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坚强的人的事迹

作者&投稿:狂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坚强的人及他的事例~

1、霍金
霍金是一个懂的感恩生活和乐观不屈的人。
霍金从小就拥有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大学时代(当时还没患病),他就意识到,肯定会有一套能够解释宇宙的万物理论,并陶醉于对其的思索之中,把之当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极强的使命感。

在他21岁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他也消沉过一段时间,极度失望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努力去帮助一些人们。医生当时预测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过后情况并不是非常糟糕。
后来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个病房的男孩,那个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觉得自己还不算倒霉,不应该就这样放弃,自己17岁就考上剑桥大学,拥有异乎常人的头脑。
患病后,霍金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个人传记中谈到,他并不认为疾病对他有多大影响,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时,他又努力证明自己能够象常人那样生活。
2、桑兰
桑兰,着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
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着名”,甚至更为“着名”。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着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
3、贝多芬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乐名城维也纳,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铭刻在音乐艺术的辉煌史册上,在这座讲究礼仪的艺术之城,就是皇族驾临,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在这个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许这个掌声会有十次、二十次…
这是一个何等恢宏壮伟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在这里,一部不朽的音乐杰作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乐坛上。

罗曼·罗兰用激动的笔触写道:“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
4、孙膑
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在今山东鄄城人,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出土,有一万一千余字。
5、屈原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张海迪(zhāng hǎi dí),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当代女作家。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历任山东莘县城关医院医生、广播局无线电修理工,济南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残联第一、二、三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肢残人协会主席,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张海迪学习非常刻苦,曾经自己翻译过一本10万多字的外语小说。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美丽的英语》《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诗歌是怎样炼成的?
  ——访凤山县打工诗人黄补祝
  张世万
  感动。
  对于这个爱诗如命的穷困潦倒的打工仔,我唯有这两个字来表述我的心情。
