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3位红颜知己都是谁?事迹?

作者&投稿:柏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苏轼的众多红颜知己中,他最喜欢的人是谁?~

最喜欢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虽然当时苏轼并不喜欢她,但是在婚后的相处中苏轼逐渐发现了她的贤惠和温婉可人,可以说,两个人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典范,夫妻情深。长途去世的时候,苏轼很悲痛,在很久之后还能常常想起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情景。

在没有取王福之前,苏轼没有喜欢过任何人,也不想要结婚,也不想要入仕途,他只想要过田园生活,但是耐不住家里人的劝解和要求,他才和王弗结婚。但当时的他既不了解王府这个人,再加上逆反心理,对王弗很是不喜欢,但是结婚之后,王弗的所作所为打动了他。

王弗不尽把他的生活照顾的很好,还对公婆十分的照顾,世事以公婆和他为主。更重要的是,古代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弗也是没有读过书的,但是在他读书的时候,她经常陪伴在她的身边,竟然从此认识了读书写字。而且王弗是一个非常识大理的女子,经常在身边提点苏轼,在他与朋友交往时,他能够从对方的话中判断对方适不适合深交,帮苏轼免去了很多的麻烦。

在这长时间的陪伴中,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后来王弗因去世,苏轼悲痛异常,经常怀念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直到很久以后,还总是感觉王弗并没有离开,而是在他的身边陪伴着她。苏轼此后又娶了一个妻子,也有一些原因是因为,她与王弗关系非浅。

熙宁二年后,苏轼相继担任过开封府推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刚到湖州没几天,就遭奸人陷害蹲了大狱。王闰之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没有跟随苏轼赴汴京狱。几个月后,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久王闰之由苏辙护送到黄州。这位少夫人和她堂姐一样聪慧,她甘愿和丈夫过清净的农家生活。《苏长公外纪》说苏轼在东坡养了一头牛,不料得了牛水痘,眼看将死,王闰之献计说:“赶快熬一锅青蒿汤,准能救活。”苏轼如法炮制,牛果然痊愈。
元丰八年(1085),司马光执政,苏轼遇赦担任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州,上任七天被召回朝,初授中书舍人,接着升任翰林学士,其间外任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知州,又回朝担任礼部尚书、翰林承旨。就在这一年,跟随了苏轼二十多年的王闰之因病医治无效,死于汴京。苏轼在《书金光明经后》中说:“轼之幼子过,其母同安郡君王氏讳闰之,字季章,享年四十有六。以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王闰之刚闭上眼,苏轼便被轰到了河北定州,没几天又贬惠州,再贬海南岛,直到六十五岁才遇赦北归。如果王闰之不死,也只能跟着倒霉的丈夫流落岭南活受罪!这两位蜀中丽人,王弗可谓红袖添香,王闰之可谓祸福与共,她们都亲身领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才子苏东坡的风范,从这一点来说,她们真是很幸运。
苏轼身边还有位丽人也姓王,叫朝云,是他当杭州通判时收入室中的,那年朝云十二岁,是杭州的歌妓。苏轼为朝云写的墓志铭说:“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看来“敏”和“义”可以概括朝云的品行。宋朝士子身边虽有夫人,还可以名正言顺地纳妾。朝云的“敏”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时不时为苏轼浅斟低唱,是她分内之事。她跟着苏轼也没少担惊受怕,发配黄州、流放惠州,都在苏轼身边。绍圣三年(1096)七月的一天,身在惠州百无聊赖的苏轼想听朝云唱歌,于是命她把《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唱一遍。朝云似有所感,流泪说道:“妾平生最不忍唱者,‘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也。”苏轼伤感道:“我方伤春,你又悲秋!”没想到几天之后,朝云竟死在惠州,年仅三十四岁。

苏轼一生接触过的女人不止这三位。叶廷琯《鸥波余话》说:“衡山王泉之曾至都昌,见《都昌县志》载坡公南迁时,遣妾碧桃于县。”意思是苏轼被贬惠州,为了让侍妾碧桃少受罪,到都昌后,将她留在那里自谋生路。为此还颇为伤感地写了首诗:“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见,东风吹老碧桃花。”陈鹄《耆旧续闻》又说:辰州陆知州曾对他说,苏轼《贺新郎》词提到“榴花”,人皆不知其意。他曾在晁说之家见过东坡手稿。晁说之告诉他:“东坡有妾名朝云、榴花,朝云死于岭外,惟榴花独存,故词多及之。”意思是朝云死后,苏轼身边还有侍妾榴花相伴。关于碧桃、榴花的记载比较缺乏,其真实性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苏轼共有三任妻子,第一任:王弗,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第二任:王润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第三任: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1.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记梦》

