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懦的历史人物是谁

作者&投稿:毅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焚书坑儒的历史人物是谁~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述士;述士即儒士)的事件。

秦始皇和李斯!

主要是与秦始皇和当时的丞相李斯有关。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造就了中国“大一统”格局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事件,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采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最好从该事件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采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些东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采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采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而当年秦始皇由于没有认识到可以儒学是可以利用的,所以采取了激烈手段。但焚书坑儒实际上是定下了阳儒阴法的调子。所以,我认为焚书坑儒造就了中国的大一统。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秦始皇坑儒就坑对了,我只是想要说他统一思想的方向是对的,并且。具体方法可以更好一些,但在一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没有比直接肉体消灭更干净利落的方法了。另外,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一定要从它产生的历史效果上去评价,这样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
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接受李斯建议,焚书坑儒。

嬴政为了不让后人知道是项少龙帮他打的天下,所以,你懂的……


焚书坑儒的主角名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又称赵政、祖龙。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公元213年,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下令焚烧了《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限期让百姓交出《诗》、《书》等书籍,并把它们烧毁;...

杰书坑儒历史故事人物是
秦始皇 焚书坑儒(历史事件)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焚书坑儒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

焚书坑儒的历史人物是谁
秦始皇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对秦朝的“郡县制”提出批评,主张恢复古代的分封制度。丞相李斯对此进行了反驳,并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包括禁止民间非议现行政策,主张焚烧除了《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以及私人所藏的《诗》、《书》等经典。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的典故说的是谁 焚书坑儒相关历史典故
焚书坑儒典故中的主人公是秦始皇。这一成语描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令焚毁除法律、农业、医药和占卜之书以外的所有书籍,并坑杀了一批儒家学者。这一行为在后世被视为文化暴行,对古代文献造成了巨大损失。成语“焚书坑儒”在句中可充当多种成分,表达贬低和谴责的意涵。成语“焚书...

焚书坑儒相关人物
焚书坑儒相关人物中主要人物是秦始皇,涉及人物是齐人淳、于越、李斯、卢生、侯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总的来说,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而采取的一项极端措施。虽然它在短期内达到了秦始皇的目的,但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需要全面考虑其背景和影响,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

焚书坑儒有关的历史人物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

秦始皇焚书坑儒 又称焚诗书,坑术士
中文名,焚书坑儒。类型,成语典故。主要人物,秦始皇。年代,公元前213年和212年。简介。【词目】焚书坑儒【同义词】燔书坑儒【发音】fén shū kēng rú【释义】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术士焚毁典籍。坑杀术士。比喻对文化的摧残。【示例】满清入主中原。~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用法】作...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书坑儒是中国古代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的事件。 在中国古代秦朝始皇帝三十四年 (公元前213年),秦朝的博士淳于越(人名)反对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根据古来的制度,把土地分别封给子弟们。秦朝的丞相李斯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就是不许学者们根据自己对学问的看法,对朝廷...

福鼎市18238529920: 焚书坑儒(历史事件) - 搜狗百科
蒋委芦笋: 主要是与秦始皇和当时的丞相李斯有关.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福鼎市18238529920: 成语“焚书坑儒”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蒋委芦笋:[答案] 成语:焚书坑儒 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示例:满清入主中原,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梁...

福鼎市18238529920: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 -
蒋委芦笋: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有暗中把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这是我们历史书上的,保证真实.

福鼎市18238529920: 焚书坑儒是否真有其事?关于焚书坑儒,是个什么历史事件,目前有哪些
蒋委芦笋: 汉初儒学巨子贾谊,他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过秦论》,专门批判秦始皇的过失,里面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根本没谈坑儒之事.这些事实,不能不令我们对秦始皇坑儒说法的真实性产生疑问.

福鼎市18238529920: 我国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谁? -
蒋委芦笋: 秦始皇

福鼎市18238529920: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中国哪位皇帝
蒋委芦笋: 始皇帝 嬴政,俗称秦始皇.

福鼎市18238529920: 成语“焚书坑儒”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蒋委芦笋: 成语:焚书坑儒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解释: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示例:满清入主中原,~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梁斌《红旗谱》四二

福鼎市18238529920: “书籍被烧残”指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事件?
蒋委芦笋: “书籍被烧残”指的是秦朝 “焚书”坑儒事件. 当年始皇帝听李斯进言,焚了书.在文化繁荣发展上这是一次不小的挫折. 李斯师从荀子.众所周知,荀子乃儒家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可其门下却出现了韩非和李斯这两位法家的代表人物....

福鼎市18238529920: 焚书坑儒 -
蒋委芦笋:要给最佳啊 简介: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