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生平故事

作者&投稿:詹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贺的生平事迹~

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
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
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
“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
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1、语言悲冷凄苦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
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18]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别具一种魅力。
2、选词炼句,不落窠臼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3、选择物象,独辟蹊径
元代孟肪曾说:“读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不淫,长短不一,音节各异。这组诗在选取物象和意境上全避熟典,诗中二月不用折柳,三月不用桃李,五月不用蒲艾,七月不用牛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写登高。这是那些只会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的酸穷文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再如其代表作《秦王饮酒》,诗歌为《秦王饮酒》却“无一语用秦国故事”(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与其所有咏古诗一样,其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自己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绪,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
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中国诗歌史上,几乎再没有一个青年诗人那样偏嗜描写衰老、死亡的事物,翻开长吉诗集,这类意象触目皆是,到处是老、死、衰等字眼,其他像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也随处可见。
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贺诗集中共出现440余次,平均每首诗出现两次,出现最多的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 “断”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
常用鬼意象: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余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鬼”字却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们目为“鬼材”、“鬼仙”,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在李贺笔下的鬼魂世界中,有苏小小墓上幽冷飘忽的魂魄;有刘彻茂陵前夜闻晓无的马嘶;有南山的漆炬迎人,土旷萤扰;有冷雨中的秋坟鬼唱,恨血千年。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人物评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贺(唐代诗人)

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
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
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
“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人物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扩展资料:
个人成就
官场
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为官3年间,在这一时期,李贺亲身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丰收颇丰。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
诗词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故里
位于三乡乡境内,距洛阳74公里,距宜阳县城39公里,交通便利。主要布局是:故居大门、正房、李贺书房、李贺父母所居小院、后花园、李贺诗社等几个部分。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
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连昌宫(又名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一、人物生平

1、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在大历的三年中,他曾在公安场合见过表弟杜甫。,“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他很快就去世了。郑女士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是一个长期服务的长谷。大女人结婚后,家庭越来越穷。

从童年开始,身体又瘦又瘦,爪子长而且长。他很聪明,七岁就可以诗歌,也擅长“疾书”。据传,李贺在元朝十二年七岁。韩雨和黄甫访问。李和源写了一首关于高轩的诗,韩愈和黄甫感到震惊。李贺以景罗而闻名。

唐顺宗永贞元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

2、仕途失意

唐显宗元和两年,李贺大约18岁,就是诗歌意义深远。在第三年和第四年,李贺写了“雁门太守行”,韩愈,听说韩愈在洛阳,李和。

他没有参加金石考试,对李贺非常努力。他写了许多愤怒的诗,然后回到了长谷。由于李唐宗的后代,韩愈也获奖。同年5月和5月,李贺回到长安。经过部落的推荐,经过评估,父亲是官员并担任牧师。

来自九个产品。从此,“牢落长安”已经持续了3年。在官员的3年期间,李贺亲自经历过很多事情。他组建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理解。虽然个人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和鞭打黑暗的诗歌。

但它增加了生活经验,拓展了知识领域,并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丰收。所谓“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此期间产生的。他在唐代诗歌和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近60件作品。

3、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

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元和十一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扩展资料:

一、成就

1、官场

元和六年五月,李贺经宗人推荐,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2、诗词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他写这样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家乡的早年,长谷,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附近,有必要收集交通工具,以至于他被人民大量剥削,统治阶级是一种险恶的行为。

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太监集团的混乱和无能,国家的毁灭和腐败官员的无情,腐败官员的毁灭,下层阶级的苦难,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愤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1、李贺出生在一个落魄的皇室宗亲家中,他的父亲名为李晋肃,武则天大肆残杀李氏宗亲的时候,李晋肃由于血缘关系太远而躲过一劫,虽然李贺多次自豪的提出自己皇室宗亲的身份。

但是他的家族毕竟已经没落了,所以这层身份对他的事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李贺出生于贞元年间,他的父亲早逝,年少时便与兄弟一起出门谋生去了。

史书记载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说李贺这个人长得非常特别,他的眉毛几乎长到了一起,手指很长,整个人看起来是非常瘦弱的。

相传,李贺七岁那年便能作诗,有神童之名。韩愈和皇甫湜听说李贺之名以后,专程来探一探李贺的虚实,结果李贺当场就作了一首诗《高轩过》,令这两位大文豪惊叹不已!

