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是哪位皇帝的宰相?

作者&投稿:善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宰相魏征是哪个朝代的~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在唐太宗时期,担任相当于宰相的高官。(唐朝有些时候没有明确的宰相这一职位,三省六部里,三省的最高领导,都可以算作宰相,同一时期,有时候会有五六个宰相)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扩展资料: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让将二人释放,仍旧任命官职,这样河北太子旧属才会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们。  

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徵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徵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生于巨鹿郡(今河北省巨鹿县)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不w能比8吧。张居正据说是万s历g年间赫赫有名的名相,也a是中0国历j史上k著名的宰相。而魏征,充其量不k过是个b谏官而已g。 魏征只能说是提出建议,最大x限度也p不g过是阻止2皇帝的错误决定。但张居正却是能办1实事的贤相。也k就是说,魏征最多不v过是在朝堂上q吵吵架,没什8么w实际用处,张居正却是一p个s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人m才n。 魏征和张居正,张居正在明朝后期,那样一w个g政治黑暗的时代还能当好他的首辅,还能让人y认7为3他是一a个z伟大t的政治家,那就十z分6不i易了p。至于e魏征,此君在唐太p宗时期还行,换了b别的皇帝,恐怕他不w会有好下r场,就算是李世民,也r曾经多次想要杀了b他,只是碍于z自己y的名声才n留着他(个m人b意见2,一a个j男人g,除非是太d过于l懦弱无h能,否则不e可能容忍有人a多次在那么p多人t面前下b不w来台,何况是一t个g皇帝,一k国元x首)。 而张居正,他办6成了u很多实事,尽管他的改革也h是政随人h亡h,但至少7他当政期间,确实为0腐朽的明朝做出了m重大j的贡献。但魏征,除了j不z断地劝8谏,不k断地跟皇帝吵架,用皇帝的面子x抬高自己k的名声(个r人d意见4,三p国时期魏国名臣陈群就认7为6,直臣也o不t一z定是忠臣,所以8他只是上a书6给皇帝,以3劝4谏皇帝的言行,从4来没有当面跟皇帝闹,这样,既保住了i皇帝的面子g,又z能达到自己x的目的。俗话说主忧臣辱,当着大u臣的面让皇帝下q不z来台,这就是让皇帝受辱,多次让皇帝受辱,恐怕这人m就该死了a),好像没办1成什0么d实事,至少2这一b点上m,他没有张居正强(恐怕李世民不k让他办8事,就是这个b原因了t)。 尽管从7名气3上p来讲,魏征比8张居正的名声响,但我个u人h认0为2,魏征不t过是气1节和勇气6让人g称道,而张居正才x是真正的宰辅之j才m。 所以7我说,魏征充其量不c过是个q谏官,张居正才t是一e个z伟大s的政治家,一y个q真正的宰辅。 就像和珅和纪晓岚,不o说正史,光说电视剧上d的,你认8为1是和珅能办4事还是纪晓岚能办5事?我是皇帝我也l会倾向于s和珅,因为8人z性太l复杂了j,纪晓岚全凭书4生意气6,和珅才m是真正懂得人j情世故的人m,只要出手1,肯定能把事情做好,因为6他可以4让所有的官员都帮着他。所以6,和珅当宰相能做好,纪晓岚就算做了o宰相也w办0不k成什0么i大q事(个n人c意见6,七t成以2上t的官员都不j会买他的帐)。 tйシy波恭ucpf椹jィ啷辏ulb

魏征担任过的职务:太子洗马   太子詹事主簿   谏议大夫   尚书左丞   秘书监   侍中   太子太师 知门下省事。由此可见他曾经做过门下省的宰相,是在唐太宗在位时期做的。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
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


百官之首,地位举足轻重的宰相在历史都有过哪些功勋突出的人?
可以说在古代出将入相绝对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并且有很多人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比如汉朝的周亚夫、三国时期的陆逊、唐朝的李靖和李绩以及侯君集,甚至明朝的徐达,但是想要在两个领域都做出功绩,显然是很困难的,在古代的历史上,宰相作为辅佐皇帝最重要的臣子,真正是百官之首了,而且每一个王朝都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宰相...

