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文学

作者&投稿:易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shuiyouyou 原创再发于2007-2-7 9:30:53 人气:157

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就其发生而言,是人类文学活动不自由的结果,即源于物质条件—交通、传递、保存、信息等的限制。由于民族的文化环境不同,构成文学的民族特性,表现在独特的民族性格、独特的社会生活、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语言、独特的体裁、独特的表现手法。
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发展的一种不自由的结果,但文学的世界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本质要求。首先它是文学创作目的的要求。在讨论文学产生的动力时,可以找到许多动力,但根本动力却是基于人类交流思想感情及求美的愿望,而且这种愿望越来越得到加强。其次它是文学对人类的一种认识的冲动之结果,必然把文学推上世界性的层次。最后是文学的特殊性质就是文学表现美,是美的,是审美的。这使文学具有了征服人心的力量,不同民族的人因为美沟通了彼此的心灵。
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一事物呈现出的两种属性,而这两种属性又是同一的,即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愈是世界的,愈是民族的。首先,丧失了民族个性的作品,特别是不优先关怀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作品,不可能形成对人类的真切关怀。缺少民族个性,便丧失了文学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愈鲜明、愈丰富、愈充分,就愈具有世界性。其次,民族文学唯有置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之中,才可能得以发展与繁荣,民族文学的特性才可能得以保存与发扬,才可能以自身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成熟而赢得世界意义和世界地位。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中外文学发展史上的客观事实,也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促进文学全球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各民族文学一经形成,不仅是自己民族的,更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迟早要趋向于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优秀的民族文学常常能突破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所有人的“共同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产生共鸣,都可接受,都能欣赏娱乐,都能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正如鲁迅所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因而在追求文学的世界性时不是为了丧失民族性,在加强民族性时也不是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抹杀文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不要沉味于狭小的地方圈子里,要站到更广阔的层次上创造文学。而捕捉到文学实质的创作,必然是既保持了民族的独创性,又获得了文学的世界意义。所以文学的全球化和民族性并不对立,越是个性的,就越是共性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五四”以后,中国20世纪的文学始终努力地走文学大众化之路。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老舍的市民小说,用传统的叙事方式表达新的伦理观念,将对于传统的国民性的揭示与对于理想的民族性格的刻画结合起来,俗中见雅,在诙谐幽默中使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努力走“地摊文学”的路,企望让文学创作为农村的普通百姓能够读懂,他借鉴了中国民间的说书艺术、话本小说的传统,在深入而浅出的表述中,开展了中国小说的大众化之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其发展途中,努力在求雅中随俗,又常常在随俗中见雅,让其能够大多数民众所接受,让新文学为民族的解放与繁荣出力。
现当代文学在传承中国文化文学的传统中走向大众化之路,并在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的影响中,努力走向世界。例如鲁迅是五四时期反传统是最为坚决的,也是一位最具自我批判精神的作家,他常常针贬自己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与影响。但鲁迅以“拿来主义”的精神对待西方文化与西方文明,尼采、叔本华、达尔文等人的思想都被他拿来, 成为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作斗争的思想武器。他的创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他笔下的阿Q、孔乙己等,成为具有世界性色彩的形象。
还有一些走向世界的作家作品启发了我们,当代文学作品要想走向世界,不仅需要需要传承中国文化文学,借鉴接受西方文化文学,还要为世界读者所喜爱。老舍的市民小说为世界上诸多的读者所喜爱,他塑造的骆驼祥子、虎妞等人物,为世界文坛增添了色彩。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他小说的写实中的浪漫气息、人性讴歌中的理想色彩,为国外的读者所偏爱。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新时期的文学中,王蒙、舒婷、顾城、莫言、韩少功、汪曾棋、贾平凹等人的努力,是当代文学作品都在世界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要想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一点是翻译。翻译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当代文学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翻译事业。好的翻译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文化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产生兴趣,但是不好的翻译却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此而产生误解,加深偏见,甚至造成相互排斥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抓住“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的实质,才有可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经济日趋一体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层,慢慢形成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逐渐让位于世界主义的思维定势。不少有智之士产生了对文化即将“越族”、“去国”的一种困惑与焦虑。那是一种对未来文化即将超越民族之上、离开国家之后,心理缺乏文化归属感的一种恐惧。这种心态所产生的一种逆向思维,即在当前更加强调民族性、国家意识的一种努力。文学作为文化的表征,作为心理的外化,必然更加注重民族文学、国家文学的当代建构与历史动向,对“越族”、“去国”的世界文学也更加憧憬与向往。比较文学的任务正是要研究这几种文学之间在学术视域、学理范式、实践探索中的联系与区别。本文主要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它们的界定做一些定性分析,对其间的相互关联做某些探索,以阐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大趋势。
  一