自此之后,李贺的名声就传遍天下了!十五岁时,他甚至能与诗人李益齐名!李贺一生共写了两百多首诗,难得的是他的诗几乎全部流传下来了。

2、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十四五岁的时候,他每次骑马外出游玩,总是骑一匹瘦弱的小毛驴,背一个织锦书囊,里面装着纸和笔,让一名小书童跟随着。

遇到好题材,吟得佳句,就赶紧记下来投入锦囊,回家后再加工整理。等天晚回到家里,母亲看他从口袋里拿出许多诗稿来。

总是心疼地说:“我儿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即“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3、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

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

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

4、晚年漂泊,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

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

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

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

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

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5、有一个小偷发现李贺的书囊,以为李贺的父亲在外做官,家中一定有很多钱财。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伏在僻静处,等到李贺傍晚回家时,跳出来拦住去路,

喝道:“小子,快把银钱留下!”李贺莫名其妙,只好两手一摊,说;“我每天出来,只带笔墨纸砚,并无钱给你啊!”小偷不信,上前去夺书童肩上的小书囊。

伸手就掏,却抓出一大把白花花的纸片来,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诗句,小偷大失所望,把布袋往地上一扔,扫兴地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他的《高轩过》赞韩愈和皇甫湜的诗文“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1)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②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③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④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⑤ 反映权贵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⑥讽刺宦官专权、乱政无能的,如《吕将军歌》《感讽五首》(其二)《感讽六首》(其二、四);⑦反映边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⑧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⑨同情妃嫔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⑩反映少数民族军事活动的,如《黄家洞》。   (2)个人发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华下作》)的消沉情绪,但也有许多诗篇反映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满,表现“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他也不甘沉沦,发出“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满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赠陈商》、《送沈亚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写神仙鬼魅的题材。长吉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尽奇丽谲幻之观。但长吉诗也有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也是后人称其为“诗鬼”的重要原因。李贺诗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度坎坷的人生有时令他极度的迷茫苦闷,然而更多的是体现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上谣》),“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等诗肯定了万事万物的变化,指出了沧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神弦》、《苦昼短》等诗更是直接写出神鬼的虚诞,矛头直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唐宪宗,抨击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荒唐。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4)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觱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长吉属马),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体现了作者对贵族妇女生活的态度(一说新婚燕尔描写自己的妻子)。 公元790(唐德宗贞元六年) 1岁   李贺出生。   公元796(贞元十二年) 7岁   《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新唐书》未考辨而引之、《太平广记》亦引之有“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时韩愈、皇甫湜贤贺所业……”。   公元804(贞元二十年) 15岁   《新唐书》之《李益传》云:“益故宰相揆族子,于诗尤所长。贞元末,名与宗人贺相埒。”李益与李贺齐名之说可疑,李益年长李贺很多很多,成名已久。据闻一多先生:疑原意或仅谓二子皆以乐府见称;虽益成名在前,而贺才情匮,亦能比肩先辈。(朱自清《李贺年谱补记》)   公元805(唐顺宗永贞元年) 16岁   是年正月,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刺之。   公元807(唐宪宗元和二年) 18岁   《幽闲鼓吹》载:贺以歌(《雁门太守行》)谒韩吏部(愈)。小说固难尽信,且存之。   丁外艰(父亡)疑在是年。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或是李贺少年赴试的原因之一。   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进士”资格。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辨》。然贺终未能就礼部试,落第。   公元808(元和三年) 19岁   春,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有“卿卿忍相问”句,可知贺娶妻当在进京赴试前。   九、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后与前辈话别。至长安,干谒请托无果。   公元809(元和四年) 20岁   春,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居长安,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李贺之妻或亡于这三年间。   公元810(元和五年) 21岁 这一年,韩愈为河南令,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公元812(元和七年) 23岁   春,送落第友人沈亚之回乡,作《送沈亚之歌》。后以病辞官,归昌谷。   公元813(元和八年) 24岁   六月末,前往潞州,投友张彻。未见重于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寄人篱下近2年。   公元815(元和十年) 26岁   春,别张彻,南下和州访十四兄。恰逢其时,吴元济据蔡州,反。朝廷进剿,兵乱,李贺归途遇阻,遂南下,游历江浙一带。   公元816(元和十一年) 27岁   淮西兵乱稍解,李贺北归返家,不久病故。 重要笺注
