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当了几年的皇帝

作者&投稿:仉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莽当了几年皇帝~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8—23在位。公元9年元旦,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

王莽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卒于地皇四年(23年),字巨君,出身于贵族官僚家庭。祖籍东平陵(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曾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做过绣衣内史,祖父王禁做过廷尉史。王禁的次女王政君,即王莽的姑母,则是汉元帝的皇后。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王莽出生的时候,他的姑母王政君已做了四年的皇后。王氏宗族凭借外戚地位,已在汉朝中央到地方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莽十三岁时,汉元帝死去,汉成帝即位,王政君成为皇太后,她的同母兄弟王凤做了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从此,汉朝的政权开始被王氏外戚势力所控制。
王莽的父亲王曼,是元后王政君的同母弟,由于死得早,没能得到封爵,寡居的母亲只是在宫中侍候太子。所以王莽自小并没有什么荣宠。在权势显赫的王氏大家族中,王莽根本不能和父辈做了大将军、封了侯的叔、伯兄弟们相比。当他的同宗兄弟们在追逐声色犬马,过着骄奢淫逸的贵族公子哥生活的时候,他决心要走另一条赢得名利、出人头地的路。他一方面勤奋攻读礼经,拜沛郡(今安徽宿州西北)名儒陈参做老师,一方面刻意地用封建道学所褒奖的孝悌忠信等约束自己,猎取声名。在家中,恭谨地侍奉早寡的母亲和嫂嫂,精心培育亡兄留下的孩子;在社会上,广泛地结交知名的英才俊士。对执掌朝廷大权的叔、伯们,更是小心翼翼,恭敬备至。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伯父大将军王凤得了重病,王莽一刻不离地伺候在病榻旁边,亲尝汤药,一连几个月不解衣带,蓬头垢面,竭尽了孝心,深得王凤的好感。王凤临死时,特意把王莽托付给元后和汉成帝,让他做了黄门郎(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郎官)。不久又擢升为射声校尉(掌领善射武士的军官)。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这是王莽政治上发迹的开始。这以后,他的叔父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等也经常在元后面前称赞王莽的德行。永始元年(前16年),元后让成帝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而由王莽袭爵为新都侯。至此,王莽有了自己的一千五百户的封国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的都乡,并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的宿卫近臣),成了皇帝身边有影响的权臣。这在王莽的仕宦生涯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刚过三十岁的王莽,声望不仅超过了他的同宗同辈的贵族子弟,甚至压倒了他的叔伯父们。但王莽表面上毫无骄矜的神色,而是更加机敏地捕捉一切时机,沽名钓誉。有一回,王莽私下里买了一个俊俏的侍婢,准备自己享用,因为他向来装着一副道学的面孔,他的兄弟们听说后就颇有讥议。王莽意识到后,忙解释说:“后将军朱元没有儿子,我打听到这个女子宜于生儿子,特意为朱将军买下的。”当天就忍痛割爱,将侍婢送了过去。不仅不留一丝痕迹地将污点抹掉,又捎带给自己脸上增添了正人君子的油彩。这种善于隐匿自己的真实感情以换取虚名的本领,表现了王莽非同一般的自制力和随机应变的乖觉。
王莽的声誉越来越大,官爵和封号也越来越高。到汉平帝死的时候,王莽一身已领受五大荣宠,即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但是,只要黄袍还未加身,只要在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公开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而他暂时尚不能必操胜券时,王莽总是以最大的努力,小心卫护着罩在自己头上那极其伪善的封建道德的光圈。王莽又以体恤元后健康为名,把州、牧、二千石官吏的考核、任命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王莽为骗取农民对他的好感,还上书愿意出百万钱,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官,救助贫苦农民;每逢发生了水旱灾荒,王莽就宣布改吃素食,并暗示左右去报告元后,让元后下诏劝他还是要经常吃肉,为了国家爱护身体。王莽就是这样巧于用心计。
