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卫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阳国志记录了哪些内容?~

《华阳国志》《华阳国志》是东晋时期常璩撰写的记述巴蜀地区历史、地理的地方志,全书共有12卷,大约有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传说时期,下到成汉政权的灭亡。前4卷主要记载了梁州、益州、宁州三州的历史与地理。第五道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蜀汉、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后三卷则记载了三州的“贤士列女”近400人。《华阳国志》把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者结合起来,是中国方志编撰史上的创举,保留了许多不见于正史的宝贵史料,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重要史料。


华阳国志 作者晋常强
《华阳国志》,一作《华阳国记》①, 《水经注》赂称
《华m记》②。是书十二卷.晋常强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
整的一部地方志。
此书记载地域范围为冒代梁、益、宁三州,当今四JII、云
南、皮州三省及陕西、1t肃、湖北三省部分地区。书称“华
阳”者,晋代梁、益、宁三州届牧《禹贡》梁州之域,谓“华
阳照水惟梁州”,当为滥筋。又是“K《蜀志》云: “蜀之为
邦,天文扑洛辉其上,地理顺、嚼铁其娩五岳则华山表其
闲”。又白: “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 西奄
峨、喂,地称大府,原日华闭。”此可见,华阳因取义丁自然
地形,以地居华山之阳得名③,亦即以即R国志》名目之来
历。
作者晋常强,字道路,纷郡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北)
人,生卒不祥。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掌若佩人称“蜀
史”。此职使其得以接触大量文献,进行广泛实地调查之便,
为编纂是书提供了条件。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
常琼劝李势降④,后任桓温参军。晚年或可在理康不得志,于
《华阳园志》中每每借题发挥,牢骚溢于言表。掀今人刘琳氏考
派此书成书年代当在东晋司马耽永和四年至十年(348—355)
之间①。常蹿若述陈是书外,尚有《汉之书》笔 多记成汉
民但传下来的难《华阳国志》而已。
2、内容·体裁
《华阳园志》十二卷,本文约十一万字。其卷次为:第一
巴志,第二汉今志(以J:梁州>,第三蜀志(益州),第四角
中志(宁州),第五公孙述刘二牧志,第六刘先主志,第七刘后
主志,第八大同志(记汉晋平蜀之后事),第九李特雄期寿势
志,第十光贤士女总赞(晋前人物),第十一后贤志(晋代人
物),第十二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光后以来士女目录。
是书记事范围,从时间上说,姑于开辟,终于晋水和三
年;从地域况为梁、益、宁三州三十三郡一百八十县。全书
包括三部分:一至四备写历史、地理,以地理为主,类似正
史中的地理志;五至JL卷,以编午休的形式叔述公孙述、刘焉
刘球父子、蜀汉、成双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略
似正史中的本纪,十至十二卷,记载自西汉迄东晋初年的“贤
士贞女”,相当正史中的列传。这种写法,刘琳光生概括为,
“从内容来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体裁来况是
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的三结合。”③这是符合是书实际情
况的。然而归根结带,《华阳国志》是一部方志。
3、价值.特点
我国始有方志之依可溯之于先秦以因为主以文为辅的
“土地之固”。汉魏六朝以6,以图文并重之图经体方志,抑
或离开图的载言纪事的方志,应运而兴。先于《华阳国志》的
各类方志已经很久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即达上百种,可惜或早
已亡仇或只能片断地散见于他化唯独《华阳国志》转辗钞
玑挺拔于方志之林,成为今日传世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方
志。此当非属偶然,应归于它的史料价值和所独具之编祭特
色。
从历史地理价值氮前四卷是全书的精电正如刘琳先生
所归纳的,记载着各州的历史,郡县的沿革,治城的所在,著
名的山川,重要的道队一方的物产,各地的风俗,主要的民
族,名宦的政筑各县的大姓,等等。所有这色为研究我国
古代西南边疆地理、政治史、经济史、民族文提供了宝贵的史
料。特别是:在古代西南地理方面有补于《汉书。地理志》、
《后汉书·郡园志》、《晋书·地理志》;在政治史方面,有
补于《三国志》,在经济史方面,有补于《史记.河渠书》、
《汉书.沟砌志》,以及《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贷
志》、《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贷殖传39在民族史方
面它对于西南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部落特别是其中主要者的
历史及其同汉族、中央政府的拄还关系所作记载,比史、汉等
《西南夷列传》详尽得多,更有许多为正史所缺失。上述足见
此书博大精深,史料价值是很高的。它的内容上的三结合和体
裁上的三结知对后世地志从唐宋时期的《元和郡县志》、
《太平安字记》直至元明清时期的《一统志》和各地方各类方
志,似乎都不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编纂特点大凡有五:
第一,是书内容上的历史、地理、人物的三结合,体裁上
的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这是方志史上的一个创
举。它比较前此一般方志小历史、地理、人物分离, 各执其
一,只能反映地方史地的—个侧面来此是一种更完备纳全新
的方志体裁。其实,这种写法正是编纂正史的基本要求。作者
当是以正史《史》、《汉》为难修志,既充分发挥了方志记载
地方的优执也俭达到了不亚于正史的史料价值。
绍二,此书是专门记载包括几十种少数民族的西南边疆地
区的方志。从时间说,包括了晋以前上千年历史;从地域范围
说,包括了云、贵、JIE省和陕、化、鄂部分地区。从时间范畴
抑或空间范畴氰它都是非常博大丰富的,这在我国方志史上
不仅是空前的,后世亦属鲜见。

《华阳国志》,为东晋时期梁、益、宁三州的地方志。全书十二卷,内容为三部分:一至四卷以地理为主;五至九卷,叔述蜀汉、成双割据政权,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十至十二卷,记载自西汉迄东晋初年的“贤士贞女”。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共12卷,约11万字。

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

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全书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等共12卷


华阳国志的作者
成汉灭亡后,常璩加入晋国,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全书共十二卷,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华阳国志》编纂特点:1、书内容上的历史、地理、人物的三结合,体裁上的地理志、...