  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岷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进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表面上,除了池水较深较冷之外,并无任何独特之处。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游鱼就会循声游到岸边。此时再看池边石壁上的“唤鱼池”三个大字,才知道这个名字是如此贴切而富有灵性。而这三个字正是苏轼所题。

  当年进士王方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名。正在山中读书的少年苏轼以“唤鱼池”中选,并即席挥毫写下这三个潇洒的大字。苏轼的才华赢得了王方的喜爱,几经周折,王方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仙山清池,佳人才子,这个美丽的故事为本来就美丽的山川增色不少,让壁上的清泉至今每每低语不止。

  王弗性格“敏而静”,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开始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知书。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边终日不去。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然而好景不长,情深不寿,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于京师,让苏轼悲痛万分。此时苏轼母亲程氏已经去世。苏洵对苏轼说:“王弗跟着你很不容易,将来要将她安葬于她婆婆的墓边。”谁知未及一年,苏洵又卒于京师。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将王弗也葬于其翁姑墓侧。

  十年之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又在梦中见到了王弗,醒来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记梦》,这是近千年以来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全词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夫妻之间生离死别最撼人心魄的一幕。据说用词来写悼亡,苏轼是首创,这一首创,却成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但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只是鲜有人知道,这份感情的最初,却是那隐藏在山林深处神秘的唤鱼池。

  王弗随翁姑葬于眉州安镇乡可龙里的山中。据说附近有一泓山泉,经常有一个白发老翁卧于泉上,只能远看,人一走近,他就隐身于泉里,所以泉水又叫老翁泉。苏辙晚年写诗:“老人寄东岩,萧然四无邻。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就是指的此事。

  苏轼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种树很多的缘故,这一片山林中的苏家墓地到了后来竟怎么也找不到了。明代广东人许仁到眉州做太守,多次率人按图索骥去山里寻找苏洵墓,却一度次次徒劳而返,让他慨叹:“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眉州太守金一凤也带着士绅遍寻山野,最后进入一片寸步难行的荆棘林,当他们斩去杂草丛荆时,苏洵等人的坟墓终于显现在眼前,只是早已碑志剥蚀苔封叶积。金一凤感伤世间博学闻达之人,身后却落得如此光景。于是他捐囊封土,筑墓建祠,即今所存的“苏坟山”。这里是苏轼“更听潇潇风雨哀”的地方,也是让他在异乡“无处话凄凉” 的地方。

  可为凭吊者识。

  唤鱼池

  苏轼与王弗

  2.王润之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蝶恋花》

  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起王弗和朝云来,王闰之的名气最小。她的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但也是一个贤淑的妻子。王闰之也先于苏轼去世,让苏轼再遭打击,“泪尽目干”。

  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苏轼“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王润之惊怖之下,担心那帮小人还会从诗文中找出苏轼的罪状,于是把苏轼的诗稿焚毁。这件事也成了千百年来喜欢苏轼的人们心中一个永难弥补的遗憾。

  尽管如此,王闰之也并非没有艺术细胞。苏轼一家在汝阴的时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所谓真诗在民间,并不会写诗的王闰之不经意间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了苏轼灵感,让他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还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 苏轼听后正有所感愧,王闰之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这件事被苏轼写进了诗里。在黄州苦涩艰辛的岁月中,有贤妻如此,对苏轼来说是一种大安慰。

  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上述的《蝶恋花》纪事。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王闰之和王弗的家乡都是眉州青神,那里江山秀美,岷江穿境而过。在漫天曼陀花雨中,山岭青翠,碧水孱湲,佳气葱郁,生于江畔人家的王闰之,在苏轼眼里,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王润之与苏轼

  3.王朝云

  一

  王朝云生于钱塘,葬于惠州;生于西湖,也葬于西湖。惠州西湖的六如亭就是她的墓址所在。据说亭里有一副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上联说的是一个著名的故事:苏轼曾拍着肚子问侍女里面是什么,有的说是文章,有的说是机关,惟有王朝云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下联则写尽了苏轼独自 听雨怀人的凄清。于是有古人牵强附会,根据这个对联生造出一段笔记,说苏轼有“朝云”“暮雨”两妾。其实对联中的“暮雨”并不是人名,而且苏轼大概也不会 给女人取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

