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投稿:羊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张绍红 张俊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张绍红(1969-),女,江西南康人,宜春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与高教管理;张俊(1969-),男,江西丰城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西 宜春 3360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6)35-0102-0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坐标,见利而动。还有一些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大学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近年来,有见诸报端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还有大学生中的偷窃现象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是中国教育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钱伟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强调“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得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功能
  1.大学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根红线。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中还选编了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贺敬之歌咏的桂林山水,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胸襟开阔,心灵净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2.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全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稚嫩、一脸迷惑的大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告诫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他还用精辟的语言列举了在磨难中奋起的历史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用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古人达观心态的写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3.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既有“大江东去”的奔腾豪壮,又有“寻寻觅觅”的含蓄委婉;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热情咏叹。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贴切的比喻,使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丰富而优美动人。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温暖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
  4.大学语文教学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当今世界科学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钱临照先生说:“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汇聚了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了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鸿篇巨制,美不胜收。理工科学生徜徉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兴趣,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修养,陶冶性情。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姻亲关系,并率先垂范,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如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国文功底之深厚,人文学养之完备,是后代的科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修养开启了他们的创造灵感,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理工类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1.选择名师任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大学语文》课程因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20世纪前期大学语文就有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在老清华、老北大,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要求很高,非一流名师不能任教之,如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闻一多等著名学者,都教过“大一国文”,他们引领学生翩翩遨游于文海。因此,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可能选择名师任教是关键。
  2.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的内容作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
  3.改进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段、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美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改革考评办法。教学改革,必须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而且“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功能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考虑课程结束时的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评相结合,各占约50%的比重;平时考核以听课笔记、读书心得、写作实践等作为考核内容,着重于学生理解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考试、考核能为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首先,我们必须克服书生气,社会的人准备做一个过渡。在社区生活,很多事情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学校,所谓的专业性,其实也有一些事情,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水平,其实是一种社会的艺术,当你打了很多年的工作,自然可以忽略的秘密。
现在能做的就是放低姿态,而不是我的大学同学本身,因为你毕业了,开始了新的学校 - 社区学院,这是你的最终机构。谦虚和好同事对待,对待工作要有力大胆!
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上面的路今后的工作中,我祝你早日成功!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张绍红(1969-),女,江西南康人,宜春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与高教管理;张俊(1969-),男,江西丰城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西 宜春 3360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6)35-0102-0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坐标,见利而动。还有一些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大学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近年来,有见诸报端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还有大学生中的偷窃现象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是中国教育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钱伟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强调“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得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功能
  1.大学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根红线。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中还选编了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贺敬之歌咏的桂林山水,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胸襟开阔,心灵净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2.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全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稚嫩、一脸迷惑的大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告诫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他还用精辟的语言列举了在磨难中奋起的历史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用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古人达观心态的写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3.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既有“大江东去”的奔腾豪壮,又有“寻寻觅觅”的含蓄委婉;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热情咏叹。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贴切的比喻,使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丰富而优美动人。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温暖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
  4.大学语文教学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当今世界科学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钱临照先生说:“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汇聚了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了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鸿篇巨制,美不胜收。理工科学生徜徉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兴趣,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修养,陶冶性情。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姻亲关系,并率先垂范,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如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国文功底之深厚,人文学养之完备,是后代的科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修养开启了他们的创造灵感,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理工类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1.选择名师任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大学语文》课程因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20世纪前期大学语文就有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在老清华、老北大,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要求很高,非一流名师不能任教之,如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闻一多等著名学者,都教过“大一国文”,他们引领学生翩翩遨游于文海。因此,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可能选择名师任教是关键。
  2.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的内容作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
  3.改进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段、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美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改革考评办法。教学改革,必须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而且“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功能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考虑课程结束时的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评相结合,各占约50%的比重;平时考核以听课笔记、读书心得、写作实践等作为考核内容,着重于学生理解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考试、考核能为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如下:1、提高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认知,增强文化素养;2、通过理解、分析文学作品,学习前人的优秀思想道德和表达技巧;3、在此基础上练习写作,提升表达和应用能力。总之,大学语文不仅关乎语言和文学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传承文化、塑造人格,以及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是什么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在课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还要通过分析和解读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大学语文课程还强调实际应用。无论是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语文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对高新技术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直播、录课等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模式,这样以来还能更好的营造学习氛围。3.开展以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 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大学语文有什么用?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

给大学语文课的建议
鉴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且没有升学压力的教学应该更有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型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

大学语文对学生有什么帮助吗?
语文是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的学科,她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汉语的发展以及古诗词文言文等文化精粹。在另一方面,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事、举止言谈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构建与完善。

如何看待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语文也就是我们的文言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表达和描述之事。这都是我们一生中都应当不断学习的内容。所以从一年级到大学毕业,都应当有语文的课程。所以在基本上来说,语文课要比英语课还要重要。我们都应当重视语文课。学生也应当认真的学习语文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

《大学语文》对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有什么意义?
《大学语文》是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素养方面,《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这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能够准确、流利地...

自考:"大学语文" 科目,如何去学习?
自学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自学《大学语文》必须以课本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每一篇课文,特别是精读课文,不仅要掌握字词句章,而且要深入到细部,掌握其内在的知识点,比如《香市》一文,文章首尾两次出现“农民”,有何深意?《背影》中先后四次出现“背影”,各有何作用?等等。但不少...

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啥为一体的课程
一、课程意义: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
蓬飞多维:[摘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思想教育 -
蓬飞多维: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把“加强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培养”放在了首位,也就是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

凭祥市18681032515: 高职“大学语文”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
蓬飞多维: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给学生一技之长,把他们培养成胜任某种职业的人,使其获得一种工具性价值;但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技能的工具性而将人的价值观、理想、情趣都当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则会导致人自身的工具化、异化,因此人文...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理解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
蓬飞多维: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教学,以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勇气及审美能力为目标,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凭祥市18681032515: 谈谈大学语文开设意义和必要性 有好的建议可提出 -
蓬飞多维: 必要:1.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 2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 意义:如果大学生不重视对语文的学习,何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在气质、修养、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
蓬飞多维: 学习科学首先是让学生获得兴趣,让学生做自己喜爱的科学活动.其次才能谈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思想和方法必须以学生喜爱的科学活动为桥梁.那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时要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当学生观察时教师在...

凭祥市18681032515: 语文教学怎样对学生思政教育 -
蓬飞多维: 大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是专门性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也要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可以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在提...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提高技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
蓬飞多维: 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中学,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凭祥市18681032515: 如何有效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
蓬飞多维: 第一,语文老师要具备人文情怀. 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不能只是满足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也不能只是贩卖教参上的观点,拾人牙彗,他更应当是一名人文知识分子,不仅个人具备高尚的人格操守,还要胸怀大爱,关注民生,心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