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前两个单元总结

作者&投稿:勤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复习线索
本单元有两大线索。一、艺术(包括书法、绘画、戏剧);二、文学(包括诗歌、小说)。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以表格形式体现。具体如下:
汉字的演变:
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
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秦代的小篆------------------------- 文字统一(先小篆,后推广隶书)
书法艺术
朝代
艺术特色
时代风貌(成因)
书法名家

魏晋南北朝虚玄灵动社会分裂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
草书狂放不羁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开放
科举制确立张旭、怀素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颜真卿、柳公权
宋代
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
有意无法重文国策、市民阶层兴起
理学的影响(与文人画背景一样)黄庭坚、米芾、
蔡襄、苏轼;宋徽宗赵佶
明代强调个性化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

篆刻艺术 秦汉时代----------篆刻的标志性时期
宋元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
明中叶以后--------------------篆刻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
绘画艺术
时代画种绘画风格时代特征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新石器时代岩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前两个时代不重要
战国、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魏晋文人画
人物画凸显个性社会分裂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顾恺之 “以形写神”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代画种丰富创制法度
表现雍容华贵盛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举制吴道子 “吴带当风”
宋、元文人山水画
(独立)
注重意境重文国策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描绘市井生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明、清文人花鸟画不拘成法
风格奇特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八大山人
朱耷、郑板桥
民间绘画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存在写实为主的宫廷画和民间画与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的两大风格;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自由灵活。
戏剧 (源头----古代傩戏)
朝代名称流行区域成因著名剧作家或演员备注

宋南戏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娱乐场所---瓦舍出现

元杂剧
北方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科举制废除
元曲四大家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清京剧
北京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一大中心;
徽班进京,与其它曲调融合
梅兰芳
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

诗歌与小说
朝代形式文体特点时代特征(成因)代表人物
春秋《诗经》四言体采诗制度
战国楚辞自由灵活的句式经济发展、思想自由屈原《离骚》


赋文采华丽、铺陈辞藻的带赋散文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司马相如
张衡、班固



四言、七言
绝句、律诗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文化开放
科举制确立、中唐战乱浪漫派:李白;
现实派:杜甫、白居易
田园派:孟浩然、王维
边塞派:王昌龄
宋词长短句城市生活丰富、民族危机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散曲
俗语科举制被废除
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马致远、张养浩

明清
小说
分章分回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加深三言
二拍
四大奇书
三大批判现实力作

汇总:魏晋时期、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文学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可以作为共性来记忆

历史必修模块(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1.1诸子百家及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商鞅;墨家:墨子。
3.1.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
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1.3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⑴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受教育者范围。②“因材施教”
⑵政治思想:
①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者爱人)和“礼”(克己复礼)。
② “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发展儒家思想)
①核心思想: “仁政”
②重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性本善”。
④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发展儒家思想)
① 主张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③“性恶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3.1.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纲常学说
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
2.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统一。
②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1.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对儒学的发展
1.代表:
程朱理学: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思想:17页
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思想:17-18页
2、对儒学的发展: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3.1.6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其对儒学的发展 (B)
1.李贽:(明朝后期的思想家)著作有《焚书》《藏书》等
①否认孔孟思想权威。
②提出人皆有私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
共同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工商皆本”。
③思想上:经世致用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 6. 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及观点
2)人文精神内涵:52页
3)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
4)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3. 6. 2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学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美术三杰及作品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它倡导个性解放。
4)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3. 6. 3四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国家
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观点
备注








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②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平等和自由





《论法的精神》
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社会契约论》
①人民主权②天赋人权③提倡“社会契约论”

德意志


《纯粹理性批判》
人非工具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63页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 2.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造纸术:①西汉时就发明了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
印刷术:①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13世纪中期传到欧洲。
火药:①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②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①造纸术和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和思想解放。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 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 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动。
(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
  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
4、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
(1)李贽思想:  背景: 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
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李贽主张: A、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
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2)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
主张: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批判君主专制。
(顾:<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影响: 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冲击君主专制

