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节,成道节和浴佛节教徒们分别应该做什么

作者&投稿:丰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诞节,成道节和浴佛节教徒们分别应该做什么~

浴佛节节日活动:沐浴,斋会,结缘,放生,求子,拜药王
浴佛: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现各种庙会。
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八日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
结缘: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放生: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放生来源较早,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
求子:《吉林奇俗谈》中说:“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开庙会,求嗣者诣观音阁,于莲花座下窃取纸糊童子一,归家后置褥底,俗谓梦能可操胜券。”这种偷纸娃娃与抱泥娃娃性质是一样的。
拜药王:人们积极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在古印度佛教中即为一种重要仪式,其源则在释迦降生的历史记载之中。

成道节节日活动:熬粥敬佛
成道节,中国汉族传统节日,又称腊八。时在夏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日。是日寺庙诵经礼佛,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取香谷及干果等造粥供佛,俗称腊八粥,后演为民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粥 、五味粥 。
《燕京岁时记》云:“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 、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今仍沿其俗。

佛诞节

四月初八
四月初八日,本为佛诞节,属于我国佛教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之一。即释迦牟尼的生日纪念。
正统的佛诞节庆祝活动,至今保留在山西省佛教界。其中尤以五台山最为隆重。届时,各寺庙要在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为一尊高约三寸,稚气可爱的孩童站立形象(即太子像)。浑身赤裸,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刚降生人间,便能站立行走,开口讲话。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意味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太子像就是根据这则传说用铜铸成的。佛教还传说:释迦牟尼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沐浴。佛诞节庆贺仪式开始时,太子像前面要放一盆用旱地莲花、台参等药材特制的香汤。主持僧人点灯、上香、摆供、三跪九拜,五体投地。全体僧众念经,鼓乐齐鸣,诵谒成章,赞誉释迦牟尼对人类世界的伟大贡献。经完,则用香汤沐浴太子像。浴完,再诵经,亦舞亦唱,反复多次,称为治佛法会。法会结束,聚餐。然后分领浴佛香场,回僧房兑开水沐浴自身,以求尽快获得正果。

佛诞节流传到民间,又形成了庙会。例如寿阳县每年四月初八日要举办天佛庙会,祭祀佛祖。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佛诞节在民间传承中,不少地方演变成纪念其他神灵和别的民俗活动。
大同、阳高及晋西北一些县,佛诞节演变成了奶奶庙会。祭祀的对象由男性变成了女性,外来神变成了本地神。奶奶神又称送子奶奶,往往伴生着当地民间盛传不衰的各种故事,显得神秘离奇。其神通除包医百病,驱邪赐福以外,还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给盼望子孙的人家赠送孩童。求拜者只要心诚,便可得子。今天看来当然是迷信,但在历史上却影响颇大,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心理。

运城地区多盐池,民间传说是四月初八日,黄帝大战蚩尤时所遗。四月初八日要专门纪念此事。传说大战时为了区分敌我,黄帝的将士头上插着皂角叶,蚩尤的将士头上插着槐树叶,最后黄帝战胜了量尤。今人都是黄帝的后代,为了纪念老祖宗的胜利,届时男女老少头上都要戴皂角叶,后来相沿成俗。

灵石县四月八日庙会,介庙后宫院里,牡丹花盛开,艳丽多彩,雍容华贵,人多前往观赏,取意富贵,俗称“看神花会”。
乡宁县的四月初八日庙会,民间称为油糕会。逢会期间,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山城,油糕摊多达四、五十家。赶会者皆以吃饱油糕为荣。乡间一些人因为年纪大或者患病等原因,不能亲到县城赶会,也要托人买回几包油糕,在家分享其乐。

临县四月初八日,妇女要到长寿山(一名真武山)敬香祈福。当地流传着一首古诗:“汗湿轻罗雾绕环,彩裙华映单斑斑。何侬不为还香愿,肯上崎岖长寿山。”生动地描述了人们敬香的情景和心态。

四月初八日还演变成了纪念关圣帝君的节日。明版《大同府志》记载:“四月八日,铺行各行于关圣庙献品数日,供设花盘纸工,极其精洁。”关圣帝君,指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字云长,本是山西人。历史上传说他大志大义大智大仁大勇,深为后人赞誉崇拜。儒、释、道三教共敬,进而被封建统治者册封为神。旧日关帝庙内有一联语,上联为“汉封侯,宋封王,明封伏魔大帝”;下联为“儒称帝,释称佛,道称源直无尊”,是对关羽形象最典型的概括。运城解州是关羽的故乡。解州关帝庙是全国最大的同类型庙宇。庙会期间,方圆县(市)的群众都要前往赶会。