  民族并不是古已有之。如果将民族界定为使用共同的语言、坚持一种未间断的文化传统、并有共同利益诉求的族群的话,那么民族的产生是有案可稽的。欧洲中世纪后期,当人文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人的个人诉求超出家庭、家族而进入社会以后,对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需要一个边界,民族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身份设限。人们对社会的责权利的分配,不可能无限制,必须有对象的选择和设定。这就催生了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推动了人们对民族的划分。当历史上出现民族国家,尤其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时期首创了国旗和国歌以后,民族概念开始具象化,多种多样形象包装使它产生了诸多的“质感”,并逐渐向人们的感觉层面浸润,以至于进入意识深处。学界一般认为,这是相对有独立自觉意识的民族国家建构的开始。此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种的文学,在运用某种民族共同使用与认同的语言塑造形象,并用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时,这种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就具备了初创时期民族文学的本体论特征。在“世界文学”一词尚无现今的意义之前,民族文学主要指在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并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反映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用民族语言文字创作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作品。这些文学尽管存在着千差万别,但一经形成之后,就具有了自己的继承关系和文化传统。所谓传统其实就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那些文艺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总和。它具体体现在本民族那些优秀的作品和理论著作中。
  此后,欧洲社会语言中,“民族”常常出现与“国家”同义的现象。欧洲的社会史几乎可以视为一部民族发展史。以至“联合国”实际上写成“联合族”,即“United Nations”。现在看来这样的认知是不够全面的。首先,国家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是由于政治利益需要而产生的组合实体,维系它存在的是“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后现代背景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化解全球金融危机余波的冲击,因势利导因新科学技术革命加速而带来的冲击,缓冲资本创新与新全球化时代的冲击,一句话,即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困惑,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体,一种坚定不移的国家意识,一份完整长远的国家利益。于是“国家”这个逐渐被清晰强化的利益集体,越来越在世界系统内维护自己的形象,并努力在世界层面的思想对话中变被动为主动。在这种明确的目的诉求之下,“国家的价值”也日益养成。它需要不断批判地汲取精华,去除糟粕,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代表,成为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显然和民族在本质上是不相符的。其次,欧洲自中世纪以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凡使用共同语言而且具有相同文化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族群几乎都成立了各自的国家,它较少涉及多民族国家与民族的问题。因此,民族文学与国家文学或称国别文学就形成了本质上的分歧。这种分歧在相对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里表现不明显,而在多民族国家里则表现得比较突出。因为国家文学或国别文学是出于政治性和地域性的考虑、在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之上人为划分成的文学,与民族文学在自然状态下形成不同。在多民族国家,它是由一种统一的语言作为国语进行创作的。在比较文学范畴里,因为本体论中就涉及到跨越民族界限,这就使其界定很清晰,如果说跨越国家或称国别界限,就显得意义模糊了。因此,在比较文学领域里多谈民族文学比多谈国家文学显得概念更精准,界定更科学,也更符合比较文学的研究实际与学理规范。
  “民族”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组织名称,被世界许多地区已有组织形态的人们争相使用,尤其是自16世纪先后被西方殖民的诸多地区的人们在觉醒以后,也纷纷以“民族”为旗帜,号召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人们凭借血缘、语言、习俗、宗教、生存、区域等历史文化传统留下的有形或无形的“遗存”,强化了族群生存边界。这时的民族文学因为有凝聚民意和调动资源的社会功能,因此,有时和以地域命名的文学混为一谈,民族文学的范畴增加了弹性空间。但是好景不长,尤其是近代刚刚成立国家的民族文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文学发生学的学理层面分析,纯粹的民族文学,即纯而又纯的民族文学在现代几乎是不存在的。从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想来分析,人们也企图以强调不同族群艺术表达的多样性,来改变民族文学一统天下的一元化局面。实际上古已有之的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连接,又以消解民族的反作用在现今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异常复杂与强大,因此,新的族群离散与族群融合也形成了一种冲击“民族”的力量。面对这些挑战,民族文学必然会以重组的形式直面民族文学的各种变异体,强化自己的外延与内涵的疆界。   民族文学是一种具有承继关系和独特历史传统的文学,即有自己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又维系于某种精神传统的文学。各个民族文学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都表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约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以本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为基础,根据逐渐形成的文化特点,独立发展。第二,接受外来的影响,在一个大的文化体系内进行文化交流;大的文化体系以外的影响有时也会渗入。第三,形成一个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文化混合体或者汇合体。”“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的发展规律不能脱离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文化汇合一样,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也是异常复杂。这三个步骤只是一个大体上的轮廓而已。”民族文学这种特性不仅仅表现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同时还表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之间,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