  黄补祝(原名黄甫祝,笔名秋凉。)七0后,东兰人,父亲曾在凤山做过邮电临时工,他自小在凤山成长。记忆中,父亲是个喜欢吟诗的人。在父亲的眼里,他是所有子女中最聪慧的,父亲希望他能在诗中学会如何做人。于是在黄补祝才五岁多点时,便买来了《声律启蒙》一书,天天教他读。并且,下了死命令:“想吃饭,就得背,每天五句。背得了才可以吃饭,背不了就别吃!”每餐饭前,父亲都要他背书,而且严厉到了极点。“那时,为了能吃上饭,我不得不努力地去背呀背!”黄补祝回忆说。于是,还没上学,《声律启蒙》就让他背得滚瓜烂熟了。长大后的黄补祝渐渐明白,其实父亲要他背了诗才能吃饭是他的一大乐事,因为他也爱诗。在父亲的督促下,黄补祝对诗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七八十年代,他家由于兄弟姐妹多,共七个,他是最小一个。父亲每月领着二十元的工钱,能够养活他们一家九口就不错了。到黄补祝上初中时,父亲被辞退了,于是没了经济来源,初一没读完,他就被迫辍学回家。
  1993年,18岁后的黄补祝走上了去广东打工的艰辛之路。由于对诗的钟爱,打工闲暇,别人玩扑克、麻将,他却独自一个人到附近的图书馆看书。他最爱书店里的两本书:《杜甫诗集》《唐诗三百首》,简直爱不释手。每次书店关门时,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第一个月的工资,他领到了60元钱。虽然每天只有两元,但黄补祝爱诗心切,硬是花了16元买下了《杜甫诗集》,第二个月又买回了8元钱的《唐诗三百首》。在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把诗集里的诗呀词呀咀嚼透烂。后来,他又阅读了唐诗宋词,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最崇拜的是婉约派的李清照和李煜。他说他们的作品跟他的人生极为相似。2007年后,他开始萌发了写诗的欲望,自撰笔名“秋凉”。2008年深秋,为了生计,他抛妻别女,从广东只身前往上海。在饱尝思亲之苦后的他写下他的第一首藏头诗:秋风扯袂泪痕斑,凉露湿衣未觉寒。命里星程兼月路,苦中强笑到江南。不久又回到广东,做起了建筑工人。由于收入很低,为了养活一家人,每天中午自己只能以馒头充饥。其间写下了一首自嘲诗:一元四个小馒头,解我饥乏解我忧。夏揽少陵攀竹架,秋携太白建高楼。不将酒意诗囊掖,难把青春寂寞愁。且让贫贱随水去,乾坤赋里话沉浮。在这诗中,我看到了一个爱诗的打工仔的坚辛与豪迈。
  2010年2月,滞留在广东的黄补祝接到家中80岁的老母来话,问他过年回家没有。当时,由于老板无法付钱,他和同伴们都没拿到一分钱,回不了家。母亲的一句话,顿时让他泪流满面。于是,便以日记的方式愤然写下了《民工》一诗:年来母问归家否?千蚁噬心痛不休。只恨工头欺血汗,堪怜孝子盼薪酬。毒蝇不晓耕牛瘦,明月安知远客愁。急火将燃眉目处,西风怎的又嗖嗖!
  2010年9月中旬,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做建筑装修工的黄补祝在凤山乔音一农户家安装楼梯扶手时,由于不小心触到了裸线头。惊骇一下,仰面从二楼摔下一楼。造成了椎间盘严重骨折。需要动大手术,否则将终身残废。但手术费用就要三万多。而之前他多年来的所有积蓄都不到一万。在去医院之前已花去了不少,而自己几个要好的朋友的处境也和他相差无几,都帮不上他什么忙。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出租房里卧床。
  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他和他一家是个致命的打击。他爱人早年得过重病,身体一直孱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照顾年幼的女儿和生火做饭一类轻便活儿。事发后,他一家很快便陷入了无米之炊的绝境。没有了收入,还得借钱治病。没钱买米,买菜,更不要说吃上一餐肉了。亲朋好友看他们极为可怜,便接济他们一些米,一些钱。一斤米分作两天煮,每天半斤米煮一锅稀稀的粥。一家三口一天到晚就喝那一锅稀稀的粥度过二十四小时。过年了,家中还是连下锅的米都没有,爱人只得带着女儿天天到外婆家去,然后再从外婆那里打包来给他。而房租也已到期,房东来催了好几次,可他去那里要钱呢?看着在床上痛苦呻吟的黄补祝和他柔弱的妻子,善良的房东只得一再宽限又宽限。而他却心如刀绞,一头黑发瞬间半白。他眼含泪水地写下了一诗:莫问凄殇何所惹,皆因落迫染沉疴。曾经子欲千层厦,未料夫穷一寸窝。愧涩囊中金贝少,羞惭帽里白丝多。终年讨米充饥腹,半辈拈悲入锈锅。
  四月初后,已经躺在床上近七个月的黄补祝,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他便想自己很快就会死去。可是他又怎能甘心呢?他深深地爱恋着养育了他三十七八年的凤山这块红土地。他于是黯然写下一首词,《八归,别凤山》:鸳鸯泪雨,三门萦水,人瞰画阁愁独;云峰洞里惊诗路,还被凤凰飞去,秀句难读;冷眼尽归图画处,隔栏岸,迎龙华屋。 最可惜,终别凤山,欲暮竟燃竹;须信风流渐阻,执樽酒,慰此凄凉心目。双泉清浊,鸳鸯洞雾,赖有莺歌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耐,故人陌路,望彻凤山,相思无雁足。
