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虚词“以”翻译成“用”和“用来”有什么区别?词性是动词还是介词

作者&投稿:端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难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文言虚词大多从实词中借用虚化而来,某个词有时作虚词,有时又作实词,这是一个区别的难点;此外,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词性和用法。例如“以”,既可作实词“认为”讲,又可作连词和介词,且两类虚词中都有表原因的用法。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以期在文言虚词的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一、 牢记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
  现在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说已把考试范围缩小到了最小限度。这就为我们牢固掌握这18个虚词的各种用法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把每一个虚词的词性,每种词性的各种用法意义,都分条列出,并附上课文中学过的例句,然后熟记于胸,以后在文言文阅读中遇到某个虚词就可作出用法选择了。另外,为了便于牢记这18个虚词,我把它们编成了四句口诀:
  “十八虚词记心间:之乎者也其与焉,因为而且所以则,乃于何若包罗全。”
  二、 摆正“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忽略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翻译;而“用法”却不是这样,某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由“用法”产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这样才能化繁为简,作出准确无误的辨析。近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证明了这一点:
  ○12003年12题C项:       ○22002年12题A项:
  咸私哂其矫饰焉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2004年北京7题D项:      ○42004年江苏12题A项: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蔡京以宫僚之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例○1加点虚词“焉”,在上句中是语气助词,下句中是兼词;例○2加点虚词“以”词性相同,都是介词,也有可能都把“意义”解释为“把”,但上句中表示领率、带领,下句中起提宾作用;例○3中两个“乎”都是语气助词,但前者表反问,后者表揣度;例○4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但前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后者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明确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三、 划分句子结构,确定虚词功能。
  请看下面例句:
  ○1(陈涉)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以上三个句子可以通过划分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来确定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例○1中“久”是个时间词,作谓语的补语,“之”在其后,可有可无,只起协调音节作用,是音节助词,不译。例○2中“与之”是乘的状语,“与”是介词,“之”是其宾语,所以是代词。例○3中“之”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所以应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由此可见,根据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再看虚词处于哪个成份中,就可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
  四、 删除虚词定词性,换位替换定词义。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区分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的虚词。把句中的这个虚词删去,如果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不受影响,表明此虚词在句中作连词;然后用换位法对调其前后的词句,如不影响原意,则表并列关系,如影响原意,则表其它关系,再用合适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进而确定其关系。如果删去后句意不通,则这个虚词作介词。请看下面例句:
  ○1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2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2004年全国高考甲卷)
  ○3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004年全国高考甲卷)
  ○5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6以此知之,故欲往。    (2004年全国高考乙卷)
  删去○1至○4句中的加点虚词,句意没变化,说明是连词,通过换位法,确定○2○3○4句中表并列关系,○1句中可以用“以便”替换,说明是目的关系。删去○5○6句中虚词,句意改变,表明是介词,○5句中可用“拿/用”替代,表工具、方式;○6句中可用“因/凭借”代替,表原因依据。
  五、 熟记词类功用,再看前后语境。
  这种方法是指首先要明确各种文言虚词各有哪些功能用途,熟记于心,然后再看具体语境中的虚词发挥了哪种虚词的功能,就是哪种虚词。例如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两个词、短语或句子,表示某种关系;介词一定要和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副词一般位于谓语前作状语;助词起加强语气或辅助音节等作用,不作句子成分;代词则作主语或宾语,担任句子成分。请看下例:
  ○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2……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3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天将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记»)
  句○1中“以”后面“公子贤,多客”是说明原因的句子,所以是连词而非介词。句○2中“因”后面虽是名词,但后面没有可修饰的谓语,所以应是动词,和“蒙”相对应。同样○3中“因”为连词表顺承,○4中“为”不可能是动词、介词,只能是语气助词,加强语气。
  六、 掌握虚词的固定格式。
  推断文言虚词用法,记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谓固定格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动。例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中“…孰与…”理解时不能拆开,义为“…跟…比较,哪个更…”。如果我们能记住常用的固定格式,对掌握文言虚词,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常见虚词固定格式有“有以、有所、何…为、无乃…乎”,等等,在平时学习、复习中要有意识地积累。
  以上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总结出的文言虚词复习掌握的几种方法,希望对文言文复习有所帮助,提高复习效率。当然,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几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分条阐述,也不是对所有虚词都适用,只是一般规律。要掌握好文言虚词,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学习、领悟、归纳、实践。

一、词性不同

1、“用”:这里“以”作动词。

2、“用来”:这里“以”作连词。

二、用途不同

1、“用”:这里“以”表动作。

2、“用来”:这里“以”表目的。

以拼音:yǐ

释义:

1、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

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

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

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

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

8、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

9、古同“已”,已经。

10、太,甚:不以急乎?

