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

作者&投稿:海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晋文公重耳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他的妻子是谁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一、妻妾:
1、怀嬴
秦穆公(嬴任好)之女。嬴姓,名文,嬴文。先是晋惠公(姬夷吾)的儿子晋怀公(姬圉)的夫人,嬴是秦国的国姓,怀嬴的怀说明她是晋怀公的夫人,后来,她又嫁给了晋文公姬重耳,又叫辰嬴。生下一子,姬乐。
2、逼姞
姞姓,晋文公重耳的夫人,晋襄公姬欢的母亲。她在晋文公的妻妾中位次第二,次于文嬴,高于季隗、杜祁、齐姜。
3、季隗
季隗是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生活了十二年。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并且说二十五年后如果回不来,就让季隗改嫁。
对于季隗来说,自然不舍得他离开,但出口的话语却让人吃惊,她不但安慰重耳好男儿志在四方,又说道二十五年之后,自己已经是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
言外之意就是我会抚养好孩子,也会等你回来。言语之中饱含着深情款款。这段“不复成嫁,请待子”的历史典故也在后世传为佳话。

二、生平经历:
1、少年时期
晋武公十九年(前697年),重耳出生,他是晋献公和狐姬之子。他自幼喜好结交士人,到十七岁时,已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重耳就已长大成年。晋武公三十九年(前677年),晋武公去世,晋献公继位,重耳已二十一岁。
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晋献公因重耳与夷吾两位公子不辞而别而大怒,认定他们有阴谋,于是就派公使勃鞮去讨伐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勃鞮追上他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到了母亲的故国翟国(又作“狄国”)。
2、流亡生涯
重耳与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人一起流亡到翟国,其中狐偃是重耳的舅舅,翟国也是狐偃的祖国,此时翟人正在和廧咎如打仗并俘获的两个姑娘,翟人把这两个姑娘送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其中一个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另一个赐给了赵衰。
晋惠公元年(前650年),夷吾即位,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及里克的约定,又杀死了邳郑父与七舆大夫,晋人认为夷吾言而无信所以对他都不顺服。晋惠公八年(前643年)晋惠公恐晋国人依附重耳,就派勃鞮追杀重耳。
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
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
3、重耳复国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春天,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面对重耳即将登上大位,狐偃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我请求现在离去吧。"
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狐偃明誓。
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
说完就隐蔽起来渡过黄河。秦军包围了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二月辛丑日,狐偃与秦晋大夫在郇结盟。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中。丙午日,重耳到达曲沃。
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是为晋文公。大臣们都前往曲沃朝拜。晋怀公逃到了高梁。戊申日,重耳派人杀死了晋怀公。己丑傍晚,吕省、郤芮意图放火烧死重耳,被勃鞮告密,吕省、郤芮逃到黄河边,被秦穆公诱杀。
4、寿终正寝
晋文公九年(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晋文公卒,公子欢即位,史称晋襄公。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清明寒食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
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文公逐麋
晋文公即位后,有一次追猎一只麋鹿却跟丢了,便问路边农夫老古说:“见我的麋鹿了吗?”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那边去了。”
晋文公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指路,是为什么呢?”老古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想不到我们的君王竟然这样愚笨啊,虎豹因为离开偏远之地靠近人类,所以才被人猎到;鱼鳖因为离开深水,才被人捉住;诸侯离开他的民众而外出远游,才会亡国。
《诗经》里说:‘喜鹊筑巢,斑鸠居住。’国君你外出不归,别人就要做国君啦。”于是晋文公开始害怕。回去遇到了栾枝。栾枝问:“猎到野兽了吗,我看您脸上有愉悦的神色?”
晋文公说:“我跟丢了,但得到了忠告,所以高兴。””栾枝说:“忠告您的人在哪里呀?”晋文公说:“我没有请他一起来。”
栾枝说:“作为王上却不体恤他的属下,是骄横;命令下得迟缓而诛罚来得迅速,是暴戾;采纳别人的忠告却抛下其本人,是偷盗啊。”晋文公于是回去搭载老古,与他一起回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文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逼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耳流亡