  1.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2.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   3.《新唐书 文艺志》(其中记载李贺诗集有五卷本,较之“小李杜”的记载多出了一卷,为外卷)   4.北宋五卷本《李贺歌诗编》   5.南宋本《李长吉文集》   (主要有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其中,前三本都是四卷二百一十九首,而后两本除有四卷本的二百一十九首以外,还多出了一个外集)   6. 南宋 吴正子《李长吉诗笺注》(这是现存的李贺诗歌的最早注释本,其中的内容有题解、校勘、注释、笺疏四个部分,吴氏还详细论证了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的流变与特点)   7.《四库全书》中将刘辰翁评与吴正子评合为一本,题名为《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库馆臣评此二书为:“正子此注,但略疏典故所出,而不一一穿凿其说,犹胜诸家之淆乱。辰翁论诗以幽隽为宗,逗后来竟陵弊体。所评杜诗,每舍其大而求其细。王士禛顾极称之。好恶之偏,殆不可解。惟评贺诗,其宗派见解,乃颇相近,故所得较多。”   8.明代 徐渭 董懋策 评注的《唐李长吉诗集》   9.明代 曾益 注释的《昌谷集》   10.明代 余光解 《昌谷诗集》   11.明代 黄淳耀 评注的《李长吉集》   12.明清之际 由姚佺笺注,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孙之蔚等七人评注的《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   13.清代 姚文燮 注《昌谷集注》   14.清代 刘嗣奇 辑评之《李长吉诗删注》   15.清代 李汝栋 选注《昌谷集注》   16.清代 王琦 笺注之《李长吉诗汇解》(此作为李贺诗歌评点集大成者,分为校注、汇解两大部分,录诗分卷,均依吴正子的注本。明清以来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四卷并外集共收诗二百四十一首,又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静女春曙曲》和《少年乐》,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为李贺集各种旧注本中存诗最多者)   17.清代 吴汝纶 评注之《李长吉诗评注》   18.清代 方世举 批点之《李长吉诗集批注》(方世举的评点也值得一读,所评点的长吉诗,过寻于姚佺等人笺注《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评诗一百九十首,有总批数则,批语中特以“以长吉之近律者与律同为标明”)   19.清代 黎简 评点黄淳耀评本之《李长吉集》   20.清代 陈本礼 注《协律钩玄》   21.清代 李裕 辩注《昌谷集辩注》   22.叶葱奇 疏注之《李贺诗集》(此作十分重要,与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清代王琦的《李长吉诗汇解》为三座里程碑)   23.李衍 笺注之《李贺诗校笺证异》   24.刘斯翰 选注之《李贺诗选》   25.吴企明、尤振中先析之《李贺诗选析》   26.杨抱朴 《诗鬼之诗》   27.傅经顺 主编之《李贺诗歌赏析集》   28.朱自清《李贺年谱》及《补记》[3]
  编辑本段传世精品
  《高轩过》   《梦天》   《雁门太守行》   《致酒行》    《李凭箜篌引》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秦王饮酒》   《老夫采玉歌》   《野歌》   《苦昼短》   《马诗二十三首》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感讽五首》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罗浮山人与葛篇》    《天上谣》   《浩歌》   《秋来》   《苏小小墓》 [5]
  编辑本段李贺故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宜阳三乡)。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卒于昌谷故居,年仅27岁。《旧唐书》、《新唐书》有李贺本传,晚唐杜牧、李商隐分别写有《李长吉歌诗叙》、《李长吉小传》。今传贺诗计241首(其中外集23首)。据北宋政和元年(1111)黄伯思从赵来叔借传于右年官舍的《昌谷别集》,录了贺佚诗52首,惜未能传世。   李贺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由于不是嫡系,加之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7岁能诗,又擅长“疾书”。韩愈、皇甫湜造访,贺援笔辄就《高轩过》一诗。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目:‘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贺18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又最先为当时名公巨卿韩愈、皇甫湜所知。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21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贺不得不愤离试院。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鲁迅先生喜读李贺诗,毛泽东亦指出“李贺诗很值得读”。当然,李贺毕竟青年早逝、才力未尽,阅历不深。他的诗也有隐晦,甚至过于雕琢等不足之处。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仁途之路,以后他一直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宜阳)昌谷人。生于唐德宗(李适)贞元(791),死于宪宗(李纯)元和个二年(817)。一共只活了二十七岁。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富有才华而不幸短命的诗人。

李贺的父亲名李晋肃。曾任边疆小吏,死得很早。只因“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一些忌才的人,以此作为借口,认为应避君父之讳,不得应进士之试。尽管当时名倾朝野的韩愈写《讳辩》为其辩解,也无济于事。这对少年诗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为了养家糊口,李贺只得作了个听人指使,唯命是从的“从九品上”奉礼郎的小官。

