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闻而传之者的意思

作者&投稿:融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闻而传之者,闻的意思~

“有闻而传之者”的“闻”的意思:听到。整句意思:听了的人就去传播。
出自:春秋 吕不韦《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之《穿井得一人》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释义: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扩展资料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作品思想: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全书贯彻了吕不韦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政治主张。战国末期政治上统一的趋势加强,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
以今人眼光衡量,《吕氏春秋》一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综合各家学说之长,指导秦国统治阶级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实现长治久安。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
《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据初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的。意思是:有听闻了这件事就转述的人。
出处
《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收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改名为《穿井得一人》。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听闻了这件事就转述的人说:“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的“闻”的意思:听到。整句意思:听了的人就去传播。

出自:春秋 吕不韦《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之《穿井得一人》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释义: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扩展资料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作品思想: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全书贯彻了吕不韦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政治主张。战国末期政治上统一的趋势加强,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

以今人眼光衡量,《吕氏春秋》一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综合各家学说之长,指导秦国统治阶级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并实现长治久安。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

《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据初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有听到的而且把它传扬出去的人


有闻而传之于宋君翻译
翻译: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具体释义:1、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2、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前文的“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出自春秋时期的吕不韦的《吕氏...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

文中加点词“之”字的意思各是什么?
1、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2、有闻而传“之”者:代词,这话 3、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4、因往晓“之”:代词,他 5、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6、“其”人曰:代词,那 7、奈何忧“其”坏:代词,它

察传文言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

有闻而传之者的之是什么意思?
代词,指代听说的事

有闻而传之者的之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用法一样吗
不一样。有闻而传之者的之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用法不一样,体现在词性上的不同。有闻而传之者的之和的之是代词,指代听说的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指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穿井得人文言文寓意
1. 《穿井得人》文言文的意思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编辑本段译文 宋国有一户...

有闻而传之者的闻的意思
”这里的意思是听说梅花开放得早,但不知道是否比北地的春天更美。在《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中,提到:“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这句话说明江湖上广泛流传着武松的名字,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见了他。清代吴伟业的《闻台州警》诗中也有:“闻说天台逾万丈,可容长啸碧峰头?”...

闻之于宋君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闻之于宋君中之是代词,指前文的“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穿井得一人》,作者是吕不韦。原句: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白话释义: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的意思 -
却虽葡萄:[答案] 有听到的而且把它传扬出去的人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的而的意义及用法 -
却虽葡萄: 有闻而传之者的而用于表顺承,有听到又向外传播扩散的人.而是又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的而用于表转折,别人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你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而是却的意思.扩展资料: 【而】的用法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

洛南县17689631662: 穿井得人 有闻而传之者的传是什么意思 -
却虽葡萄:[答案] 传给的意思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 -
却虽葡萄: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曰 而的意思 -
却虽葡萄:[答案] 连接词,然后的意思

洛南县17689631662: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 -
却虽葡萄:[答案] 穿井得一人 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传的意思 -
却虽葡萄: 传播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的者的意思 是 什么什么的人 的意思吗 -
却虽葡萄: 是的.全句意思是:有听到又向外传播扩散的人.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曰 而的意思 -
却虽葡萄: 连接词,然后的意思

洛南县17689631662: 有闻而传之者的传 -
却虽葡萄: 穿井得人 有闻而传之者的传是什么意思? 穿井得人 有闻而传之者的传是“传播”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