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从个人防身武器演变为战场兵器

作者&投稿:鲁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青铜剑-从个人防身武器演变为战场兵器

剑是一种单尖两刃的手持格斗兵器。西汉训古学专著《释名释兵》解释:“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剑,首先是一种防范意外——如刺客或猛兽的个人自卫兵器,不一定适用于正面战场;但必须携带方便,取用快捷,青铜剑是人类首先接触到的金属剑。

中原地区最早的青铜剑见于山东沂水信家庄、河南安阳苗圃北地两处,信家庄出土的一件通长29.4厘米,窄格,茎部作实心扁条形,横截面呈枣核形,茎末原有剑首,已残缺。苗圃北地出土的一件通长26.4厘米,宽格,茎部作空心管状,横截面呈椭圆形,无首。年代均为商代晚期。

两件青铜剑的共同特点是叶、茎交界处有格,无纹饰;数量虽少,却代表一种独特的形制和风格,开了后世中原地区青铜剑的先河。

周人用剑以乎较商人更普遍一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联军攻入商纣王的王宫,罪恶滔天的商纣王自焚而死。武王驱车来到纣王自焚的现场,对准纣王的尸体亲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接着又来到纣王两个妃子的居所,“二女皆经自杀。

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第二天周武王君臣在商纣王宫中举行仪式,“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天皆执剑以卫。”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剑,数量也比商代晚期有所增长。

西周青铜剑的主流是无格的柳叶形扁茎剑,斜肩,茎末有1到2个小圆穿,与剑身中线相对,主要分布在陕甘地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一件茎部附有朽木剑柄,柄端套有铜首,从前锋到剑首全长36厘米。

与柳叶形扁茎剑相关的有狭长三角形扁茎剑,曾见于甘肃灵台白草坡等处;另一种也是扁茎剑,茎末不一定有穿,但茎侧有凸齿,曾见于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处,年代为西周早、中期。

商与西周青铜剑通长不超过40厘米,以后人目光观之,只能称作“短剑”或者“匕首”,显然不适用于正面战场,只能定位于一种“防检非常"的个人自卫兵器。

数量也少,在当时整个青铜兵器体系中只占很小份额。其中有技术上的原因,更有战术上的原因:西周时期车战盛行,青铜剑即使是长剑,在车际格斗中也没有用武之地,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青铜剑的发展空间。

周室东迁后诸侯们竞相争霸,北方的戎狄族频频南下抄掠,华夏列国内部则篡弑不绝于史。戎狄武士擅长步战,活跃在复杂地形上;用战车兵征讨戎狄,无异犯了兵家大忌,于是北方的晋国首先成立了建制步兵部队—行,开始是左、右两行,后来是“三行”,其任务就是“御狄”。

公元前541年晋军与狄人交战,晋国将领魏舒“毁车以为行”一把战车兵改编为步兵,才取得了胜利,步兵的出色表现,为青铜剑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针对阵营内部可能出现的阴谋,统治者个人“防检非常"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公元前595年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庄王得讯后气急败坏,鞋也忘了穿、剑也忘了带,飞跑出宫、准备亲自讨伐宋国,他的随从急忙捧着这些必须品追上去。

这个“剑及履及”的故事,很客观地反映了青铜剑与上层贵族非同一般的关系。自春秋晚期以降,随着各国变法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的社会形态逐步由奴隶制过渡为封建制,古老的、与奴隶制相适应的战车兵不断趋于衰落,新兴的、由广大农民组成的步兵上升为军队的主体。

剑,这种在车战中缺乏用武之地、久经冷遇的格斗兵器,开始受到了军事家的重视。于是,晋国六卿之一、赵国先祖、著名军事家赵简子墓中,出现刃质精良、装饰豪华的青铜剑多件;魏国考选武卒,标准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剑成了这种新型步兵的必备武器。

生活在长江中游的楚人似乎更善于用剑:长沙楚墓出土青铜剑总数达508件,超过青铜戈(240件)、青铜矛(196件)的总和。长江下游的吴国更是以青铜剑为主要格斗兵器,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争霸时,“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

