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作者&投稿:郯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只有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才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构建新型教学结构
  当前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知识的建构者,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而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其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
  3.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建设教学资源可结合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 ,充分利用全球性、可共享的信息资源作为素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教师也可以自行开发适用的教学资源。
  4.结合各学科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在基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 ,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具体的学科学习任务。教师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体现新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来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 ,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力,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进行充分交流。另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运用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个别辅导式教学。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校园网、互联网的建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种丰富的资源环境下学习 ,能够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接触到丰富的信息。
  5.信息技术作为测评工具
  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学习者的个别辅导工具 ,指导个别化学习,它的测评系统能及时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学习。
  6.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
  7.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协作范围 ,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分工协作,获得共同进步,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体验。
  8.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探究学习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根据教学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模式
  1.探讨式(协作学习式)
  其授课程序是 :提出问题----分组研究----确定选题----自主学习----发布学习成果----信息反馈。这种教学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逐步建立起包括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2.讲解演示
  讲解演示模式模仿了教师课堂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所具备的图像、动画、语言和音乐的功能 ,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该模式也可供学生作为个别教学的形式利用,通过选择学习时间的长短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3.操作与练习
  操作与练习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反复地练习使学生巩固和熟练某些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该模式的特点是计算机的即时反馈功能得到了恰当的应用。
  4.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模式主要模拟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情景 ,即利用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角色。它基本采用分支型程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成一系列教学单元,每次呈现只是一个概念或知识点。
  5.对话
  “对话”是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计算机可以向学生提问 ,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回答,学生也可以向计算机提问。这种模式实现了计算机与学生间的“真正”对话。
  6.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常常被用于产生一种较强烈的竞争性的学习环境 ,而其内容和环境都与教学目标相联系,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寓教于玩”的作用。
  7.模拟
  模拟亦称仿真 ,是指用计算机模仿真实现象或实现理论上的“理想模型”。这种模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计算机辅助测验
  计算机用于教学后 ,许多学校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评价、测验。由计算机显示题目,考生在终端操作答题,计算机立即核对答案和评分。这种测验能为考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澄清错误概念,特别适合于单元测验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9.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试图给学生呈现一个或几个问题情景 ,让学生加以解决。该情景常以其神秘性、迷惑性给学生以挑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发现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是属于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计算机使学生置于构造好的环境中 ,并提供进行探索、分析、推导、计算等工具,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新概念和原理。
  11.远程辅导与在线讨论
  远程辅导与在线讨论的模式主要是指处于异地的学习者及教师利用 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可以共同上课,共同讨论问题,可以做一些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事情。

1.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多媒体作文教学的优势,就在于跨越时空,把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完整的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见其貌、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发起作文思维表达的兴趣。如赵巍老师在指导学生《用心感受自然景观》时,运用多媒体自定义动画的放大功能,为学生展示了四朵喷薄怒放的菊花,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这幽稚愉悦的氛围中.他们好奇地观察,热烈地讨论。在播放黄山瀑布时,学生马上被瀑布那磅礴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轰鸣所吸引。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有的说它九曲十八弯,像一曲跳动的音符;有的说它似冲锋陷阵的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势如破竹;有的则说那飞流直下溅起的水花似零琼碎玉,如天女散花。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翱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刨设情境.诱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浯言运用的环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于洪波老师在讲授“Britain and lreland”一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在网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人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进行网上购物、应聘、导游,感受运用英语交际的乐趣;

2.注重运用,培养能力 数学教师刘红霞在讲授数列知识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医疗制度改革.引导学生计算出父母的医疗保险账户中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医疗保险金,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数列公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习变得轻松自由。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于波老师在讲授〈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一节课时,把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指导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计算自己和本班同学标准分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既圆满完成了信息技术课自身的教学任务,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数理统计知识的认识和进行统计计算的能力:

3.释疑解惑,指导学习 袁洪波老师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课时,建立了课节资源库,包括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音像、文学作品及习题,此外.还有历史论坛、纵论横谈、说古论今聊天室等栏目。本节课的资源相当丰富,仅相关图片音像材料就包括了大量的图片、领土扩张的动画及,《一个国家的诞生》、《乱世佳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影像》。课不用教师去讲,学生在阅读教材及网上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对人物及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奉节课作出小结。老师则主要负责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及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步步深入,就“如何看待西进运动?”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在这节课上,共有23名学生发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解决了8个疑难问题,并在网上相互学习借鉴,

4.精心设计.引导深入 刘洪梅老师在(保护大气环境)一躁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专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间”,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选择学习。每个专题设计了相应的“专题探索”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等,如在“臭氧空间层“这一专题中,提供了“臭氧层的杀手”、“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蒙特利尔协议”、“南极臭氧层空间”等材料,从多角度提供素材供学生学习:在学生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如“温室效应”这一专题就设计了“地球为什么发烧了”、“地球发烧的症状”、“如何为地球降温”等问题。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步步深入,增强了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利用“在线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由电脑批阅并给出提示.如作的不对可重新学习,再次检测:刘洪梅老师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论坛天地”,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也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观点;同时还为能力较强的同学提供了拓展思维空间的“信息库”;“课后学习”中设计了一项对哈市大气环境调查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把课堂学习延伸到社会,实现学习的连续性。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
《教育信息化创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策略研究
实 施 方 案