  “朝云”才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只是这份美丽却带有一种好景易逝的无奈。白居易曾经很煞风景地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苏轼很欣赏 白居易的这句诗,也写诗说:“彩云知易散,鷤鴃忧先吟。”殊不知,“彩云易散”竟成了朝云命运的谶语。不仅仅是因为名字类似,而且苏轼甚至无意间还把朝云 说成彩云,如他曾为朝云写过一首《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待歌凝立翠筵中。
  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
  莫翻红袖过帘栊。
  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绿鬓霞衣,燕姿鸾影,苏轼确实写出了王朝云无与伦比的美,然而又把她比作巫山彩云,倏然而来,倏然而去,流转不息,飘忽不止,注定不能在人间常驻。

  不仅如此,秦观也为朝云写过一首《南歌子》: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
  不应容易下巫阳。
  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
  瞥然飞去断人肠。
  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两首词都写得非常漂亮,苏词空灵飘逸,秦词婉媚缠绵。但他们不约而同地都用巫山飘云来比喻朝云,肯定就是因为其名字给他们灵感。相比苏词而言,秦 词中的“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在事后联想起朝云的命运,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清歌是难以停驻的,而“暮雨”虽然来源于巫阳,却也最终成为六如亭上那绵 绵不尽的思念!

  朝云之所以取名朝云,也许就是因为当初她青春年少,但这样的名字,“瞥然飞去断人肠”的“朝云”,却没能陪伴苏轼度过最后的海外生涯,带走了苏轼最后的爱,留给了他永远的痛。

  二

  苏轼曾多次拿自己和白居易比较,说:“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尽管他确实不像白居易那样坐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但身边朝云的风采,又何尝稍逊于樊素与小蛮?朝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很可能还就是来自白居易《花非花》里的句子: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如朝云无觅处!”

  熙宁七年(1074),时在杭州的苏轼夫人王闰之把王朝云从歌舞班中买出,收为侍女,当时王朝云年仅十二岁。她长大后,大约是在黄州,被苏轼收为侍妾。夫人的侍女转变为侍妾,这是古代最平常的事。但苏轼和朝云却演绎了一段不平常的真情人生。

  王朝云一开始并不识字,然而她却是真正读懂苏轼的人。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士祯《花草蒙拾》中说:“‘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大江东去’耶?”实际上,这确实也是词史上最著名、最 出色的《蝶恋花》之一。写这首词的时候,王朝云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多年后的一个秋天,层林尽染,落木萧萧。朝云唱起这首老歌,竟突然泪流满面。苏轼 问她何故,朝云说:“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就再也唱不下去了。”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古人认为,芳草为柳绵所化,所以枝上柳绵吹遍天涯,芳草也就随风而生。这首词也暗喻了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的命运。在政敌的迫 害下,他生涯类转蓬,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苏轼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

  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在黄州,朝云曾经生过一个儿子,取名遯生,小名干儿。满月后浴儿,苏轼写了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当然是苏轼随意调侃的一首诗,并非用心之作,但千百年来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是历经沧桑的人共同的体会。

  但干儿后来夭亡了,苏轼和朝云都很悲痛。苏轼专门有《哭干儿诗》:“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苏轼和朝云,就是这样相依相扶度过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凄风苦雨、惊涛骇浪。

  三

  被流放到惠州之前,苏轼夫人王闰之已经去世。而当时的岭南是人们心目中是蛮风蜑雨、毒雾瘴气的地方。苏轼为此遣散了家里的姬妾。但朝云不肯离开,坚持跟随苏轼去了惠州。

  以前电视剧《苏东坡》里演到这段故事时,苏轼是佯装不要朝云,把她赶走,而朝云却躲在附近,一直跟随他,结果被发现后,两人抱头痛哭,朝云犹自喊到:“我不走!我不走!”可惜电视剧里最后苏轼在朝云墓前徜徉时,播放的歌曲却是苏轼写给王弗的《江城子》。其实,苏轼曾为朝云写过不少诗词的,比如关于朝云不肯离他而去,后来他曾有一首诗记述甚详:

