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国格局变化,蜀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作者&投稿:姬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三国格局变化 蜀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蜀国最后被魏国所灭。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掉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三国之中,蜀国先天不足。

蜀国全胜时期拥有户口不过三十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一百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常备军十万。

吴国有扬、荆、交三州。有户五十二万余,人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

魏国力量最强,在籍户口有66万户、443万人(大于吴国和蜀国之和)。 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军队总数40-50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三国时期各国均是“先军政治”,目前世界上军人比例最高的是朝鲜,军人总数大约110万,相对于全国2400多万人口,军人占据人口总比例为4%;但是三国时期各国的军人总数占全国人口数都是10%,且当时生产技术和生产率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比。

2、东汉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在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 ,现代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及百越等民族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 ,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但是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末期时的总数是户146.6万,人口767.3万(不包括官吏和军队)相对于东汉高峰期的6500万,人口只有原来的10%,东汉末年的饥荒、战乱导致人口锐减90%,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所以,蜀国吴国的先后灭亡、晋国的统一,对于普通百姓,对于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是巨大的幸运。

被魏国给灭了,就是曹操的儿子灭了刘备的儿子。
三国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一举攻灭蜀国的著名作战。

景元三年,总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战略,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四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以廷尉卫?辔蛭骶韭恚纸诩嗟税⒅踊峋隆?

蜀汉派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军往沓中增援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等前往阳安关口拒守。令汉中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收缩兵力退保汉城(今陕西勉县东)、乐城。

由于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被魏魏兴太守刘钦占领。钟会遂几路并进,直入汉中,留2万人围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下阳安关口,斩蜀将傅佥,收降蒋舒,继克关城(今陕西阳平关),长驱南下。

姜维知汉中难保,急摆脱邓艾,退往阴平,为抢先占桥头(阴平东南)的诸葛绪所阻。姜维佯作向北欲绕道而东,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向北堵击时,姜维乘机迅速通过桥头,与廖化、张翼等合兵,据守剑阁。邓艾进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诸葛绪不从,领军东向靠拢钟会。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邓艾上书建议,出奇兵从阴平经江油(今四川江油北)、涪县(今四川绵阳东),袭取成都。

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有时用毡裹身滚下山坡,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继派其子邓忠等进攻退守绵竹的蜀将诸葛瞻,与战失利,邓艾乃亲临督战,遂克绵竹,斩诸葛瞻。然后,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决定向邓艾请降。姜维惊悉绵竹失守,恐腹背受敌,即引军退至巴西境,至郪县(今四川射洪西)时,奉刘禅之命,往涪投降钟会。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

蜀国被魏国所灭。
蜀汉(221—263年),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蜀后主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二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古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有什么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选题>历史上三国格局变化,蜀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魏 邓艾

历史上三国格局变化 蜀国最终被哪个国家所灭
1、三国时期各国均是“先军政治”,目前世界上军人比例最高的是朝鲜,军人总数大约110万,相对于全国2400多万人口,军人占据人口总比例为4%;但是三国时期各国的军人总数占全国人口数都是10%,且当时生产技术和生产率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比。2、东汉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在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

三国的历史背景。。。著作中的背景或者真实背景都可以
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

三国鼎立形势简图
三国鼎立形势简图 三国鼎立形势简图主要展示了公元220年至280年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图中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势力范围:曹魏、蜀汉、东吴。1. 基本背景: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继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之后,形成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的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一形势持续了几十年...

三国时期地图和各州名称及分布如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1、曹魏疆域: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三国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

三国鼎立时间
三国鼎立的局面自229年形成以后持续了数十年,在这期间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南北之间也长常有战事发生,也有规模较大的的战争,期间蜀汉与东吴重新联盟北伐曹魏,但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始终未被动摇。三国后期司马氏逐渐控制了曹魏的大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大军逼近成都刘禅投降...

如果诸葛亮寿享百年,三国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假如诸葛亮寿享百年,而且身体依然健康,精力依然旺盛,以他的品行,依然能坚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条。三国的局势会这样变化:第一步,东吴被灭。孙权晚年昏庸,乱杀无辜。不立皇后,后宫因争皇后位乱成一锅粥。太子早死,为接班人之争,朝中各势力相互争斗。可以说到孙权晚年,东吴是...

灌云县19255642750: 蜀国最后是被魏国收服了吗?
融绍复方: 是的.

灌云县19255642750: 最后是谁统一了三国?诸葛亮死后蜀国开始没落了吗 -
融绍复方: 最后是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三国,诸葛亮死后蜀国开始没落了.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孙吴灭亡.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司马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灌云县19255642750: 三国中最后是蜀国胜了还是魏国
融绍复方: 魏国赢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忘记了),即位后,派军攻打其他两国,势力最弱的蜀汉先被灭,后到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就是这样,说得不太清楚,上网查查看呗 希望采纳,多谢了!

灌云县19255642750: 三国最后被谁统一了? -
融绍复方: 三国末,魏国丞相司马昭控制魏国实权,魏国灭掉蜀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废掉魏帝,自己称帝,建立晋朝.然后继续攻打吴国,280年灭掉吴国后统一中国.

灌云县19255642750: 为什么三国蜀国会最终灭亡?和吴国也打不过魏国? -
融绍复方: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蜀国与吴国都偏安一隅,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马匹、还是粮草方面都无法与魏国抗衡. 2、其次,诸葛亮其实早就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在三顾茅庐时就说了“待天下有变才可以出兵”,这说明诸葛亮看问...

灌云县19255642750: 蜀魏吴最后被谁统一?
融绍复方: 晋. 司马家族最后窃取了曹魏政权.

灌云县19255642750: 三国最后被哪国的谁统一的?
融绍复方: 三国末,魏国丞相司马昭控制魏国实权,还落的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国灭掉蜀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废掉魏帝,自己称帝,建立晋朝.然后继续攻打吴国,公元280年吴主孙浩奉玉玺投降.司马炎在朝堂之上指一凳子曰:孤设此座,等卿久已.吴主孙浩也说:臣在江南也曾设此座恭候陛下.

灌云县19255642750: 三国最后被哪个国家统治了
融绍复方: 被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的晋国统一,司马昭打败了蜀国就死了,280年司马炎打败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浩,统一了三国.

灌云县19255642750: 三国鼎立结束的时候,是不是魏蜀吴都覆灭了? -
融绍复方: 具体顺序:蜀国被魏国灭,魏国被晋朝代替,晋朝伐吴,这样最终结束了三国时代采纳哦

灌云县19255642750: 蜀国最后向谁投降 -
融绍复方: 向邓艾投降.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