为了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权力,王莽又挖空心思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
在得到宰衡名号之后,王莽又制定一系列笼络知识分子的措施。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年底,他下令在京师大兴土木,修筑明堂(古时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官办学校)和灵台(观天象台),为知识分子盖了大批住宅,安置好他们的生活。同时立乐经,增加博士员,每经设五人。征集天下凡是精通一门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以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等书并能通解它们内容的人都由政府派公车送到京师统一安排。另外,王莽还网罗了全国有特异本领的一千多人,他们来自三教九流。
他们对王莽感恩不尽,自然也把影响带到全国各地。元始五年(5年),王莽又在明堂举行了盛况空前的汉宗室远近祖先神主的合祭大典,诸侯王、列侯、汉宗室贵族共一千多人参加助祭。就在这次大合祭盛典的前后,朝廷收到了吏民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上书,参与大合祭的诸侯、王公、列侯和宗室也纷纷到元后跟前叩头进言,对王莽自然又是一片的颂扬赞美之声!
应该说,王莽伪善的谦恭和礼让,是他在通向最高权力的道路上表现得特别精彩又相当有效的一种手法。他像秃鹫一样,两眼紧盯着的猎获物,始终是权力两字。他全力以赴地为之拼搏的,始终是以官品等级为标志的大小不等的封建专制权力。他的权欲随着他的地位的扶摇直上而不断膨胀。等到可以直接窥伺皇帝的宝座之后,王莽能够装得更加“谦恭”,更多“礼让”,但他同样也会不择手段地为排除争夺王冠的异己力量,残忍无比地扫清登上人君宝座的障碍。
王莽自小跟着寡母在宫中长大,后妃争宠,外戚倾轧,上层统治集团中各派政治势力间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内幕,随着他阅历的增多,当然是深知其中三昧的。汉宣帝死后,外戚势力除王氏这一门外,许氏、丁氏、傅氏、卫氏这几家也有相当雄厚的政治力量,一直是王氏集团争夺权力的劲敌。何况王莽需要对付的,不只是异姓外戚势力,还有王氏宗族中那些高官显爵,有可能成为他攫取最高权力的对手以及他们与异姓外戚互相勾结来对付他的那种威胁呢!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王莽的伪善,装得像谦谦君子一样的小心谨慎,卑恭和礼让,都是为了积聚力量,以便在权力角逐、你死我活的格斗到来时,能发出置敌于死地的猛烈的一击。
在同丁、傅外戚集团斗争中,王莽失败了,丢掉了好不容易争到手的大司马大将军的官位。紧接着哀帝又下令将前大司马王根贬离京师回到封地,王谭的儿子平阿侯王仁也被赶回封地;将王商的儿子成都侯王况免为庶人;还罢免了一批王根和王商引荐的官吏。王氏外戚势力被大大削弱,这无疑对王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王莽蛰居南阳长达三年之久,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王莽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形势的突然逆转,有正确的估计,充满着重新崛起的自信。
王莽回到封国不久,他的第二个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这在奴婢问题十分严重的西汉末年,并不算得一回事。王莽却十分严厉地加以斥责,并下令让王获自杀偿命!他用儿子的命换取了爱惜奴仆的美名。王莽还用小恩小惠赢得了更多人的拥戴。在封国的三年中,包括他的党羽在内的官员,为他喊冤上书的达上百人。王莽处心积虑地积聚着力量,准备反扑。
客观上,哀帝的昏庸无道,丁、傅外戚集团结党营私、作威作福所造成的政治上的腐败,又为王莽卷土重来创造了条件。
王莽的党徒不断地为王莽大唱赞歌,向哀帝上书,迫使哀帝于元寿元年(前2年)下诏让王莽重返京师。第二年哀帝寿终正寝。他没有儿子,丁、傅两太后也已先后死去,元后随即以太皇太后身份出来收拾局面。她到未央宫收取皇帝印玺后,立刻下诏把王莽召来,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他。王莽一旦大权重新在握,便毫无顾忌地在宫内外实行无情的报复,对不利于他专权的官僚外戚势力进行空前的大清洗。