狐氏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狐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大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原始旧姓。据传说,大狐氏原姓姬,因其先祖被分封在狐氏大戎(今山西吕梁山区) ,故以地名为姓氏,称大狐氏。在晋国建立初期,真正的宗周贵族是不多的,叔虞只带去了“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极少数姬姓族人,大部分还是土著居民,晋国大夫狐氏到底出于姬姓王室,还是当地土著民族,在史籍中无考。事实上,晋国的“胡”风一直是很浓厚的,从西周初期受封于唐邑,后改唐为晋,建立晋国。其时,晋国人与周边民族通商、通婚的现象一直就十分普遍,国君也不例外。在史籍《左传》中称,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汉朝史学大家司马迁也认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不过,当时也有其他民族是姬姓的——那么,两周之际狐氏大戎的首领狐突(晋国重臣狐偃之父,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其祖上到底是姓姬还是姓狐?是土著民族还是宗周后裔?如果是出自土著民族,那么到底是戎(羌)还是翟(狄)?均已经颇为渺茫难考了。大狐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狐氏,世代相传至今。 重耳一行离晋后,狐偃力主去狄。当时,齐国是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北杏盟约后,齐桓公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盟主。楚国也是南方的经济军事大国。狐偃为何弃强投弱呢?因为他意识到,齐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举步维艰,仓皇出走又缺乏给养,即使能免于追杀,也会困死途中。且齐楚是否肯予接纳,也有疑问。而狄近易达,又是重耳母国,纳公子重耳应在情理之中。还有狄晋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可见,这个决定不失为上策。重耳在狐偃、赵衰等人的保护下在狄国躲避起来。但是,晋国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派系林立,以大臣、太子太傅荀息为首的当然力挺奚齐,以大将、故太子申生的铁杆粉丝里克为首的誓杀骊姬一党。只因晋献公在世,各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公子重耳接到外公狐突发来的密件,哭着要回去奔丧。狐偃及时劝阻了他:现在晋国是骊姬党羽的天下,奚齐是太子,必然要当国君。你现在想回去尽孝道,但骊姬会将你视为国君的竞争对手,断然难逃毒手。秦国国君秦穆公是一位政治高手,一直对晋国的事情洞若观火。他派公子絷远赴狄国慰问重耳,实际是试探重耳。公子絷说:我听人说,得国也在这个时候,失国也在这个时候,你虽然很庄重地身穿丧服,但时机不可错过啊。重耳赶紧把这话告诉狐偃。狐偃说,这是秦国在试探你,你必须辞谢,要表明仁爱思亲才是最宝贵的,而趁君父逝世去谋图私利是有罪的。重耳便按舅父的指导去对公子絷说:承蒙贵国国君慰问,不过我失位出亡在外,君父又去世了,不能回国守孝已是天大的过错,我又怎敢有别的想法,辜负贵国国君的好意呢?说完,对公子絷磕头而不拜谢,哭了一会就站起来,起来以后就不再和公子絷私下谈话了。 秦穆公知道后,感叹地说:多么仁爱的公子重耳啊!对使者磕头而不拜谢,表明他没有做晋君继承人的想法;哭了一回才站起来,表明他对父亲深切哀思;起来后不与使者私谈,表明他避开了自己的利益。从此,秦穆公对重耳另眼相看。没多久,晋献公的长子申生和两个幼子都死了,公子重耳和夷吾就成了大臣们议论的对象。里克当时大权在握,是倾向于重耳的,于是就派狐偃的父亲狐突到狄国来,请重耳回去登位。狐偃把父亲请到密室,把重耳、赵衰叫来一起商议。狐突老迈,认为时机到了,可以回国。但狐偃对父亲说:这些年晋国发生了各种血腥的政变,现在国内一片混乱,大权旁落,公子重耳回去就一定能够稳住局势吗?狐突虽然是资格很老的重臣,但手头没有兵权,也拿不准。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同意狐偃“退一步再看看”的策略。重耳让狐突回复里克说:君父在世时,我违命出逃;君父去世我也没能尽孝,哪还有脸回来当国君呢?我的兄弟还有很多,贤能的也不少,请文武大臣们择贤而立吧。对于重耳的婉拒,里克非常失望,只得选择公子夷吾,派重臣到梁国将夷吾接回来。公元前650年,夷吾在秦国大将公孙枝强兵的保护下回国登位,是为晋惠公。晋惠公回国后,把失败归结为重耳的过错,认为国中有大臣还惦念着重耳,才不给力,他才会输给秦国,于是就派了杀手,追杀哥哥重耳,并警告狄国,要是再保护重耳,就要派兵攻打。狐偃听到风声,深感狄国是呆不下去了,就简单收拾行李,与同僚护送重耳仓皇出逃。在苦寒之地呆了十二年,重耳在当地娶妻生子,只得抛下妻儿流亡。 重耳等人到了卫国。卫文公是个胆小怕事的家伙,生怕收留了重耳将惹恼晋惠公,连见都不见。狐偃劝他说: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都要历经磨难,寻常白眼算不得什么。我听说齐桓公礼贤下士,又是你哥哥申生的外祖父,肯定会接纳我们。再说,齐国的相国管仲去世了,齐国需要人才,或许我们能凭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齐国出一点力呢?不如到齐国去。重耳出逃时并没带太多东西,现在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在卫国境内的五鹿,终于看到了一个耕地的农夫。重耳不顾公子的身份,上前讨些食物充饥。那农夫听说是逃亡的公子,向他吐了口口水,在地上抓了块土递给他。重耳再有修养,也被气得三魂出窍,绾袖子要找农夫拼命。狐偃及时阻拦了,笑着对重耳说:这是上天的恩赐啊!百姓给你土块,预示着你将拥有土地,拥有土地就拥有国家。重耳听了,恭敬地接过土块,向农夫表示感谢,并将土块揣在怀中。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劝他赴齐。