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一下方言区及各次级区片的详细划分

作者&投稿:邸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方言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是在某个或大或小的地区通行的交际工具。方言是民族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分化出来的地域性变体。所谓地域性变体,自然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汉语方言自然是相对于普通话来说的。普通话通行于全国,是国家通用语言;方言通行于某几个省、或某个省、或者更小的一个地区,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语言。普通话为全体汉族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服务,而方言只能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务。从组成语言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来看,方言之间、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兄弟姊妹的关系,都是同一古老语言历史发展和分化的结果。方言产生的机理,主要是:1、移民;2、发展变异;3、民族融合。对于汉语的八大方言区而言,这三种情况都有。八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闽北方言区,4、闽南方言区,5、粤方言区,6、湘方言区,7、赣方言区,8、客家方言区。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闽南、闽北应该合称一个大方言区,其中再细分次方言区。另外,山西晋方言区本来是次级方言区,现在有学者认为应提升为大方言区。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区,也是次级方言区,也有人提出要升级,但是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八大方言区,基本上,七个方言区在南方,北方方言区则包括江淮方言、西南官话,大致上显示出南北对立分布。这是中国历史造成的。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北方方言还可以再分为4大次方言: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同南方方言比起来,北方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很强,所以北方的黑龙江人同大西南的云贵人交谈,可以互相听懂对方的大概意思,保证最基本的交际需要。方言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语音差异,但是词汇之间的差异也十分可观。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方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人们的语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

然而西方学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凡是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并不认可中国学者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至少其中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以及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不能互相通话,所以应把它们列为不同的语言。

汉语各方言还可以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土语。


主要的一些方言




官话
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官话大致分为东北-北京官话、北方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东北、北方官话分布在北方东部,以北京话为代表,中原官话分布在关中和中原,以西安话和郑州话为代表,国外的东干语实际也是中原官话的一种。兰银官话分布在西北,以兰州话为代表,西南官话分布在南方西部,以成都话为代表,江淮官话分布在南方东部,以扬州话为代表。上古汉语的中原雅音在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逐渐演变成隋唐时期的中古汉语。在宋元时期之后,官话方言形成,同时与南方各方言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历史的发展,官话方言亦分化为南方官话和北方官话。东北-北京官话今天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则称为华语)。以官话方言为母语的人约占汉语总人口的70%。
官话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两个。大多数官话方言没有入声。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官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官话方言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官话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
吴语,或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主要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全市、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在香港、台湾以及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使用人数约为汉语总人口的8.4%。吴语的内部,分为太湖片(一般称北部吴语,分布在江苏省南部除南京、镇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江苏省中部南通的海门、启东、通州小部及泰州的靖江大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南部吴语分为台州片、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以及毗邻的江西、福建小部分地区)、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的高淳、溧水两县)。其中浙江南部的吴语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语言的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吴语的主要语音特点为:

古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作浊音,如大多数地点古端透定三母读/t/、/th/、/d/。
大多数地点三个古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三个入声韵尾也合并为一个(-�0�3)。
前响复合元音多单元音化,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音。
声调按清浊分为阴阳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单字调,具体地点的调值数目多寡不均,从四调(慈溪)、五调(上海)到十一调(吴江)都有。
有比较发达的连读变调系统,语句中的语词单位呈现为独立的连调组。
文白异读比较丰富,在汉语各方言中仅次于闽语。

客家话
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及西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作为现时的一种南方方言,客家话是在唐宋北方移民南下的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较多中古中原语言的特点。各地客家话中的入声韵,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中古汉语中存在的塞音及鼻音韵尾。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使用,在福建和浙江的畲族中也广泛使用。客家话也是海外华人社区使用较多的汉语方言之一。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闽语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台湾、广东东部及西南部、海南、广西东南部、浙江东南部等地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潮汕话、雷州话、海南话均属于闽南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方言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有“-p,-t,-k,-�0�3,-n,-m,-ng”七种辅音韵尾。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南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汉语人口总数的4.5%。