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科技
(1)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造纸: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印刷:A、最早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金刚经》 B、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由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属活字。
C、13世纪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火药:A、起源于炼丹 B、唐末用于战争 C、五代和宋广泛使用
D、14世纪阿拉伯人传往欧洲,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A、战国—司南 B、北宋—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用于航海C、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地理大发现
(2) 中国古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农学成就
天文学:   A、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记载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B、历法:郭守敬编制《授时历》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农学: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介绍北方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创作。被誉为“中西近代
科学先驱”。
医学: A、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成为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C、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药物学巨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 中国古代的书画
A、 书法 历程:(1)秦汉时期:秦篆汉隶具有美感,但多重实用
(2)魏晋南北朝:发展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张旭、怀素擅长狂草;欧、颜、柳注重规范法度、书法理论成熟
特点:通过线条变化,将绘画艺术与书写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绘画: A历程:汉代以前
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 战国: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 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浪漫不失古拙
魏晋--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代表: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注重“以形写神”。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创制法度,体现盛唐气象。(吴道子)
宋明:文人山水画,写意画,风俗画
山水画的背景: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由衬景发展为独立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文人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书、画、印结合。
风俗画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在艺术上表现。
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写意画(从略):注重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
A、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何
为风、雅、颂)
B、楚辞: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
C、汉赋:汉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巡游兴盛。出现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赋,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 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 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动。
(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
  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
4、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
(1)李贽思想:  背景: 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
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李贽主张: A、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
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2)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
主张: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批判君主专制。
(顾:<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影响: 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冲击君主专制

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科技
(1)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造纸: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印刷:A、最早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金刚经》 B、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由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属活字。
C、13世纪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火药:A、起源于炼丹 B、唐末用于战争 C、五代和宋广泛使用
D、14世纪阿拉伯人传往欧洲,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A、战国—司南 B、北宋—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用于航海C、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地理大发现
(2) 中国古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农学成就
天文学:   A、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记载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B、历法:郭守敬编制《授时历》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农学: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介绍北方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创作。被誉为“中西近代
科学先驱”。
医学: A、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成为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C、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药物学巨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 中国古代的书画
A、 书法 历程:(1)秦汉时期:秦篆汉隶具有美感,但多重实用
(2)魏晋南北朝:发展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张旭、怀素擅长狂草;欧、颜、柳注重规范法度、书法理论成熟
特点:通过线条变化,将绘画艺术与书写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绘画: A历程:汉代以前
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 战国: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 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浪漫不失古拙
魏晋--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代表: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注重“以形写神”。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创制法度,体现盛唐气象。(吴道子)
宋明:文人山水画,写意画,风俗画
山水画的背景: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由衬景发展为独立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文人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书、画、印结合。
风俗画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在艺术上表现。
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写意画(从略):注重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
A、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何
为风、雅、颂)
B、楚辞: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
C、汉赋:汉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巡游兴盛。出现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赋,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
D、唐代诗歌
背景:A、唐代的繁荣,文化多元 B、科举制的推动
代表:(1)李白: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 (2)杜甫:安史之乱后,忧国忧民,体会国破家亡的痛苦 (3)白居易:中唐以后,战乱平息并未带来往昔的繁华盛世。白关心民间疾苦,寄托政治抱负
E、宋词
背景:又称“长短句”,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词作传于民间。
代表:辛弃疾、苏轼与李清照、柳永
F、元散曲:关汉卿与马致远
G、明清小说 背景: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3) 中国古代的戏剧
A、元杂剧
B、京剧
原因: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艺人聚集
概况:乾隆年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
影响:形成京剧,在同治、光绪年间繁盛

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总结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家 孔子 “仁”和“礼”;“为政以德”;私学,“有教无类”;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孟子 仁政、重民;性善说; 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荀子 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 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家 墨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墨子》兼爱、非攻

