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的古诗有那些?

作者&投稿:包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一年级所有的 唐诗~

苏教版
1.七上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十五夜望月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观沧海
东汉 (曹操.字孟德)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七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孤 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鹧 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 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 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破阵子
(南宋)辛弃疾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归园田居 (其一)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 ,《天净沙·秋思 》,《龟虽寿》 ,《故人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 》,《泊秦淮》。

介绍: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诗简介: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手法主要为;赋,比,兴。

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 )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

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

丁都护歌 李 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劳役。

开头二句“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点出拖船运石的地点、去向和环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运石的劳役的路途遥远。“两岸饶商贾 ”,指船行运河两岸多是繁华的商业城镇,以逆水拖船的苦役与周围环境的繁华热闹,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这里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写得极形象极生动。“拖船一何苦”,说“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纤的艰苦,在酷热难当的天气下,拖船该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戾,表达了诗人对拉纤民夫的同情。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二句具体地细致地表现拖船民夫的痛苦,骄阳,重役,干渴,诗人抓住“水”这周围环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现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饮”,“半成土”,都渲染了纤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悲痛得泪如雨下。这是从具体地动作描写,深入一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的心情。

“万人凿盘石 ,无由达江浒”,这里由拖船转向“凿石”,由写人转入写景 ,由眼前的拖船运石宕开一笔写到万人凿石,从更为广泛的范围来揭示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苦役重负。“万人”,“无由”,都突出表现了诗人极大的义愤。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结尾以提醒句式,不写纤悲,反写石悲,以石之悲来衬托纤夫的悲,在进一层的描写中表现出拖船纤夫的极深切的悲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从远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体,情景交融,远近交织,感情深切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精炼。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春思 李 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心理的诗。所谓“春”思,一来实指春季,二则喻爱情。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燕草如碧丝”,是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诗人深刻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实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 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美与含蓄美。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春日思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当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使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诗中看似不合理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诗的最后两句是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抓住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贞不移的高尚情操。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子夜吴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一片月 ”,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习见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明朗的月夜,长安城沉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撩起思妇多少愁绪“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自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构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引出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两句的直抒胸臆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里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于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哭晁卿衡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痛失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上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 ,诗以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 :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表达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 。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设想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如同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切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此外,“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暗示了晁衡的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晁衡的溺海身亡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地也仿佛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逝。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现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是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洗刷耻辱,战士们凯旋而归;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 “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表现了出来。“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非特指春天。仅此一点,就表明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抛之脑后。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然而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幻灭。

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这首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非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 ”,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 ”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横江词六首(其一) 李 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开头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富于地方色彩 。“侬”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都是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率真,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 “人道横江好”;有时则风急浪高,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 ”,“吹倒山”,采用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 “猛风吹倒”表现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似乎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描绘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因为白浪距诗人近而瓦官阁离人远,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调 ,驰骋丰富奇传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说: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里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在这首诗中 ,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 ,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与《蜀道难》都表达了不肯向封建权贵“摧眉折腰”的富于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题,但是,《蜀道难》的结尾是金刚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绪如火山喷爆,给人以强烈的冲腾感;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却给人以严肃的冷峻感。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正是因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两不厌”一句就愈耐咀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

五、六句是借建安至唐期间的文学概况,总结李云和诗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你的诗文颇具建安风骨,我的诗象谢朓一样清丽秀奇。这里的“蓬莱文章”四字,既点明李云校书郎的身份,又暗示其文章颇有仙气。“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诗文所共同形成的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 。“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之“中间” ,是指从建安到唐之间的时间。“小谢”是指谢朓楼的建造者谢朓 。“清发”是指谢朓的诗风清丽隽逸。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二句,是从共同的志趣、理想和抱负写二人的友谊之深。意思是说:我们俩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照亮黑暗的现实。这里,一个“俱”字,联贯主客,表示了二人理想的相近和豪迈气魄的相同;一个“揽”字,极度夸张而又轻巧自如,它说明诗人只有在明净如洗的“青天”中才能获得理想的自由,也为下句跌落现实之后的“不称意”作了铺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二句,写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懑和似水难断的哀怨。抽刀断水非但不能阻止流水,而且水流受阻后会更加急迫的意思。暗示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只能更痛苦。这里 ,“举杯”的目的,本为“消愁”,但是酒落愁肠 ,不但不能“消愁”,相反却激起更多的愁绪,使“愁更愁”。这两句中的比喻不仅奇妙生动,而且极富于哲理,表明诗人的狂放不羁虽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却还是受到清醒理智的严格制约的诗人实际上还是不能摆脱现实的纷扰。

诗的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有对过去总结,又有为自己设计未来的意思。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某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成份,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

秋浦歌(其十四) 李 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这两句诗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来展现冶炼场夜间劳动的场景,从侧面赞美了冶炼工人的创造性劳动 。 “红星乱紫烟”,是描写冶炼炉外火星四射,浓烟滚滚的景象,富于动态的美感。一个“乱”字,用得出神入化,将炉火飞溅的场面和冶炼工人夜间作业的紧张状态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