  众所周知,真正对民族文学形成挑战的是德国文学家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weltliteraure)。他认为文学和艺术、科学一样,同属于整个世界,希望人们能够冲破民族文学的狭小世界,着眼于世界各国文学的广阔天地,在继承传统、相互交流中使民族文学成为全人类都能享用的共同财富。继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提出了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观点。相对歌德的纯文学角度对世界文学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则是针对包括了科学、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全部精神产品而言的。“世界文学”的概念一经提出不仅大大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域,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学理层面的诸多热议。尽管现今“世界文学”在文学研究中包含着多重涵义,但是将各个民族语言创造的文学视为不同的有机体,认同它们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等观点,学界基本是一致的。有了这种文学的世界性、整体性的审美尺度,在探究具体文学现象时,就不会仅仅着眼于具体的局部的表象,而会将研究对象视为世界文学这一有机体在某一方面、某一区域的折射点,那么区域性的民族文学才会有真正的世界意义。
  二
  “世界文学”无论就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流变式的动态之中。从歌德开始,这种流变就从未停止过。因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包括世界文学在内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包括世界文学在内的文化之所以能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正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错综复杂,全球性制度框架对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调节作用,使人们更看重全球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间的频繁往来,人们的心自觉不自觉地在接近,虽然国与国之间的物理距离没有变化,但心理距离却变得越来越小。人们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认知角度,对世界文学的期待都日甚一日。人们对于世界文学已不是望梅止渴式的憧憬,而是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渴望,一种思想追求。其实,每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学或国家文学,它们一旦跨越异质文化的界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只是民族文学不可能完全消失而已。现今我们从理论层面探讨世界文学的建构,就是尝试从文学的角度回应全球化带来的人类对文学这种精神产品需求的严峻挑战。
  “世界文学”所具有的因超越民族文学和国家文学或称国别文学而形成的国际性,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世界文学关注与研究的结果。文学研究从民族、国家拓展到世界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不仅仅是研究范围的扩大、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国际维度的思考。世界文学与文学研究开始成为各民族各国家人民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开始成为他们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的重要渠道。进入21世纪,这种大趋势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进一步发展。总之,人们对世界文学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即接受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他们因为没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背景,而需要接受者主动调动、集中自己的才能常识和审美旨趣,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样,世界文学才能在民族或国家范围内的读者中产生真正的世界意义。正因为如此,世界文学才成为了对于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具有重要内涵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哈佛学者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将世界文学定义为“穿越时空,能在远离本土语境之异域广泛流行的文学作品之集合”。这些作品的接受者是一些能够超越作品的原始语境、在异域环境中仍能广泛认同和解读其美学意义的读者,是他们的努力使世界文学在异国他乡同样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世界文学”当前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文学研究与阅读的视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影响。首先,由于电视的问世和摄影技术的普及,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它满足了后现代文化的需要,即大众视觉上的快感。这种一目了然式的快餐文化,已使读者很难静下心来品读一部作品,包括世界文学经典。不少人往往沉浸于欣赏改编成影视剧的世界名著,却难以对原作进行文本细读。世界文学经典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误读与曲解。读图的便捷不仅使人们的阅读时间大大缩减,而且也使人们内心减少了一种文化体验的厚重感。传承民族文学文化、健全人格塑造和构建精神家园的传统求知方式,在读图时代正逐步受到侵蚀。人类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根基的“文字阅读文化”正日益被各类大众的“快餐文化”所浸润和消解。原本作者是将看到和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组合成表情达意的文字和语言,而读者将文字或语言等信息的意义再“还原”成“事实形象”,然后加以新的理解和认识,这其间读者有参与创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逻辑转换过程,即人类再造想象、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如果让读者变成观众省略这一转化过程,直接将“真实事件”展现在图像上,读者深度参与信息转化的功能可能退化,并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弱化。这不仅仅是世界文学的阅读问题,也是涉及到人类思维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延续的问题。其次,世界文学作为全球性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人们为娱乐消遣而阅读的重要内容。任何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无论是具有再多的个性化的文学作品,只要进入互联网中,就失去了私密性,也就没有了读者的阅读界限,只要通晓作品原始语言或译介语言即可以了解其中的文学性。于是世界文学不断借助互联网一类新的传媒技术手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任何具有区域性和个体化的文学公开化、公共化。互联网等新技术不同以往任何时期的物质体的媒介,它以其自发性、自由性、开放性、公开性等为世界文学的形成与播扬提供了最佳选择。但是互联网等媒介毕竟是一种“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技术”不能解决世界文学的核心即形象思维问题,技术的“中性”也不能解决对世界文学褒贬的价值判断,更何况互联网上的读者在线阅读,即上网阅读是用鼠标进行纵向的强力而快速的浏览,对内容很难进行“深度阅读”,更不用说“文本细读”。这种以求快速和节省时间的阅读,对世界文学的传播是件好事,但是要让世界文学因为它的美学价值超越时空、成为经典而流芳百世,则是很困难的事了。   “世界文学”除却歌德基于对文学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而提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是由于世界市场形成而出现的精神产品以外,还有一个意义,是和那些经过时间和地域的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恒价值的能够承载文学“至道”和“鸿论”的“经典”有关。