四月初八日,晋南地区习惯用苜蓿花拌面做成“鼓蕾”尝鲜,孩子们要摘杏子吃。俗语有“四月八,苜蓿花,吃稚杏(土语读哈)”的说法。
------------------------------------------------------------------------------------------------------------------------------------------------------------------
http://www.n1024.net/bbs/ShowPost.asp?ThreadID=772

四月初八佛诞

每年的农历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诞,世尊生于二千五百年前,近今日尼泊尔的地方,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是迦罗衙国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早已经历了无数世的修行,此生是最后一次转回而悟道成佛。

世尊降世,经过无数修行之后,他终于悟到了无上正道,而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宣说小乘解脱之道,这就是“四谛八正道”的法门,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讲“苦集灭道”,讲“正见”、“正思维”、“正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为了解脱,在天界为大菩萨说法,另有讲大乘经典:“妙法莲花经”、“般若中观”、“唯识”、“如来藏”。

世尊,其对渡众人的宏愿,对二千多年来的有缘众生充满了加持力,无论是求世间成就,或是求出世成就,都获得了大成就。凡向佛祖祈求,并且奉行佛法,尽管只奉行一丁点,也可得感应加持!

每年农历初八,很多人都会去寺庙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希望一切可“如意吉祥”。



浴佛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恭逢汉传佛教传统节庆——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浴佛节)。现将浴佛节的介绍和本师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应化事迹简介如下:

佛教于东汉时自印度传入中国,成为民间普遍信仰的宗教之一。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者,生于二千五百多年的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释迦如来」、「释迦世尊」、「释迦佛祖」、民间简称「如来佛」或「佛祖」。

释迦牟尼佛生于印度一个贵族家庭,姓乔答摩,名悉达多,父亲叫净饭王,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世袭大酋长。有一天他出游东南西北四大城门的时候,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和苦行僧;也在乡间的树下看到虫被鸟食,鸟被鹰啄的弱肉强食相,内心感到相当的震惊与冲击,由此体会了人间生、老、病、死等苦痛,于是出家悟道(出家日期为二月初八,因此,此日称为「佛出家日」)。经过多年的修行与苦思,终于领悟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哲理,最后修成正果,开始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活动,启发世人心智。

释迦传教的对象,包括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很多王族和富豪都给予他很大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后来信徒日益众多,就取代了印度原有的宗教,建立了庞大的佛教僧团,度化了无数的出家与在家弟子,使他们找到人生永恒的依归。他所传达的佛教思想文化,经世代相传,早已蔚成东方文化的一大主流,且为世界历史留下丰富精湛的文化宝藏。

释迦在传教初期云游四方,居无定所,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和集会,于是建立了寺院,以后又制定了僧众共同遵守的戒律,这就是现今寺院的起源。

释迦在八十高龄时患了重病,最后死于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外河边一片茂密的娑罗林中。释迦入灭后,遗体火化,佛舍利(遗骨)分给了各国的使者,被视为圣物,并建塔供奉。

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就会走路,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唯我独尊的「我」,并非指佛祖自己,而是教所有的人都要头顶上天,脚踏实地,尊重自己灵性的开示,掌握自己命运的锁钥。正当佛祖讲话时,突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因此在这天有些寺庙的僧侣会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称「香汤」,仿效这种情景为释迦像沐浴,因此称作「洗佛节」(国语称「浴佛节」)。浴佛的仪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净地举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庙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内供释迦小像,旁贮浴佛水,佛水是药草煮炼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匀水淋佛,即饮之。

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功德法会或行小三献礼来恭祝佛陀的诞辰,而各佛教寺庙也会准备素菜素饭,招待信徒祭拜,并举行花祭。举行浴佛大典的佛寺,大多也会举行放生法会,以结善缘,增进功德。


成道节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阴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即现今的"八宝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
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食腊八粥的风俗流传至尽,腊八粥早已经不只是腊八日的食品,罐装的八宝粥成为了人们日常的营养食品。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又能够能增福增寿呢。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本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

《风俗通.祀典》:“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蜡”“猎”三字在古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自南北朝始,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而另一项古老的腊八习俗——吃“腊八粥”,则相当普遍地衍传至今。 吃腊八粥,已成为腊八特有的节日饮食文化。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以各种米、豆、干果等做成。由于它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是佛教的施斋供品,故又称“佛粥”“福德粥”。腊八粥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腊八粥已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节令食品。清代,此俗更为普遍。腊八节那天,宫里用大锅煮腊八粥,请僧侣们诵经,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们赐粥。寺院僧侣们这天要举行隆重的育经及剃度活动,以庆祝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同时以杂粮干果等熬腊八粥供佛并馈赠来参加盛会的俗众。