  长春如稚女,飘飘倚轻飔。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黄菊,未肯似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岁观盛衰。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从诗里可以看出,朝云不怕蛮烟瘴雾,万里追随苏轼,要她离开,反倒让她生气。最终是两人到了惠州后相依为命,患难与共。苏轼想起白居易曾有一个爱妾杨柳枝,在白居易老病的时候离开了他。现在苏轼不仅老病,而且被贬南荒,境遇比白居易差得多,但朝云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为此苏轼专门写了一首《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击赏其“诗意绝佳”。饱经忧患的苏轼已看尽了尘世的污浊和无奈,只想带着朝云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远离险恶的人心,共赴三山仙境,去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在惠州朝云洗去铅华,抛下了舞衫歌扇,伴随苏轼平静地度过谪居生涯。

  此时苏轼已五十有九,朝云才三十有二,苏轼在诗里把朝云称作天女,把自己比作维摩诘。古代文人都很喜欢《维摩经》,上面说:“佛告文殊师利,汝诣维摩诘问病时,维摩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而为供养。”朝云便如散花天女,陪伴在多病的苏轼身边,两人的感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苏轼多次把朝云比如天女,并且着力描绘了她的美丽,如《三部乐》:

  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
  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
  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
  数日不来,落尽一庭红叶。

  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
  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
  却低眉、惨然不答,唱金缕、一声怨切。
  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发。

  曾经有一本苏轼的词集注释称“美人如月”,意思是美人的脸如满月,显然不对。这里苏轼是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描写心情的变化;用暮云掩月,来刻画惆怅倦怠的美人形象。在寂寥冷清的环境中,朝云依然那么美丽动人,甚至更增妍绝。

  还有一首《殢人娇》: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白发苍颜的苏轼,和敛云凝黛的朝云,确实和维摩天女那样相得益彰,远离京师是非之地,反倒生活得相对宁静怡然。“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朝云在苏轼笔下,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圣洁无比!

  词里说,要在端午的时候,为朝云写首好诗。于是苏轼很快又写了一首《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画面。而“佳人相见一千年”,则表现了两人希望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在老迈之年谪居南荒,朝云已成了苏轼最后的慰藉和感情归宿。

  四

  朝云就是在惠州病逝的。朝云本不识字,跟着苏轼耳熏目染,已粗有楷法。她还对佛学很有兴趣,跟着老尼学习佛法,苏轼称其也对佛理也粗识大意,“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苏轼将朝云安葬于惠州西湖畔的栖禅寺松林中,并和以前为朝云写的诗以自解: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在诗中可以体会到苏轼对朝云深厚的眷恋之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比之当年他对王闰之“泪尽目干”来又更进一层,三生盟约,来世无凭,朝云的离去,使垂暮之年的苏轼对人生的态度更加冷寂淡然。

  这年十月,惠州梅花开放,山野湖畔千树竞发,暗香浮动。宋人都很喜欢梅花,苏轼也不例外,刚到岭南的时候,他就连写了几首梅花诗,使罗浮山的梅花盛名远播。此时的苏轼睹梅思人,以梅喻人,又写了一首《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惠州有一种珍禽倒挂子,貌似绿毛凤但形体更小,所以苏轼称之为“绿毛么凤”。它们经常倒挂在梅花树上,这是岭南梅花特有的奇特美景。 “海仙时遣 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让晁补之读到后感叹不已:“此老须过海,只为古今人不能道及,应罚教去。”“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被《红楼梦》化用在 薛宝琴的词里:“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有的版本又是“明月梨花一梦”,都和苏轼词有着渊源关系。

  明朝杨慎在《词品》里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幺凤为第一。”这首《西江月》能否算咏梅词第一,肯定会有争议,杨慎那样说,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和苏轼是同乡。但论意境的高洁空灵、感情的蕴藉深沉,别的咏梅词确实是无出其右的。

  绍圣四年四月,苏轼又被贬为琼州别驾,从惠州移昌化军安置。这下要渡海而去了,在当时已经是天涯的尽头了。苏辙也贬到雷州,两兄弟正好从藤州一起 走到雷州,能在贬谪岁月中相聚一段时间,也是不幸中之大幸。苏轼《和陶止酒》诗中记述了因为身体的原因,苏辙劝他戒酒的事,并写他对苏辙感叹:“萧然两别 驾,各携一稚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苏辙的妻子史氏出自眉州名门,几十年来和苏辙相濡以沫,举案齐眉。而苏轼则自朝云去后,只闻佛法,不再另娶 了。