所谓“经典”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文学形式中,那些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量、接受者普遍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同时具有深刻思想性和广泛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它们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物,是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具有持久性、典范性和权威性。当然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经典”,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意义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经典特指那些典范性的儒学经书,后来扩大而涵盖了儒释道的重要典籍。外国的经典一般指那些传承文学本质、警世人生、认知社会的优秀作品。它们历读不尽,为人类提供了人生经验和感受的宝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经典的这些特质使世界文学有了很深的哲理性和丰厚的文化性。它们从理性出发,对生命、理念、思想、生存状态等带有很强思辨性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那些带有文化特征的现象,进行阐释。从而使世界文学名副其实,历久弥新。世界文学犹如内存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用哲理和文化这两种利器能够深掘其中蕴藏的精髓,这也是它辉煌永存的价值所在。经典的特质还使世界文学表现出鲜明的时空性和独特的审美性。文学是人学,是各个时代和区域的人生缩影,它可以使不同时代、地域的读者都能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美感。读者在对世界文学文本的审美过程中,通过预设、期待、前理解和后发现,会对其中的审美标准、美学内涵产生全新的认知,走向一种心灵净化。接受者还可以不断地发掘出那些潜藏其中的美学价值,享受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虽然民族文学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但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它有逐渐被淡化的倾向,这时的世界文学需要超越具有族裔属性的民族文学,否则就会成为与民族文学对峙的文学。由一族一国建立起的民族文学或国家文学,如果不与时俱进,及时超越自身的局限性,那么世界文学将难以养成。
  三
  从本质上说,民族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民族社会状况、心理结构的精神产品,是民族作家在创作中自然形成的,多多少少都带有些许民族主义的倾向,而世界文学则是世界主义的一种反映,是人类精神产品中的经典,它超越了民族语言等界限而成为各民族的公有物和共享物。此时的文学作品终于摆脱了“族裔性”,而具有了“世界性”。这种由歌德首倡的理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深化,正在逐渐走向实现,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必然要有一种中介和桥梁,一种逻辑和学理上的联系,那就是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从性质上分析,民族文学、国家文学或称国别文学,和世界文学基本上都属于文学范畴,只是分类不同。而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则是一种文学研究,是一种跨越了民族界限或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它将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视为研究的最基本材料,并视为研究的起点和方向,以世界文学为研究的终点和目标,认为它是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人民的共同财富,是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文学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正如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艾金伯勒(又译艾田伯)所指出的:“比较学者的首要任务,是反对一切沙文主义和地方主义。他们必须最终认识到,没有对人类文化价值几千年来所进行的交流的不断认识,便不可能理解、鉴赏人类文化。”
  比较文学以国际性的眼光考察和研究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学,利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对不同的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找出超越二者之上的基本规律,使二者间产生诸多的联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杂糅关系,这样的文学研究才更有意义。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所需要的学理上的过渡,除却比较文学以外,还有总体文学。所谓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是由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1931)一书中提出的。梵·第根认为诸如《理查生和卢梭影响下的欧洲爱情小说》这样的研究即属于总体文学的范畴,因为它既不是研究某个国家内某位作家或作品,也不是研究两国之间两位作家创作的关系问题,而是研究在同一个文化传统中欧洲这一总体上的小说创作规律。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1942)一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与补充。现在所说的总体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区域性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研究,即研究在同质文化传统背景下某一区域或地域的那些跨越了国家、民族或语言界限的文学现象。即使是像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尧斯那样对比较文学颇不感兴趣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世界文学’取代了不同民族文学背景下作品与作者的基本差异,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他认为这并未能彻底解决比较文学的方法论问题,但他不能不承认“世界文学”出现了“新的合理性”。因为世界文学不仅可以将因纵向的历史的时间性原因造成的、对一部作品所形成的时代差异纳入研究范畴,而且还可以将由于横向的民族、国别、地域等空间性所形成的对一部作品的不同认识,也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这其中比较文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功不可没。
  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正是由于比较文学的介入,才更加突现出其学理意义,因为它使具有强烈民族或地域特点的民族或国别文学在跨越了异质文化界限后自然而然成为世界文学,并且表现出“越族”、“去国”的本质特征。但是成为世界文学的民族文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质,即使国家灭亡,民族性也会存在于世界文学中,这就是学界常说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道理所在。从这一点看来,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并不困难,但是真正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世界文学的愿景,那还有一段“天路历程”要走。

