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的介绍

作者&投稿:连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乌桓,亦作乌丸,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简介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建安十二年(207年),乌桓的最后一任大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斩杀。乌桓自此散落,分别被汉、鲜卑、铁勒等同化。

早期历史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属于东胡系统民族。其语言与鲜卑同,为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盛时,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这一支逃至乌桓山(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以北,今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但乌丸之名,战国时已出现,《史记·货殖列传》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乌桓人死后,烧其所着衣物,杀犬以殉,“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似应为乌桓祖先的根据地,故称其在 “辽东西北数千里”。其后的赤山,即“渔阳赤山”,则是乌桓南迁后之地,即今赤峰市赤山。

也许是乌桓自原来辽东西北,西拉木伦河以北的赤山迁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后,别立一赤山以为纪念。乌桓人往往请萨满唪诵指引路径,以一犬牵之,使死者之魂历经险阻回归到赤山。这种习俗似乎说明其祖先当初就是坐着犬拉雪橇到蒙古草原东南部的。乌桓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吸收了一部分匈奴人和汉人。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关。

两汉时期

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西汉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臣属汉朝,被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东汉魏晋沿置。乌桓原是游牧部落,南迁后开始发展农业。3世纪初乌桓大部分归附曹操,有万余落入迁中原,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塞外的大多并于鲜卑。

据考证,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140里有一座乌辽山,即乌桓人迁驻之地。乌桓人在这块土地上逐步成长、壮大并向南迁徙,与建都于中原的封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进入中原各地,融合于其他各族之中。

西汉武帝时期,乌桓族主要活动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相当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首领(大人)朝贡于汉朝,接受侯、王、君长的封号。不久,率众大规模迁居缘边十郡。其向西发展到今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

走向没落

东汉末年,因辽东公孙度政权及曹魏政权的征讨,除部分乌桓人远迁辽东地区外,“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此后,这个古代民族逐步在历史中消失。乌桓自被曹操击破后,势渐衰落。

当时除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内迁外,其它诸郡乌桓大多留居原地,并保有一定实力。直至两晋,无论在塞外或塞内,乌桓的活动尚频见史册。

魏帝遣名将毋丘俭率幽州诸部联合鲜卑、乌恒伐公孙氏燕国,卫臻柬之,魏帝不听,公孙渊逆与俭战,俭不利,引还。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节,借助鲜卑单于的王印,给边疆北方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魏国北方地区。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处乌丸杂类于冯诩、北地。而后,慕容垂又利用乌桓之助建立后燕。垂曾引丁零、乌丸之众20余万为飞梯、凿地道以攻邺城,并以乌桓张骥为辅国将军,刘大为安远将军,鲁利为建威将军,随慕容氏南征北战。

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杂胡”。《魏书》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 乌丸往往成为杂夷的泛称。除散居上述诸郡外,又扩展至陕西的上郡、冯翊、北地三郡。

一部分久处郡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姓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中山桓公的介绍
中山桓公,名恒,中山武公之子,中山国第三任君主。他完成中山国迁都的业绩。中山桓王在位三十八年(前378——前340),前340年传位于儿子中山成王。

慕容恪的慕容恪的生平简介_慕容恪的事迹
本 名:慕容恪 所处时代:十六国(前燕)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主要成就:征抚辽东;参与鲁口之战、野王之战;摄政安国、力夺洛阳 封 爵:太原王 谥 号:桓 慕容恪的人物介绍 慕容恪(321年—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 [...

桓石虔,司空豁之长庶也翻译
当时,有患疟疾的病人,只要在他耳边喊声“桓石虔来了!”就会因为惊吓,得病的人就都好了。人物介绍: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桓石虔亦随军进攻前秦。在一场战事中,叔父桓冲被前秦所围,快要被俘,桓石虔竟乘马突入,从乱军中救回桓冲,竟没有人敢阻截他,“三军叹息,威振敌人”。因为...