此时戎狄势力大为削弱,己无力帮助重耳“成事”,齐桓公虽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借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殁没”,“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会收留人才济济的重耳一行。至齐后,果然受到桓公的热情款待,对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于齐桓公卒,五子争立,诸侯叛齐,内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动”,才毅然决定离开齐国。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于安乐,“遂无去心”,“有终焉之志也”。狐偃又与姜氏谋,“醉而载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机智果敢地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返国,时值晋动荡之余。十数年间,晋内讧不已,国乱民忧。先是“骊姬之乱”,继而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杀奚齐、卓子,荀息身亡,晋惠公夷吾上台后,又杀了掌握实权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对外惠公背信弃义,发动不义战争,使晋元气大伤。然而,从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文公何以能宣信诸侯,称雄天下呢?《左传》云,文公历游诸国,备尝“险阻艰难”,故返国后,知“励精图治”以求霸。事实上,这是狐偃、赵衰等股肱之臣,帮助文公“蓄爱百姓,厉养戎土”的结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治动乱留下的创伤,从而奠定了与秦楚抗衡的物质基础。主要措施有:—,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多年来,随重耳共度患难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军国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于国事,“以厚民性”。三,废除繁重的徭役,减免苛捐杂税,资助无力生活和生产者。四,鼓励农耕,劝有分无,省灭国用,足财备凶。五,“大搜于被庐”,改上下两军之制为上中下三军之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工商业的繁荣,提高晋军的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晋国呈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晋军能在城濮大败楚军,一战而成霸业,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内乱,襄王弟昭叔(太叔带)伙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难于郑,派使者简师父,左鄢父求救于晋和秦。文公二年,秦军至河上,将纳王。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狐偃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见卓识,意识到这是晋成为诸侯盟主的天赐良机。当时,整个局势对晋极为不利。远在南方的楚国,自成王继位后,不断向北方扩张领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楚加紧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之势。西秦也不偏安于边陲,一直在觊觎晋国的领土。狐偃当然知道,只有南阻强楚,西扼边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时的晋国,积贫积弱,国步维艰,在经济军事方面尚无力与秦楚抗衡。为此,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诸侯的信任,提高晋的威望。况周王室同晋宗室有名义上的宗法关系,不纳则失之于义。狐偃力劝文公:“继父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终于出兵勤王,杀王子带于隰城(今山西隰县及周边一带) ,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阳)。周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赐樊、温、原和攒茅等人邑之田给文公。 勤王不仅扩大了晋国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诸国中的地位,为晋入主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狐偃不仅具有政治家过人的胆识,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胁迫陈蔡攻宋,宋求救于晋。从当时的各诸侯国局势看,晋楚两国的直接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但是,晋军在数量抑或质量上都逊于楚军。面对强敌,狐偃采取“调虎离山之计”,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晋军伐曹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三月攻占曹国都城,迫使楚军撒出宋国。 当楚军复攻宋国时,狐偃毫不惧色。决心同楚国决一雌雄。他预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狐偃战赂上蔑视敌人,是以战术上重视敌人为前提的。《吕氏春秋》云:“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狐偃“诈”的策略。战争初期,晋军“退三舍避之”,使楚军更加骄横轻敌。战争中间,狐偃、先轸命令晋军以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盖其兵”,迷惑楚军,使楚军处处被动挨打,以“败绩”告终。

