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对治国有用吗

作者&投稿:危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说说儒家思想对治国到底有没有帮助,还是纯粹是忽悠人得东西~

儒家思想在古代封建时期,我认为只是个糖衣炮弹,它事实上实行的是外儒内法,用儒家的“仁”忽悠百姓,但事实上实行起来还是“法家”的思想。就像如今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联系当今时代,儒家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1、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视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发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主张
2、儒家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促进人格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
3、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与人相互间的尊重,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所以,是否有帮助,关键是如何运用,当初法家的思想很好,但是被秦王朝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了苛政暴政,统一六国的秦朝早早地灭亡

必须从两个方面来看带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尤其是在治国这个问题上。儒家思想讲求在社会方面仁者爱人即强调人的重要性,在国家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对于治国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同时孔子也提出了礼这这一思想,即克己复礼。强调了社会应当存在等级区分,阶级观念深重,这是孔子思想的局限。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和孟子在此基础上各有发展。但阶级观念未消除。
还有就是社会局势。处在动荡不安得战乱年代,讲求和谐的儒家思想并不能适应各国君主争霸的情况。

儒家的“仁”对治国有用吗
想讲讲儒家的仁(以及仁所驾驭下的孝啊、信啊、爱人啊、慎独啊、好贤不好色啊等等这些低一级的概念),它们到底是怎么一个来路,去求的又是怎样的一个目的呢?

这个时候就要讲讲孟子。孟子是把孔子的“仁”理论,发挥得最为极致的,因此成了“亚圣”。

孟子跑到魏惠王那里,曾经宣传仁。当时魏惠王已两鬓班白,见到孟子时第一句话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办法可以利吾国。”意思是,您老不远千里跑到我们魏国大梁来,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为我们国家谋利?不料孟子大怒,他说:“你们天天嚷嚷着利,我却只要谈义!”孟子是不许别人谈利的,他解释说,如果国君整天想着的是怎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卿大夫整天想着是怎么对我的家族有利,士民们整体想着是怎么对自己有利,那么上下交争利,就会社会动荡。卿大夫为了与国君争利,就会向上弑君。所以不要提利,要提仁义,如果卿大夫都讲仁义,就不会向上侵犯自己的国君。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仁的人会照顾自己的亲戚(而国君和下面的卿大夫往往都是亲戚来的),而义的人会把维护国君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说,孟子的前半句话是对的,上下争利确实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后半句话他的解决办法是无效的。

追逐利益,是本性来的,靠提倡仁义也是改变不了它的。鲁国是讲仁义讲得最多的国家了,可是三桓照样分割了公室。应该用法家的办法,从取缔分封制的角度,从根本上摧毁卿大夫与国君争利的经济基础,而不是靠向这些人宣传仁义,来让他管住自己贪婪的嘴巴和黑手。法家取缔分封,把受分封的卿大夫的封邑,变成由不世袭的招聘来的职业官僚来管理的郡县,并受法令监控制约,这种做法,和孟子讲的国君对下面倡导仁义,目的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国君张目的,为了崇君的,但是显然法家的办法更有可行有效。

(注:实际上,教化的效用确实不是很大。后代的皇帝时代,之所以能把臣民们都牢牢地控制住,不去反他,表面是因为有着儒家的仁义道德忠君等思想教化着,这种教化,这种教化下人们对皇帝价值观念的接受,最终实现了秩序的稳定。其实,真正起作用,或者说更大起作用的,还是因为皇帝在经济上、组织上、政令上、社会结构设计上,剥夺了臣民的自由空间,用政策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把士人束缚在皇帝系统的单位里,一旦这些人脱离这个组织,连养活自己的出路都没有,所以,只好顺从皇帝的意识形态,或者更多实际是表面上佯做顺从皇帝的意识形态,但不管怎样,是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则皇帝所采取的这些办法,仍然是法家的办法。这就是法里儒表。法家其实更是维护等级和崇君的利器。在崇君和维护等级秩序上,我们认为还是法家起的作用更大。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农民们被集中在集体公社里,市民们集中在档案管理着的单位里,于是,主流意识形态就被接受了。现在,主流意识形态渐渐被大家看淡,而意识形态走向多元化,不是因为现在的宣传教化比以前力度小了,而是单位、土地这种东西已经限制不了人们了。所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法家的这些办法。)