少年李贺,家境贫困,酷爱诗书,过度的苦吟攻读,使他身体早衰:《新唐书》说他“七岁能辞章”,又说;“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旧唐书》说他:“手笔敏疾,尤长于歌篇。”可见他早熟而文思敏捷。相传韩愈,皇甫湜最初对李贺的诗才还抱怀疑态度,两人同时到他家去,要求面试,李贺当即仿古乐府制题,草《高轩过》,两人看了,大为赞赏,韩愈回长安后,就对李贺大为赞扬。

李贺有无妻室?新,旧书传都没提到。从他自己的诗篇中,倒给读者提供了一些佐证; 《咏怀二首其一》,以司马长卿自况:“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得意地表露了新婚后琴书自娱之乐;《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更后悔不该过早地离家:“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古诗: “飞来双白鹤,乃从西北方,……妻卒被病,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妻子在家患病,而自己却远去长安。竟以父讳不得应试,落第而归,在《出城》中就想到了见面时如何相告;“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这些都可以说明,李贺不但成了家,而且夫妻间的感情,还非常融洽和好。

李贺虽然家境清寒,毕竟还是皇族宗室,与压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细民,还不能完全划等号。就拿他借贷而来的住宅看,有庭院,有果树,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珠残。”(《仁和里杂叙皇甫浞》)从他日常的生活看,有奴仆伺候, 昌谷读书,巴童陪伴,马背寻诗,奚奴跟随,回家还得侍婢为其探囊取诗。经常饮酒,而且每饮必醉: “醺醺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示弟》)旧传说他每日出游寻诗,得句即投古锦囊中,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李贺对酒之所以有特殊爱好,主要是借它浇灭心中郁积的愤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枢窄。”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旦夕成内热,渴饮壶中酒。” (《长歌续短歌》)短短的二十多年,除了酣饮,就是苦吟。他母亲每晚从古锦囊中看到他所写的诗稿,总是生气的说: “这孩子非得把他的心呕出来不可!”酣饮和苦吟,是促使他天不永年的主要因素。而李贺之所以沉缅于诗和酒,则又是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冷酷的社会现实加之于他身上的结果。“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赠陈商》),“壶中唤天云不开” (《开愁歌》), “劝君终日酩酊醉!”(《将进酒》)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象这样夜以继日地酣饮苦吟,无怪乎要“歌成鬓先改” (《长歌续短歌》)了!

李贺除福昌昌谷老家外,洛阳还有一所旧居。诗篇中就有《自昌谷到洛后门》。寒冬十月,冲风冒雪到那里去问卜:是“南去楚”还是“西适秦”?李商隐也说他; “往往独骑往还京雒。” (《李长吉小传》)在洛阳,经常去看皇甫湜,皇甫湜进京,还特地赶到城外去送:“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洛阳城外别皇甫浞》)


1

2008-10-06 14:17 回复

黑白泡泡沫沫
18位粉丝
核心会员6 2楼

当时与李贺过从较密的,有权酶、杨敬之,王恭元、崔植,张彻,沈亚之,陈商、张又新、李汉、沈子明等,他们都先后进士及第。王恭元、杨敬之特别喜爱李贺的诗,往往抄写他的作品,拿回家去。沈亚之最初进士落第,李贺为其鸣不平,写诗劝慰: “春卿拾才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并鼓励他不要灰心,来年再试: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摔,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送沈亚之歌》)沈亚之接受了这个意见,元和十年,终于考取进土。

反映在李贺诗篇里也有积极进取,心雄志决的一面, “少年心事当拿云” (《致酒行》),“二十男儿那刺促” (《浩歌》)? “男儿屈穷心不穷”(《野歌》), “丈夫快意方为欢” (《相劝酒》)!甚至想到:“世上英雄本无主” (《浩歌》), “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自己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无奈好景不长,象当时的政局一样,由短暂的光明,很快又回复到黑暗浑沌之中;“只今道已塞”(《赠陈商》),“甘作藏雾豹” (《春归昌谷》)。 “长思剧循环,乱忧抵覃葛”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终于发出了“狭行无廓路,壮土徒轻躁” (《春归昌谷》)的慨叹!