  他每天都在不停地写诗,用写诗来排遣自己郁闷至极的心情。他很想把自己的心事向一个不认识他的人倾诉,可是向谁诉说?一天,他在手机网上看到了“凤山人在线”这个网站,他心中顿喜,这将是一个极好倾诉的地方,于是便以“秋凉”的网名把卧病以来所写的两百多首诗词陆续地发到该网站。
  尽管每天都在用药,床单都变成花花绿绿了,但他的病仍然没有半点起色。6月份后,他开始有了轻生的念头。他觉得自己拖累了妻子,他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不能给妻子最大的幸福,他感到非常的悲哀。他不能再拖累妻子了。妻子还年轻,还有更好的选择,他要给妻子这个机会。但是他又无法停止对妻子的深深地爱恋,于是他只能想用死的方式来报答妻子。在他万念俱灰、万般绝望后,他用遗嘱的方式给妻子写了一信:《来生做你的儿子》题记中写道:
  风碎烛残,尘无苍;水云飞袖,夜阑霜;闲庭花落,菩提语;琵琶写意,几秋凉;月下琴声,幽若诉;弦弦堪断,离殇伤;偶问相思,祭何处?红尘茫茫。两相忘。……文中写着:……你终究就只能是我,我也只能为你,一半素卿,一半秋娘。 前世我是你身后默默随行的雁,今生你是我冢前衔着风信子的寒鸦。来生呢? 也许来生我会是你的爱子。你会是我魂牵梦绕的娘亲。可是你一定要记得埋下些许感动的线索,好让我永生永世地寻着你!
  写完遗嘱,他便把手机往旁边一塞,作别了手机。只等待最后一刻的来临。可是十天过去了,他没有死,二十天过去了,他还没有死。而病情依旧。他哀叹上天的不公,大声地质问上苍,为何如此地捉弄他?
  一天,他昏昏沉沉中听到手机在响。微微睁开双眼,是个陌生的电话。他没有接,也不想接了。可那电话响了又响,他只得接了。正是这个电话,把它从求死的路上拉了回来。一听,竟然是凤山人在线的版主打来的。版主告诉他,说他的诗文写得很有水准,版主还告诉他,说凤山正在筹办《凤山文学》这一刊物。
  这一电话,犹如一声春雷炸醒了他。“我要活下去!我要好好地活下去!”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他。从那后,他的病竟奇迹般地有所好转。一天,他竟然接到县文联打给他的电话。要他到文联办一趟。那天,县文联办给了他500元慰问金。还送了著名作家、河池市文联主席潘红日的小说集《说事》给他,并建议他把所写的诗投给《河池文学》看看。此时的他,则像枯木逢春一样,得到了雨露和阳光,顿时焕发了无限生机。文联领导的重视使他有了新生希望。他激动地敲响了键盘:乍醒归来天地囚,曾经落魄忘金秋。鹏飞十万青山去,象转三千世界收。悲雁休沉凄靡地,伤鸿又续最高楼。前方岂是当时月,此日敢同鸡梦纠!诗的大意是:总以为这天地是个牢房,忘了秋的凄凉后面也是个丰收的季节。我还应如大鹏一样志在千里,如大象一样收获凄楚以外的金黄,不要在沉迷于伤痛,该拾级而上,登上我的高楼。这月已不是昨天的月,我该与病魔死神斗争,绝不妥协!
  奇迹出现了,他的身体竟然渐渐康复了。某日,市文联主席潘红日给他发来短信:补祝兄弟好!大作已拜读,已编选六首交代编辑发《河池文学》,另外的过后再发。这消息对于他,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犹如沐浴在和绚的春风里。
  7月底的一天,他颤颤巍巍地散步在九曲河畔,来到一报刊杂志亭,一本书名叫《凤岭诗刊》的书顿时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黄补祝对诗有着与生俱来的嗜好,只要一看到‘诗’这个字眼,他就特别的兴奋。翻开一看,竟然是凤山诗联协会出版的诗集。他不由一阵惊叹,没想到在这小小的凤山竟然有那么多爱诗、写诗的人。他一看书价6元,自己身上只有5元。他本来是要买一包烟抽的。紧攫着书对报刊亭的老人说,我只有五元,还少一元,你先给我,过后我再把那一元拿来给你。老人说,那是最后的一本了。他立即着急地说,那我非拿走不可,你不给我也拿走。老人问他,你为何那么想买这本书?他说,我爱诗,读诗是我的第二生命。老人很受感动,说那一元钱不要了。之后,他向凤山诗联协会郑重的递交了入会申请书。
  2011年 8月11日,凤山县举办政协主席黄孝谋诗集《璞怀愫咏》出版发行座谈会。应邀前来参会的河池文联主席、著名作家潘红日来到他身旁,拍拍他瘦削的肩头说:“补祝兄弟,加油!努力点,在意境方面多下点功夫!我得知了你的处境,你是个穷困潦倒的却有梦想的打工诗人。你的功底很不错,千万不要在磨难当中消沉、自暴自弃!”此情此景,恍然若梦,他,热泪盈眶。
  “我的这一梦想已经很久了,就是想将来能出版发行一部属于自己的诗集。”这是他不懈追求的梦想。
  现在,为了生活,为了家,为了不让孱弱的妻子为他过度地操劳,更为了实现他那至圣的理想,如今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他,不得不干起久违了近一年的建筑装修工的活儿。
  以前,我读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我读到秋凉——黄补祝的诗,更知道了“诗”是怎样“炼”成的。我由衷地给黄补祝这个在贫困与病痛中挣扎的,固守着对诗词文学热爱信念的打工诗人一份祝福和鼓励。

