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作者&投稿:但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教育学(第二版)前5章的复习提纲 是人教版的~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1、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2、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按社会生产关系分为:(1)原始社会的教育;(2)社会的教育;(3)封建社会的教育;(4)资本主义教育;(5)社会主义教育。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识记与领会: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2、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二节 现代教育
识记: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2)民主性;(3)科学性;(4)创新性;
2、理解: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识记: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
理解:
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第二章 学校
第一节 学校概述
识记:
1、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3现代学制的产生:首先产生于欧洲。类型有:(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学制;
4、我国学制的产生:我国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第一个学制是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第一个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是1922年的“壬戌学制”;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使我国学制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纪元。
5、我国现行学制纵向分为四个等级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横向有若干不同类型的学校。
第二节学校文化
识记:
1、学校文化:也叫学校文化特质。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2、学校文化的形式可分为:(1)精神文化;(2)物质文化;(3)制度文化(学校传统、学校仪式、学校规章)
第三节 学校与家庭和社会
识记: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方法主要有:(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2)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3)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2、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是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儿童发展最初也是重要的因素;社会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
第三章 学生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识记:三种儿童发展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符合论。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识记:
1、儿童发展的内涵:(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给儿童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反对遗传决定论。(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指出:“最优先地重视儿童地权利、儿童地生存以及儿童地保护和发展。”(4)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地几个问题:a、发展不等于变化,b发展是儿童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c、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1、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上的举措:(1)顺序性,教育上要注意循序渐进;(2)不平衡性,教育上要注意抓关键期;(3)阶段性,教育上要注意针对性;(4)个别差异性,教育上要注意因材施教;(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教育上要注意长善救失。
2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教育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为:(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教育中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有:(1)尊重儿童的感受;(2)尊重儿童的选择;(3)鼓励学生的创造;
第四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识记: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领会:
1、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 和培养人全面推动 人类社会发展。
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二节教师素质
识记:
1、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而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应用:
1、教师的素质结构:(1)文化素质:a、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b、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小学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兴趣和才能。(2)教育素质:a、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知识;b、教育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c、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d教育科研能力:(3)职业道德素质:1997年8月,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又进一步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敬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第三节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历史 概况:(1)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受到等级制度的影响,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代表人物如孔子、韩愈。韩愈在《师说》中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西方近代的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个性自由”等口号,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主张把儿童放到大自然中去培养,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论”,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
领会:
1、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在政治、人格、真理面前平等,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职责,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2)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
(3)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
(4)教学相长: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 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
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树立良好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四节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识记
1、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2、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根据教师的政治思想、基本学历、胜任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育工作年限等,评定其任职资格。
3、教师进修的形式: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函授学习与远程学习。