中国钢铁兵器上限很早,战国时期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然而当时用块炼渗碳钢技术生产兵器效率低,无法满足战国晚期的巨大数量需求。青铜兵器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使得它必须继续留在战场上,并发挥主角的作用,陕西临潼县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以下简称秦式铜剑),堪称中国青铜剑的“收山之作”。秦式铜剑均属狭长型扁茎剑,剑身、剑茎一次铸成。

剑身呈兰叶形,中脊起棱、刃边起缘;剑茎为前粗后细的实心扁条体,横截面呈长方形或椭圆形;剑格呈凹字形或一字形,是通过中间的穿孔、从剑茎末端套装到剑身、剑茎交界处的;剑首有两种形制:一为碟形,以其柄部与茎末以以子母口套接,横贯铜钉固定;

一为菱形帽状,是在给剑茎装上木柄之后套在柄端的。通长达81一94.8厘米之间。其剑身之长、表面之光洁、质地之致密、刚硬度之高,均非一般青铜兵器可比,甚至还有一定弹性一已被压弯的铜剑出土后,一段时间后竟然能自行复原。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剑的确是很长的:公元前227年荆轲行刺秦王政,秦王政的佩剑太长、一时无法拔出,只好绕着柱子逃避;而一旦秦王政长剑出鞘,立刻变被动为主动、将这个亡命杀手置于死地:证明在剑与剑的对决中,长剑拥有绝对优势。

但是,青铜兵器的强度毕竟是有限的,秦俑坑出土的铜剑残段、残剑茎,很直观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入汉后,随着社会的安定、兵器需求的相对缓和,以及钢铁兵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秦式铜剑很快就被同样形制但更坚韧、更锋利的钢铁剑基本取代了。




秦剑和战剑有区别吗
秦剑和战剑有区别。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战剑指的是装备军中指挥和防身兵器。回顾中原铜剑的发展历程,剑身一直在不断地加长。当其初起之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5、76厘米,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

古代剑的结构
在剑退出时尚的行列之后,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隐藏的刀剑。法国武术la canne就是将藏有刀剑的手杖作为武器的。剑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扮演的角色从战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间,过去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为个人的防身武器,剑在19世纪初就已尽失优势,而被轻便的...

菱形纹青铜剑什么级别可以佩戴
贵族。青铜剑是高等级和价值大的兵器,是给高等级的古代贵族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青铜剑始于商,盛行于春秋战国,流行于秦汉。青铜剑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构成,每个部位均有其专名。

青铜复合剑
不仅有用两块范一次浇注成型的青铜剑,更有采用分铸铸接法铸造的青铜剑,尤其是东周时期,铸剑工匠还铸出了复合剑。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两次浇铸的青铜剑,剑脊和剑从以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铜剑,含锡量则...

战国铜剑的文物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长剑开始流行,为步战主要兵器。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就是利用短剑的一个典型例子。1974年,西工区一座几经盗墓贼光顾的战国墓葬进入最后清理阶段。考古人员黯然收拾“残羹冷炙”时,突然有了惊喜的发现——“繁阳之金”铜剑。该剑铸工精巧,装饰华美,十分...

先秦时期只有20到30厘米的青铜剑,在战场上杀伤力如何?
上图中的这把青铜剑被称为“猎首纹铜剑”,年代约为战国时期(475-221年),通高28.8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中原地区的青铜剑 长度30厘米左右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剑,这把剑有着别样的风格。首先,该铜剑剑柄及刃后锋两面均有浮雕人像,皆双目鼓圆,阔嘴咧齿,面目狰狞可怕。其次,从剑...

始于商代!最初的青铜剑是怎样的?
但是其实在当时他们使用的武器种类繁多,甚至他们还普遍使用战斧和战锤这种打击类的武器,方便在马背上驰骋时发挥威力,短线则作为配饰,在危险的时候可以防身。同时它还拥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游牧民族的话,在吃食方面都是烤全羊,羊腿等食物,这时候短剑还可以起到一个宰畜切肉的作用。所以你现在看到的...