粤语
粤语,或称粤方言、广东话、白话、广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中西部、广西南部、香港、澳门等地以及东南亚、北美的主要华人社区。粤语声调比较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常用的有头6个,以[-p]、[-t]、[-k]三种塞音结尾时才会用7、8、9声,且此三声一定也带有这三种入声韵尾。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徵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与隋唐时期的中古汉语韵书相对照,其音韵系统最符合。与许多人常有的误解相反,粤语内部也有相当的分歧,不过广州话和香港话确实只有微小差异,主要是声母l,n的相互转换。粤语一个主要的分支是五邑地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使用的方言,只会广州话的人一般只能听懂一半的五邑话。另外,粤语内部与其他粤语次级方言差异最大的是广西东南部的“勾漏粤语”,有十个声调,有[�0�9]、[�0�3]两个浊音声母,与其他粤语区的方言通话比较困难。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口大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湘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湖南话、老湖广话,主要在湖南使用,广西、四川境内也有少量分布。通常被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西南官话。湘语以长沙(新)及双峰(老)为代表点,使用者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湘语的语音特点为:古浊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没有平翘舌或前后鼻音的区别,及n-/l-不分、hu-/f-不分、ch-/q-不分、ong/eng不分等。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等均属于新湘语。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其中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发音基本一致。


赣语
赣语,或称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中北部、安徽西部及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靠近江西一侧的狭长地带(如浏阳、平江、茶陵等地)以及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人数约为汉语总人口的2.4%。赣语方言主要包括:北部地区的南昌话、东部地区的鹰潭话、中部地区的抚州话、西部地区的宜春话、西南部地区的吉安话,江西境内其他地区的方言或为客家话、官话、吴语、徽语等,不属于赣语。多数赣语方言的古浊声母读为送气清音,与客家话相似。有学者认为应将客家话与赣语合称“赣客语”。


其他方言

其它大方言区(有争议)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江西、浙江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主张将其归于吴语或赣语。

未归片的方言
瓦乡话(湖南西北部部分地区)
湘南土话
粤北土话
儋州话(又称临高话,在海南部分地区)
军话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方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人们的语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

然而西方学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凡是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并不认可中国学者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至少其中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以及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不能互相通话,所以应把它们列为不同的语言。

汉语各方言还可以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土语。

主要的一些方言

官话
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官话大致分为东北-北京官话、北方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东北、北方官话分布在北方东部,以北京话为代表,中原官话分布在关中和中原,以西安话和郑州话为代表,国外的东干语实际也是中原官话的一种。兰银官话分布在西北,以兰州话为代表,西南官话分布在南方西部,以成都话为代表,江淮官话分布在南方东部,以扬州话为代表。上古汉语的中原雅音在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逐渐演变成隋唐时期的中古汉语。在宋元时期之后,官话方言形成,同时与南方各方言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历史的发展,官话方言亦分化为南方官话和北方官话。东北-北京官话今天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则称为华语)。以官话方言为母语的人约占汉语总人口的70%。
官话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两个。大多数官话方言没有入声。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官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官话方言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官话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语
吴语,或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主要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全市、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在香港、台湾以及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使用人数约为汉语总人口的8.4%。吴语的内部,分为太湖片(一般称北部吴语,分布在江苏省南部除南京、镇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江苏省中部南通的海门、启东、通州小部及泰州的靖江大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南部吴语分为台州片、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以及毗邻的江西、福建小部分地区)、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的高淳、溧水两县)。其中浙江南部的吴语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语言的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吴语的主要语音特点为:

古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作浊音,如大多数地点古端透定三母读/t/、/th/、/d/。
大多数地点三个古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三个入声韵尾也合并为一个(-ʔ)。
前响复合元音多单元音化,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音。
声调按清浊分为阴阳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单字调,具体地点的调值数目多寡不均,从四调(慈溪)、五调(上海)到十一调(吴江)都有。
有比较发达的连读变调系统,语句中的语词单位呈现为独立的连调组。
文白异读比较丰富,在汉语各方言中仅次于闽语。