诗的三、四句“郝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大意是:被炉火映红了脸膛的冶炼工人们,在明月朗朗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充满豪情地歌唱,歌声响彻了寒夜中的秋浦水。这两句诗是对富于力量和劳动热情的冶炼工人进行直接赞美。这里,诗人首先抓住“赧”的外貌特征进行描绘,从而将一批面映炉火红光、热情工作的劳动者的群像栩栩如生地给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富有感情地称这些劳动者为“赧郎”,使人倍感亲切。应该说,第三句主要是描写了劳动者的外貌及工作状态,而第四句才是对冶炼工人们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歌曲”抒发了冶炼工人的劳动热情,使人听了振奋不已,以致震动了“寒川”。这样,就恰切地表现了冶炼工人那种众志成城、改造自然的伟大、粗犷、强悍的精神风貌。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坐着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声,李白性格飘逸豪放,汪伦及村民们的踏歌相送也堪称浪漫犷达,这样的送别方式一反一般送别哀愁、忧郁、依依不舍的缠绵场面,正合诗人性格,因而也就足见汪伦对诗人的知心之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 ”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这首诗历来颇负盛誉。正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六中所高度评价的“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

都护歌 李 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劳役。

开头二句“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点出拖船运石的地点、去向和环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运石的劳役的路途遥远。“两岸饶商贾 ”,指船行运河两岸多是繁华的商业城镇,以逆水拖船的苦役与周围环境的繁华热闹,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这里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写得极形象极生动 。“拖船一何苦”,说“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纤的艰苦,在酷热难当的天气下,拖船该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戾,表达了诗人对拉纤民夫的同情。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二句具体地细致地表现拖船民夫的痛苦,骄阳,重役,干渴,诗人抓住“水”这周围环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现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饮”,“半成土”,都渲染了纤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悲痛得泪如雨下。这是从具体地动作描写,深入一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的心情。

“万人凿盘石 ,无由达江浒”,这里由拖船转向“凿石”,由写人转入写景 ,由眼前的拖船运石宕开一笔写到万人凿石,从更为广泛的范围来揭示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苦役重负。“万人”,“无由”,都突出表现了诗人极大的义愤。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结尾以提醒句式,不写纤悲,反写石悲,以石之悲来衬托纤夫的悲,在进一层的描写中表现出拖船纤夫的极深切的悲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从远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体,情景交融,远近交织,感情深切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精炼。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在塞外进行 ,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春思 李 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心理的诗。所谓“春”思,一来实指春季,二则喻爱情。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燕草如碧丝”,是思妇的悬想 ;“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诗人深刻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 ,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实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 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美与含蓄美。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春日思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当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使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诗中看似不合理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诗的最后两句是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抓住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贞不移的高尚情操。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子夜吴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一片月 ”,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习见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明朗的月夜,长安城沉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撩起思妇多少愁绪“一片”、“万户”,写光写声 ,似对非对,措语自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构成浑成的境界 ,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引出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两句的直抒胸臆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里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于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哭晁卿衡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痛失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上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 ,诗以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 :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表达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 。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设想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 。“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 ,如同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 。“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切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此外,“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暗示了晁衡的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末句以景写情 ,寄兴深微。晁衡的溺海身亡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地也仿佛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逝。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现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是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洗刷耻辱,战士们凯旋而归;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表现了出来。“春殿”的“春”字 ,应上“如花”,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非特指春天。仅此一点,就表明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抛之脑后。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然而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幻灭。

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这首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非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 ”,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 ”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横江词六首(其一) 李 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开头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富于地方色彩 。“侬”为吴人自称 。“人道”、“侬道”,都是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率真,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有时则风急浪高,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 ”,“吹倒山”,采用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 “猛风吹倒”表现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似乎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描绘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因为白浪距诗人近而瓦官阁离人远,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调 ,驰骋丰富奇传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说 :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里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在这首诗中 ,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 ,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与《蜀道难》都表达了不肯向封建权贵“摧眉折腰”的富于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题,但是 ,《蜀道难》的结尾是金刚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绪如火山喷爆,给人以强烈的冲腾感;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却给人以严肃的冷峻感。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正是因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两不厌”一句就愈耐咀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 ,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

五、六句是借建安至唐期间的文学概况,总结李云和诗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你的诗文颇具建安风骨,我的诗象谢朓一样清丽秀奇 。这里的“蓬莱文章”四字,既点明李云校书郎的身份,又暗示其文章颇有仙气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诗文所共同形成的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 。“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之“中间” ,是指从建安到唐之间的时间。“小谢”是指谢朓楼的建造者谢朓 。“清发”是指谢朓的诗风清丽隽逸。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二句,是从共同的志趣、理想和抱负写二人的友谊之深。意思是说:我们俩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照亮黑暗的现实。这里,一个“俱”字,联贯主客,表示了二人理想的相近和豪迈气魄的相同;一个“揽”字,极度夸张而又轻巧自如,它说明诗人只有在明净如洗的“青天”中才能获得理想的自由,也为下句跌落现实之后的“不称意”作了铺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二句,写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懑和似水难断的哀怨 。抽刀断水非但不能阻止流水,而且水流受阻后会更加急迫的意思。暗示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只能更痛苦。这里 ,“举杯”的目的 ,本为“消愁”,但是酒落愁肠 ,不但不能“消愁”,相反却激起更多的愁绪,使“愁更愁”。这两句中的比喻不仅奇妙生动 ,而且极富于哲理,表明诗人的狂放不羁虽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却还是受到清醒理智的严格制约的诗人实际上还是不能摆脱现实的纷扰。

