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为什么要“三从四德”?

作者&投稿:盈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女人三从四德是指哪些?~

一、“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出处: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三、具体解释: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的意思。(《仪礼·丧服·子夏传》)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周礼·天官·九嫔》)

三从四德是古代的习俗之一,三从四德这个词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三从四德是两个词,分别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和《周礼·天官·内宰》。
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未嫁从父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女子未嫁人之前要听从父母的,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
既嫁从夫指的是出嫁为人妻的妇女必须遵夫命,要礼从夫君,辅佐丈夫。要与丈夫一起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
夫死从子指的是丈夫死后,女子必须遵子命,贤妻良母则是指抚养辅佐儿子。妻子不但不能改嫁,而且要永远服从自己儿子的领导。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被写到史书里面的《列女传》里。
"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就比较好理解了,妇德是指品德要好,能正身立本;妇言是指妇女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妇容指女子漂亮但不能妖艳,例如商周时期的妲己就是妖艳的代表;妇功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总的来说古代对一位女子的品德教养就是看她的三从四德,古代三从四德可以说是从后汉开始的,汉朝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写了一本《女戒》,提倡女人要讲究“三从四德”,这一著作的出版就正式公告了三从四德。
《女诫》共有七篇,一共写有1600字,班昭的《女诫》虽然文字不多,但是给古代女子应该这样遵守道德立下标准。

现代社会崇尚的是男女平等,而对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的认识已经渐渐模糊了。说道三从四德,很多人就会想起二千年封建社会的种种制度对古代女子的压迫,为什么女人一定要“三从四德”呢?

妇德的意思确实是女人的品德要好,但是在古代,女人的品德最重要的两个字叫做“贞顺”。所谓的贞就是对丈夫忠贞不二,一辈子只能有丈夫一个男人,不能改嫁,不能劈腿。有一些极端的人,甚至认为丈夫死了,女人也该跟着殉情才算是对丈夫贞。

顺,就是顺从的意思,这跟“三从”里的“出嫁从夫”意思差不多,但是在这里又做了拓展。女人出嫁后,不但要顺从丈夫,还要顺从丈夫的父母,以及丈夫家族的人。总而言之,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到了丈夫家就要听话,不能做妖!

妇言,古代人认为太过能言善辩的女人会颠覆国家,所以在家庭中,他们也不喜欢伶牙俐齿的女人。但是不会说话的女人也令人讨厌,所以古人对女人说话的要求是,应答得体,但是不恶言伤人,不搬弄是非,不抢话、不多言。

说到底,男人不喜欢身边有一个话太多的女人,他们只希望有一个听话的女人。

妇容,表面上看是指女人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但是,古时候已婚的男人很喜欢看别人的媳妇,但是不喜欢自己的媳妇被人看,所以他们也不喜欢自己的媳妇打扮得太妖艳,招蜂引蝶。古代甚至有“冶容诲淫”的说法,意思是女人打扮的太漂亮就是在勾引男人!

因而,所谓的妇容,不是要女人打扮得多漂亮,而是要求女人一定要端庄,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恰当的姿态,不要给丈夫丢脸。

妇功,简单的说就是女人工作的能力。古代的女人是不能外出的,所以她们的工作主要在家里,比如洗衣做饭、养蚕纺织、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招待宾客、祭祀祖先等等,女人几乎承担了一个家庭中绝大部分的工作。

这就是汉代著名历史学家班固之妹班昭,在《女诫》中制定的关于女人言行的四条准则。

现在看来很多男人依然觉得遵从“三从四德”的女人就是好女人,就是一个可以娶回家的女人,而不是浪荡成性的女人!古代的女人是如此,现在的女人也应该如此。当然,我也想找这样的女人,不知道会不会有?当然,我的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没有女友,有的话,说不定我的想法也是会变的!成为一只小狼狗也是说不定的,哈哈哈哈!



从原始社会女性为尊到封建时代父系氏族男性翻身,男性主导地位日益展现,由此女性地位日益低下,所以才出现这些道德规则。

古代封建思想就是尊崇男尊女卑,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要听从男人的。

老祖宗延续下来的,她们不得不遵守啊!

如果不三从四德的话,那么她们就是没有教养的,而且她们也没有地位很低级的。


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为什么这么做?
三寸金莲起源于前唐的李后主,直至清代的宣统皇帝。是有上千年的历史时间。处起皇太后嫔妃,下到普通百姓,文人墨客有李清照,将领有梁红玉,都裹过脚。便是清军入关,一声令下放足,终究足还仍然裹,连原先不裹足的满族人女生,也跟随喜欢上三寸金莲了。直至民国初期,倡导妇女解放运动,抵制裹足,都...