翻译成其他语言


中国的文学之路在那?
余华也表示,很荣幸遇到了这个时代。当然,一些作家、诗人对此“文学热闹”也较为漠然。格非觉得,开放的背后潜藏着再次自闭的危险,当代文坛的热闹其实没什么东西,复杂化的背后是单一化。李洱坦言自己喜欢的作品很难翻译。中国文学能否跨过文化这一道巨大的鸿沟,真正走进外国读者的内心世界,还有一个较为...

走向世界的新时期文学可以资借鉴的文学资源唯有外国观念、思潮、方法...
这就大大影响了新时期的文学更快地、更好及完地走向世界,。这需要有关领导统筹兼顾、早安排、’采取措施、‘认真解决这一问题。 全被动地等待外国翻译家翻译我国新时期的文学作品,而不主动地、大量地把新时期的文学作品译介出去’,这一情况再也不能长此以往了一总之,在提高了我国新时期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

世界文学是谁提出来的
实质:世界文学的形成,实质上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学建构了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世界文学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关系中,没有民族文学也就没有世界文学,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化的历史。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不可能不同其他民族的文学相互交往,但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带来大家所希望的相互依赖...

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文学之于文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特点的比较文学研究,不论产生与发展都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全球化不断加深、文化多元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给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更新带来了新的契机。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帮助各民族、各国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成为走向世界文学美好理想的桥梁,是...

