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

作者&投稿:尉迟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中 所有 之 其 以 的用法,意思 在线急等!!需要复习非抄答案。~

一、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二、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三、之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扩展资料:
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②(烛之武)辞曰
③(烛之武)许之
④敢以(之)烦执事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⑥(晋)许君焦、瑕
⑦阙秦以利(于)晋
二、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以乱易整,不武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⑤失其所与,不知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五、所字结构
失其所与,不知 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
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所学”意即所学到的东西。
参考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百度百科


1、代词:

原文:公从之。

翻译:我将听从佚之狐的建议。

2、的:

原文: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是我的过错。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原文:行李之往来。

翻译:出门所带的包裹。

4、宾语前置的标志:

原文:何厌之有? 

正常语序:有何厌之?

翻译: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5、动词,到:

原文:缀耕之垄上。

翻译: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扩展资料:

“之”的常见用法: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翻译为“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5、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翻译为“我想到南海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之



烛之武是人名。没有用法。

烛之武,烛地叫武的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围郑,烛之武前往秦营之中,向秦穆公陈说利害,终于使得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派兵保护郑国,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扩展资料

作品北京: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

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

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都只字未提。

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在说理这个主题上,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烛之武退秦师



  1. 烛之武(之:是人名中字,不做解释)

  2. 公从之(之:代词,指代佚之狐的建议)

  3. 臣之壮也(之: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这个主谓结构成为句子的主语,翻译时,不必译出。)

  4. 是寡人之过也(之:的)

  5. 许之(之:代词,指郑文公的派遣这件事。)

  6. 邻之厚,君之薄也。(之:的)

  7. 行李之往来(之:结构助词,用在分句的主谓之间,表示语意未完。)

  8. 君之所知也。(之:代词)

  9. 夫晋何厌之有?(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助词。)

  10. 将焉取之?(之:代词,代土地。)

  11.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之:代词,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12. 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之:代词,代郑国。)

  13. 子犯请击之(之:代词,代秦军)

  1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之:的)

  15.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之:的)

  16. 亦去之(之:代词)



烛之武是个人名。
之的用法可能只有他爹才知道。

很多人叫刘文,张武,李文武。都是父母希望孩子有文有武,文武双全。

之的用法很多,这里的作用应该是是虚用,无所指,类似久而久之的之。比方说他爹本来想叫他烛武。加个之字。显得很文雅好听。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之”是烛之武人名的一个字,没有词义。烛之武,姓烛名武,春秋时期郑国人。《烛之武退秦师》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烛之武退秦师》检测题 翻译句子——参考译文 1、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中所有“之”的意思
出自:左丘明[春秋]《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所有之字的解释
出自:左丘明[春秋]《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之”字是啥意思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本篇课文中虚词“之”的用法如下:微夫人...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许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指代这件事 许之:答应这件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 全部的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zhī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中 所有 之其以 的用法,意思 在线急等!!需要复 ...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二、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三、之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特殊句式如下:(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如下:一、《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翻译: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全部的之的用法 -
焦狠氨力:[答案] 烛之武的"之“是一个助词,没有实意,可以翻译为”的“.烛是春秋时期的地名,当时可以为人做姓名中的姓,而武是他的名,即烛地的武的意思.佚之狐就是佚地的狐的意思. 之的用法: zhī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 所有 之的用法 一词多义 -
焦狠氨力:[答案] 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 “戍之”的“之”的用法及解释 -
焦狠氨力:[答案]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由此可知,这个“之”是代词,代指郑国.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 中虚词”之”的用法! -
焦狠氨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邻之厚,君之薄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简称“取独” 许之:代词,这件事 君之所知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译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君之所知也的之”字是何用法?
焦狠氨力: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中所有的之的用法 -
焦狠氨力: 公从之——代词,他 臣之壮也——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许之——代词,他 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的 行李之往来——助词,的 君之所知也——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具体意义.何厌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这 惟君图之——代词,这 子犯请击之——代词,他,秦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 亦去之——之,音节助词,置于句末,无实义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及意义??? -
焦狠氨力: 烛之武的意思是“烛”这个地方名字叫“武”的人.之在这里是连词,就是“的”的意思. 举个例子,可以称你问之人,我可以称为答之人.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之”字是何用法?
焦狠氨力: 《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之”字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金凤区19176008815: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的“之”的用法?高一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这句话.“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还是取消句子独立成分的作用?前半句是... -
焦狠氨力:[答案] 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 不是定语后置句,在这里是取消句子独立成分的作用

金凤区19176008815: 《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的之”字是何用法??
焦狠氨力: 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兼 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