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的望有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吉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甫的《春望》中,“望”字包含那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基本字义:
望(拼音:wà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望的古字形像一人站立地上张大眼睛远望的样子,本义指向远处、高处看,由本义引申指期待、希望;又指拜访,如:探望、拜望、看望。由本义又假借指名望。如:望族、声望;又引申指朝、向。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看望[kàn wàng]到长辈或亲友等处问候:~父母。~老战友。
2、望月[wàng yuè]也叫满月。望日的月相。参见〔望日〕
3、守望[shǒu wàng]看守瞭望:~塔。
4、指望[zhǐ wang]一心期待;盼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5、探望[tàn wàng]看(试图发现情况):四处~。他不时地向窗外~。

就应该是其本意:看,往远处看
此诗是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原文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编辑本段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破:被攻破。 深:茂盛。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连:连续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白头:白头发 搔:用手指抓。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编辑本段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编辑本段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编辑本段英文译本
英译本1 A View in Spring --- Du Fu from Tang Dynasty ---Translated by Xu Jingcheng (许景城) Sieged is the land, yet survive hills and rills; Spring the town with clumpy grass and trees fills. In gloom, the flowers are seen in tears stroken; In woe for parting, birds are even heartbroken. Soaring for three months beacon fires behold; Letters from home are worth their weights in gold. When scratching my grey hair that’s growing thin, It even cannot bear a light hair pin. Note: This poem was written in March, 757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Tang Suzong. In June,756, An Lushan’s mighty army marched towards the imperial palace at Chang An, and occupied it. Then the poet was by the rebel forces captured on the way to Chang An. The poem was about what he saw in the capital when he was detained in Chang An. 英译本2 Spring View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许渊冲)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英译本3 A Spring View ---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 Though a country be sundered, hills and rivers endure; And spring comes green again to trees and grasses Where petals have been shed like tears And lonely birds have sung their grief After the war-fires of three months, One message from home is worth a ton of gold. I stroke my hair. It has grown too thin To hold the hair pins anymore.
编辑本段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编辑本段中心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望的释义是:
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
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
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
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
5.怨:怨望。
6.指望子:酒望。
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
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囚禁于长安时所著 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表达杜甫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和凄苦哀思之情。

杜甫春望赏析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各写出什么
杜甫《春望》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意境图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

春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春望含义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破将亡深切的感伤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祖国深沉的热爱,对社会和平安定的向往之情。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所表露出来的情感热烈而深沉,感人至极。2、诗歌全文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古诗《春望》中,作者望见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

社甫的诗有哪些
社甫的诗有很多,例如《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社甫,即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和他个人的生活遭遇。1.《登高》这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的情景,感慨时光荏苒,世事变迁,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深感慨和对...

杜甫的《春望》和《绝句》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早已经被史学家证明是造谣诬陷,贬损杜公形象,何以引为史实?望改之。[编辑本段]史传论述 《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 宋祁 摘自《新唐书·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杜甫 春望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宵小鼠辈 2009-01-20 · TA获得超过1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

春望的作者简介
杜甫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春望这首诗的作者的背景资料
②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到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③言明春望所见的名句是:国破山河在...

杜甫在望月春望,登高登楼,《登岳阳楼》。中都望见了什么,以及表达了怎 ...
具体含义如下:《望岳》是杜甫在早年所写,所观望的对象就是泰山分。《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长安。《登岳阳楼》所观望的景色就是岳阳楼和洞庭湖。表达了诗人虽然自己身世坎坷,但不忘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了对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深深的忧虑。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
浑将曲匹:[答案] 《春望》的“望”包含三层意思: ⑴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⑵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⑶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愿对你有所帮助!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杜甫春望的望有什么含义 -
浑将曲匹:[答案]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春望中 “望”字,包含几层意思? -
浑将曲匹:[答案] “春望”是了望春天的意思,但是《春望》的作者放眼望去,看到的却是国家( 残破),长安城(沦陷 )的令人伤感的景象“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的惨景ا希望战火平息ا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春望中望有哪两层意思 -
浑将曲匹:[答案] 1望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残景 2对亲人的守望盼望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
浑将曲匹:[答案] “望”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字的内涵是对国乱贼凶,百姓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焦虑的心境的写照,一起都...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春望 中望的含义杜甫写的求你了sdsd -
浑将曲匹:[答案] 《春望》中的望是望当时的都城长安城,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流离失所,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春望的望包含哪两层意思 -
浑将曲匹:[答案]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所以一层意思是看见,另一层意思是期盼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杜甫的《春望》中,“望”字包含那两层意思? -
浑将曲匹: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杜甫春望中标题中望的含义 -
浑将曲匹: 就应该是其本意:看,往远处看 此诗是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托克托县15037406429: 6. 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
浑将曲匹:[答案] 6. —是诗人眼中所见: 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二是诗人心中的期盼: 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