谈到具体行仁义的办法时,孟子又对魏惠王讲:“你应该这么办!不要违背农时,老百姓庄稼就吃不了了。不要把鱼打光,砍树要选时候。五亩的宅基地啊,旁边种上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帛了。鸡豚狗彘这些东西,不要失其时(不知怎么个“失时”法),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一百亩的自耕地,也不要夺其时(又是“其时”),全家几口就不会挨饿了。然后让大家聚起来,讲孝悌的道理,这样老头就不会扛着东西在马路上走了(意思是有活雷锋帮他扛)。你这么一弄,然而还不称王,我绝对不信。”(这最后一句跳跃过的逻辑环节也太多了!怎么这么一弄就能王天下了?!)

孟子所谓的“不失其时”,就是鸡豚狗彘这些东西,要注意它们的发情期,在发情期内莫打扰人家,以免影响优生优育。这个小东西对于称王天下有什么用呢?这又不是搞养殖场竞赛。

其实,孟子看似可笑的回答还是有它一定“道理”的。为什么反复强调“不失其时”呢?我们说,如果一个国君总是动用民力去修项目,或者征发战士出去打仗,那就会使得这些人暂时脱离农业生产。须知,种庄稼也是讲时候的,冰一化,十几天之内就必须播下种,否则地面的墒水就不足了,如果这时候政府搞大工程或者要打仗侵略别人,把你调走了,那么就算回来以后再有时间,也干不了什么了,今年的收成就大受影响了。所以古人要求“不夺农时”。

孟子认为,对农民不夺农时,少去征发他们打仗修项目,则农民们自然就会其乐陶陶地把农业搞好,吃肉穿帛(这就是行“仁政”)。而你竞争对手的国家,老出去打仗修项目(不行“仁政”),则它的民众必然“冻饿饥寒”“妻离子散”都想造反。于是,您吊民伐罪,带着你的高兴的农民去征伐他们,说您不当王能行吗?这就是“仁者无敌”!周文王和商汤就是这么胜利的!

所以,孟子这里讲的就是行仁义(或者说行仁政)的第二个好处,它不但可以保住君位免受动荡(上边已经说了的崇君),还可以给诸侯国带来王天下的效果——就是兼并诸侯,成为周天子那样的众国之王。

该怎么评论孟子这个思想呢?我们说,孟子的逻辑推理是前提条件缺失的。当时,列国交争,兼并激烈,以求统一。诸侯国君个个都要修工程和打仗,以保护自己的本国领土和对我扩张。不是你想少打仗和修工程就能少下去的。

还有,你不打仗,让农民们缓和富起来,富起来之后,按孟子说了,还是要出去征伐那些“不仁政”的令民“冻饿”的国家,以谋求自己的王业。那么你还是打仗了,这个打仗,不还是要“夺民时”,使你的民的福利又削弱了。于是你的民也开始流于“冻饿饥寒”、“妻离子散”,所以你赶紧停下不打。不打,民富宽暖饱一点,你又赶紧再去打,一打,不行了,又得停下不打。如此循环,何时能完啊?这已经是我的脑力所理解不了的了。

所以,其实,积极的办法就还是商鞅说的奖励耕战。既要积极地对外打仗,又要积极地奖励发展农业。农业的发展不是靠减少打仗这种相对“消极”的办法而获得的,而是积极地用行政、土地、经济政策来促进农业,使农与战两不误。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但是通过后来法家的实践和秦国的胜利的事实,说明它是可以实现的,那就是积极用赏罚的办法调动自己的臣民努力耕战。实际上,周文王、商汤的最后统一天下的成功,也是这么做的,而绝不是孟子说的不打仗、行仁政、宽和待自己的民,不夺民的“农时”而获得了王天下的成功的。

孟子在魏国待了一段时间,魏惠王终于不能从他的教义中得到什么帮助,也就没有让他做官的意思。

孟子离开魏国以后,又对齐宣王宣传他的仁政,说:“行仁政的步骤是这样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君爱护自己的家人老小,对亲戚仁义,对哥们孝悌,对臣僚仁心荡漾,态度孝敬恭谦。这种风格推广到大臣身上,大臣也就仁义孝敬,大臣再推广到小臣,小臣没处推广,就推广到自己的老婆孩子、邻居街坊,邻居街坊再从爹传到儿子,儿子传到弟弟,弟弟传到弟媳妇,媳妇教儿子,儿子教老婆,于是全国民不断推广仁(就好像病毒在散播一样)。于是,最后国民都是好人了,国家自然也就好了,国家好了,自然战胜它国,于是您就王天下了,这就仁者无敌了!”