客家话
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及西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作为现时的一种南方方言,客家话是在唐宋北方移民南下的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较多中古中原语言的特点。各地客家话中的入声韵,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中古汉语中存在的塞音及鼻音韵尾。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使用,在福建和浙江的畲族中也广泛使用。客家话也是海外华人社区使用较多的汉语方言之一。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闽语
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台湾、广东东部及西南部、海南、广西东南部、浙江东南部等地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潮汕话、雷州话、海南话均属于闽南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方言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有“-p,-t,-k,-ʔ,-n,-m,-ng”七种辅音韵尾。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南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汉语人口总数的4.5%。

粤语
粤语,或称粤方言、广东话、白话、广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中西部、广西南部、香港、澳门等地以及东南亚、北美的主要华人社区。粤语声调比较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常用的有头6个,以[-p]、[-t]、[-k]三种塞音结尾时才会用7、8、9声,且此三声一定也带有这三种入声韵尾。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徵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与隋唐时期的中古汉语韵书相对照,其音韵系统最符合。与许多人常有的误解相反,粤语内部也有相当的分歧,不过广州话和香港话确实只有微小差异,主要是声母l,n的相互转换。粤语一个主要的分支是五邑地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使用的方言,只会广州话的人一般只能听懂一半的五邑话。另外,粤语内部与其他粤语次级方言差异最大的是广西东南部的“勾漏粤语”,有十个声调,有[ɓ]、[ɗ]两个浊音声母,与其他粤语区的方言通话比较困难。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口大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

湘语
湘语,或称湘方言、湖南话、老湖广话,主要在湖南使用,广西、四川境内也有少量分布。通常被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西南官话。湘语以长沙(新)及双峰(老)为代表点,使用者约占汉语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湘语的语音特点为:古浊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没有平翘舌或前后鼻音的区别,及n-/l-不分、hu-/f-不分、ch-/q-不分、ong/eng不分等。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等均属于新湘语。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其中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发音基本一致。

赣语
赣语,或称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中北部、安徽西部及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靠近江西一侧的狭长地带(如浏阳、平江、茶陵等地)以及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使用人数约为汉语总人口的2.4%。赣语方言主要包括:北部地区的南昌话、东部地区的鹰潭话、中部地区的抚州话、西部地区的宜春话、西南部地区的吉安话,江西境内其他地区的方言或为客家话、官话、吴语、徽语等,不属于赣语。多数赣语方言的古浊声母读为送气清音,与客家话相似。有学者认为应将客家话与赣语合称“赣客语”。

其他方言

其它大方言区(有争议)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以前及现在,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将其南部方言(桂南平话)归于粤语,而将北部方言(桂北平话)当成孤立的土语存在。
徽语:在安徽南部及江西、浙江部分毗邻地区使用。以前及现在的部分学者主张将其归于吴语或赣语。

未归片的方言
瓦乡话(湖南西北部部分地区)
湘南土话
粤北土话
儋州话(又称临高话,在海南部分地区)
军话


中国七大方言是什么?
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方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人们的方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汉语各方言还可以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小片和方言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八大方言及代表地点
我想说现在的教材是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也称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可分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
1、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是中国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5%。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个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和...

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混淆了几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说不清楚。也就是什么是方言?什么是官话?我们按照什么特点区分方言?所谓方言,顾名思义是指地方话。大家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人们讲话的发音就不完全一样,于是出现了很多方言,在现代汉语里,是有八大方言区,这就是:北方方言;粤...

中国常见的方言都有哪些种类?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

汉语方言可分为哪几个层次?给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汉语方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听感、字面意义、地域。汉语分支的划分主要是以“与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来划分的。若以听感为准,比如闽语内部及吴语内部的各个次方言之间都无法完全通话,但由于有共通的语法逻辑、特定常用词汇等同源因素,因此皆被视为闽语或吴语。若依“方言”的字面意义“地方的语言”依...

中国的四大方言是哪些?
总体来说,官话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使用不同官话方言的人能够互相通话;南方方言和官话方言以及南方方言内部分歧较大,使用南方方言和使用官方方言的人以及使用不同南方方言的人往往无法通话。一个大方言区内部仍存在语言差异,因此七大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内部还可以再分为若干土语。例如,闽方言分为...