  在到达藤州之前,途经广西梧州的时候,苏轼听江边父老说苏辙刚刚经过,于是赶紧去追,并写了一首长诗给苏辙看,诗中安慰他:“莫嫌琼雷隔云海,圣 恩尚许遥相望。”其实背地里,苏轼对自己被赶到海外孤岛绝非那么乐观,他固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这份洒脱的背后,却是勘破世事的空寂和无可奈何的悲 凉。

  在梧州,面对茫茫烟水,苏轼写了一首怀念朝云的《江城子》:

  银涛无际卷蓬瀛。
  落霞明,暮云平。
  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
  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离情。

  苍梧烟水断归程。
  卷霓旌,为谁迎?
  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
  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

  当初和朝云“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如今却只剩下苏轼孑然一身。人世间的一切名利追逐,一切悲欢扰攘,都如古时的大型魔幻杂耍游戏鱼龙曼延一样,热闹之后,喧腾之后,一切都灰飞烟灭,留下来的,只有那充斥于天地间的无边无际的寂寞:

  “千古恨,入江声”!

多情才子苏东坡一生有三个老婆。
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进士之女,性格"敏而静"。苏东坡读书时,她在旁终日不去,若有遗忘的地方,她会给予提醒。古代女子识字的一直很少,经过试探,方知自己的妻子知书,苏东坡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在苏东坡与访客交往谈话之时,王弗常立于屏风后倾听,而她对人之性情和其为人的总结和看法,无不言中,可谓是绝佳的贤内助。
情深不长,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于京师,苏东坡悲痛万分,在埋葬王弗的山头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比起这三万棵松树,是小之又小之巫,眯巫了十年之后的一个夜晚,苏东坡又在梦中见到了王弗,醒来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o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本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一朝弃之而去,幽冥两相隔,轩窗面凄然,醒来梦一场,这夫妻之间生离死别最极致的思念,令多少人感慨至今。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东坡小十一岁,长得酷似王弗,对才华横溢但是命运悲惨的苏东坡有说不尽的仰慕和怜惜,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东坡。这位同样善解人意的女子,伴随苏东坡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东坡艰难困苦的人生路上,互相扶持;在苏东坡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说的便是,她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
王闰之逝世后,苏东坡痛断肝肠,写祭文道: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王闰之死后百日,苏东坡请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和尚诵经超度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东坡死后,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东坡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比苏东坡小二十六岁。朝云十二岁时在杭州成为苏东坡侍女,长大后才被苏东坡收为侍妾。在苏东坡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左右,万里相随,九死不悔,始终对苏轼"钟敬如一"。朝云被扶正十一年后病逝,苏东坡遵其遗愿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逝后,苏东坡一直鳏居,再未婚娶。她是苏东坡凄凉晚年唯一的红颜知己,能看出苏东坡一肚子"不合时宜",在唱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时泪流满面,哽咽难语,朝云逝后,苏东坡终生不再听此曲。
在梧州,面对茫茫烟水,苏轼写了一首怀念朝云的《江城子》:
银涛无际卷蓬瀛。落霞明,暮云平。 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离情。
苍梧烟水断归程。卷霓旌,为谁迎? 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

知己书上说只有一个 就是朝云 前面两个夫人不能说是知己

王弗,王弗的堂妹,王朝云
王朝云最好。

朝云
流传下来的关于她的作平和实际是最多滴~


苏轼的3位红颜知己都是谁事迹
3、第三任: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独居,再未婚娶。

揭秘:苏轼和他的五位红颜知己
苏轼身边还有位丽人王朝云,是他当杭州通判时收入室中的,那年朝云十二岁,是杭州的歌妓。苏轼为朝云写的墓志铭说:“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看来“敏”和“义”可以概括朝云的品行。宋朝士子身边虽有夫人,还可以名正言顺地纳妾。朝云...

苏东坡的妻子简介
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无女维摩”。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首先说说苏轼的侍妾(即第三位夫人)王朝云:王朝云 【家庭背景】 王朝云,乃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的红颜知己、侍妾。近现代宋代文学研究者孔凡礼先生参与编撰的《苏轼年谱》章节中有所载:“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遂纳为常侍。”另据,王氏...