重耳,也就是后来战国时期的赫赫霸主晋文公,他一生充满了磨难,在当上晋国的国君之前,经历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流亡生活。

自从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娶了骊姬以后,晋国的宁静就被彻底打破了。骊姬设计杀害了太子申生以后,她的黑手就又伸向了精明干练的重耳和夷吾。

太子申生刚死,夷吾和重耳就来见晋献公,问起哥哥的死因。晋献公大发雷霆,说:“这小子嫌我死得太迟了,还对我用起计来。”

夷吾说:“父亲,我们都很熟悉哥哥的为人,他一向为人正直,他好像不会做出此类事来。”

晋献公说:“可不是嘛,我也不相信,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怎么想到他会害我。”

重耳和夷吾还要说什么,晋献公阻止了他们。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哥哥就是被骊姬害死的。

夷吾和重耳来见晋献公的事,骊姬通过她安插在晋献公身边的耳目都知道了,她害怕极了,她觉得要不把这两个小子除掉,早晚要出乱子。于是又开始了她的下一步打算,她不断地在晋献公面前说两个公子的坏话,并且想设计一个机会来除掉这两个人。

夷吾和重耳都知道这位后母的毒辣,现在她正得到父亲的宠爱,父亲许多方面都是听她的,所以他们一点儿也不敢大意。他们商量,看来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京城。夷吾回到他的领地屈邑,重耳逃到他的领地蒲邑,在那里高筑工事,以防不测。

后来晋献公听从骊姬和大臣士蔿的话,认为他俩要谋反,就派遣人去征讨他们,派宦官勃鞮去杀重耳。一天,重耳正在房中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人声喧哗,原来是他父亲派兵来杀他,慌忙之间就爬墙而逃。勃鞮飞身赶到,从墙下一把抓住重耳的衣服,举刀砍去,只砍去了重耳的衣服袖子。重耳一个纵身跳下了墙头,逃之夭夭。

重耳逃到了翟国,过了三年,晋国出兵攻打翟国,因为他们得知重耳就在那里,翟国也毫不示弱,就从背后攻打晋国。晋国当时遭到许多国家的夹攻,所以也不敢再向翟进军,就退了兵。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就立了骊姬的儿子奚齐为王。大夫里克等对这种安排耿耿于怀,他们想把重耳接回国当国君。

里克于同年十月杀了奚齐。这时,晋献公还没安葬。大夫荀息利用骊姬的帮助,立了骊姬的另一个儿子悼子为王。不久,里克把悼子和荀息都杀了,晋国的宫廷一片混乱。

这时,国中无主,大臣们在一起商量到翟国把重耳接回来,立他为王,他们都认为,国家在目前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只有重耳的智慧可以治理这个国家。