这套用意良好的东西,真是孟子的苦心发明啊。看行仁义、行“仁政”,就是领导人通过行使仁义而起到推行仁义的作用,道德教化,最后众人都仁义了,国家大治。它实际上是通过推行以“仁”为主的等待一系列道德因素,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的意思,把它归纳起来也就是儒家的“以德治国”。

这听上去是个完美的理论,但实际却并不现实可行,《吕氏春秋》就贬斥这种“仁推广”理论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也就是说,你自己可以仁义,但是却难于推广给别人的。因为人的本性,是容易走向恶的。孟子的仁义推广理论,实在是实验室里的想象,硬去推广,亲戚、小臣、大众,也只是迫不得已假作仁义来敷衍。

可是孟子却说推广仁义简单的要命,比捡起一根羽毛,折掉一根树枝还容易。只要你当领导的这么做了,下面人就自然跟着。但实际上真是那么容易吗?根据历史情况,比如推广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实际这么多年下来,实际上有几个“雷锋”和“焦裕禄”出来?

孟子的这个理论,有两个前提要求,第一,领导人本身是真的仁义的,可是我们说领导人本身也是人,也有私人利益要去追求,他能做到绝对仁义吗?如果他都做不到绝对仁义,他怎么能把这个仁义传染和教化给下边的人。第二,官僚和民众看见领导人仁义了,就拥戴领导人,于是自己也乐意仁义。这是建立在孟子的“性本善”的前提下了,如果下属官僚和民众是性本恶的,看到领导行仁义,不但不拥戴,反倒乘机占领导便宜(比如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占那个行仁义的领导的便宜),你硬去推广仁义,搞品德教化,最后只能出现假仁假义,大家作出仁义的样子骗你,实际则把黑手伸向你占你和国家的便宜。

只有解决了上述两个要求,在此之前,孟子的理论是行不通的。而这两个要求能解决吗?我觉得是很难的,是不符合人性的基本情况的。

从实践上看,汉武帝是没有大权旁落的,他的接班人汉宣帝,也没有大权旁落。汉武帝不多说,说汉宣帝,他是法儒兼用,使汉朝获得了中兴,他运用法家手段和意识维护了自己权力,又通过法家主张官吏的考核任用赏罚发展了国力(不断下去巡查考核),当然他也借助了儒家的教化。而接下来他的儿子特别好儒术,汉宣帝说这样下去,灭汉家的必然是你。汉元帝、汉成帝改变了老爸的成功做法,纯用儒家(“仁政”),使用礼仪仁化教育,在仁政下,他的大权被外戚劫走,他落的毫无权力,权力都归了外戚王家。仁政无助于维护君权,汉成帝本来有机会削弱外戚势力,但是儒家的仁政要求国君带头做仁的表率,向周围的亲戚臣子推行仁义,所以母族妻族的人一哀哭,他就一仁,不处罚犯了错误的大司马王凤了。他怕母亲伤心,他只知道儒家的孝,以为这样就能给自己带来好处。他爸爸汉元帝反对刑名(法家),受爸爸影响,他也是这样信奉儒家。但是你对亲戚行仁义,对老妈一族孝,亲戚反过来未必对国君忠君——向孔孟的理论期望的那样。汉元帝、汉成帝对外戚王家那么好,最后王莽这个最讲儒家的人,却篡了他们的权。

不是说儒家的行仁政能崇君吗,怎么实践上行了半天仁义却被篡了权,不是说仁义的教化能管用,使得臣子效忠国君吗,怎么教育出来的大儒者王莽却篡了权。西汉的灭亡,就是对纯用儒家治国的巨大的否定和嘲讽,也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后遗症。西汉的灭亡,根本原因不在于外戚专权宦官当政什么的,这是现象,根本原因是纯信奉了儒家。