苏东坡有几个妻妾?
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

苏轼的诗有哪些,只答三分之一就行了,急用,谢谢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

关于青花瓷的诗句或者故事
1、《陶歌》清 龚轼白釉青花百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译文:白色釉面的蓝白色花朵在火中成熟,蓝色的花朵从釉料中透出明亮的色彩。2、《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 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译文:烧制大部分瓷器的蓝白瓷器非常轻且非常坚硬。手指度轻弹,金城似乎到处都是好玉的声音。 3、《饮茶...

苏轼的3位红颜知己都是谁事迹
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3、第三任: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独居,再未婚娶。

苏轼和他的五位红颜知己:历史上苏轼几个老婆
这两位蜀中丽人,王弗可谓红袖添香,王闰之可谓祸福与共,她们都亲身领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才子苏东坡的风范,从这一点来说,她们真是很幸运。苏轼身边还有位丽人也姓王,叫朝云,是他当杭州通判时收入室中的,那年朝云十二岁,是杭州的歌妓。苏轼为朝云写的墓志铭说:“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

蘇東坡红颜知己有哪五位
这两位蜀中丽人,王弗可谓红袖添香,王闰之可谓祸福与共,她们都亲身领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才子苏东坡的风范,从这一点来说,她们真是很幸运。苏轼身边还有位丽人也姓王,叫朝云,是他当杭州通判时收入室中的,那年朝云十二岁,是杭州的歌妓。苏轼为朝云写的墓志铭说:“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轼的3位红颜知己都是谁?事迹? -
人习维宏: 多情才子苏东坡一生有三个老婆.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进士之女,性格"敏而静".苏东坡读书时,她在旁终日不去,若有遗忘的地方,她会给予提醒.古代女子识字的一直很少,经过试探,方知自己的妻子知书,苏东坡又惊又喜,刮...

拜泉县18345861191: 王朝云是苏轼的爱妾,更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
人习维宏: 王朝云为钱塘歌妓,十二岁与苏轼相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据说是为其所写,后被纳为妾,在苏轼几遭贬谪后仍不离不弃,成为苏轼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也是苏轼为之写词最多的女人,后为苏轼诞下一子,不幸夭折,朝云郁郁寡欢,早逝.

拜泉县18345861191: 关于苏轼的妻子? -
人习维宏: 苏轼的第一位妻子名王弗,生性安静谨慎,恰与生性跳脱豁达的苏轼互补,两人琴瑟和谐.后王弗因病亡故,她死后四年,苏轼续娶她的堂妹王闰之,与之相伴二十六年.此间苏轼宦海沉浮,几升几降,两人鹣鲽情深.然这位夫人终卒于京师,此后...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东坡的第一任夫人是谁 -
人习维宏: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轼更爱谁?
人习维宏: 王弗是人生上的伴侣、王闰之是生活里的港湾,王朝云是苏轼精神上的红颜知己. 早年苏轼在王弗之外眼中无他人,从江城子就能看出,即使王闰之为妻时期,仍旧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中年苏轼眼中只有亡者能和王闰之比肩 晚年能作为苏轼精神支柱的唯有朝云 每个人都爱得深刻,你说要分出个上下来,着实无聊 这么说吧,如果王弗未死,哪来的闰之和朝云?命运就是如此,三人都是苏轼一生的最爱,不必说什么多点少点.

拜泉县18345861191: 谁能仔细讲述一下在苏轼生命中出现的那几名女子? -
人习维宏: 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解析:人生如浮萍,漂泊天地间,就好象小鸟一样,飞过来飞过去,偶一驻足,也不过是待一段时间而已,可能会留下你活动的痕迹,可是又劝你别太认真,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即可.下面隐喻的意思是,说不定哪天你又要走了,被迫的也好是自愿的也好,反正是还得漂泊;雪地上还会下雪的,把你的痕迹又盖住了,也就是说人一走茶就凉,时间会扶平一切的意思.总体来说是说诗人恬淡的心境的.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轼的红颜知己侍妾王朝云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
人习维宏: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红颜知己和侍妾. 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 公元1094年,朝云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由于朝云临终前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 [1] 偈而逝,故朝云下葬后,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六如亭”作纪念.

拜泉县18345861191: 关于苏东坡的趣事和照片 -
人习维宏: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轼妻子怎么死的.. -
人习维宏: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16岁嫁给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比苏轼小二十六岁.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 总结:三个都是病死的

拜泉县18345861191: 苏东坡的资料 -
人习维宏: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