宋代皇帝列表
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废太子赵弘,立宋理宗为皇帝。6、宋度宗 赵禥 (1264年—1274年)宋度宗长大后十分昏庸无能。他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北方...

力劝皇帝亲征的北宋宰相是谁
寇准

明朝那些事,明朝历任宰相和首辅都是谁?
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

在澶渊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谁
契丹骑兵乘宋主新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俘宋并代都部署康保裔,大掠而还。咸平六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副都部署王继忠又被俘降辽。这两次战争极大地震惊了北宋朝廷。景德元年,边境告急文书频传,说辽军又要大规模入侵了。宰相李沆、毕士安面对强敌压境...

明朝历任宰相都有谁?
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

明朝历任较重要的皇帝在位年号,名字,事件,时间,庙号
亲征,兵败于土木堡(河北怀来东南),被俘。皇太后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九月即帝位,其被遥尊为太上皇。次年,明朝与瓦刺约和,英宗回京入居南宫。景泰八年二月(1457年2月11日),曹吉祥、石亨 、徐有贞等拥立其复位。天顺八年正月(1464年)卒。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裕陵(北京昌平十三陵)。

辽对北宋进行澶州之战,力劝皇帝亲征的北宋宰相是 [ ] A. 赵匡胤B. 寇...
B

"四朝宰相"是谁?哪个朝代的?哪四位皇帝?
徐溥,明朝,景泰 天顺 成化 弘治 徐溥,四朝宰相,多不易啊。皇上终于恩准他告老还乡了。他记得离开京城的那一天,是一个薄雾淡阳,阴晴不定的早晨。紫禁城沉重的红色宫门打开了一道缝隙,这是皇上给他的极高荣誉。几千年来,即使是得到皇帝的特别恩准得以“瞻仰天颜”的帝国功臣,没有一个不是早早...

关于宋朝宰相制度的资料
(同前)三省合班奏事,更需要的是三省长官之间的协调合作,而不是皇帝在其间的操纵把握。由于尚书省左、右仆射兼中书省和门下省长官,实际上只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合班奏事。北宋后期,宰相奏事往往称“中书、门下省言”①。 三省再度趋同演变的第二步是中央出现独相的格局,左、右仆射中只设一位,三省权力在...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在世时谁当皇帝
弥茜辛保: 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很早就跟随李世民最后李世民当了皇帝魏征为宰相.魏征很多时候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忌讳什么,是唐朝有名的谏臣.后来魏征死了,李世民痛哭流涕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今朕失魏征就是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 -
弥茜辛保:[答案]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 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是唐代谁的臣? -
弥茜辛保: 唐太宗李世民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被唐太宗任命为宰相过吗? -
弥茜辛保:[答案] 没有 魏征担任过 太子洗马 太子詹事主簿 谏议大夫 尚书左丞 秘书监 侍中 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但没做过宰相.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是哪个朝代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弥茜辛保: 魏征字玄成,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是哪个朝你代的?他为何要冒死直谏? -
弥茜辛保: 魏征是唐朝太宗时期的人,冒死直谏是因为他知道太宗的脾气,是不会斩杀直臣的,只要对国家有用的建议,太宗都会采纳.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在唐朝是宰相吗?
弥茜辛保: 不是!魏征是个谏官.负责监督包括皇帝在内的朝庭内外的行为.在现在相当于中纪委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是那朝的
弥茜辛保: 唐朝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徵在唐太宗时最高官职只是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为什么他属于太宗?
弥茜辛保: 贞观元年(627),魏徵被升任尚书左丞.贞观二年(628),魏徵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贞观七年(633),魏徵代王珪为侍中.魏征是个名臣,而谏议大夫是特有官...

历城区13877035710: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世民有时还有点恐惧他?
弥茜辛保: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