在法家的赏罚和因功授官的思想下,王子王孙没有功劳,也不能当官,这就根本不会出现外戚专权的事情,秦始皇的皇室子弟都没有尺寸之封。法家要求任人唯能,用职业官僚,受到法令考核,因功而赏,因罪而罚,这叫做刑名,它可以崇君。而儒家不搞刑名,搞仁义教化。在儒家思想下的汉朝末代皇帝们,按照推仁的理论照顾亲戚,对亲戚仁,希望得到亲戚对自己的效忠,于是就任人唯亲,酿成了外戚之患,最后被外戚搞得政治黑暗,直到外戚篡权。一如鲁国历来善待、仁义地对待自己的亲戚(也就是三桓,都是国君的亲族),最后三桓这三个亲戚驱逐了国君。

西汉的灭亡的情况,跟笃信儒家的鲁国很相似。

如果说秦的灭亡是因为过分信用了法家,那西汉的灭亡,是过分信用了儒家。

总体比较,在进行崇君和发展国力发面的效能,儒家比法家都要差。结合使用,而且骨子里一定是以法家为主,会比较好,譬如汉宣帝和曹操之类的。所有古代的名皇帝,有作为的,都是这样的。

同时,在汉元帝、汉成帝纯用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下,吏治腐败,矛盾丛生(因为他靠教化不搞考核,吏治所以败坏),地方上豪强趁机崛起搜刮敛财的苗头他也没有及时扼杀(你用仁政嘛,大家就钻你空子),豪强兼并严重(但是儒家行仁政,靠教化,是不管这个的,他们要对下面行仁政,那就是要照顾着下面,对下面好,只用教化约束下面,而没有法家的铲除强民的办法,甚至儒家本身的匡衡就占地30万亩还不满足),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所以也就是说,行仁义,其实也并没有让老百姓得到什么好处。好处都被中层的官吏豪强们得到了。国君对他们推仁,他们却并不往下推仁,决不会给受盘剥的基层人民行仁,宁可自己争相奢靡浪费。朝堂上,君权旁落,外戚专权,使得朝政一片黑暗,民间里,豪强权贵官吏,刻意盘剥人民和兼并土地,这两个力量一起作用,西汉就亡了!

而这两个负面力量的滋生强大,都是因为单行儒家的后果,至少是儒家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崇君,不论是从外戚朝臣相对于皇帝来讲,还是中层精英相对于皇帝来讲。

所以,儒家的两大意图,双双都落空了:指望通过对亲族大臣行仁义和教化,使得亲族大臣能崇君;对民众行仁义、行仁政,希望老百姓过好日子,国家也因此强大。孟子说的商汤、周文王行仁义而无敌天下,可是我们看见的却是行仁义而国家灭亡!(注:我这里并不是说不要行仁政,要行暴政。我只是说,所谓行仁政就能强国或者崇君,是未必有那么大效力的。别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单位或者企业,它行仁政,靠教化,也是注定破产或者行政效率低下的。)

不过,孔子发明的,孟子推动的这种儒家的仁义教化的理论,这一治国用的理论,虽然实际上不能有助于国家的强大,但它用于个人品德教化,倒也确实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若干美好品德的要求。所以,《论语》这本本来谈仁义治国的书,现在作为道德修养的书来看,来影响中国人,美化我们的伦理观念,提供若干道德箴言,还是可以用的。


仁与政的关系
但是,一夜暴富有那么容易吗?不容易!孟子的核心观点就是仁义,说白了就是以仁义治国。但是要知道这个是要从“根”上改变这个国家的运转系统呀,你养成一个坏习惯有那么容易改变吗?孟子与孔子的观点看似不同,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他们的核心都是“仁”,孟子更偏...

孔子仁学思想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
1、当今现代生活中的富民之策相契合,对现代政治和以德治国及现代管理思想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近几年为减轻农民的负担,农业税的废除,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低保障等富民工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于个人而言,仁有止恶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息乱,利于国家统治稳定,国家之富强...