  黄补祝简介:
  职业; 无
  年龄; 1974/12/30
  简历; 目前是半个凤山人,从小在凤山长大。
  爱好; 唐诗宋词 现代诗词 散文诗 诗钟楹联

在网上找《被13所学校开除的男孩》

司马迁,爱迪生,霍金,史铁生,张海迪,海伦凯勒

张海迪

张海迪事件


遇到挫折坚强面对的名人事例。很急!
事例一:体操运动员桑兰在1998年遭遇严重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尽管如此,她没有放弃,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和灿烂的微笑面对生活。桑兰不仅自学自理,还积极接受教育,成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中国残疾人的榜样。事例二:音乐大师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已经完全失聪,但他依...

关于坚持的名人的事例
我了解的关于坚持的名人的事例有:一、苏秦战国时苏秦,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二、孙康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由于坚持不懈,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三、达·芬奇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四、吴吉昌农民科学...

关于人的坚强不屈的事例
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

古今中外克服困难、自信乐观、坚强面对生活的名人事例
1、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2...

坚强的名人的事例
1、司马光读书。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

生活中坚强的人的事迹
1、海伦凯勒,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

身处逆境却坚韧不拔的典型人物事迹
1、失聪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博斗,永不低头,对人生的感触极深,了悟人生的意义,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深刻感情,处处充满了自信。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的耳朵竟然聋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重新来过。...

有关坚强的名人事迹
1、贝多芬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

关于名人坚强意志的事例
1,张海迪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

名人宁死不屈(有骨气)的例子
1、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

港南区15344631885: 关于坚强的感人故事急需三个(真的不需要很多,好的故事,一个也可以哦!)关于坚强的故事,不需要很长,希望不要给我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感人... -
烛瑗硝酸:[答案] 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 同学们从倒塌的校舍中救出了大量幸存者,仅高三3班生活委员申龙所在的小组就救出十几名同学.同学袁垒一人就救出6名同...

港南区15344631885: 有什么关于坚强的名人故事吗 -
烛瑗硝酸: 1朱德投笔从戎~~2陈平忍辱苦读书,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3陆羽弃佛从文,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4万斯同闭门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

港南区15344631885: 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越多越好 -
烛瑗硝酸:[答案] 一、海伦·凯勒(1880-1968),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 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

港南区15344631885: 求几则在逆境中顽强不屈的名人事例.追问:说清楚点好吗? -
烛瑗硝酸:[答案] 霍金是一个懂的感恩生活和乐观不屈的人.霍金从小就拥有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大学时代(当时还没患病),他就意识到,肯定会有一套能够解释宇宙的万物理论,并陶醉于对其的思索之中,把之当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极强...

港南区15344631885: 生活中坚强勇敢的人和事例 50字左右 -
烛瑗硝酸: 桑兰 郭碧蓉 很多啊!自己可以搜集一下他们的事迹 抠一下细节好了

港南区15344631885: 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事迹需要3个~不要太长的,简便一点. -
烛瑗硝酸:[答案] 1、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 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接触社会、体验民情、... 也遭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同时耳朵也也丧失了听力.在这最痛苦的日子里,贝多芬对音乐的追求却没有停止,他坚强的个性没...

港南区15344631885: 关于名人坚强的故事 5 -
烛瑗硝酸: 意志坚强的名人故事 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

港南区15344631885: 求3个名人事例~要简短一点的,最好只是关键片段,有的HELP ME~最好是面对挫折坚强不屈的人! -
烛瑗硝酸:[答案]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 “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

港南区15344631885: :名人通过坚强的毅力获得成功的事例 -
烛瑗硝酸:[答案] 如果说人生是一枝“凌寒独自开”的梅,坚守自我就是那默默浮动的暗香,只要你耐得住寒冷和寂寞,你的人生就会香远益清.如果说人生是一只小小的鸟,坚守自我便是精卫填海的执着,只要你朝着心中的信念永不言弃,你的人生就会张扬出瑰丽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