王莽想要摘取皇冠,最后还有他姑母元后这一关。元后,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是西汉末年外戚政治的产物,又是它的体现者。她是王氏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全力扶植王氏宗族势力,她的政治命运与王氏外戚集团的兴衰扭结在一起。二三十年来,元后在外戚本家中选中了王莽。王莽也始终借重元后这个后台。他们在共同政治利益的基础之上,互相依存,互相利用。从这点出发,元后可以让王莽发迹,让他打着自己这张王牌,击败一个个权力争夺中的对手,直到把汉中央的全部大权交给他,但是她绝不允许王莽废汉自立;王莽则在夺取汉家天下的过程中,步步设防,处处谨慎,算尽机关,恪守着一个原则,即不到最后,绝不向他姑母摊牌。
元始四年(4年),王莽的女儿正式立为皇后。王莽取得了“宰衡太傅大司马印”,凭借手中的大权,将朝廷各机要部门清一色地安插上自己的党羽亲信。
终于,王莽要摘取刘汉皇帝头上的皇冠了。元始五年(5年),王莽上下其手,又是吏民几十万人上书,又是王公贵族的纷纷劝进,又是党徒爪牙上千人的联名请求,元后只好给他加赏了“九命之锡”(即九赐,赐予九种礼物: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古时天子赐予大臣最高的礼器。后世权臣自己议九赐,意味着要篡位)。这次封赏,是王莽代汉自立的先声。这年十二月,王莽趁平帝生病,进椒酒下了毒,害死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为了不引起激变,他没有直接登上龙座,而是搞了一个缓冲,推出汉宣帝的玄孙中年仅两岁的广戚侯子婴继承帝位,自己当起“摄皇帝”来。不久,又逼使元后下诏,让自己朝见她时自称“假皇帝”。为了登基当皇帝,王莽又搞起了符命的把戏。他指使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分别将齐郡新井、巴郡石牛、扶风雍石这些符命献进了未央宫,放出“摄皇帝当即真”(即王莽应当真皇帝)的风。梓潼人哀章,平时行为不端,好说大话,还在王莽居摄时,他就偷偷地做了个铜盒,分两格。一格上写“天帝行玺金匮图”,一格上写“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
金策书中说:某,即汉高祖刘邦,他要把皇帝的位子传给真天子王莽,皇太后(元后)应按天命将帝位授于王莽。图和书中都写着王莽的八个大臣的名字,又随意编写了王兴、王盛两个名字和哀章自己的名字,共十一人,每个人名下都署有封爵和官职,标明都是王莽的辅佐大臣。当哀章得悉新井、石牛、雍石等符命马上奏效的当天,他就下决心把妄想变成冒险的行动。黄昏时,他身穿黄衣,一口气跑到汉高祖刘邦的祀庙,把铜盒交给守庙的仆射官,转身就走。仆射感到事情不寻常,立即报告给王莽。谁知这么一个无赖之徒异想天开的政治赌博,竟押到了王莽的心坎儿上。第二天一早,王莽就来到高帝庙拜受了铜盒。随后戴上皇冠去见元后,向她表明不敢违背高帝刘邦的天命,决定接受高帝的传国金策,即真天子位。不等元后允诺,王莽就来到未央宫前殿,发布他即真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的诏书。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元旦,王莽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典礼。立自己的妻子为皇后,立儿子王临为皇太子,又处置了西汉王朝帝统的最后一个代表孺子婴。
在宣读了封孺子婴为定安公、给他一万户、百里地的封国的策文之后,五十五岁的新皇帝王莽,拉着五岁的小废帝,流涕唏嘘地说:“以前周公居摄,最终还有将成王重新扶上王位的一天。今天唯独我迫于上天的威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再把帝位归还给你了!”王莽的表演真是恰到好处,这富有喜剧性的一幕,使群臣百官十分感动。接着,又按金匮图,封了十一个公,即四辅、三公、四将。其中八人是追随王莽多年的忠实党徒,另外三人,一个是制造金匮图和金策书的哀章,一个叫王兴,是被解职的城门小吏,一个叫王盛,是卖烧饼的,因姓名和容貌与哀章所献符命的卜相一致,被直接由平民百姓封为公爵,以显示符命的神圣和灵验,这是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王莽在十一个公的封号上,也煞费了心机,分别用安、就、嘉、美、承、章、隆、广、奉、成、崇十一字冠在“新”字上面,以为这样一来,他的王氏新朝就会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地存在下去。一个新的王朝——新朝的统治集团建立了,王莽代汉自立,终于实现了他几十年来孜孜追求的黄袍加身、南面称孤的夙愿。