桓去掉木字旁念什么桓去掉木字读音介绍
字形像月在天地之间,应是“恒常”之“恒”的本字,又引申为连绵不断。亘(xuān)甲骨文中也有发现,字形像回旋的水,又通“宣”,指宣传、宣扬。后来二字混同为一个字形“亘”。亘(xuān)现已极少使用,仅用作声旁。“宣”“桓”“垣”等字就是以“亘(xuān)”为声旁的。

宋桓公的介绍
宋桓公(?—公元前651年),子姓,宋氏,名御说,宋庄公之子,宋闵公之弟,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九任国君,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51年在位。公元前682年,宋国大夫南宫长万弑杀宋闵公,拥立公子游为君。萧叔大心借曹国军队反击,杀死公子游,拥立公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在位时期,多次参加诸侯盟...

桓温的介绍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

桓楚简要介绍
在东晋的历史上,有一个短暂的政权——桓楚,由将领桓玄于公元403年至404年短暂统治。这一政权的建立源于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的政权篡位事件。楚王桓玄成功控制了东晋中央政府,于12月20日(阳历)迫使安帝禅位于他,当天是阳历的403年11月21日。随后,桓玄于1月1日(阳历404年)正式登基,定国号为...

桓玄简介,楚武悼帝晋南郡公桓玄介绍
大亨元年(403年)十二月逼晋安帝禅位于己,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三个月后刘裕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灵柩的毛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职,故世称“桓南郡”。着有《桓玄集》二十卷,已亡佚。 早年...

桓公立的意思桓公立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桓公立”的详细介绍:一、《石_谏宠州吁》的全文点此查看《石_谏宠州吁》的详细内容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十六国时期桓楚君主"桓振"简介
面对全新事态,荆州各郡也跟着风向换旗子,数日之间,桓家又出人意料地夺回了荆州的控制权。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新上任的荆州刺史。桓振,字道全,其祖父是桓温之弟桓豁,父亲是桓家有名的猛将桓石虔。桓振颇有父风,同样骁勇过人,其果敢善战为此时桓氏宗族第一人。但他从小就凶狠暴虐,横行霸道,名声很差(大概...

象山区17210933566: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 - 搜狗百科
毋月胞必: 乌桓山.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

象山区17210933566: 三国时期的百越、乌桓在哪?是今天的朝鲜半岛吗?
毋月胞必: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 乌桓不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是在今内蒙古中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 汉武...

象山区17210933566: 乌桓是地名还是人名 -
毋月胞必: 都有啊 人名: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乌桓自为冒顿所破,觽遂孤弱,常臣伏匈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 民族:乌桓的名称和起源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 地名:乌桓山

象山区17210933566: 曹操远征乌桓的经过?
毋月胞必: 曹操想对乌桓用兵,左右有许多人反对,曹操一概不管. 乌桓属于东胡种,在秦汉之际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征服.此后, 乌桓不曾有过统一的组织.传说,霍去病打下了匈...

象山区17210933566: 乌桓族和胡族是怎么样的一个名族 -
毋月胞必: 胡族是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乌桓是三国时期的一支比较强盛的北方游牧民族,属于鲜卑一支

象山区17210933566: 古代乌桓和鲜卑在现在的哪里?
毋月胞必: .战国时分布在漠南黄套地区和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狼山、大青山)一带 乌桓一称“乌丸”.中国古代东北民族之一.最早见于战国时史册,东胡的一支.因聚居于乌桓山(内蒙古科尔沁旗附近)

象山区17210933566: 魏晋时期的乌丸在今何处 -
毋月胞必: 乌丸,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桓.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象山区17210933566: 乌桓和鲜卑是一个民族么? -
毋月胞必: 从战国末期到汉朝初期,乌桓与鲜卑共同以东胡一名为人所知.据公元2世纪的学者崔浩说,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他们原来居于匈奴(胡)之东,即现代内蒙古的某处地方.①东胡的力量在公元前8世纪末冒顿首次成为匈奴单于时达到它的顶点...

象山区17210933566: 三国时期“乌桓”被谁占领呢?????? -
毋月胞必: 乌桓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之后,余众退入乌桓山与鲜卑山,从此乌桓、鲜卑之名见于史册.与鲜卑一样,一开始受制于匈奴,汉末雄据北方,不断参与汉族地主阶级的军阀斗争,曹操、公孙康、袁绍都曾利用乌桓、鲜卑攻击对方,控制东北.建安初蹋顿向袁绍求和亲,在袁绍与公孙赞相持不下之际出兵助袁绍击败了公孙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