11、及,连及:富以其邻。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加以[jiā yǐ] 

表示给予。

2、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4、以内[yǐ nèi] 

方位词。。

5、难以[nán yǐ] 

难于。



翻译成“用”,“以”的后面经常接的是名词或者代词。翻译成“用来”,“以”后面接的常常是分句,表示目的关系。
例如:请以剑舞。(鸿门宴)“以”是介词,翻译成“用”。
作《师说》以贻之。“以”是连词,翻译成“来”。

要看“以”后面的词的词性。是名词则翻译为“用”,是动词则翻译为“用来”

是介词~

这要根据文言句子来翻译,你可以套用这两个意思,哪个翻译起来通顺就用哪个!


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要简单,最好不要一个字后面跟着一大堆解释,精炼要,要往作业上抄的额~~... 要简单,最好不要一个字后面跟着一大堆解释,精炼要,要往作业上抄的额~~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匿名用户 2013-08-21 展开全部 1.【而】 (一)用作连词。

文言文中什么叫实词什么叫虚词?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

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什么
文言文中很多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这也要注意。文言文中,很多字词不能用我们现在的学问去理解,千百年来的变化,导致字词的意思也不一样了,一定要去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意:是字典,不是词典),另外,就是还要注意一下语句的顺序,很多语句是颠倒的。 附:如果考试时碰到生字要你翻译,就联合着整句句子看看,或许能...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以准确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通常,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 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

文言文里的所有虚词实词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关于文言文虚词意义与用法
第四,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语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分别被“在、向、对、到、同、比、被”等介词代替。4.注意特殊 按照考试大纲,高考只考查15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且一般不考查文言虚词比较偏僻的用法,但课文中出现过的用法并非绝对不考。还是以“...

怎么学会文言文
1. 如何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课文言文用法
1. 文言文虚词用法课内的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初中文言文考查哪些题型
1.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归纳有哪些 第一类:句读(考查朗读停顿)第二类: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第三类:选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主要有之、而、以、于、其)第四类: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谷城县17013501040: 古文中以和以为用法和意思上的区别? -
玉方复方: 古文中“以”的用法,主要是虚词,但有时也有动词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后面有宾语,具体解释根据语境;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用二、用作连词 连接前后词语或短语或句子,和介词的区别就在于前后都有,而介词只有后面的;如:险以...

谷城县17013501040: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哪些? -
玉方复方: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

谷城县17013501040: 如何区别文言文中的虚词"以" 是作"用来"之意,还是表示目的 -
玉方复方: “以”的用法不止这两个啊.简单的说,“以”后面是名词的话肯定是“用来”,如果是动词就是目的. 举例:以刀屠之,刀是名词;刻之以录,就是用来. 还有以……为:以之为恶,这里的“以”要解释为“把”

谷城县17013501040: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
玉方复方:[答案]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 【乃】 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

谷城县17013501040: 文言文中“以”的所有意思和用法 -
玉方复方: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谷城县17013501040: 文言文虚词 -
玉方复方: 焉一、兼词.同时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用.例:①惧有伏焉(在那里)《曹刿论战》②高束焉,庋藏焉(在那里)《黄生借书说》二、代词.1、表疑问.用于动词前,表示“哪里”“怎么”的意思.例:①且焉置土石(哪里...

谷城县17013501040: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
玉方复方: 1.之 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2.既 ⒈尽,完了,终了:语未~.食~(指日蚀、月食...

谷城县17013501040: 在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 -
玉方复方: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

谷城县17013501040: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
玉方复方:[答案]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谷城县17013501040: 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于"的意义和用法 -
玉方复方: 一、之 意义:“之”作文言虚词时,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或调整音节的意义. 用法:作结构助词时,“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音节助词时,“之”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二、以 意义:“以”作文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