考研小学教育学主要是如何复习,我觉得网上应该是有教程的吧?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八章教育法
  一、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由于教育向世俗化的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教育管理的国家化和国家教育权力的产生标志着教育权结构的一次历史性转换。在这之前,教育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父母的一种自然权利。学校产生以后,父母的教育权就委托给了学校和教师,从而构成了学校、教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具有私事性质的社会关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的国家责任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通过法律的手段确立国家的教育权力,加强教育管理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行政系统,是有效地实现教育的国家责任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复杂的教育运行过程要做到有序化、科学化,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依准 ,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
  教育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立法领域。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它不仅表现为法律数量的大规模的增长,而且表现为法律地位的增强,法律调整的扩大,以及法律向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的愈来愈大规模的功能扩张。
  二、国外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西方国家教育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零星立法阶段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某些国家,特别是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就已颁布关于强迫教育的法令。而在现代工厂制度的推动下,才产生了教育向现代化的过渡,并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因此,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是在工厂法之中。从19世纪初叶起,英、法、瑞士等国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厂法规,其中重要的条款几乎都涉及童工问题。
  2.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
  大工业生产发展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客观条件,并促成各国纷纷开始进行义务教育的立法活动。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3.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广泛地进行教育立法是随着资产阶级加强对行政控制的过程而出现的。这个转变从19世纪中期开始酝酿,20世纪初开始,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达到高潮。
  4.教育的综合立法阶段
  第二次大战以来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和社会子系统,把教育立法看作一项综合性的法治工程,在加强教育立法的同时注重教育法治工程与整个社会工程的协调。教育法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从广度上看,教育已日益为各国立法所重视,教育法规在所有法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深度上看,教育立法已深入到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社会关系,对教育的调节开始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法治工程。
  三、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继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了6部教育方面的法律,它们分别是: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分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4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教育法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作为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教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部门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主要调整各个教育部门的内外部关系。由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经费法6个部门组成。每一部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单行法律。
  教育行政法规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这一层次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它应是我国教育法的主体。
  最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第四个层次,它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规定的也最为具体、详细。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六章学校咨询与辅导
  第一节 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
  一、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的职业指导活动
  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以下简称学校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当时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学生们择业求职及职业适应上面临的各种困难越来越关注,于是开始设立帮助机构以提供职业指导。帕森斯率先于1908年在波士顿成立了职业介绍所,并于随后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后有关职业指导的课程或讲座引进到一些学校,政府也在20年代开始规定学校应开设职业指导课程。30年代逐渐地开始有人在学校内成立教育与职业辅导中心,帕特森和威廉森于1938年出版的《学生指导技术》,初步总结了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的活动主要定位在指导,它的特点是,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其丰富的知识经验,专业技能,评估学生的特点,提供与职业有关的信息,为学生的决策起导向作用。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的开展
  心理卫生运动是学校咨询的另一个来源。20世纪初,精神分析疗法就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主要的诊疗方式就是心理学家和病人进行系统的会谈。到四五十年代,心理咨询开始作为独立的专业领域在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承认,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强调咨询的过程应当充分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与责任,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的观点,指出咨询者不应当扮演居高临下的仲裁、指示的角色,而是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接受和鼓励当事人表达情感、认识自己、激起改善的愿望。在学校咨询领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适应当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日益受到重视。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咨询的治疗活动,取代指导活动而成为主角。
  (三)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政府支持下,学校咨询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普及。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沃恩发表《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强调咨询服务不应当只是局限于少数学生的治疗矫正,而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布洛克尔在《发展性咨询》中提出,咨询应当帮助广大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自己,度过发展过程中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咨询应该以预防问题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等到造成严重的行为障碍再去忙于矫治。到70年代,发展性指导已经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
  目前在学校咨询当中,指导的模式、治疗的模式和发展的模式共存共生,既有互相借鉴,也有综合运用。学校咨询也越来越强调学生所处独特环境的影响,使帮助更有针对性,如跨文化咨询成为关注的热点。美国是世界上心理咨询待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学校咨询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制。
  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从根本上看,学校咨询的目标在于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具体而言,不同处境的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可能是不同层次的,这就决定学校咨询的任务是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预防和发展指导。
  (一)干预与矫正
  1.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
  2.早期干预。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障碍。早期干预就是指在问题出现初期给学生以帮助。
  (二)预防与发展
  1.问题预防。对于部分学生群体来说,目前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某些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有可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出现问题。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将来问题的能力。