他们派人到了翟国,见到了重耳,说明了来意,但是重耳经过认真地考虑后说:“我违背父亲的命令逃到了别的国家,父亲死后我也没有尽一个儿子的孝道,我怎么能这个时候回去当王呢。”

后来,大臣们就请了夷吾回来。立他为王,这就是晋惠公。

重耳少有大志,他早在年轻的时候就结交了许多贤士,有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等,号称“文公五贤人”。

重耳来到翟国后,翟国对他非常好。翟国是他母亲的祖国,翟国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他一共在翟国住了12年。夷吾为君的时候,手下的大臣就给他进言,说是重耳以后会和他争江山,糊涂的夷吾就派了几个壮士到翟国去杀害重耳,但是翟国的国君保护了他,使得他免遭祸殃。

他在翟住得时间长了,有一天,他和赵衰等商量道:“我当初逃到翟国,是因为翟国离我们国家近,也因为这地方可靠,在这里住这么久,也不是个事,又给他们国家带来了很多麻烦。我很早就想到齐国去,齐桓公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现在他的国家也正缺人,管仲等也死了,我想现在就成行,不知你们以为如何?”赵衰他们同意重耳的意见。于是他们就准备出发。

临行的那一天,他们和国王告别了,重耳来到了自己的妻子面前,说:“我走以后,你要受苦了,你等我25年,我要是不回来,你就改嫁。”

他的妻子止住了哭泣,轻声笑着说:“等到25年后,也许我的坟墓上的柏树已经长高了。虽说是这样,我还是会等你的,一直等到死,等到来生。”

重耳这个时候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他泪眼模糊地告别了妻子。

他在去齐国的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觉得他是个逃亡的人,对他很没有礼貌,还吩咐人快快把他赶出去。他到了卫国五鹿这个地方,没有吃的,就向乡下人讨饭。那些人想戏弄这个要饭的,就用盆子装了一点东西拿给他吃,他拿近一看,原来里面装着许多土块。

重耳气得就想揍他们,赵衰笑着说:“不要打,你不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吗?泥土,象征着拥有土地。”

于是重耳跪在地下接受了这份不平常的东西。

他到了齐国,齐桓公早就听说重耳贤良能干,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他,并且把同宗的女儿姜氏许配给他做妻子,送给他20乘马,并且给他许多东西。齐桓公对他也非常敬重,每每有事就和他商量。他也就很安逸于这种生活。

他到了齐国后的第二年,齐桓公去世了。大臣竖刁内乱,在十分混乱的情况下,齐孝公即位。这时候,许多诸侯国觉得齐桓公一死,齐国国势衰微,就乘机来攻打齐国。

重耳虽然觉得在这里生活不是很安全,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妻子,他觉得这就够了,他和妻子恩恩爱爱,生活过得很舒坦。

他的几位随从都劝他离开齐国,但是重耳没有一点儿要走的意思。一天,赵衰、狐偃等在一棵桑树下商量,怎样能使他们的主子改变主意,被正在采桑叶的姜氏的侍女听到了,回去以后就告诉姜氏。姜氏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她早就觉得丈夫有点乐不思国的心思,就让女仆不要声张。

一天,她照例和重耳恩恩爱爱,在这当中,她对重耳说:“夫君,我们俩虽然相亲相爱,你给我带来了幸福,但是,你还有你的事业,你的祖国,一个男人应该以天下大事为己任,怎么能只图个人的安逸呢?”

见到妻子这么深明大义,他觉得自己很惭愧,但是动乱和流亡生活实在给他带来了太多的苦恼,他对世事的纷争也实在太厌倦了。他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一个美好的家庭,他觉得就够了,何必再去奔跑不休,像丧家之犬一样?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妻子。姜氏觉得这样软劝是不行了,就和赵衰等商量,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姜氏大摆宴席,招待友人。在席间,他们把重耳灌醉了,随后就把他抬到预先准备好的车子上。第二天清晨,重耳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辆奔驰的车子上,他看到五个贤人都在车子上,咎犯(即狐偃)还亲自为他驾车子。