诗的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有对过去总结,又有为自己设计未来的意思。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某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成份,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

秋浦歌(其十四) 李 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这两句诗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来展现冶炼场夜间劳动的场景,从侧面赞美了冶炼工人的创造性劳动 。 “红星乱紫烟”,是描写冶炼炉外火星四射,浓烟滚滚的景象,富于动态的美感。一个“乱”字,用得出神入化,将炉火飞溅的场面和冶炼工人夜间作业的紧张状态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

诗的三、四句“郝朗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大意是:被炉火映红了脸膛的冶炼工人们,在明月朗朗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充满豪情地歌唱,歌声响彻了寒夜中的秋浦水。这两句诗是对富于力量和劳动热情的冶炼工人进行直接赞美。这里,诗人首先抓住“赧”的外貌特征进行描绘,从而将一批面映炉火红光、热情工作的劳动者的群像栩栩如生地给描绘出来了。同时 ,诗人富有感情地称这些劳动者为“赧郎”,使人倍感亲切。应该说,第三句主要是描写了劳动者的外貌及工作状态,而第四句才是对冶炼工人们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歌曲”抒发了冶炼工人的劳动热情,使人听了振奋不已,以致震动了“寒川”。这样,就恰切地表现了冶炼工人那种众志成城、改造自然的伟大、粗犷、强悍的精神风貌。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坐着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声,李白性格飘逸豪放,汪伦及村民们的踏歌相送也堪称浪漫犷达,这样的送别方式一反一般送别哀愁、忧郁、依依不舍的缠绵场面,正合诗人性格,因而也就足见汪伦对诗人的知心之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 ”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 ,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 。“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龙标 ,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这首诗历来颇负盛誉。正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六中所高度评价的“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


一年级的古诗有哪些
一年级的古诗有哪些如下:1、江南(汉乐芹行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尘首洞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

一年级需要背的古诗有哪些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一年级最简单的古诗20首
导语】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20首一年级小学生必会古诗》,希望帮助到您。【篇一】1、《别董大》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小学一年级语文书中的古诗有哪些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

一年级必背的古诗20首
一年级必背的古诗20首如下:1、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4、解...

一年级必背15首古诗有哪些?
3、三衢道中 作者:南宋诗人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

一年级到五年级所有古诗
人教课标版一到五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适合一年级背的古诗50首
6、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登鹳雀楼 唐 ...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都有什么啊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二、《七步诗》作者:三国曹植 1、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翻译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

一至五年级人教版普遍版的 古诗有哪些?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都有什么?(古诗名) -
宣柄必坦: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忆读书(冰心)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风筝(鲁迅)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年级都有那些古诗????? -
宣柄必坦: 课外古诗10首:龟虽寿 过故人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浣溪沙 过松原晨炊漆工店 如梦令 观书有感15课: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语文必背15首古诗有那些 -
宣柄必坦:[答案] 论诗 观沧海 游山西村 山居秋暝 山坡羊 书湖阴先生壁 过零丁洋 四时田园杂兴 如梦令 泊秦淮 教科书部分 苏教版教材古典诗词部分共72首(篇),考查47首 七年级上(共11首,考查7首) 所有内容: 【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次北固山下...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必背古诗词有哪些? -
宣柄必坦: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归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中一年级上册14首古诗都是什么,论语十则是什么是什么内容 -
宣柄必坦:[答案] 古诗:《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具...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上学期语文的古诗 -
宣柄必坦: 1.观沧海2.次北固山下3.钱塘湖春行4.天净沙 秋思1.龟虽寿2.过故人庄3.题破山寺后禅院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夜雨寄北6.泊秦淮7.浣溪沙8.过松原晨炊漆公店9.如梦令10.观书有感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中一年级应掌握哪些古诗 -
宣柄必坦: 老师要求的,再背点唐诗宋词元曲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的语文书上都有哪些古诗
宣柄必坦: 1.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2. 观沧海" (曹操)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 西江月(辛弃疾) 5.次北固山下(王湾)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7.泊秦淮(杜牧) 8.夜雨寄北(李商隐) 9.浣溪纱(晏殊)上面是课文的.还有是附录的,附录的我不清楚.反正上面的就是要背的!

广宗县17873697890: 谁知道初中1年级的所有诗
宣柄必坦: 人教版 一年级上期 文言文: 《童趣》 《论语》十则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寓言二则:《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附>课外古诗...

广宗县17873697890: 初一到初三人教版课内古诗 -
宣柄必坦:[答案]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