李贺体瘦神清,眉长相接(通眉),头发稀薄,指甲不修。“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仁和里杂叙皇甫浞》)不但形体早衰,而且精神空虚,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铜驼悲》)他深深懂得,在那种虚伪势利的社会,才华再美,如果得不到有地位,有势力的人来援引;如果自己不会逢迎阿谀,卑躬屈膝,也是枉然。

李贺无子女,将死时,把生平所著诗歌,编为四卷,交给友人沈子明。十五午后,沈托诗人杜牧为其作序。杜牧举其佳处九则,反复称颂,备致倾倒之情。指出: “勉为贺叙,然终甚惭!”传说上帝要修白玉楼,特召李贺撰文作记,那无非给这个生不逢时的薄命诗人,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而已。李贺象一颗彗星划破了幽寂的夜空,留给我们的,是一串不灭的闪光的追忆.

百度知道 提问
李贺爱读书的事迹。

李贺的生平故事
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展开讲讲...
收起 有奖发布
问题不好答?加入战队答题,奖励更多

南叔小百科
LV.2

去关注TA
一、人物生平

1、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在大历的三年中,他曾在公安场合见过表弟杜甫。,“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他很快就去世了。郑女士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是一个长期服务的长谷。大女人结婚后,家庭越来越穷。

从童年开始,身体又瘦又瘦,爪子长而且长。他很聪明,七岁就可以诗歌,也擅长“疾书”。据传,李贺在元朝十二年七岁。韩雨和黄甫访问。李和源写了一首关于高轩的诗,韩愈和黄甫感到震惊。李贺以景罗而闻名。

唐顺宗永贞元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

2、仕途失意

唐显宗元和两年,李贺大约18岁,就是诗歌意义深远。在第三年和第四年,李贺写了“雁门太守行”,韩愈,听说韩愈在洛阳,李和。

他没有参加金石考试,对李贺非常努力。他写了许多愤怒的诗,然后回到了长谷。由于李唐宗的后代,韩愈也获奖。同年5月和5月,李贺回到长安。经过部落的推荐,经过评估,父亲是官员并担任牧师。

来自九个产品。从此,“牢落长安”已经持续了3年。在官员的3年期间,李贺亲自经历过很多事情。他组建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理解。虽然个人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和鞭打黑暗的诗歌。

但它增加了生活经验,拓展了知识领域,并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丰收。所谓“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此期间产生的。他在唐代诗歌和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近60件作品。

3、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

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元和十一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扩展资料:

一、成就

1、官场

元和六年五月,李贺经宗人推荐,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2、诗词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他写这样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在家乡的早年,长谷,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附近,有必要收集交通工具,以至于他被人民大量剥削,统治阶级是一种险恶的行为。

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太监集团的混乱和无能,国家的毁灭和腐败官员的无情,腐败官员的毁灭,下层阶级的苦难,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愤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1 29
知道APP看其它7条回答
幼儿故事机有哪些?找菠萝蛋白酶?就上阿里巴巴,儿童故事机,提供便捷在线交易!
关注阿里巴巴的人也在看
儿童故事机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汇聚海量商机信息,提供便捷在线交易!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淘宝网小孩故事-做工精致,,趣味性强,孩子成长好伙伴!
关注儿童故事的人也在看
淘宝小孩故事-让孩子玩的更尽兴,以匠心态度成就美好用户体验!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找绘本故事?就上阿里巴巴
绘本故事源头厂家,进货更低价,品类齐全,千万商品任您选,让你采购无忧!采购批发找..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百度APP
有事搜一搜 没事看一看
立即下载
为您推荐
李贺的生平事迹
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

26 浏览2287 APP查看
李贺 杜甫的生平事迹
李贺生平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

15 浏览6157 APP查看2016-03-03
李贺生平简介
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

24 浏览4581

李贺的人物生平
7岁学习武术与绘画,初中时对古生物情有独钟。1995年开始正式接触古生物化石收藏与机械电子技术。毕业

浏览43 2016-05-09
李贺的小故事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

8 浏览3209

李贺

李贺是什么朝代的人?

60个问题3,481,528人浏览

怎么看翡翠原石的种“三不买”记住这几点让你买怎么看翡翠原石的种不再垮。
xq1.fujianing.cn广告
翡翠的种和水三不买记住这几点
ac1.maoyi25.top广告
正在加载
向网友提问
182******22的知道 退出 反馈 申诉
电脑版 ©2020 Baidu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返回百度


李贺的生平事迹
李贺英年早逝,却也一生不得志,所作诗歌中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从其生平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李贺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不过据考证,此说法误,但是还是能够说明李贺年少才华便很...