《华阳国志》为什么叫《华阳国志》?华阳国有吗?
我只知道:华阳国志 作者晋璩,字道将

华阳国志译注《华阳国志译注》内容提要
《华阳国志译注》作为中国史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汪启明和赵静两位学者倾力翻译与注释,堪称《华阳国志》问世1600多年来首部译注本,它的诞生在学术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紧承刘琳的《华阳国志校注》和任乃强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的学术脉络,为后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该书的序言由著名史学...

茶的来源
茶源于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其中表明在周朝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具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从而证实了茶叶的来源。茶的来源: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

《华阳国志》卷九(2)
《华阳国志》全书十二卷,约十一万字。全书内容,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至四卷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历史、地理,其中也记载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等,但以记地理为主,其类似于“正史”中的地理志;五至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和李氏成汉四个割...

<<华阳国志>>的作者是谁啊?
《华阳园志》中每每借题发挥,牢骚溢于言表。掀今人刘琳氏考 派此书成书年代当在东晋司马耽永和四年至十年(348—355)之间①。常蹿若述陈是书外,尚有《汉之书》笔 多记成汉 民但传下来的难《华阳国志》而已。2、内容·体裁 《华阳园志》十二卷,本文约十一万字。其卷次为:第一 巴志,...

华阳国志与历史的关系
根据对《华阳国志》和成都华阳的各自来历梳理,其实就能明白,虽然《华阳国志》是生活在四川蜀地的古代学者常璩所撰写的一本内容上有关于四川巴蜀的古代历史地理著作。但书名中的“华阳”有特定的古代地理含义,不是某一个明确的地点,而是一片涵盖川滇黔的大范围地区,绝不仅仅是主要描写成都的历史,...

常璩出生于哪里
蜀李书汉兴初,常璩取《汉纪》所载公孙述事,像陈寿书一样,将内容分为《纪》、《传》两部分,称为《蜀汉书》,正文共九卷,合《自序》共有十卷。因为李势将该书送给石虎,已删除常氏《自序》,改称《蜀李书》,所以北方的文士最先传抄。又名《汉之书》、《汉志书》等,后来改写为《华阳国志》一部分。

最早记载茶叶作为日常饮品的文献
最早记载茶叶作为日常饮品的文献为《僮约》,王褒的《僮约》是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此书撰于汉宣帝三年,内容如下:”脍鱼炰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说明茶叶在当时已是商品,可以买卖,并作为日常饮用,至少已开始在中产阶层流行。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

三国演义前两回大概内容,主要人物
张飞(约166-221),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华阳国志》主要内容是什么? -
房庭庆大:[答案]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共12卷,约11万字.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华阳国志(常璩著书籍) - 搜狗百科
房庭庆大:[答案] 华阳国志》是记述巴蜀历史地理的历史典籍,作者为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的常璩.全书共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刘焉、刘璋)志》,《刘先主(备)志》,《刘后主(禅)志》,《大...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①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修筑完成后的情形?②这项水利工程由何人主持修筑?③... -
房庭庆大:[答案] 你好. 1.反映的是都江堰修筑完成后的情形. 2.这项水利工程由李冰父子主持修筑. 3.修筑于战国时期.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最早的地方志是那一本. -
房庭庆大: 根据地方志的定义,最早的统一性、系统性的地方志应该是《尚书·禹贡》或《周礼·职方》,当然这些书籍具体行程时间有待考证. 不谈上述书籍,最早的全国性地方志应该是《汉书·地理志》.但它们都不是单独成册的. 最早单独整理、记叙详细的全国地方志应该是《括地志》,此书已佚失;地方性地方志应是《华阳国志》.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书有哪些? -
房庭庆大: 古代史料 1.陈寿(西晋)《三国志》 其中包括了裴松之的注解,引用的《江表传》、《典略》、《魏书》、《魏略》、《吴志》、《傅子》 、《汉晋春秋》、《曹瞒传》都已经失传. 2.王安石(北宋)《资治通鉴》 其中最据价值的是胡三省的...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①请你翻译古文.                            ... -
房庭庆大:[答案] ①意译: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的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 ②四川. ③因为当地农业生产有保障,人们生活比较富裕,就象天上的神仙们居住的天堂一样.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读材料,回答问题:(1)上述内容反映的是哪项古代工程?(2)这项工程修建于何... -
房庭庆大:[答案] 据“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上述内容反映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李冰的治水经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房庭庆大: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以及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事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537514732: <华阳国志 >关于物产的记载 -
房庭庆大: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榖.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支蔓有辛蒟,园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