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如果不是庸君,蜀国怎么灭亡的?

作者&投稿:迪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刘禅坚持不投降,蜀国还能坚持多久~

如刘禅坚持不降,其军事态势是 :邓艾刘禅僵持在成都城下,姜维大军还在剑阁前线。在这样的局面下,如姜维安排好剑阁防务,严拒钟会;再派精锐驰援成都,有可能把邓艾前后夹击,消灭于成都平原。如此,则三国鼎立肯定会延续一段。至少蜀国不会亡于炎兴元年(263)。因为当时东吴已经派出丁奉率领的援军,但因刘禅已经投降,只好撤军回师。

由于剑阁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加上姜维对地形熟悉,军中反投降气势高涨,钟会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轻易进入。至于阴平刚给邓艾钻了空子,相信也不会再给投机者啥机会。所以,如果刘禅,北地王刘谌,董厥,张遵以及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处置得当,最好把黄皓也杀了,后面假投降等计策也不需要了,汉中可以想法慢慢恢复,即使办不到,只要内部稳固,短期内也不要紧。如此,至少五六年内蜀国不会灭亡。

先看下三国志.刘禅传:六年夏,魏大兴徒从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剌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奉书曰
景耀六年(263)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分三路攻蜀,蜀派张翼,廖化,董阙迎敌。大赦,改元炎兴。冬天时邓艾破诸葛瞻于绵竹,刘禅用谯周策,投降邓艾,并献降表。

可见,当时诸葛瞻父子已经战死,损失数万军队,朝野弥漫着恐惧,怕战思潮,加上姜维远在剑阁,缺少军事干将,谯周等言论的影响等,投降是一时无措作出的权宜之计。北地王刘谌曾争辩说:“臣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夹击,可获大功……“。作为一个有志气的青年王子,这些话不会是乱吹,是有一定依据的。邓艾经七百多里艰难跋涉,又经历和诸葛瞻苦战,已是疲惫之师,如攻坚城再添伤亡,士气可想而知,成都毕竟是都城,城防有一定基础,不会一攻就破。如果刘禅拒绝投降,姜维回援,附近州郡勤王,加上成都守军出击,灭邓艾于成都城下不是不可能,只是蜀国缺少一位干练勇武,通达全场的帅才,姜维虽不错,但一时难临现场。
一、 诸葛瞻以逸待劳,固守京师,闭门待援。 诸葛瞻,诸葛亮的亲子,京师卫戍区司令员,手头2万精兵。再发动城里的青壮百姓,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号召,义务守城。死守城都城,闭门不出。 以2万守军,城高兵多,粮草丰足,足以固守个把来月、只待姜维回援,里应外合,那时邓艾不得不考虑“肉夹馍”这个后果。
二、 退“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柯)”避难。以退为进。 当年军师诸葛亮七擒孟获,平息了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后主有难,定能得到邻邦帮助,然后再等待姜维大军回援。凭借南中深山天险,想抓住后主,也不是一天2天,估计,那时候邓艾的“特种支队”再遇姜维大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如刘禅坚持不降,其军事态势是 :邓艾刘禅僵持在成都城下,姜维大军还在剑阁前线。在这样的局面下,如姜维安排好剑阁防务,严拒钟会;再派精锐驰援成都,有可能把邓艾前后夹击,消灭于成都平原。如此,则三国鼎立肯定会延续一段。至少蜀国不会亡于炎兴元年(263)。因为当时东吴已经派出丁奉率领的援军,但因刘禅已经投降,只好撤军回师。

由于剑阁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加上姜维对地形熟悉,军中反投降气势高涨,钟会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轻易进入。至于阴平刚给邓艾钻了空子,相信也不会再给投机者啥机会。所以,如果刘禅,北地王刘谌,董厥,张遵以及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处置得当,最好把黄皓也杀了,后面假投降等计策也不需要了,汉中可以想法慢慢恢复,即使办不到,只要内部稳固,短期内也不要紧。如此,至少五六年内蜀国不会灭亡。

先看下三国志.刘禅传:六年夏,魏大兴徒从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剌史诸葛绪数道并攻。于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为炎兴。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奉书曰
景耀六年(263)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分三路攻蜀,蜀派张翼,廖化,董阙迎敌。大赦,改元炎兴。冬天时邓艾破诸葛瞻于绵竹,刘禅用谯周策,投降邓艾,并献降表。