他一切都明白了。他从车上翻过身来,划地拔出了刀,就向咎犯刺去,咎犯急忙闪身,说道:“你要觉得杀掉我,能成全你的心愿,你就杀吧。”

咎犯是他的舅舅,重耳说:“你们现在硬要让我走,将来事业不成,我就吃舅舅的肉。”这几位忠心赤胆的人开始感到大事不好,但从他的话音中,觉得他们主子的气消了一些,心里也就稍微轻松一些。

咎犯故意和他开玩笑,想缓和一下空气,他说:

“我的肉老了,又腥又臊,有什么吃头。”这句话把重耳说得笑了起来。

五位贤人成功地把他们的主子挟持走,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重耳也打趣道:

“瞧你们这样,就像一个个当了国王似的。”

赵衰说:“我们比当国王还高兴。”就这样他们到了曹国。

曹共公也是个势利小人,他根本不把逃难中的重耳放在眼里。他早就听说重耳长得和别人不一样,重耳的肋骨不是像平常人那样分开的,而是长在一起,曹共公就很好奇,想看一看,于是趁他洗澡的时候,偷偷地溜进去看了个明白。

出来后,他还和别人绘声绘色地描绘。曹共公的一个大臣叫釐负羁觉得他的国王这样做也太没有礼貌、太庸俗了,就对他说:“晋国的公子是一个出名的贤人,而且他又和你同姓,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他?”

曹共公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釐负羁非常看重重耳,他私下里送给重耳食物,在食物里面放了一块玉璧,以给他们在流浪中遇到困难时使用。重耳对他的这番好意感激万分,接受了他的食物,但是将玉璧还了他。

他们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和楚国打了一仗,国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他自己也在泓河边的战斗中负了伤,他这时急需人才,所以对重耳前来非常欢迎,于是就用接待国君的礼遇接待了他,亲自到馆驿向他求取治国之计,并且热忱地欢迎他留下来,共成霸业。

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和重耳的舅舅相好,他暗地里对重耳的舅舅说:“我看你家公子还是到别的地方为好,宋国是个小国,打了这次仗以后又很弱,要让宋君帮公子重返国家并非易事,我看你们不如到其他大国去。”

咎犯觉得这位老朋友的忠告是有道理的,于是就和重耳离开了宋国。

后来他们经过郑国,郑文公也是个势利小人,他觉得重耳没有利用价值,对他毫无礼貌,命令手下人不要让他们的车子进城,重耳只得绕过城墙,离开了郑国。郑国的一些大臣觉得国王这样做太短见,大夫叔瞻对国王说:“晋公子贤能,他的手下人个个了不起,都可以充当国家的辅佐,你不对他们以礼相待,日后也许会惹来麻烦,不如现在派人追上他们,把他们杀了,留着他们,日后对我们郑国来说,是个祸患。”郑文公不听他的话,重耳顺利地离开了郑国。

他们来到楚国,楚国当时是个大国,但是楚成王对他却是优礼有加,用诸侯的礼节接待他。重耳感到受之有愧,就推辞,赵衰说:“你在国外逃亡十几年,小国都欺负你,但是现在大国却对你好,说明你将要发迹了,你就大胆地领受吧。”

重耳就接受了他的诸侯之礼。他在这里住了几个月,有一天,楚成王和他在一起叙话,楚成王突然说:“公子如果回国了,用什么来报答我?”

重耳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一时感觉到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他稍加思量,说:“我要是回国了,日后一定用大量的珍禽异兽、金银财宝来报答你。”

楚成王说:“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重耳非常诚恳地说:“我要是以后和君王在战场上相遇,我当退避三舍,以感君王待我之恩。”楚成王微微一笑。

回到宫中,大臣子玉一脸怒气,对楚成王说道:“君王对公子这样好,他还要和你兵戎相见,真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不如现在就杀了他。”楚成王自有自己的想法,他没有杀重耳。