为什么说好女人旺三代?
经常竟说一句话:好女人旺三代。为什么旺三代呢?百度上大多表达的都是女人对男人的一种附属和顺从,兼之对子女的教养良好。看得是心头火大不已,思考了一会之后觉得其实也没必要火大,每个人理解的和认知到的东西不同,表达的也自然不同。这个“好”字确实太过宽泛,放在不同家庭里就是不同的品质。

为什么说一个好女人影响三代?
一个好的女人可以影响三代,是说这个女人在一定情况下对家庭来说,维系了三代人的感情。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很多角色,而女人在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好的媳妇、好的妻子、好的母亲。能把这三个角色处理好,这个女人可以成为这三代人联系的一个支点,让三代人在一个天平上保持平衡。结婚后...

为什么要做"三不女人?"
在朋友那里翻书,其中一本提及一种被津津乐道的新理论“三不女人”。据说是最让男人魂牵梦绕的人物。何谓三不女人呢?不是美女才女淑女,而是“深藏不露、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女人,其实就是教导女人对男人使手腕,吊胃口,欲擒故纵,使男人神魂颠倒,乖乖就范。该书用三篇章节详细阐述三不女人的...

为啥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却毁一生呢?
在一个家庭当中,很多人都容易忽视女人的家庭地位,也容易忽视一个女人在一个家庭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他们总是偏执地认为,男人才是一个家的主心骨,才是决定这个家发展的一个态势。 可事实上,女人在一个家庭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一生。 娶一个好女人或是一个坏女人...

女人为什么要独立(三)
哪个男人都希望他的老婆对内能舒服自己对外能让他有面子,(这种情况通用,要理解)。男女之间的差距大了,寻找共同语言共同爱好就难了,所以,女性要跟着男性的脚步不时地与时俱进才会让男人时时有耳目一新之感,才不会因为厌烦而感情疏远。至于这一点,不要说是在拍男人马屁,提出“为什么不是男人来...

俗话说好女人富三代什么意思
1. 俗话说,“好女人富三代”意味着一个贤惠的女性能够对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2. 这里的“富”并不仅仅指财富的积累,而是指家庭的和谐、成员的幸福以及文化的传承。3. 第一代指的是女性的父母,她们通过教育和生活习惯影响女儿。4. 第二代是指女性自己,她如何经营家庭,教育子女,以及她对社会的...

一家人二三代女人每个都要嫁几嫁是什么原因
估计是他们家的家风过不好就离婚没有一个人去说婚姻应该怎么样去维系的只是一生气就离婚所以他们家二三代女人都是这样因为没有一个人懂怎样去维系的

为什么说,一个好女人影响三代人?
现在结婚的新人们里面,大家都放亮眼睛挑选最适合的最好的,尤其是男性,要是娶了一个好女人,长得好看,心思又好,德智美样样都有,真的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造福三代人,同代人的丈夫,第二代的孩子,还有第三代的孙子。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对于第一代的人丈夫来说,一个好的妻子,肯定...

女人的这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为什么这么说?
女人的一生中,经历三次死亡的说法,第一次是分娩之时,女人在成为母亲的同时,也在经历着生死的考验。第二次是生理上的死亡,这是自然规律的必然,无论年龄还是健康状况,都可能导致生命的终结。第三次是被人遗忘的死亡,当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将你忘记,你的存在仿佛从未被确认过。这三次死亡,是...

曲松县19413499429: 古时候女的为什么要将三从四德? -
子车伏维宏: 三从四德 拼音:san cong si de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

曲松县19413499429: 为什么古代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而男子却可以三妻四妾,花天酒地 -
子车伏维宏: 古代是父系社会,男子的地位比女子高.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家天下的局面形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男子就肩负着延续香火的重任,所以男子就可以娶很多老婆.而女子必须三从四德是封建思想而引导的,主要是由孔子儒家的思想而决定的.

曲松县19413499429: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三从四德啊? -
子车伏维宏: 三从四德是古代的习俗之一,三从四德这个词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三从四德是两个词,分别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和《周礼·天官·内宰》.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

曲松县19413499429: 为什么古代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
子车伏维宏: 一般都说“三从四德”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

曲松县19413499429: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遵从三从四德?什么是三从四德? -
子车伏维宏: 三从四德 定义、源流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

曲松县19413499429: 为什么女人要三从四德.? -
子车伏维宏: 那只是古代的封建思想在做怪,现在什么社会了啊?一切男女平等!! “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 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曲松县19413499429: 在古代女人必须要强迫三从四德吗? -
子车伏维宏: 因为在古代,这是衡量妇女人品的标准,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根据“内外有别(即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曲松县19413499429: 古代为什么总讲女人要三从四德是指那方面的呢? -
子车伏维宏: 三从出处:《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汉 班固 《白虎通·爵》:“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是以有三从之义.”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

曲松县19413499429: 古代女人讲究“三从四德”请问是指什么? -
子车伏维宏: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

曲松县19413499429: 我想问:女人为什么要“三从四德”又是哪三从哪四德?分别有什么作用?
子车伏维宏: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对妇女有重要意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