仁为德本
仁为德本 “仁”的金文字体写作“竺”,即“竹子”。竹子中空外实,如果剖开后一一分开就变薄,而全...一天,孔子刚刚退朝回家,家里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马圈失火了。”孔子当即问道:“伤着人没...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

在孔子看来,礼,乐与仁是什么关系
仁是对统治者提出的意见,礼是对除皇帝以外的阶层的要求!礼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生必须遵从的行为。儒家释“礼”多在四书。是要让人们认清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相互关系。狭义的礼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古字作“礼”,本意是拿个祭祀的器皿“豆”来祭那个至高上无所不能的“上天”的。

力行既久,全体皆仁,举而措之,家齐国治,圣人能事毕矣意思
力行既久,全体皆仁,举而措之,家齐国治,圣人能事毕矣意思:长期身体力行,大家都有了仁爱之心,都见于行动,治家治国,就能完成圣人的事业。本句出自胡居仁传,原句是:诚敬既立,本心自存。力行既久,全体皆仁。举而措之,家齐国治,圣人能事毕矣。意思是:人们有了诚实敬戒之意,他天赋的善心...

儒家道家法家在治国方面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对后世有
儒家:主张仁政 法家:以法治国 道家:顺应天命 儒家:立,最后指的是司仪,当时逐渐开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根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准绳,维护“礼治”,倡议“德治”,注重“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临时奉为正统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

“仁”与管理 仁众管理
一、管理的目标定位:培育君子 孔子继承了周公“不谈物质”的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治国理家不能追求物质的富有,而要着眼于君子的养成(需要指出,《论语》中有富民、节用、足食等言论,但其重要性排在道德之后,而且是作为道德修养的铺垫而存在)。《论语》一书,有大量的...

齐家治国是什么意思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9、说的是啊,你选的是教练又不是选圣人,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将入相方正贤良来衡量人家干吗?说是多曼好啊。10、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家就一条规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对女子而言做好前面两个即可。

孔孟都是儒家,两人的“仁”有何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孔子认为仁是对于那些老百姓而言的,人必须要做到仁义,而孟子认为皇帝必须要做到仁义。

孔子仁学思想是否包含着人类社会的某种普世价值?在当今社会还有其借鉴...
1、当今现代生活中的富民之策相契合,对现代政治和以德治国及现代管理思想都具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近几年为减轻农民的负担,农业税的废除,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低保障等富民工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于个人而言,仁有止恶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息乱,利于国家统治稳定,国家之富强...

平泉县13088759887: 孔子的仁政思想在治国上有什么好处?孔子的仁政思想在治国上有什么好
都琬因培: 统治阶层治理国家,虽然事体宏大而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也是对政权与民众之间以及民众相互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制和处理,所以,仁也应该是统治阶层治理国家的情...

平泉县13088759887: 如何评价儒家经典对中国的作用 -
都琬因培: 一、积极影响 (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

平泉县13088759887: 孔子是我国的一代儒学大师,那谁给说下他的思想对现在社会还有用没?
都琬因培: 有用,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儒家思想中的仁,民本思想,以德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其次,在处事方面,儒家思想中的正身自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对现代人有极大影响 再者,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仍然被广泛提倡 此外还有伦理道德方面,国家统一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平泉县13088759887: 结合《论语》,谈谈孔子“仁”的思想对为政,学习,生活,交友有何指导意义 -
都琬因培: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最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仁就是“爱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血缘关系入手,首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在这一点上,他不是要求将礼仪制度强加给别人,而是要求人们一...

平泉县13088759887: 儒家文化能否拯救世道人心 -
都琬因培: 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其提倡的核心“仁”对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可惜近代儒家文化被妖魔化,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了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负面意义,而忘记了其对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意义.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可惜现在反倒不如日本和韩国继承和发扬的好,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啊!

平泉县13088759887: 仁者真的能无敌吗?质疑. -
都琬因培: 据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它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治理国家的最高法则. 首先,“仁”是儒家对于“君子”亦即有道德的人内心修养上的要求,如: “克己复礼为仁.” 那如何“克己”呢: “子...

平泉县13088759887: 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 -
都琬因培: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

平泉县13088759887: 怎样理解孔子仁的思想 -
都琬因培: 孔子的“仁”内容很丰富,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以仁治国;二是以仁治家.

平泉县13088759887: 你怎么理解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这个问题?你认为“仁”可以帮助我们打赢抗疫战争吗?为什么? -
都琬因培: 我们看这个仁字,它是一个二字一个单人旁.也就是古人说的『二人为仁』.两个人可以引申为众人、人群.仁的古字是一个千字一个心字,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和千千万万仁的心是相通的.不管是二人和千人都好,这至少说明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