王莽当了十五年皇帝(公元8年到公元23年)。

王莽出身世宦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王家凭着外戚的身份得势,在朝中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当时最为权贵的家族。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王莽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扩展资料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

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超级详细版

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对王莽改革的反思:王莽改制是一场地主阶级为自救而进行的改革,改革针对的是当时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社会现实。从改革内容看,其中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实质是要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而不许买卖奴婢等含有关心民间疾苦、保护和扶植小农利益的要求,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王莽改制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王莽集团和少数民族的矛盾,最终政权也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灭亡了。

王莽改制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另外,王莽还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转移人民视线,结果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民族矛盾
背景:莽称帝前后七八年间(公元7—14年),主要是改制。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在此背景下,掌权的王莽力图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而着手于改制。
措施:

王 田 制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颁行了王田制的诏书,指出古时行井田制,国给民富,秦汉以来破坏了井田制,土地兼并严重,“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提出了王田制方案: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日“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

所谓王田制,实质上是个均田的制度。这是针对土地兼并和贫官分化,打算做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以缓和阶级矛盾的土地制改革的方案。这种王田制,是从书本上学古代的井田制,想解决现实的土地问题,是托古改制,比之师丹的限田政策还有过之。但经过几年,到了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中郎将区博提议,并田制废之已久,不可复行,现在“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王莽也明知实行起来困难,乃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这实是向大土地所有者妥协,听任土地买卖,而宣告王田制中废。

奴婢政策

王莽在颁行王田制诏书中,指责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而规定“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这是承认奴婢为人而不是牲畜,通过禁止买卖而加以限制的奴婢政策。但到了始建国四年,王莽在宣布土地可以买卖的同时,也令“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新奴婢政策也废止了。稍后,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王莽下令:“三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这是为了搜刮钱财,但也寓有限制奴婢之意。

五 均 六 筦

王莽为了限制商贾兼并及物价波动,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定了五均六筦政策。所谓“五均”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由原来的令、长兼理,称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司市师的工作,一是定时评定物价,名曰“市平”;二是控制市场供应,市场货物滞销时,以原价收购,货物涨价时,则以平价出售;三是办理赊贷,根据具体情况,发放无息贷款(赊)或低息贷款(贷);四是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项经济事业,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王莽说,搞五均六筦,是为了“齐众庶,抑兼并”。他下令六筦的诏书还说:

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农田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藏;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仰以给赡;钱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贾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之。

六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富商大贾的投机兼并活动,以保证人民 生活生产所需,也是为了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六筦之设,王莽虽依托于“先圣”,实际上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变通而已。在当时政治腐败的情况下,五均六筦是官吏从中渔利和剥削人民的工具,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改变币制及其它