我国官话区方言有哪些
官话(现代汉语方言) 说白了就是类似于普通话的方言 区域有 江苏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等地 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我在配一张图片吧 这样...

汉语七大方言
四、赣方言:“赣”是江西的简称,赣方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分为代表。五、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即客家人所使用的语言,客家人主要是由历史上中原汉族因为战乱而数次南迁以后的汉人所组成,从秦朝征岭南、百越,历经西晋的永嘉之乱、东晋的五胡乱华、唐末的黄巢之乱,最后到宋室南...

中国的七大方言的具体介绍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

邕宁县17518246212: 各地方言有什么不同? -
连芬甘草: 方言产生的机理,主要是: 1、移民; 2、发展变异; 3、民族融合. 对于汉语的八大方言区而言,这三种情况都有. 八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区, 2、吴方言区, 3、闽北方言区, 4、闽南方言区, 5、粤方言区, 6、湘方言区, 7、赣方言区, 8、客家方言区. 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闽南、闽北应该合称一个大方言区,其中再细分次方言区. 另外,山西晋方言区本来是次级方言区,现在有学者认为应提升为大方言区. 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区,也是次级方言区,也有人提出要升级,但是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八大方言区,基本上,七个方言区在南方,北方方言区则包括江淮方言、西南官话,大致上显示出南北对立分布.这是中国历史造成的

邕宁县17518246212: 谁能帮我详细介绍一下我国的方言系统?
连芬甘草: 广东有粤语,潮汕方言,客家话.

邕宁县17518246212: 各地不同的方言是如何产生的?
连芬甘草: 你了解四川吗? 很多人都对四川美女感兴趣...但是.. 你了解四川方言吗? 四川方言新闻 | 四川方言解读 | 学说四川话 | 走进四川 | 四川方言版歌曲 | 四川方言版视频 ...

邕宁县17518246212: 闽南语的次方言“头北话”是哪个地方的话? -
连芬甘草: “头北话”是指泉港那边的闽南话.以前称惠北的四个乡镇为头北.现在这四个乡镇自己独立出来,成立了泉港区.你有空可以过去走走.泉港很小的,你想寻根很容易了!

邕宁县17518246212: 民族的确切定义是什么?或者说民族是怎样来划分的?
连芬甘草: 1.民族的定义: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 下面这个地方有三篇博文,更加详细的论述了这个问题,楼主不妨去看一下. .

邕宁县17518246212: 青岛的黄岛区好吗?讲什么语言?我想深入了解一下黄岛区 -
连芬甘草: 很好,目前山东省发展最快的区域,经济发展快.当地人讲黄岛方言,接近于胶南话,和青岛市区的方言差别比较大.当然现在黄岛外地人居多,讲普通话的人占大多数,跟深圳差不多.

邕宁县17518246212: 谁能用两百字左右概括一下客家啊 -
连芬甘草: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二十九个纯客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可以称为客家人 .

邕宁县17518246212: 我的天津同学曾告诉我,他们那里不说天津话.请高人指点一下,难道天津人还不说天津话吗?迷茫 -
连芬甘草: 天津分市内六区和四郊五县,说话都不一样 市内六区基本都说天津方言或普通话 四郊:大部分说天津方言,还有一部分说郊区方言 五县:差异较大, 静海方言 蓟县方言 宝坻方言 宁河方言 武清方言 比如静海县的某某地方和另一某某地方,说话也不一样 你同学像是县的,要知道他是那个县的,我肯定他不是市内的.

邕宁县17518246212: 请问一下,苏州话好听吗?和上海话比起来,那个好像一点.我是苏中泰州的. -
连芬甘草: 上海话和苏州话都所吴语,差不多...

邕宁县17518246212: 问一下“给力”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还是不知道“给力”是什么意思?急!!! -
连芬甘草: 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莆田方言“给力”(geli),勤快的意思,淮北方言“给力”,具有加油的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