可见,当时诸葛瞻父子已经战死,损失数万军队,朝野弥漫着恐惧,怕战思潮,加上姜维远在剑阁,缺少军事干将,谯周等言论的影响等,投降是一时无措作出的权宜之计。北地王刘谌曾争辩说:“臣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夹击,可获大功……“。作为一个有志气的青年王子,这些话不会是乱吹,是有一定依据的。邓艾经七百多里艰难跋涉,又经历和诸葛瞻苦战,已是疲惫之师,如攻坚城再添伤亡,士气可想而知,成都毕竟是都城,城防有一定基础,不会一攻就破。如果刘禅拒绝投降,姜维回援,附近州郡勤王,加上成都守军出击,灭邓艾于成都城下不是不可能,只是蜀国缺少一位干练勇武,通达全场的帅才,姜维虽不错,但一时难临现场。
一、 诸葛瞻以逸待劳,固守京师,闭门待援。 诸葛瞻,诸葛亮的亲子,京师卫戍区司令员,手头2万精兵。再发动城里的青壮百姓,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号召,义务守城。死守城都城,闭门不出。 以2万守军,城高兵多,粮草丰足,足以固守个把来月、只待姜维回援,里应外合,那时邓艾不得不考虑“肉夹馍”这个后果。
二、 退“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柯)”避难。以退为进。 当年军师诸葛亮七擒孟获,平息了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后主有难,定能得到邻邦帮助,然后再等待姜维大军回援。凭借南中深山天险,想抓住后主,也不是一天2天,估计,那时候邓艾的“特种支队”再遇姜维大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刘禅实际上就并非昏君的。
在正史中记载其是聪颖,有为。
即便从三国演义中来看,刘禅最多只能算是庸君,与昏君扯不上关系。
诸葛亮时期,刘禅放权给诸葛亮,没有找诸葛亮的麻烦,若真是昏君,整天君臣斗,不论刘禅胜利还是诸葛亮胜利,蜀国必然元气大伤。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刘禅接着做他的路人甲,同样没有什么干预。
大军兵临城下,投降那是事不可为。
乐不思蜀未尝不是一种自保的表现。可见刘禅并非不明事实,一味昏庸。

而且,蜀国的真正权力实际上从来就没有掌握在刘禅的手中,那么刘禅其实也不用对蜀国的最终灭亡负责,所以蜀国会不会灭亡和刘禅是不是昏君没有必然的联系。

呵呵,忘国的不一定是昏君,是昏君也不一定亡国
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经济决定一切
荆洲丢失后,以蜀一地之力已无法确保自身安全,更别提北伐了.
至于诸葛及姜维北伐,其实目的已经从逐鹿中原变成自保.利用全蜀之力来来对西北之地进行打击.让自己能多活几年.
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可以说,粮食限制了发展.而不是人口限制.当时来说,亩产200斤小麦,已经算是丰收了.
后面姜维屯田十年,所剩余的粮食还不够一次北伐,可见当时的粮食产量之低
2.三分天下,战略错误
新野时,刘备与诸葛三分天下设想,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北方让曹,南方让吴,没错,但自己取荆洲,后取西蜀则是错误的战略.应该是西北之地的凉洲.
以当时冷兵器时代,骑兵在中原/河北来说是最理想的部队.但在新野时,完全可以从上庸出兵到汉中,以当时张鲁的力量,是无法抵抗的.再依托汉中对西凉进行攻略.完全有能力西取西凉,使骑兵有马匹供应.退一步说,不取西凉,按照当时马腾和刘备的奉血诏,应该说能支援刘备的.
结果,战略错误,使北伐没有一次平原对战,无法有效消灭曹魏的力量,使得陇西地区一直无法占领,从而让自己的北伐成空.既花费了大量的储备,却无法得到回报.多次北伐,全是粮食供应不上.一次是马谡没守住街亭(属于用人不当)
3.至于彝陵之战,刘备原意是想夺回荆洲.否则,以蜀一地之力,根本就无法对抗曹操的.这点.刘备是看得很准.包括诸葛亮,但按照历史来说,那个时候法正死后,诸葛才总领蜀国的,而不是,三国演义上说的诸葛总领蜀国
不幸,刘备失败了,同时,损失的还有蜀80%的兵力.最后,加上南征孟获,最后北伐的兵力只有8W,根本就无法和曹魏对抗.加上当时的蜀道艰险.所以,以8W之兵对抗,根本就无法胜利.