西汉自武帝以来,通行五铢钱。王莽则四次改变币制,第一次,居摄二年(公元7年),于通行的五铢钱外,另铸三种新币:“错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钱,一值五十。”三种都是高值货币,只有五铢钱是低值。而每种货币的含铜量相差并不甚大,于是“民多盗铸”,造成货币混乱。第二次,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下令废止五铢钱及错刀、契刀等币,另铸小钱,重一铢,值一,与大钱并行,为大小二种货币。但这两种货币的重量与币值关系也不合理,故有私用五铢钱及盗铸的现象。第三次,始建国二年,王莽为了使货币轻重大小各有差品,重新发行货币,总名“宝货”,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六种货币,六种货币又细分为二十八个品种。因品种繁多,换算比值又不合理,造成“百姓愦乱,其货不行”的后果。王莽强制推行,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犯法者众。王莽只好恢复小钱、大钱二品。第四次,天凤元年(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货布”(重二十五铢,值二十五)、“货泉”(重五铢,枚值一)两种货币。这次改变币制较为合理些。但因屡次改币,币制极大混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犯法者多,不可胜行”,因犯法及株连而没为官奴婢者“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从而加深了人民对王莽的怨恨。

此外,王莽还改变朝廷与地方的官制与官名,频繁地更改地方行政制度及名称,甚至一个郡更了五次名,弄得官民都记不清楚,公文上还得附写上旧名。还设五等爵,大行分封,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图邑”,有些诸侯只是虚封。还新定吏禄制度,分明等级,多少不等,但因制度烦碎,“课计不可理”,官吏往往得不到俸禄,于是“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供给”。这又加重了百姓的灾难。

王莽在民族关系上也捣鬼。他无理地侵侮各族,贬降各族的王为侯,引起各族的不满与反抗。王莽随又加以征讨,更加侮辱对方,如改称高句丽为“下句丽’,改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于是破坏了汉与各族的友好关系,特别是破坏了汉匈和亲,断绝了汉与西域的交通,发动了几次战争,造成重大损失。

改制失败的主观原因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客观原因而言,当时存在政治腐败,官风败坏,政敌作对,豪富反抗等情况。就主观原因而言,班固在《王莽传》中是这样指出的: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势,传相举奏。又十一公士分布劝农桑,班时令,案诸章,冠盖相望,交错道路,召会吏民,逮捕证左,郡县赋敛,递相贿赂,白黑纷然,守阙告诉者乡。莽自见前专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书,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莽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尚书因是为奸寝事,上书待报者连年不得去,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卫卒不交代三岁矣。

班固说出了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观原因:(1)王莽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只用心于定制,而不着力于兑现,故改制多停留在纸面上。(2)王莽改制往往“讲合《六经》之说”,尽管他也针对时弊,但不无儒家教条的本本主义。(3)所用官吏乃原班人马或阿谀奉承之徒,多非于才,而善于为非作歹,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4)王莽因阴谋而篡权,故防备臣下效法,“畏备臣下”而操纵一切,独木自然难支大厦。(5)王莽专权,其臣下受信用者可以上下其手,被疑忌者则“为奸寝事”,故政事不理。(6)王莽“好”改变制度,政令“烦多”,朝令夕改,不讲功效,故变得快,吹得也快,花样多,收效少。这些,都与王莽本质上是个贵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及志大才疏的书生性格分不开。他了解一些时弊,也想解决社会矛盾,但真正做起来,并不从根本上触动本阶级的利益,并不精明干练,而显出了得志便猖狂、失意便懊丧的丑态。如此王莽,改制岂有不败之理!


王莽做了十五年皇帝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

公元9年到公元23年,共十五年。

create table classes(id number,name varchar2(50));

insert into classes(id,name) values(1,'T202');
insert into classes(id,name) values(2,'T203');
insert into classes(id,name) values(3,'T204');
insert into classes(id,name) values(4,'T205');

rollback;

commit;

select * from classes;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number,
name varchar2(50),
classid number,
heigth number,
weigth number
);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1,'a',1,170,48);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2,'a',1,171,49);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3,'a',1,172,50);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4,'b',2,173,51);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5,'c',2,174,52);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6,'e',3,175,53);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7,'f',3,176,54);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8,'g',4,177,55);
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classid,heigth,weigth) values(9,'h',4,178,56);

select * from student;

rollback;

commit;

--1.每个年级身高前两名
SELECT * FROM (
select (select name from classes where id=classid) as
班级名称,heigth,classid,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LASSID order by heigth desc) 名次
from student) where 名次 IN (1,2);