家 老子 反映其思想的书是《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庄子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齐物”;

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 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5)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 (1)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2)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要宏观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意文化现象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学会透视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
2、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注意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
3、注意寻找这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如当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立,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
代表人物 内涵 地位
古希腊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美德来源与教育”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世纪 基督教神学观念支配了一切。 人文主义思想几乎湮灭。
文艺复兴
14-17
世纪中期 起源于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传播:16世纪以后,由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出现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和“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实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核心是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复兴
宗教改革
16世纪 德国:马丁•路德,形成了路德教派;
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 反对天主教会特权,提倡个性解放,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人文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卢梭: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
<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纯粹理性的批判》,人非工具。 宣扬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勾画未来社会蓝图。核心:理性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注意把握一条线索: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注意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一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
2、注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异同点比较。可用列表的办法比较。
3、结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深刻理解人文素养的含义。反思中国历史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标要求
人教版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多少个单元.? 八个单元么.? 最后一节课是第24课?_百度...
岳麓版的是六个单元,共30课。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

高二政治历史复习重点
高二政治历史复习重点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无讼子 2014-01-01 · TA获得超过85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楼主您好:高二应该是学的哲学和文化吧必修三:第一单元 文化与...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随着高考的到来,山东的文科生也开始复习历史这门科目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总结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 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

高二历史必修三的重点(人教版)好得加分
(瀑布汗。。又哥又弟的。。。)这里面有,不过很多啊,你要是下载到MP4里面到时候还不够你翻的呢!以我看a还不如背点翻点才有效率 http:\/\/tieba.baidu.com\/f?kz=514139691 要是不够这上面还有,抄袭顺风嗷~http:\/\/club.eebbk.com\/bbk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70582&replyID= ...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全部知识点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考知识点总结 急急!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2)政治和经济大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课本的历史中外大事年表(跪求了!!表格...
(二)必修部分重要内容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侵华史、抗争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世纪60、70年代---1956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历史1949年---现在)(...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 方法 ,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二单元结构提纲 -
严水双环:[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二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知识点 -
严水双环:[答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老子(春秋)、庄子;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理解孔子、孟...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归纳 -
严水双环: 1.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感情更易于表达,更易于被人看懂,寻求解决问题的想法更为强烈;浪漫: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严水双环:[答案] 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1)政治上: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上:工... 他们仍然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表 历史阶段\x09发展特征\x09...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总结要思维导图~要图,简洁的~急- -
严水双环:[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

灵山县19348821367: 求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第二单元所有知识点,详细点,和教材一样也没关系
严水双环: 第一单元:儒家的经典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李贽黄宗曦的主张影响熟记.经常考滴.二单元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人物及观点提出哪些主张有何意义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反正考试就考这些,希采纳^_<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中历史必修3的1 - 15课的知识点归纳.不要随便写个答案给我啊 ,最好重点都有,很有层次的那种,看的很清楚明白,要求是高了点, -
严水双环:[答案] 必修三复习 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必修三8 \' u1 S" q+ }) h: a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c' w8 R" N4 K0 {, v一、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9 @; n; E/ Z' a" H" ]# U) J 道家 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 }; Y t5 ...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总结图表型 【急】 -
严水双环:[答案] 第二单元复习线索本单元有两大线索.一、艺术(包括书法、绘画、戏剧);二、文学(包括诗歌、小说).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以表格形式体现.具体如下:汉字的演变:\x09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商代的...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知识总结 急用呀, -
严水双环:[答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

灵山县19348821367: 高中历史必修3笔记 -
严水双环: 必修三主要是文化史,相对经济史来说较好学.而且必修三中需要理解的知识相对较少,多看几遍书就好了.笔记可以以列提纲的形式比如第一单元是讲我国古代的思想——首先要按时间顺序记,然后每课按背景、人物、思想主张、影响(积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