什么是唐刀
陌刀: 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由此可见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划为礼仪和战斗刀两种,陌刀与仪刀、横刀、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属于宿卫兵仗,上引《唐律疏议》卷八宿卫者所持兵仗有横刀、甲、矟、弓、箭之类,但没有...

中国剑文化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春秋战国,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汉代环柄铁刀出现以后,宝剑渐变成官员的佩饰和将领的防身武器...

中国剑的历史与介绍
春秋战国,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 55.7厘米。 汉武帝时,有超过3尺,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 东汉,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 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

夏邑县15719429067: 问一下关于剑的知识. -
闵秦谊迪: 一、剑的起源与铜剑的盛衰剑为“百兵之君”,在中国传统冷兵器中具有十分特殊和显耀的地位.剑最初是作为纯兵器出现的.《说文》:“剑,人所带兵也.”《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时,...

夏邑县15719429067: 古人是如何把青铜制成锋利刀剑的? -
闵秦谊迪: 我们知道,在制作刀剑的金属材料中,青铜算是低档的兵器材料了,可是在古代铁器出现之前,青铜剑已经凭借其锋利、坚韧的特性驰骋战场了,提起流传至今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鱼肠剑,我们更是佩服古人的智慧与手艺. 那么,古人...

夏邑县15719429067: 中国"剑"的历史与介绍 -
闵秦谊迪: 我国现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剑出现在殷周时期. 剑最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距今约六千年﹞出现,当时是以石或玉制成,一件保存最精美的出土玉剑就是用整块岫岩玉磨成的. 青铜铸剑最迟出现于商代中期﹝距今约三千五百年﹞,最初是曲柄短...

夏邑县15719429067: 宝剑(关于宝剑的基本详情介绍)
闵秦谊迪: 1、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2、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3、古代的剑是长... 5、青铜剑,是佩带的手持短兵器.6、佩剑不但可防身,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

夏邑县15719429067: 夏商,西周武器特点? -
闵秦谊迪: 特点就是青铜材质 钺 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古代王者出师,手中常持钺. 剑 其次是青铜驽与青铜剑.秦陵弩俑坑中的弩弓盛于麻布制成的韬内,弓干和弩臂均为木质,弩臂长约70公分,弓...

夏邑县15719429067: 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历史特征 -
闵秦谊迪:[答案]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

夏邑县15719429067: 剑的最早出现时间 -
闵秦谊迪: 目前最早出土的剑的实物为西周初期的青铜剑.这种早期的西周铜剑,形制还不太完备,剑身比较短,一般长约20-40厘米,末端尖锐,两边有刃,但剑身中间无脊,缺少剑格和剑首,剑茎很短,也无剑鞘.至西周末期,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改进,形制遂渐完备,成为奴隶主贵旗喜欢佩带的一种兵器,但主要以防身为主(《说文解字》中注明:剑者,检也,用以防备于未然也.)由于两周时期基本以车战为主,故剑在实战中作用不大.剑的大规模使用要从春秋末期才开始,而且基本是装备于以步兵为主的吴、楚两国军队.

夏邑县15719429067: 中国最早的青铜剑是什么?
闵秦谊迪: 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约在早商时期的前15世纪. 朱开沟遗址距今4200—3500年,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后进行多次发掘,出土有青铜短剑、青铜刀等北方青铜文化代表性器物,学术界命名其为“朱开沟文化”,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在此发掘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通长25.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柄部缠绕麻绳.

夏邑县15719429067: 最古老的青铜剑 -
闵秦谊迪: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战国后期,随着铁器的兴起,青铜剑逐渐走向了衰落.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夏邑县15719429067: 剑的一切资料 -
闵秦谊迪: 剑的资料:剑.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剑,两边都开了刃,有着笔直的剑身和尖锐的剑尖.舞动时向正反两边施展都具有杀伤力,用剑尖攻击可以轻易穿透甲衣.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剑又称:“轻吕”、“径路”,“长铗”.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吴、越(闽越)、楚、巴蜀.长剑出,短剑也不废.剑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