--2.班级平均体重
select (select name from classes where id=classid) as
班级名称,avg(weigth) as 平均体重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id;

--3.每个班的总人数
select (select name from classes where id=classid) as
班级名称,count(1) as 总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id;

select count(1)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id;

--删除重复数据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rowid not in(
select max(rowid) from student group by name,classid,heigth,weigth);

select * from student;

rollback;

--创建存储过程 删除学生信息
create procedure ccgc(
v_id student.id%type
)
is
begin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v_id;
end;

declare
v_id student.id%type;
begin
v_id:=&学生编号;
ccgc(v_id);
end;

select * from student;

rollback;

--创建存储过程计算身高总和
create procedure test2(
v_classid student.classid%type,
v_sum out number
)
is
begin
select sum(heigth) into v_sum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id=v_classid;
end;

declare
v_classid student.classid%type;
v_sum number;
begin
v_classid:=&班级编号;
test2(v_classid,v_sum);
dbms_output.put_line('身高总和:'||v_sum);
end;

--创建序列
create sequence sl
start with 1
increment by 1
maxvalue 1000
nocycle

create table test1(id number,name varchar2(50),money number);

begin
for i in 1 .. 100 loop
insert into test1 (id,name,money) values(sl.nextval,'邓嘉男',i);
end loop;
end;

select * from test1;

--根据游标查询前十条数据
declare
cursor yb
is
select * from test1 where id<=10;
begin
for i in yb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数据为:'||i.id||i.name||i.money);
end loop;
end;

--查询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数据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test3
(
v_max number,
v_min number,
v_yb1 out sys_refcursor
)
is
begin
open v_yb1 for
select * from test1 where money<=v_max and money>=v_min;
end;

declare
v_id test1.id%type;
v_name test1.name%type;
v_money test1.money%type;

v_max number:=&最大值;
v_min number:=&最小值;
v_yb1 sys_refcursor;
begin
test3(v_max,v_min,v_yb1);
loop
FETCH v_yb1 into v_id,v_name,v_money;
exit when v_yb1%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v_id||v_name||v_money);
end loop;

end;

--创建表
create table emploee
(
id number(10),
salary number(10,2) default 0,
name varchar2(24)
)
;

select * from emploee where ID<=5
select count(*) from emploee

-- 创建序列
create sequence seq_employee;

--插入数据
begin
for i in 1..100 loop
insert into emploee values(seq_employee.nextval,2000,'name');
end loop;
end;

--3
declare
cursor niao is
select id,salary,name,rownum from emploee where rownum<=10;
begin
for ni in niao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ni.id||' '||ni.salary||' '||ni.name);
end loop;
end;

--4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_query_employee(
v_a number,
v_b number,
v_all out sys_refcursor )
is
begin
open v_all for
select id,salary,name from emploee where salary>=v_a and salary<=v_b order by salary;
end;

declare
v_a number(10):=&大于;
v_b number(10):=&小于;

v_id number(10);
v_salary number(10);
v_name varchar2(24);
v_all sys_refcursor;
begin
p_query_employee (v_a,v_b,v_all);
loop
fetch v_all into v_id, v_salary,v_name;
exit when v_all%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v_id||' ' ||v_salary||' '||v_name);
end loop;
end;

--5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_update_employee(
v_a number,
v_b varchar2,
v_k out number
)
is
begin
update emploee set salary=salary+salary*0.05 where name=v_b and salary<v_a;
if sql%notfound then
v_k:=0;
else
v_k:=1;
end if;
end;

--6
declare
v_a number(10):=2000;
v_b varchar2(24):='wang';
v_k number(10);
begin
p_update_employee (v_a,v_b,v_k);
dbms_output.put_line(v_k);
end;

--7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_create_emp(
v_k out varchar2
)
is
begin

v_k:='删除成功!';
end;

--8
declare
v_k varchar2(24);
begin
p_create_emp(v_k);
dbms_output.put_line(v_k);
end;


王莽“瓮窜婿位”是怎么回事啊?
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对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变法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下至人民养生嫁娶,...