这时,晋国的太子圉从秦国逃走了,秦国人对他很怨恨,听说重耳在楚国,就派人送了很多东西,并且热情地邀请他到秦国去。重耳决定到秦国去,成王为他饯行,送了他许多东西。

他们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一起嫁给重耳,但是这五个人中有一个女人曾经嫁给公子圉,所以重耳不想要。

这件事僵在这里,差点闹得不愉快,司空季子说:“公子,太子圉的国家你尚且要去征讨,何况他的女人呢,你要因为这点小事和秦国闹得不和,日后对你的事业将有很大影响,你不能因为小礼节,而忘掉了你的大耻辱。”重耳只好接受了这个他不想要的女人。

晋惠公后来去世,晋国又没有了自己的国君,晋国的大臣栾枝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就派人前去劝重耳回国为君。他们商量里应外合之计,由栾枝等在里面接应,赵衰、咎犯等护送重耳回去,秦穆公派了很多兵力声援他们。这件事做得很顺利。

就这样,流亡19年的重耳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时他已经62岁了。出去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满头黑发的壮汉子,现在他已经是两鬓如雪,当他踏上了自己的祖国时,他跪在地上,亲吻着清新的土地,老泪纵横。

在回晋国的途中,到了黄河边,咎犯说:“公子,我追随你许多年,过错犯了不少,那次把你灌醉了抬到车上,就是其中之一,我就从此离开你吧,请你好自为之。”

重耳一听舅舅说出这样的话,就把自己身上佩带的玉璧扔到河里,发誓道:“我回了国,以后如果有和你们不同心的,这河里的神可以作证。”咎犯也就不提要走的事了。

晋国又有了自己的国君,这就是重耳,是为晋文公。




历史上的晋文公是怎样一个人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他在四十三岁时逃离晋国,直到六十二岁,才回国登上国君之位。他在位九年,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关于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这位大器晚成的帝国之君,在外流亡的十九年,让人叹为观止。他在饱受世态炎凉的同时,也交上...

晋文公的事业开始起步时62岁了,他是怎样在五年之内完成霸业的呢?
晋文公的一生可谓是十分坎坷,他早年就开始了躲避战乱的生活,在他43岁的时候,晋文公就开始颠沛流离,到处流亡,尝尽了人间苦难。在这种情况之下,晋文公辗转了十九年之久,才得以回国,回国之后,开始了他的称霸中原的大业,可以说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在公元前656年的时候,由于重耳遭受到了“骊姬之...

理学大师朱熹的一生是怎样的?
朱熹一生著述极丰,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的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并非溢美之虚语、朱熹著作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除《四书集注》外,当推《朱文公文集...

卫文公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最后会被气死?
但怎么再蒸蒸日上也是小国,十多年来,卫文公始终团结在以齐国为首的霸主周围,虽然后来遭到过几次狄人的侵犯,但因为有盟国相助,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局势随着霸主齐桓公的咽气出现了转折。卫国刚失去保护伞,狄人就联合邢国来进攻了。卫文公紧急召开动员大会:谁能打败他们,我就给他高官厚禄,一辈...

晋文公小故事50字
“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文公害怕了,就暗中派烛之武挑拨秦穆公,最终凭借烛之武的口才使秦穆公撤军,晋国随后也撤了军。总结:晋文公的故事包含了骊姬之乱、重耳流亡、重耳复国、晋文公执政、秦晋关系等多个条目。这些条目展示了晋文公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如何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中原霸主的历程。

六十二岁即位,仅用五年就成为了春秋霸主,晋文公是怎么做到的?
酒醒之后,晋文公非常的生气想要把他们处死。这时子犯说到:“返晋复国,任由处置”,一下子就把晋文公惊醒了。伺候晋文公时刻都谨记自己的誓言,流亡生涯还让他的忍受能力和耐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晋文公复国后不久,当时的楚国也很有野心,出兵攻打宋国,宋国国君向晋国求救。晋文公通过少年时积累...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他生于公元前697年(《左传》一书也说是671年)他也是一代明君,是政治家、外交家。他登基后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第二个称霸的霸主,与齐恒公并称为齐恒晋文,晋国能称雄百年,他功不可没。他的一生也是历尽磨难,年少时因为晋献公的心头肉骊姬想要让自己的儿子...