永川区朱沱镇涨谷初中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
1、时代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日渐频繁,使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素之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具备较高专业素养,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才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因此,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实现变革,刻不容缓。
2、学校实际
我们学校即将配备班班通、电脑、展示平台、电视等,部分老师已经在现有的多媒体信息设备基础上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如:利用PPT课件来上课,利用展示平台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等等。但这只是老师们原发的个体行为,学校还没有系统地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指导。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如何科学有效变革,迫在眉睫。
3、研究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许多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东北师大齐媛博士在2009年5月1日发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任国强在《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06期上发表的《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教育信息促进专业发展》,徐敏娜在《浙江现代教育》2008年09期上发表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丁钢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02期上发表的《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变革的核心》,张文聪在《新课程(上)》2012年11期上发表的《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转变》,韩文珠、李宝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上发表的《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阻力与化解对策》,史殿斌在《内蒙古教育》2012年11期上发表的《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等,都阐述了自己的实践做法和思考,但都是零碎的和不完整的,并没有将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学校的这一研究,将进一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选题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转变传统意义的上学习、进修等教育成长行为,提高教师网络应用的能力和意识,为促进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各种网络平台和各级各类的网络资源和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研修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结合,一是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提升专业素养;二是转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班班通设备等构成的信息技术的“硬件”。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班班通设备等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构成信息技术的“软件”。“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组合,我们称为信息技术。
2、教学方式变革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资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单一、独白式的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民主开放、平等尊重、互动生成的启发式教学。
3、教学技能
(1)设计技能①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②撰写教案的技能,③了解学生的技能。
(2)课堂技能,①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②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③设疑和提问技能,④、板书技能,⑤讲授的技能,⑥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4、策略
方式方法,即研究信息技术与传统教与学方式如何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
四、指导思想
1、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学习,使其经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和技术途径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五、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使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通过教师组织教学方式变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打破我校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二)研究内容
1、培训策略。
(1)、教育理念培训①专家引领。②派出学习。③相互学习。
(2)、信息教育技能培训。
①算机与日常外设的日常维护与简单故障维修;(计算机的保养常识、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
②ord2003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排版与页面设计、表格与图形处理)
③xcel2003的基本操作;(各种数据与表达式的输入、表格的格式化、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图表的使用)
④owerPoint2003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设计与版式、各种媒体文件的插入与编辑、幻灯片的放映、幻灯片的打包)
⑤rontpage2003的基本操作;
⑥lash8的基本操作与播放;
⑦机网络基本操作(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
⑧展台/投影机与台式机/电脑的连接以及显示输出切换;
⑨展台//投影机的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
⑩频展台放映实物投影、实验演示;
(3)、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2、资源库策略。
(1)电子备课室建设策略研究。
(2)试题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
3、备课策略。
(1)信息技术条件下备课方式研究。
(2)信息技术条件下备课要求研究。
4、课堂教学策略。
(1)信息技术条件下导课方式研究。
(2)信息技术条件下讲授方法研究。
(3)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练习方法研究。
(4)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小结方法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拓展知识方法研究。
(6)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有效性评价机制研究。
4、反思策略
(1)教后反思。(2)经验总结。(3)案例反思。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和专业信息技术员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现状,使得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个案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选取七名学科骨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益和自身专业成长进行跟踪调查与研究。
3、比较研究法
组织同课异构,开展信息技术下课堂与传统课堂效益的比较。
4、经验总结研究法
采用经验总结研究法,及时进行个案总结、阶段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原则
1、系统性与综合性统一的原则。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系统化的结果,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完整反映,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和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设计,使其中的各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优化组合的完整教学活动系统。
2、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统一的原则。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构建的,教学理论渗透到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之中,制约和规范着教学操作程序和方法。但是教学模式不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可操作性,任何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必然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以及使模式发挥效力的一系列操作策略,没有这些可操作性的要素就不称其为教学模式了,所以教学模式必须做到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3、科学性与有效性统一的原则。
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模式的内容、程序和评价体系等也应完备,但是除了强调教学模式要有这些科学完整的内容、形式之外,还必须强调教学模式应该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说,教学模式不仅要可用、能用,而且要有效,能为具体的教与学提供实际可行的操作性帮助,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4、借鉴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必需的,但是借鉴不等于照搬,任何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旧的模式相比都有一定的先进性,在改造的过程中把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注重借鉴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更完整,结构更新颖,功能更有效。
五、研究策略
1、建立教学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机制。信息技术培训由罗皓老师负责,教学技能(如:课标培训、教材培训等)培训由罗平老师负责,期望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
2、研究的重点是教师课前准备方式和上课各个环节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合作、远程培训等方式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看优质课堂实录,研究优质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超越自我。
海量的网络资源是补充教材资源不足的宝库,教师通过下载、改编、创新等方法丰富学科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资源保证,逐步使教师形成资源意识。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手写,教师自己修改或与同行共享做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学生通过看教师的设计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极小,现在利用信息技术采取电子备课,使教学设计网络呈现,方便师生学习和交流。
信息技术使得教师的功夫下在课前,效果在课堂上体现。教师将学习笔记、课程资源、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录像等以电子档案袋的方式集中存储共享,相互借鉴,减轻备课负担。
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方式转变,一是从导入环节开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并贯穿课堂始终。真实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感觉自己是情境中的人物,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布置成一个个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乐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围绕专题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信息,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学习资源,共同回答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效能的提升。
3、课题总负责人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学生评价教师制度等,用制度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六、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建立课题小组,进行职责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论证,拟定研究计划,初步形成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6年5月)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认真记录积累资料,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整理过程资料,提炼阶段成果。
3、总结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汇集资料,全面总结,请上级主管部门会同专家对本课题的实验进行验收和结题,完成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1、论文集
2、信息技术培训校本教材
3、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和使用
4、课堂实录(光盘)
5、评价机制建立
6、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学科骨干培养机制
7、信息技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8、结题报告
八、研究机构
1、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小组
廖荣德(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何中华(永川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副主任)
2、课题研究小组
总负责人:罗永先  
主研人员:胡芳德 罗 平 余永海 罗 皓
参研人员:聂 强 皮儒琴 邓 钢 潘小义 秦 琴
刘祥海 张雪良 刘思群 冯忠超 曾永红 田 波
3、具体分工
罗永先:课题负责人,全面主持课题的研究,组织管理,经费保障。相关制度的制定,负责信息技术下“学生评价教师制度”的策略研究。
胡芳德: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协调。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组织外出学习培训,对外交流和联系。负责“课前准备方式转变策略研究”。
罗 平:撰写课题实验实施方案,阶段性计划和总结,负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课上各环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研究”。论文收集,课堂实录。
余永海:资源库建设工作,负责“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后的考核策略研究”。
罗 皓: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九、经费预算
资料费、培训费、交通费10000元,网络资源建设20000元。
二○一三年三月