  2.发展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
  (三)预防与干预的平衡
  从实际情况看,在学校咨询开展起来的地方,干预和矫治的任务比较容易受重视和强调。但现在西方国家相当强调学校咨询工作应当在干预和预防之间取得平衡。我国一开始也许可以更偏重发展性指导的任务,但今后也应当逐渐增强咨询服务方面的专业力量。
  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一)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干预和矫治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完成的。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等。最主要的是在咨询室进行的面对面的咨询。
  (二)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
  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任务主要通过课程辅导的方式进行,常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
  (三)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提任顾问或间接咨询
  (四)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五)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第七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第一节 教育测验
  一、教育测验的概念
  (一)概念界说
  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教育测量包括了从身体身体素质到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
  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测验仅指一份测验卷子,而广义的测验指编制试题、施测、评分到报告成绩的全过程。在教育领域,测验只是测量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特点。如果说测量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只考察量的大小,测验则回答了“某个人做的怎么样”的问题,包含了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评判。
  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如期中、期末考试。它与测验的区别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从教育测量学中引出,认为测验更为规范,从试题编制、实施测验测验到评分过程都有严格的程序,而考试则是教师可自行安排,相对灵活,技术要求不高的测验形式。另一种观点与第一种正好相反,认为测验比较随意,而考试则较为正式。本书主要采用第一种观点。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评价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二)测验的功能
  测验具有以下功能:(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诊断性测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基础打得好不好,可否满足学习某种新知识的需要,另一个是看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错误及其原因所在,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3)区分和选拔功能。升学考试就体现了测验的选拔功能,如高考;(4)评定功能。
  二、测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从测验内容上考虑,可以分成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从规范程度上区分,可以分成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又可以分成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一)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现行小学学科测验多采用闭卷形式,有时候也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性课题。
  (二)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化测验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试题质量较有保障。最典型的标准化测验是智力测验,如“比奈智力量表”。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引用现代测验原理编制的。教师自编测验针对性、灵活性强,能反映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三)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
  成就测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常结合具体学科而设。学校平时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都是成就测验。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学能测验不局限于某门课程,关心各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推理测验和数字推理能力测验。学能测验一般在小学毕业前进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发展潜力。
  学能测验与成就测验的区别在于,成就测验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着重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能测验的测验内容比较宽泛,侧重于能力考察。
  (四)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常模参照性测验,如高考。常模参照性测验要在所定教学内容中,选出一些能区分出学生水平的题目,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应该能拉开分数距离。题目难度以中等为宜,特别难和特别简单的题目要少一些。
  标准参照性测验是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这种测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确定“合格”或“掌握”的标准是标准参照性测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标准参照测验往往是针对某几个特殊的知识点而设计,题目覆盖面广,并尽可能把所学的重要知识都反映出来。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去刻意拉开学生间的距离,题目该难就难,该易就易,完全随知识点的要求而定。
  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的区别是:前者着重同学间的比较,后者关心有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常模参照性测验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总结性评定;而标准参照性测验适用于诊断和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
  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质量。
  1.实用性
  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便于组织。(2)测验便于实施。(3)容易评分。(4)结果要容易解释。
  2.可信度
  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要求是,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则两次测验的分数应该比较相近;对同样的答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近。如果上述评分结果相差悬殊,就表示可信度很低。评分的客观性常用评分者信度来说明。
  3.有效性
  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估计测验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内容效度,反映了题目对所考察内容的代表性问题。(2)效标关联效度,反映了测验分数和所选择的效标分数之间的一致程度。和信度相比,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因为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
  4.难度
  难度即测验的程度,提供了试题平均通过率的信息。一份试卷的难度取决于每一道题的难度。难度用全体被试在某题的得分率(P)表示。如果全部通过,难度为1;如果谁都没有通过,难度为0。难度值在0到1之间,难度值越大,表示题目越容易。高分段人数少,低分段的人数多,表示难度较高。高分段的人数多,低分段的人数少,表示难度较低。难度中等时,最容易拉开考生间的档次。不同的测验对难度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拔性考试难度以中等为宜,否则很难筛选。一般来说,某一道试题答对的学生少于20%时便是过深,答对的多于80%时则是偏浅。
  5.区分度
  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也称为鉴别力,表示某道题目能够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鉴别开来的能力。试题难度直接影响区分度,特别难的题目大家都不会做,特别容易的题目大家都会做,这两种题目区分度都很低。反之,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四、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一)确定试题内容
  在选择试题内容时,应设计测验蓝图。测验蓝图包括确定测验目的、测验内容以及编制双向细目表等内容。(1)确定知识点。(2)确定认知水平。(3)设计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构成的的。
  (二)选择试题类型
  课堂测验的题型有客观题和论文题两种。客观题包括填空、判断正误和多项选择等题型。论文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因为客观题和论文题各具优缺点,所以搭配使用效果最佳。
  (三)评分
  计分方法可分为等级分和百分制两类。等级分在中国隋唐一代就广为使用,百分制则是20世纪初教育测量学的发展产物。等级制的计分方法除五分制和A、B、C、D、E外,还有许多变形。使用等级分的好处是避免了在同一分数等级上同学间的攀比,会减轻过分的分数竞争。但缺点在于,等级分比较粗略,不容易反映个体间细微的差别,评分尺度也较难把握。在评分时,教师要注意到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到评分过程。和百分制相比,等级制能避免“分分计较”的学习心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
  (四)测验分数的解释
  分数只有经过解释具有实际意义。解释分数时,既可以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相比较,也可以和考核标准相对照。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如同样考85分的两个同学,其分数值虽然相同,但反映出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