王莽当了皇帝后,是否做了很多坏事,不然他的新政权为何会那么快灭亡...
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

请问汉朝皇帝的顺序,国号,执政贡献,在位时间?
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安帝(刘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孙,刘庆子,殇帝死后继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终年32岁,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少帝(刘懿)(公元?--125年)。章帝孙,安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

汉朝经历了几代,都有那些皇帝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

汉朝皇帝列表(全部的,按顺序)
西汉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元前206年登基 元前195年去位 汉高祖(刘邦)8 出生:元前256年--去世:元前195年(在位11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汉朝一共有几位皇帝?他们依次是?
汉朝历代皇帝 · 汉高祖(前202年-前195年刘邦) · 汉惠帝(前195 年-前188年刘盈) · 西汉前少帝(前188年-前184年刘恭) · 西汉后少帝(前184年-前180年刘弘) · 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刘恒) · 汉景帝(前156年-前140年刘启) · 汉武帝(前140年-前86年刘彻) · 汉昭帝(前86年-...

关于王莽的史料
太皇太后对他是言无不听,于是,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汉平帝继位。而实际权力则自然由王莽独享。此刻的王莽心里很不平静:汉朝自开国以来,已历十一个皇帝、二百余年。近几十年内,几个皇帝都是庸才,大臣又多贪鄙,国困民穷、怨声四起,可见大汉气运将尽了。目前大权既已在握,应当仁不让了! 不过王莽并不莽撞,他深...

王莽在历史上被承认是皇帝吗?他死后又为何没有谥号?-趣历史网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此时王莽51岁,值公元6年,改元居摄元年。王莽...

历史上王莽推翻了哪一个皇帝?
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是位什么样的皇帝?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中国西汉末年外戚,后为新朝皇帝。字巨君。父王曼, 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他折节恭俭,勤奋博学,谨事老母及寡嫂,抚养兄子,以德行著称。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倾家财赈施宾客,招纳名士 ,结交公卿大夫;又揭发外戚定陵侯淳于长...

德清县18223772862: 王莽当过几天皇帝? -
党美银杏: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身高约合现今1.62米.

德清县18223772862: 王莽做了几年皇帝? -
党美银杏: 莽做了十五年皇帝

德清县18223772862: 西汉新朝皇帝王莽 -
党美银杏: 王莽,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23年在位,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德清县18223772862: 西汉王朝,存在了几年?汉文帝到底是第5位皇帝,还是第3位? -
党美银杏:[答案] 西汉共211年. 汉文帝是汉朝第5位皇帝,即西汉第5位皇帝. 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公元9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皇族刘秀称帝,...

德清县18223772862: 汉朝王莽是个什么人物? -
党美银杏: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里人,西汉权臣, 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

德清县18223772862: 王莽是不是皇帝 -
党美银杏: 王莽可以说是皇帝也可以说不是皇帝,以为王莽是 篡位的建立新汉,但是后来为刘秀所灭,因为纯在时间太短有的史书说新汉是皇朝有的则说新汉不是皇朝,所以要说王莽是不是皇帝应该看是在建立新汉还是在存在时间上来品论王莽是不是皇帝

德清县18223772862: 西汉最后一位皇帝是哪个? -
党美银杏: 理论上讲西汉的末代皇帝应该说是更始帝刘玄. 汉孺子刘婴(5年—25年),西汉第十五代皇帝(6年—8年十一月在位),号孺子,乃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子、汉宣帝玄孙. 元始五年(5年),汉朝外戚王莽毒死汉平帝,次年从汉朝皇...

德清县18223772862: 王莽 - 王莽是怎么篡权的历史对他有什么评价
党美银杏: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早年折节恭俭,勤奋博学,孝事老母,养护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称.成帝时封为...

德清县18223772862: 王莽算是我国古代的改革家吗?为什么? -
党美银杏: 算.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