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与松柏、青竹被称为“岁寒三友”,写一句描写梅花的诗句

作者&投稿:丑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梅花与( )( )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两句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松、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属于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苍松、翠竹被称为岁寒三友。墙角数只梅,凌寒独自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 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描写冬天的五言诗句有哪些?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欧阳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二十句描写冬天的古诗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6.隆冬到来时...

求描写"春、夏、秋、冬、花、树、山、草、水、日、月、星、风、雨、雪...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

有关冬天景色的词语,成语,古诗,歌曲和花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近义有:松柏寒盟 岁寒松柏 岁寒知松柏曲中冬一剪梅成语和词语: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天寒地冻 寒花晚节 天凌地闭 岁寒三友 一寒如此 东寒抱冰 天寒地冻 日长一线 瑞雪纷飞 雪上加霜 冬日夏云 雪中送炭 十月...

关于冬天的名人名言或诗句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

老树开新花的相关诗句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释义·赏析·引用】 傅山(1607-1684)是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曾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

关于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的 古诗
诗中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河\/江\/云\/别\/亲情\/乡情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

有关于名胜古迹的资料
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经此处入西湖,所以称花港。宋时,花家山下建有卢园,为南宋内侍官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园内栽花养鱼,风光如画,被画家标上花港观鱼之名。清代康熙时废园重建。这个景点原来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亩地,现已建成为占地20多公顷的大型公园。花港观鱼,以鱼为中心,穿过大草坪,便是鱼乐园,...

描写云南风景的词语
14: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喜春来》【元】曹明善1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18: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19: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2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云南风景的诗句 60句描写云南风景的诗句 60...

木字旁寓意好的字?
成语用字:“青竹丹枫”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借指南北。用作人名时寓意着人风度。???、果——指果子,果实,后也有结局,成效,实现等含义。出自“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用于人名时,德艺双馨。???、梦——梦字的原义是指睡眠中所产生的一种幻象,后又引申指想象...

台湾有李勇庙吗? 李勇其人的生平有吗?
南投县竹山镇的保安宫李勇庙又称为随驾王爷庙,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占地面积约一百坪,庙宇两侧建有城堡式亭楼,前方庙埕广场有一水池,距离庙宇北方五十公尺处设置有一座身穿盔甲全副武装的李勇塑像,近来增建多座建筑,包括新庙、庙庭及图书馆等,目前整体范围达六百坪。相传嘉庆君当年至竹山一带遇到劫匪...

巧家县19618905209: 为什么中国人把梅花和松 竹一起誉为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

巧家县19618905209: 梅 松 竹 为什么称之为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傲骨铮铮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巧家县19618905209: 梅花与什么松什么竹称为岁寒三友是什么 -
蒲勤滑膜:[答案]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

巧家县19618905209: 梅花和什么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 梅花和松树、竹子并称为“岁寒三友”. 松、竹、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

巧家县19618905209: 为什么把松竹梅叫做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答案]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 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

巧家县19618905209: 把梅、竹、松叫做岁寒三友是为什么? -
蒲勤滑膜:[答案]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

巧家县19618905209: 梅竹松为什么叫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 梅竹松是在最寒冷的时候开放,在冬天只有它们三个作伴,所以称为“三友”,这就是他们的原因

巧家县19618905209: “岁寒三友”是指的哪三种植物 -
蒲勤滑膜: 岁寒三友指松树、竹子和梅花.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在旧社会结婚时,...

巧家县19618905209: 松竹梅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 -
蒲勤滑膜: 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巧家县19618905209: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植物? -
蒲勤滑膜: 岁寒三友都是比较耐寒的植物,指松树、竹子、梅花,.拓展链接梅花,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早春先叶开花,有红、白、绿等色.原产中国,列十大名花之首,栽培历史有3000多年,品种繁多.梅花抗寒傲雪,与松、竹同被誉为“岁寒三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