流亡十九年,六十二岁复国,看晋文公如何称霸春秋
有想过62岁时你在干什么吗? 可能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62岁时已经退休种花养草,颐养天年了。 然而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却有一位半生漂泊,六十二岁复国,在晚年开创了一片天地,立于众人之巅,称霸天下之人。 骈胁重瞳,远离故土 重耳既晋文公,出生时「 ”骈胁重瞳”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不平凡...

大器晚成晋文公
也有的人大器晚成,比如七十二岁才拜相、愿者上钩的姜子牙(有史书说太公八十遇文王);50岁左右才写了《西游记》十几回,一生贫困,奋尽全力写完宏篇巨著的吴承恩;47岁还在做亭长,才开始起事的汉高祖刘邦(不过他从亭长实现质的飞跃到皇帝,仅用了8年的时间);12岁开始学木匠、27岁开始学画,56岁开始转变画风从而成为...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生平资料
晋国时期的晋文公重耳曾经在太子时期逃离晋国在各诸侯国间辗转流离。重耳受尽人间苦难,在外逃亡的十九年,他遭遇了各种待遇,有对他冷眼相看的,也有有恩于他的。重耳九死一生,经历重重挫折和考验终于重新回到晋国而且在众人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君主。 晋文公剧照 在这样经历后,重耳自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王位,也非常看重...

天峨县15312861605: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底巩波利: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晋文公重耳,他在继承王位之前,过了十多年的逃亡生活,在流亡的过程中,他想吃...

天峨县15312861605: 一次的失误、就要去否定他的一生么? -
底巩波利: 当你成功了,你的任何事情都是范例,任何言语都是明眼,举手投足便一呼百应. 富贵多士,贫贱远亲,这是常情.失败肯定有原因和自己的失误,不妨多总结下,关键时刻,能依靠的人是很少的,自己一定要有良好的意志力,当你成功的时...

天峨县15312861605: 晋重耳周游列国(上)读后感 -
底巩波利: 这是这个星期的作业 还是一篇作文不过是读后感 前面的开头就不写了吧 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逃亡生活.路过卫国,卫文公故意刁难不开城门,饿的不行在五...

天峨县15312861605: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
底巩波利:[答案]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但是当晋文公即位时,晋文公忘记了他的功劳,而且他不敢向晋文公请求俸禄赏赐,所以他感到委屈.他决定和他母亲隐居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晋文公后来...

天峨县15312861605: 有关清明的小故事 -
底巩波利: 清明,是民间一年里最隆重的祭祖活动日.过去,没有假日,就利用星期天.我们家早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清明前最后一个星期日,是我们大家族的祭祖日.祭祖时,家家都要派代表. 我们晋南地区的清明祭品中,最有风味的是各家各户蒸的指...

天峨县15312861605: 穆公东扩读后感600字 -
底巩波利: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中原抱有权大欲望的国君,秦穆公继位之后,他就积极网罗人才,积蓄力量,百里第三和蹇叔这两位人才的引进,为秦穆公的东扩增加了有生力量.正当秦穆公踌躇满志的时候,强大的晋国先后经历的三次天灾人祸...

天峨县15312861605: 08年国家对法定节日已经公布清明节的发源地在哪里有什么活动越详细?
底巩波利: 寒食•清明节发源地30万人民告国人书 有一个节日,2640多年来让我们――山西介... 祖先们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凄凉?我们,30万世世代代沐浴着寒食清明节精神内涵而...

天峨县15312861605: 寒食节传统食物介绍
底巩波利: 寒食节食物清明果在清明节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果形似饺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

天峨县15312861605: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退避三舍、问鼎中原等反应什么和什么之间的争?
底巩波利: 当然是齐桓公咯

天峨县15312861605: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怎么样?
底巩波利: 在我的印象中,澳洲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个移民强国.他的移民没有美国和... 除此之外,"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的精神,让父母和孩子们受用一辈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