李贺的生平故事
1、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在大历的三年中,他曾在公安场合见过表弟杜甫。,“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

贺知章的生平故事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下面是其生平故事,欢迎阅读: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

贺仁杰的人物生平
贺人杰从世祖忽必烈南征北战,攻绩卓越,深为世祖信赖。世祖欲选民女充实后宫,及他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大德九年(1305),贺年72岁请老还乡,拜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陕西行中书省事。卒后赠恭勤竭力功臣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雍国公。其子贺胜,16岁通经传大义,为世祖所器重,拜集贤学士...

赵贺的人物生平
贺有干力,知州寇准且知贺。淳化中,调丁壮塞澶州决河,众多逸去,独贺全所部而归。临朐父老张乐迎贺,准使由谯门过,曰:“旌贺之能也。”改大理评事。盐池吏欺缗钱,选贺往解州钩校出入,贺悉得其奸。契丹入寇,真宗决策澶渊,遣使八人省州县,贺以太子中舍安抚京东。改殿中丞,历通判...

隋朝大将贺若弼的生平历史以及事迹简介?
贺若弼(544—607.8.27),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 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

李贺的人物生平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

贺光华的人物生平
长征到遵义后,刘伯承回军委工作,贺光华到军委2局担任副科长。 1951年,12军入朝作战,贺光华任志愿军12军副参谋长。12军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打垮土耳其旅,突破“三八线”,进逼汉江。在第二阶段,突破加里山,截断洪阳公路,激战自隐里,直抵兄弟峰。在金城防御作战中,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1...

贺进的人物生平
1944年10月10日的傍晚贺进和赵湘(民政助理员)等同志一起到离鬼子据点12华里的东梁庄帮助秋收,因汉奸告密在次日凌晨听到枪声,贺;赵二位同志为掩护群众脱险,他俩向村西口奔去并朝敌人开枪,故意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群众脱险了,然而他俩却被敌人重重包围,当子弹打完后,还搬起石头砸向敌人,因寡不...

贺若弼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贺若弼,字辅伯,复姓贺若(公元544年-公元607年)贺若弼简介,河南洛阳人,隋朝时期著名将领,少有大志,甚为骁勇,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北周入仕 当时周武帝宇文邕当政,周武帝对太子要求十分严格,太子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于是矫情掩饰,所以,太子的过失周武帝一点也不知道。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李贺简介 -
周阁盐酸: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关于李贺的故事有什么?
周阁盐酸: 李贺生来通眉,也就是两条眉毛长成一条线,传说这种人聪明异常,才华横溢,只可惜天妒英才,李贺还不到三十岁就与世长辞了.在他短暂的生命里,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首好诗,关于他的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锦囊了.他时常在白天骑着驴出去溜弯儿,也有点采风的意思,身上总是带着个锦囊,每当想到什么好词佳句,李贺就赶紧写下来放到锦囊里.晚上回家后,吃完饭,他母亲或者是仆人就会帮他把锦囊里的字条整理好,他再根据这些素材创作,也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地积累,才成就了李贺在诗坛中的地位.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关于唐代诗人李贺的资料? -
周阁盐酸: 诗人简介 唐代诗人李贺(790~816)注音:lǐ hè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五年级课文李贺的资料 -
周阁盐酸: 李贺 一、作者生平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人,抱负远大,自视甚高.因父名“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李贺便以有讳父名而被人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理想抱负被无情现实击得粉碎...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李贺简介 作品
周阁盐酸: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李贺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阁盐酸: 李贺(790—816年) 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今 甘肃秦安),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 昌昌谷(今河南宜阳),后称他为李昌 谷.他是已没落的唐宗室郑王之后,童 年即能做诗,十五六岁时就以擅长乐府 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因避父讳而不得考 科举,仕途阻塞,仅做过小官.一生潦 倒,死时才27岁.李贺本是个有抱负 的人,但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抱负 无以施展.因此,他的诗除抒发自己的 抱负外,更多的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的慨叹.而这种慨叹又多以描写鬼神世 界的曲折手法表现.这就使李贺诗想象 丰富、用辞瑰丽,呈现出奇幻的风格, 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也颇有 影响.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李贺是如何成为诗人的 -
周阁盐酸: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李贺的一生主要坎坷在哪 -
周阁盐酸: 身体不好,而且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因为他的父亲名字中有一个缙字,为了避讳,李贺参加不了进士考试,这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文学史上被称为“诗鬼”的作家? -
周阁盐酸: 诗鬼 李贺

西沙群岛17749741814: 谈古论今的作文,1000字 -
周阁盐酸: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意想天外,为唐代诗坛中的一个异类.他可算得上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