞,大爆炸这种循环转化。

熵增过程是必须体现在生命体系当中的,但是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这些微小的生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熵增定律也被称为最令人绝望的物理原理。


熵增定律,为什么会被称为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
物理定律给人类带了无限的可能,基于物理定律,我们可以实现前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例如,人类登陆月球,无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但同时,有些物理定律也给人类带了绝望,以致于一些物理学家宁愿不想发现它,这就是熵增定律,或称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么,熵是什么?熵增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条物理定律会让...

熵这个概念是从哪个定律派生来的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用于度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在信息论中,熵被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出现的期望值.它代表了在被接收之前,信号传输过程中损失的信息量,又被称为信息熵.信息熵也称信...

“熵增定律”为何被称为最让人沮丧的定律?
熵增定律又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他的意思指的是,用于揭示事物总是从有序到无序的方向的一种发展,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指的就是在孤立系统下,熵值是不断增加的,当他达到最大数值的时候,系统就会出现严重混乱最后走向死亡,用一个很好的例子解释,就是一杯100度的开水为什么放到...

熵增,熵减,真的是决定宇宙宿命的最终法则吗?
熵增定律被爱因斯坦称之为第一定律。它是由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定律,他引入熵的概念来描述不可逆过程,即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克劳修斯曾发表过一篇关于热力学的论文,第一次明确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1865年,他还提出了熵的概念,克劳修斯证明了在任何孤立系统中,系统的熵永远...

熵,熵增,煽减,负熵的概念
概念 #观点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用来度量体系的混乱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一切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熵”理论源于物理学,常被用于计算系统的混乱程度,进而可用于度量大至宇宙、自然界、国家社会,小至组织、生命个体的盛衰。我们这里不从过于宽泛抽象的层面来讲熵,...

熵增定律:为什么会被称为令人绝望的物理定律?
由此可见,能量的转化和传递是有方向性的,低温热源的热量不会自发地传递给高温热源,热量不能自发并且全部转化为功。因此,熵的值只会变得越来越大,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这就是熵增定律,亦称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表明第二类永动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1877年,物理学家玻尔兹曼进一步扩展了熵的概念。他发现,...

萨伊定律名词解释
萨伊定律是信息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也被称为熵增定理。它指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熵的影响而发生损失,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完整性。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萨伊定律的含义和应用。萨伊定律名词解释一、信息熵的概念信息熵是热力学中熵的概念在信息学中的推广。它是对于信息的不确定...

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增原理。熵增原理:指孤立热力学系统的熵不减少,总是增大或者不变。用来给出一个孤立系统的演化 方向。说明一个孤立系统不可能朝低熵的状态发展即不会变得有序。熵增原理表明:在绝热条件下,只可能发生dS≥0 的过程,其中dS = 0 表示可逆过程;dS>0 表示不可逆过程,dS<0 ...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做熵增原理吗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其表述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不会...

为什么熵增原理被认为是让人绝望的物理定律?
在影响世界最为深刻的物理定律中,有一条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感到绝望,这就是“熵增定律”,或称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几乎决定了宇宙的最终归宿,导致一些科学家悲观地表示,宁愿没有发现这条定律。那么,“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熵会一直增加?关于熵的概念,可以从两个...

恩施市18948779470: 熵定律的定律简介 -
羊哲瑞凯: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用于度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在信息论中,熵被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出现的期望值.它代表了在被接收之前,信号传输过程中损失的信息量,又被称为信息熵.信息熵也称信源熵、平均自信息量.在1948年,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将热力学的熵,引入到信息论,因此它又被称为香农熵. 熵在生态学中是表示生物多样性的指标.

恩施市18948779470: 什么是弗洛伊德第二热力学定理? -
羊哲瑞凯: 你好这位同学,心理学行家为你解答.弗洛伊德研究的是基于人类性和性别的心理理论和模型,而“第二热力学定律”是物理定律,二者并无直接关联.不过,弗洛伊德在自己的理论和...

恩施市18948779470: 整个宇宙的熵是永远再增加的吗? -
羊哲瑞凯: 熵只是混乱度的一个度量,和质量守恒没有关系 熵增不代表质量增加了 比如原来的几个物体是有规律排列的,如果现在他排得更乱一些,那他的熵就增加了,但质量是不变的

恩施市18948779470: 熵的物理学意义 -
羊哲瑞凯: 熵: 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通常用符号S表示.在经典热力学中,可用增量定义为dS=(dQ/T),式中T为物质的热力学温度;dQ为熵增过程中加入物质的热量;下标“可逆”表示加热过程所引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若过程是不可逆的...

恩施市18948779470: 热力学定律包括哪些?? -
羊哲瑞凯: 热力学定律的发现及理论 1901年,范霍夫因发现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提出了化学反应热力学动态平衡原理,获第一个化学奖.1906年能斯特提出了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通过任何有限个步骤都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这个理论在生产实...

恩施市18948779470: 流体力学 等熵是什么状态 -
羊哲瑞凯: 等熵过程 熵增定律仅适合于孤立体系,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处理方法上讲,假定自然界存在孤立过程是可以的.但是从本质上讲,把某一事物从自然界中孤立出来,就使理论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实际上,绝对的联系和相对的孤立的综...

恩施市18948779470: 什么是能量? -
羊哲瑞凯: 1.什么是能量? 能量就是做功的本领. 做功就是能量的转换.当你用力移动一个物体时,你就做了功.你做功的多少就是物体获得的能量的大小.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引力势能 2.能量的科学定义 E=mc2 E=mc2 这一质能关系式是德国物理...

恩施市18948779470: 热力学定律有开尔文说法和柯劳修斯说法分别是什么 -
羊哲瑞凯: 热力学定律的发现及理论化学反应不是一个孤立的变化过程,温度、压力、质量及催化剂都直接影响反应的方向和速度. 1901年,范霍夫因发现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提出了化学反应热力学动态平衡原理,获第一个化学奖. 1906年能...

恩施市18948779470: 宇宙热寂与宇宙大撕裂有什么区别 -
羊哲瑞凯: 1. 热寂.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2. 宇宙大撕裂.一些宇宙学家认为,暗能量密度可能会随空间增大而增大.他们把这种暗能量称为“幻能”.幻能将把被万有引力束缚在一起的天体剥离开来,宇宙中任何靠万有引力支撑的东西都将发生分裂,所有物质都将被撕碎.3. 从上面两条可以看出热寂是指能量不再可利用,无法做功,宇宙大撕裂是指万有引力效果变弱,复杂物质不复存在,这就是区别.希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