在北京的雍和宫中,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熬粥用的大铜锅。 腊八粥的用料因地区与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麦仁、黑米,有的还放白果、百合、莲子、桂圆、绿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饯食品。这种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香甜可口。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把大麦米及各种豆洗净,煮成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最后放红枣、栗子、莲子、桂圆和糖,用旺火煮熟后,再用文火熬成糊状。煮好后,先盛出几碗,摆在供桌上,祭祀祖先。然后再装在食盒内分赠亲友,时间不得迟于中午。最后全家一起吃腊八粥。

在北京,连家中养的马、牛、羊、鸡、狗、猪等六畜也要喂几勺粥。因传说,天廷要在腊日派管理六畜的牛魔王、弼马温及猪八戒等下凡,查访各家六畜的生活情况。这样做,可使六畜壮实多产。有的地方还要在果树的树干和花枝上也涂一些粥,以祈求明年的果实满枝。还有的地方做完腊八粥后,要冷冻一部分,以后逐日取食,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止,取来年有余的好兆头。

伴随吃腊八粥的习俗,民间流传有多种传说。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据传他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寻求人生真谤,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此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他又累又饿,酷热难熬,昏倒在地。幸亏一牧女从此路过,用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样的稠粥喂他,才未被饿死。获救后,他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创立佛教。故佛教徒称腊月初八为“成道节”,并于此日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是一个节日。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来过节日,具体分为恭迎佛像,安座沐浴,祝圣绕佛,回向皈依四个步骤来进行。

这一天还举办功德法会或行小三献礼来恭祝佛陀的诞辰,而各佛教寺庙也会准备素菜素饭,招待信徒祭拜,并举行花祭。举行浴佛大典的佛寺,大多也会举行放生法会,以结善缘,增进功德。

成道节,又称腊八节。通常人们会取香谷及干果等造粥供佛,俗称腊八粥,后演为民俗 。

扩展资料:

成道节腊八粥的做法: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腊八粥材料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盐城市17685341795: 佛教所有节日 -
里香正心: 佛教节日诸佛菩萨圣诞(阴历)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准提...

盐城市17685341795: 下列属于佛教节日的有 ①成道节②浴佛节③涅槃节④圣诞节⑤复活节[ ] -
里香正心:[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②③⑤

盐城市17685341795: 佛教中的各种节日! -
里香正心: 佛诞节.阴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牟尼佛出生的日子.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以民间在这一天以各种香料浸水洗浴佛像,以各种香、花供奉佛像,这一天也必定斋戒布施,以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佛诞节也叫“浴佛...

盐城市17685341795: 如何浴佛及浴佛的功德利益和意义 -
里香正心: 世间浴佛,是福德,是因缘果报.出世间浴佛是浴自性佛,是功德,是明心见性.比如五祖弘忍大师首座弟子,神秀禅师说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盐城市17685341795: 浴佛节有什么意义以及他的功德? -
里香正心: 浴佛,也叫灌佛,是用净水洗浴佛像的一种仪式.传说佛祖降生于无忧树下的时候,有二龙王吐水洗浴圣身,故后世就有了纪念佛诞而洗浴佛像的仪式.《灌洗佛形象经》说,佛诞生时,随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当为...

盐城市17685341795: 观音菩萨用浴佛吗/观音菩萨用浴佛吗 -
里香正心: 观音菩萨不需要浴佛.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史书记载释迦牟尼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元前1027年),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传说佛陀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祖诞辰.

盐城市17685341795: 佛教的节日有哪些/佛教的节日有哪些 -
里香正心: 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节日,历经传承,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献供品、忏悔己过、布施僧贫、持斋念佛,以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和慈悲济世之心....

盐城市17685341795: 佛主生日? -
里香正心: 佛陀的生日是我国农历四月初八,这个是佛教界的共识.这一天也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浴佛又称灌佛,在古印度佛教中即为一种重要仪式,其源则在释迦降生的历史记载之中.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所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之时,路经蓝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诞生了悉达多太子,此时,难陀和优波难陀龙王(另一说有九龙)吐清净水,灌太子身.这一历史传说在古印度时即已流行,近代在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出土的佛传雕刻,都有反映这种情景的构图.后世浴佛是在佛陀诞生之日举行.

盐城市17685341795: 佛诞几月几日? -
里香正心: 佛诞日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一个宗教节日,是中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宜纳采、嫁娶、裁衣、理发、出行忌伐木、安葬、安床、祭祀、祈福佛诞日的来历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

盐城市17685341795: 在中国,佛诞日是在哪一天 -
里香正心: 明天啊,初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