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
于是,长期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学者,就会形成更为宏阔的关于文学的理解。假若看到一段青藏高原上的集体舞蹈,被告知这是关于世界起源的叙事,他们不会感到大惊小怪;看到贵州麻山的东郎给躺在棺材中的逝者吟唱《亚鲁王》,他们也不会因为接受美学的范式被颠覆而不知所措;看到蒙古高原上的某个语言大师在即兴演述时随兴致...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探讨论文
网络语言大多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同时,网络语言的畸形应用却会阻碍汉语言文学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要想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就必须科学对待网络语言,要结合时代...

为什么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由这个民族的人民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奋斗所创造出的,它是这个民族历史的进程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所以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反映...

哈萨克族达斯坦哈萨克族达斯坦渊源
达斯坦原名叙事长诗,是一种口述传统,以其复杂的情节和漫长篇幅著称,一首达斯坦足以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被吟唱。自约9至10世纪起,由民间诗人和歌手不断加工和传唱,其中蕴含了哈萨克青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英勇精神,对哈萨克族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擅长演绎达斯坦的人被尊称为“达斯坦奇”,他们是既能...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体现在哪些阶段?
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是一部承载着独特文明形态与历史演进的丰富篇章。它在独特的边界与文明形态中孕育,展示了西部文学的演变历程和美学风貌。第一节:西部的边界与独特的文明形态<\/这一部分深入探讨了西部的地理界限如何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如何影响了早期现代文学的视角。第二节:西部...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值得读吗
值得读,虽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

黄埔区15010991558: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
右希铝碳: 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shuiyouyou 原创再发于2007-2-7 9:30:53 人气:157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就其发生而言,是人类文学活动不自由的结果,即源于物质条...

黄埔区1501099155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走向世界? -
右希铝碳: 可以通过网络走向全世界,因为现在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非常的喜欢玩网络,而且每天都会去观看一些网络视频,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黄埔区15010991558: 中国出版如何走向世界 -
右希铝碳: “五四”以后,中国20世纪的文学始终努力地走文学大众化之路.在走向大众化的路途上,将求雅与随俗努力结合起来,构成其独有的面貌和特点.老舍的市民小说,用传统的叙事方式表达新的伦理观念,将对于传统的国民性的揭示与对于理想...

黄埔区15010991558: 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 -
右希铝碳: 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国民文学"国民文学"民族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

黄埔区15010991558: 莫言:用自己的方试讲自已的故事,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含义 -
右希铝碳: 就像是看电影一样 我最喜欢看的外国片还是中文字幕配外语音频的 那些连声音都找人用中文重配的看起来就没有感觉 总是很别扭 没有和故事本身融合在一起 .文学也是一样 讲当地的事 就要用最当地的说法 才够原汁原味 才能真正让人了解你说的故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就要用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方式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 这才是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学

黄埔区15010991558: 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
右希铝碳: 文学是一种艺术,当然也是社会的反映 文学里的主角,一般有两个使命,一个是他所在的时代使命,比如里的鹃生和子君,还有里的贾宝玉等等,另一个就是文学把自己当作一种典型,一种艺术的经典,它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被奉为不朽,如里的鲁滨孙,里面的玛格丽特等等. 文学和世界的关系,就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世界里的人物和生活,是成为文学的源泉 第二,在此基础上,被艺术化了的世界,成为世界里形而上的元素,好的可以进入艺术的画廊,当然,这一部分本质上也是世界的另一种形态,即:来源世界高与世界 我的看法就是这个,谢谢

黄埔区15010991558: 为什么随着世界文学的发展民族文学会走向衰亡?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
右希铝碳: 我不这样认为,即使随着世界文学的发展,民族文学也不会走向衰亡.或许淘汰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东西,但是一个走向世界文学的同时,最不能缺的反而是独特的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就像是一条条小河,而世界文学这广阔的大海,是缺不得民族文学的补充的.最重要的是,何为世界文学,本身世界文学就是很多很多的民族文学经过融合和各自的发展所形成的.所以世界文学的发展不会让民族文学走向衰亡,反而民族文学愈加重要.

黄埔区15010991558: 英语单词国文怎么拼写 -
右希铝碳: 国文:Chinese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