主要参考文献: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徐敏娜 《浙江现代教育》 2008年09期
2.《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教育信息促进专业发展》 任国强2012年06期 《教育教学研究》
3.《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变革的核心》 丁钢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年02期
4.《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阻力与化解对策》
韩文珠、李宝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5.《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史殿斌《内蒙古教育》
2012年11期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有什么作用
一、扩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一些真实的场景,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课本内容中的精彩瞬间。学生在信息技术化的课堂中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

全息全感教育方法的好处
全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减少现实世界的限制:全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情境和实验,从而减少现实世界中的限制。节省成本:使用全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节省资源和成本,因为不需要购买实物设备或进行实地考察。提高教师的效率:全息技术可以让教师更加方便...

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什么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驱使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象这样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保障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解说,学生被动地听讲,学习活动完全教师来掌控,课堂的主体偏向于教师。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地、生动地学习。(二...

信息技术到底能给课堂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广大实验教师已融入了课改的洪流之中.我作为其中一员,勤奋学习,大胆尝试,获益匪浅,并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课堂信息量、学生思维过程、对教师的要求等多种变化.因此,作为教育、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教师,应走在时代的前沿,为社会培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修计划5篇
1、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本人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进而课堂教学能力;改善本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机制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善。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逐步提高本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2、学生方面:认清我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基础情况;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能力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对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还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
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对信息化的教学设计。1、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侧重于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指导下,能够促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2、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侧重于对信息...

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
整合是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目 -1- 标才是我们的目的。整合,一是要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不要生硬的使用网络技术,使其简单的混合在一起;二是要达到 好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换一种展示的方式,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 效果。既然是手段,应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和 风格,而不是搞成...

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优势
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老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

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在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有何作用 -
暨贱西维: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增长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也必不可少地...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信息技术在自己的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变革作用 -
暨贱西维: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从以往来看,教育的方式比较枯燥单一,就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讲,而授课也只是使用黑板,但从现在看来,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使用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必要的手段,近年来网上教学的模式更是流行起来,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使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 科技较发达的地区明显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是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者基本上可以做到足不出门也尽知天下事. 虽然没有信息技术我们也可以进行教育改革,但信息技术为实现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
暨贱西维: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暨贱西维: 一、新课改下,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当前教学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变革 -
暨贱西维: 随着时代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无可避免地,教育领域也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革...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
暨贱西维: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教育信息化会引起教育方式发生什么变革 -
暨贱西维: 1、教学模式:新技术的发展必将打破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知识传授方式,提出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多种能力. 2、教育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全面、具有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新的教育目...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谈谈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与学习带来哪些变革
暨贱西维: 一、从教育方面来看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引起教育观念的革命.其中,又包括以下三种变革:...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谈谈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暨贱西维: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绥芬河市15399833742: 信息技术正在带来哪些教学变化 -
暨贱西维: 电子书包、微课,博客、微信圈、QQ群、云个人图书馆等,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分散化、网络化的运行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工具性的简单变革,也是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