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礼乐崩坏的表现形式

作者&投稿:谢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礼乐崩坏的含义~

礼崩乐坏 ( lǐ bēng yuè huài )
解 释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 处 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礼坏乐崩

【答案】C
【解析】礼乐指西周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制度的制定与战争的发动都由周王决定。而春秋时这一制度遭到破坏。

周朝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所标榜的有着良好秩序的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战国打乱了这一秩序,各诸侯国自行其是,周天子成了一个牌位,整个社会重新洗牌了。原来政出天子,学在官府,不论祭祀、征战、日常生活,一切都井然有序。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主要表现就是中央政权衰落,诸侯力量强大,政令不由天子出而出于诸侯,这在礼法上叫“僭越”,周以后的所有犯上的、作乱的,都可以用“僭越”一词概括定性。

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强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马克思有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由于铁器的发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积极开辟私田,因为私田不用交税。井田制逐渐瓦解,早起地主阶级产生,到鲁国“初税亩”,再到秦国商鞅变法,封建制逐渐建立,本来新的上层建筑出现,人们生活会改善,但封建制的建立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接连出现,赋役,兵役使人民苦不堪言。依据;楚王问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硕鼠》,

补充回答:三纲五常是宋代才提出的,周朝本来就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制度,远非你所说的蛮夷。而孔子也仅仅是诸子百家之一而已,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不是主流。秦国其实算是蛮夷。孔子是首创,然后后人孟子等延续下来他的仁政治国,汉初主流思想是道家的老黄无为,汉武帝之后慢慢儒家才上位的。

天子失势

其实这个礼崩乐坏,主要指的是周礼,周乐的被破坏。例如:诸侯不再定时朝觐周王,不纳贡而且还超越王侯的规格行祭祀的仪式;


战国时期的君和候,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随着周朝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败,而周天下分封的诸侯国又不断的变强,在春秋末期,周天子逐渐失去了权威,随着周朝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逐渐崩坏,就是周朝时期所谓的“礼乐崩坏”,周代封建礼教和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出现重大变局。到了战国中后期时,周天子之前分封的各诸侯国...

六国合纵攻秦,反而使大秦看清关东六国的虚实和懦弱,得不偿失!_百度知...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大争之世 东周末年,天下大争,混沌之世,礼乐崩坏。斯时,周室倾颓已久,威严扫地,早已不复昔年武王伐纣之盛况。直至三家分晋以下克上,周威烈王不但不能兴兵讨伐,反而将犯上之臣韩虔、赵籍和魏斯册封为诸侯。周室之衰甚矣!二十七年后,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更是...

秦国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是因为什么呢?
秦国有了一系列的变法,这些变法让秦国的实力变得非常的强,经济非常的好,这样的话利于他们军队的扩张,最终实现了统一。

第四节 万古长夜
这些事情,贯穿着整个春秋时期。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礼乐崩坏。 到了战国时期,已经从礼乐崩坏发展到了天下大乱的地步。 有三家分晋,韩、赵、魏将晋国吃干抹净。 有田氏代齐,齐国传承自姜尚的姜氏家族被田氏取代。 而秦统一六国之后,则是改天换地。 在这个过程中,“旧制度解体,旧秩序崩溃,旧道德沦丧。”贵族...

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这句话呢?
这位“弑父”的周天子名声尽失,东周因为迁都,地窄人寡,无力再控制诸侯,因此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无“义”之战由此开始。二、仁义不施,战无道义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C 【解析】礼乐指西周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制度的制定与战争的发动都由周王决定。而春秋时这一制度遭到破坏。

秦时明月的东皇太一在历史上是谁
东皇太一不属于历史人物,属于神话人物,所以历史上没有东皇太一这个人。东皇太一古代传说中的神祇。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诗歌楚辞《九歌》里面,是春秋乃至战国时期楚国(或南方)百姓中所信仰和祭祀的天神。东皇太一是楚地至高神,或与太一神、泰皇有关。《文选》认为东皇太一即太一。东皇太一其“东皇”并非...

曾经非常弱小的秦国,是如何逐渐崛起并统一天下的?
此时天下富饶之地大多在河洛一带,洛阳成为周室新的京畿之地。然而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崩坏,天下诸侯纷纷崛起,自郑庄公始竞相称霸。此时,由于天下诸侯林立,河洛地区虽然富饶,却也成为四战之地,防务、外交成本巨大,难以崛起,反而是位于边缘地带的齐、晋、楚、秦等国先后崛起。不过,春秋时期晋国强大...

不到黄泉不相见出自哪里?拉开了礼乐崩坏的序幕
它是发生在春秋初期的一段历史,一母二子为郑国政权相互搏杀。《左传》有记载,“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春秋初期,郑国与秦国一样是新型小国,但因护驾周平王有功而被封为卿士,得到大量肥沃土地,在周王室的支持下,很快成为当时的一流强国。郑武公的妻子是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她为郑武公生了两个...

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这句话呢?
这位“弑父”的周天子名声尽失,东周因为迁都,地窄人寡,无力再控制诸侯,因此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无“义”之战由此开始。二、仁义不施,战无道义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

庆安县19455409025: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
毅翁优尼: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

庆安县19455409025: 礼乐崩坏与厚葬传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求解! -
毅翁优尼: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主要表现就是中央政权衰落,诸侯力量强大,政令不由天子出而出于诸侯,这在礼法上叫“僭越”,僭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葬礼上,当时诸侯棺椁的选材和工艺都非常讲究,所用木材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楠梓之类.满城汉墓中的漆棺外镶26块玉壁,内镶192片玉片.所以说没有礼乐崩坏就没有厚葬传统.

庆安县19455409025: "礼崩乐坏"中"礼"是指什么"乐"是指什么? -
毅翁优尼: 礼:礼仪(礼教、礼貌); 乐:乐器(乐理) 这里的“礼”、“乐”实际上是指代封建时代所有美好的事物.------------------------------------------------------------------ 释义: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

庆安县19455409025: 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
毅翁优尼: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推荐于 2017-10-3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

庆安县19455409025: 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 儒墨道 -
毅翁优尼: 先秦时期,音乐是“礼乐制度”一部分,儒家最讲究周礼,当然也重视乐.乐的主要是起到辅助礼的作用,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仪式.因此孔子见“八佾舞于庭”,怒斥季氏僭越礼制,愤然离席.所以乐在儒家眼中是上层统治阶级区分等级,明确贵贱,具有极强政治性的的高雅文艺娱乐活动.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反感礼乐的繁文缛节,提倡顺其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道家眼中,雨声,雷声,流水声,鸟鸣声,乃至乐器声都是在天地“大气”下万物共鸣而产生的天籁.因此对于道家来说,自然的声音是“大乐”.再谈到墨家,墨家崇实务,摒弃一切娱乐活动,因此毫无音乐思想.

庆安县19455409025: 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及其价值 -
毅翁优尼:[答案] 先秦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历时千余年. 原始社会及夏商两代主要弥漫着统治神授观念,如“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之类.商周之际,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而后转为“敬德保民”.究其原因,主要是...

庆安县19455409025: 礼仪经过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哪些变化 -
毅翁优尼: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从先民时期是到东西周时期是一个变化阶段,东西周的周礼在曲沃代翼之后的礼乐崩坏,而后秦汉时期确定了儒家的礼仪,而后到了宋代进一步完善,最后一直到现在,封建社会崩太,现在的礼仪开始出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