那肯定式让诸葛亮给耗亡了的。诸葛亮的北伐战争把蜀国给耗空了,蜀国后期的经济要靠出口蜀锦来维持,想想当时蜀国的人民生活是多么的贫苦哦。如果蜀国能像吴国那样老老实实搞内政,搞经济,等个10年在去打个魏国,凭诸葛亮的智慧肯定能完成北伐大业的。

不一定是昏君才亡国 看看兢兢业业的崇祯帝朱由检吧! 大势所趋,为人力可及

格局是必败的战局啊!当时是布略是说有荆州和益州有孙权这盟友....孙权这咯盾牌没了..这战局早就定了就算出不出师、被灭早晚的事...曹操挥师一下就刘禅着样子还不是被灭的结局。就算刘禅当不当皇帝蜀国都是必然灭亡...除非诸葛亮会自立为王、但是这就不是诸葛亮了..........必灭的结局 事不关阿斗多少事。


关于刘禅这个人,你怎么看?
在我看来,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从当时看,他想打出蜀地的可能是不大的,诸葛亮不在了,偏安一隅也很难,我们可是说他识时务,大智若愚,装傻是贪图享乐使免于被杀,但从大义看,实在是窝囊,他儿子都比他好多了。

历史上得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禅(shàn)(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刘禅是昏君吗?(我要正品)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身份莫过于亡国之君。在史料中的只言片语把他描述成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昏庸无能的“蜀后主”在魏国那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背负千古骂名,令后世病垢。殊不知亡国之君不装疯卖傻,吃喝玩乐。不是给魏国口舌除之而后快吗?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

对后蜀刘禅的评价扶不起的阿斗正确吗?他乐不思蜀是假装还是真的?
但司马昭认为自己看清了刘禅是个不求上进的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刘禅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那一顶”扶...

蜀汉既亡,刘禅举家迁洛阳。司马文王与刘禅宴……如题
个人译文 蜀汉灭亡了以后,刘禅全家搬迁到洛阳。司马昭为刘禅设宴,替他举办了传统的蜀地歌舞,从前的蜀国大臣们都因此感到悲伤,而刘禅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另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思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感到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啊。”刘禅的评价 向来至少有两种——刘禅无能昏庸,没有身...

刘禅本就如此昏庸无能,还是因为诸葛亮在国家政事上的全权处理致使刘禅的...
以上可见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作为,个人认为如果诸葛亮再活十年起码能夺取长安,因为诸葛亮围过陈仓,陈仓与长安的距离我没有考证,但是估计不足百里。而过了长安攻破潼关就可拿下洛阳。诸葛亮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347.htm。置于刘禅我不想多写,总体来讲也算明君,可是在邓艾一支偏师突入蜀...

三国中刘禅刘阿斗怎么那么笨?
第三,阿斗国破被擒,寄司马炎篱下,司马炎问他是否思念蜀地,他懂得回答:“此间乐,不思蜀”,更是保命的大智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他回答“是”,就有杀身之祸。想当年,小强刘备投奔曹操的那段时间里,天天种地编鞋,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煮酒论英雄时还丢筷子,这等掩饰本事怕是家传的呀...

赵云真是有眼无珠,长坂坡七进八出救刘禅,真是白救了。刘禅亲小人,远君...
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对于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同样是投降...

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圣主、明君、庸君、昏君、暴君是如何界定的?_百度...
昏君的界定与庸君类似,不同的是庸君更加保守,昏君则会让整个国家处在灭亡的边缘。比如说秦二世胡亥,因为在位期间听信谗言,使得小人赵高当政惹得民怨沸腾,最终激怒陈胜、吴广起义。暴君的界定依据则是他在位时是否穷兵黩武并且残害百姓。比如说嬴政,建立秦朝之前想要一统天下,于是大肆征兵;建立之后便...