关键字搜索,很好找。

网上很多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指南图书信息
页数多达483页,内容详实丰富,能满足考生全面复习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采用平装设计,轻便易携,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自我备考,都是理想的选择。特别推荐给正在准备教育学统考的学生,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进阶者,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相信你能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教育学专业考试有哪些复习技巧值得分享?
3.制作复习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笔记,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标记方式来突出重点,使笔记更加清晰易懂。4.利用图表和图像:教育学中有很多概念和理论可以用图表和图像来表示,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可以自己绘制图表或使用现有的图表资源。5.组织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学习...

教育学的考研专业课怎么复习?
6. 合理安排休息:复习期间要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7. 多做模拟考试:在离考试时间较近时,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和应试能力。总之,教育学的考研专业课复习需要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跪求 马工程《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谁有这个大学资料的网盘资源...
百度网盘马工程《教育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高清在线观看 https:\/\/pan.baidu.com\/s\/1qgiTrtSO4TYkV0jwzDuAaA?pwd=1234 提取码:1234 内容简介 马工程教育学原理读后感 发酵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马原知识点总结 向贤明主编马工程《教育学原理》绪论PPT 马原理总结 教育学原理 第六章 学校...

本人考研,急求教育学统考科目复习资料,各位大侠帮忙推荐一下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指南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11 月 ★ 北师大三人行教育机构编写: 《教育学考研核心习题集》 (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考研加油站内部资料, 2008 年 10 月 ★ 聚英教育培训中心编写:...

教育学考研要怎么复习
你好呀,我是今年刚录取的准研一学姐,有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哦!专业课:不能确定院校的话可以先按照统考311的书目复习,据说有10本书…反正我是没看完啦,也没必要看那么多。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

《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学》注重哪本书复习?
1999年版\\x0d\\x0a4、教育心理学\\x0d\\x0a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0d\\x0a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x0d\\x0a\\x0d\\x0a主要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纲解析,高教版和北师大版的都不错。根据考纲解析去看参考书,会事半功倍的。

教育学考研311统考参考书有哪些?
《教育学考研311》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RskZCmkZzgiDTKl_QYQig 提取码:kmcw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想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方面的研究生 请问要买哪些书复习 是学校指定的...
3、参考书的观点代表了教育学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在考生备考的过程中,很多考生看了其他参考书,有些观点是不一样,让考生很棘手,特别是在做题的时候,不知道该答哪个观点。推荐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代表了教育学的主流观点,考生可以以这些观点为主,进行答题。参考资料:博仁教育 ...

复习教育学专业课的实用方法有哪些?
复习教育学专业课的实用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课程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安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2.整理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整理和归纳笔记,将重点内容和难点整理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或总结表格。这样可以...

怀宁县13236319641: 求黄济版,小学教育学的复习资料 -
徭贤复方: 学前教育吧,跟你的接近.不过不管你考哪个方向,基本都是统考教育学,参考书如下:(一)教育学原理方面:(1)王道俊、王汉谰的《教育学》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

怀宁县13236319641: 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
徭贤复方: 你好网上找找看 教师资格证统考教材,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站下载《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笔试没有统一指定教材,可以看看一些辅导教材.

怀宁县13236319641: 我想问一下,专升本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怎么复习? -
徭贤复方: 小学教育专业课的复习方法: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

怀宁县13236319641: 求一些《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复习重点?下个月要考试了 -
徭贤复方: 具有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BR>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在学期间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实...

怀宁县1323631964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徭贤复方: 在很多人眼里,小学教育学试题很难做.其实,只要你找到了方法,这些小学教育学试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小学教育学试题全是书上的.我向大家推荐一些小册子:《题典速查》,不管你是在平时复习,...

怀宁县13236319641: 跪求《教育学》复习提纲 -
徭贤复方: 教育学原理复习纲要 教育学(将王道俊《教育学》与黄济《现代教育论》统一起来,每一个问题先列举旧的或统一说法或观点,然后是新的观点.) 分四部分 一.教育的基本原理1、教育本质论(教育学与教育的发展史、教育本质、现代教育...

怀宁县13236319641: 山东专升本小学教育专业各科都用哪个版本的复习书,请列出 -
徭贤复方: 一般是没有指定教材,但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去年我用的资料,也是前年学姐推荐的.你可以做下参考:教育心理学我买的是莫雷的《教育心理学》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32元,共400页.这本书很不错,...

怀宁县13236319641: 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育知识应该怎么复习? -
徭贤复方: 1、考小学教师资格证,不需要过多复习的,对于应聘者考试者来说知识没有难度和深度. 2、小学知识不需要复习,语文就是词语,句子,阅读和作文,作文也是记叙文,数学是计算题和应用题,相信自己的实力吧,一个学习好的六年级学生都可以系统掌握小学知识点了.3、需要复习的是教育理论知识,现在的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如果不是专业的教师,对教育理论是不了解的,这是需要复习的内容.

怀宁县13236319641: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在哪里,谁有整理好的吗 -
徭贤复方: 我是2011考研的,我复习的是凯程的《考试宝典》和一本习题,两本,很全面,和很多辅导班教材对比,感觉最好的.淘宝上有卖.你可以先买2011年的复习,先做一遍,等9月份再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解析和试题,再做一遍.这样两种教材对比反复记忆,很有效果.复习资料要以你自己的复习程度来整理,这样才有效果.

怀宁县13236319641: 求关于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资料
徭贤复方: 《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rar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rar2005年1月全国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rar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综合试题.rar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综合试题答案.rar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二(附答案).rar 去 http://www.xkcmath.com/article.asp?articleid=3463下载这些看看吧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