在历史中,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有帝王文学排行榜的话,曹操名列前茅,例属三甲,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有可能拔得头筹。曹孟德的诗,可以用十二字来评价:一,有气概;二,有声势;三,有深度;四,有文采。因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一句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无数人座右铭,第三句更是千古传唱,弦诵不绝。汉...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隐底四磨: 1、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政策是错误的,那时的蜀国已经是疲于兵战了,应该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地进行北伐,这是其亡国的原因之一. 2、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又受听小人——太监之言,不知道三多二少的笨蛋,这对于诸葛亮来说肯...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三国中,如果刘禅不是那么懦弱,三国演义是不是另外一种结果? -
隐底四磨: 即使诸葛能再活二十年同时刘禅也是个明君,蜀国也没这个实力统一天下.因为蜀国的实力根跟没法跟魏国比,虽说是三分天下,但魏国的实力确近乎是蜀国的两倍.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蜀国灭亡是因为阿斗吗,他真的那么傻吗,出师表后是诸葛亮写的吗 -
隐底四磨: 蜀国的灭亡有许多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当中,来自阿斗的干扰是最小的;试想一下,有哪个朝代的君主能象刘家父子一样,对诸葛如此信任呢? 我个人认为,蜀国灭亡有以下原因: 1、诸葛亮的用人太苛刻了,他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才会有“蜀中无大将”之虞; 2、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连年发动战争使得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也无力承担战争带来的经济衰退,这一点从李严无力筹办军粮可以看出了; 3、从大的社会规律来说,分久必合,这也是历史的潮流了、、、、、、出师表后是诸葛亮写的!我不知道有谁会置疑这个问题哈!!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三国中的蜀国被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隐底四磨: 1.蜀国底子薄.夷陵大战后.蜀国更是元气大伤.2.“蜀中无大将 廖化当先锋”蜀国不注重培养二代将领.三国后期的蜀国基本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3.诸葛老哥六出祁连山.姜兄弟更是彪悍.弄个九度北伐.诸葛老哥打仗归打仗.但是他边打边发展政治.姜兄弟没他那么厉害.只懂打仗不懂政治民生.直接把蜀国给打残了.4.曹魏的地盘:青 幽 并 冀 兖 豫 徐 半荆 半扬 凉 司棣.蜀国是三国最弱的.灭亡算是大势所趋.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三国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
隐底四磨: 三国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一举攻灭蜀国的著名作战. 景元三年,总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战略,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三国演义蜀国为什么会灭亡
隐底四磨: 蜀国灭亡的时候没有所谓的五虎将了,也没有诸葛亮了.有的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姜维.主要原因有两个把,诸葛亮管的太宽了不给刘禅一点表现的机会,搞的刘禅那么废,大事小事诸葛都自己弄,把别人弄在一旁无所事事肯定只有去玩咯,而且诸葛亮后期不会培养人才,也就个姜维可以拿出手,其他的没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魏国呢,邓艾,司马这些一个接一个出来.第二个是刘禅自己也不争气,他有他爹一半的虚心跟上进灭的就是魏国了(诸葛有2次可以打败魏国大军逼向魏国被刘禅召回,气的诸葛吐血).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采纳下答案,谢谢!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三国灭亡顺序的问题 -
隐底四磨: 蜀国最新灭亡的原因不是楼主说的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好多复杂的问题: 1.刘禅确实不是明君,他对蜀国基本没有任何贡献,蜀国后期的治理是靠孔明,姜维,蒋琬,费依等部分内政大臣. 2.蜀国人才缺乏.孔明在时,蜀国上下对其唯命是从...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刘禅真的如众人所说如此无能,不堪一击吗 -
隐底四磨: 在世人眼里,刘禅是一个昏庸之人,但从历史现实来看,刘禅虽不算明君,但也不能算昏庸!关于这一点,有两个证据,可以充分证明刘禅是有治国能力的! 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263年,蜀汉灭亡.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存在...

城子河区13774931069: 蜀国灭亡是诸葛亮败家还是刘禅昏庸 -
隐底四磨: 形势必然,魏国国力远超蜀国,只是北有匈奴,东北有公孙渊,东南有东吴.再加上内部两次政权的更替(刘==>曹==>司马),所以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攻打蜀国.而且蜀道难,国力弱(夷陵之战以后),没必要优先攻打.用于防守蜀国的兵力也不多,不会超过10万,毕竟蜀国全国也就10万兵. 后来匈奴被打怕了,公孙渊被灭了,打了几次吴国发现水战也不好打,所以才动了灭蜀国的心思.出兵18万南下,一战平定了蜀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主,3万人防守偷渡过来没有补给的1万人愣是让人给全灭了,前线的姜维都没想到会这样,都没有回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