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层系统分析

作者&投稿:井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含水层系统划分~

科学地划分地下水系统是开展地下水资源研究的基础,也是正确分析和认识构造控制地下水演化的必然结果。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平分区和垂向地下水系统两方面内容。
一、地下水系统划分与结构
根据疏勒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区域地质与构造、水文与水文地质、地形与地貌、物探与钻探资料等,将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系统划分为一级分区;根据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补、径、排关系划分为3个二级分区,分别记作上游Ⅰ区、中游Ⅱ区、下游为Ⅲ区;依据地质构造边界特征,将二级区划分为5个三级分区,分别记作:Ⅰ—1,Ⅰ—2,Ⅱ—1,Ⅲ—1,Ⅲ—2;依据含水层岩性结构特征,将三级区划分为6个地下水子系统分别记作:Ⅱ—1—1,Ⅱ—1—2和Ⅲ—1—1,Ⅲ—1—2,Ⅲ—2—1,Ⅲ—2-2。在分析钻孔资料和地下水溢出地表特征的基础上,垂向确定为单层潜水子系统(分区代码记作1)和潜水-承压水多层子系统(分区代码记作2)。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系统结构如图3-16和表3-16所示,平面分布图见图3-17。
二、地下水子系统划分
划分范围为疏勒河流域平原区,主要工作区是中游区和下游区。在分区内山前地带为较单一的砂砾卵石含水层组,而细土平原区为双层和多层含水层组,因此,分别划分为单层地下水子系统和多层地下水子系统,单层子系统由潜水含水层组构成,多层子系统由潜水含水层组与一组或多组承压含水层组构成。

图3-16 地下水循环系统水平划分框图

表3-16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名称与编码


一、水化学系统划分
地下水是含有气体成分、离子成分、微量元素、有机质和微生物的一个复杂的溶液。受含水层系统、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控制,以及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着。同时,地下水是各种化学物质的载体,所以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或储存)过程中,各种元素亦随着载体而溶滤、迁移,其地下水化学场与地下水动力场相关密切。
地下水含水层系统是在长期地质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的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亚系统、古近-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层亚系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亚系统,都赋存着质量不同的地下水。地下水系统是各种化学物质强大的搬运者,对元素的迁移、聚集、离散起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潜水含水层,它是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系统中最活跃的一种因素。
根据含水层系统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控制作用,我们把三江平原地下水划分成3个水化学系统,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系统、古近-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水化学系统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水化学系统。然后每个系统内再根据迁移交替作用的不同,水化学是否活泼来划分1~3个亚系统。最后每个亚系统根据原生水化学类型和人为污染状况,进一步细划为子系统(表5-5)。
表5-5 三江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系统分区


这些亚系统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与影响,同时又各自具有自己的水化学特征。一个水化学系统接受一定的水和物质成分的输入,然后在系统内发生一些水化学变化,最后将其变为某种水化学的输出。最主要是系统内部含水层(体)系统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输入、输出、传导与功能特征。同时本区人为活动影响剧烈,局部地区改变了天然水化学的传输功能。
二、水化学系统特征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系统
本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与残丘及山地为隔水或弱透水边界。在垂向上,系统的底部边界为古近-新近系泥岩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系统输入主要有:①降水入渗;②丰水期江河水的侧向补给;③人工灌溉及渠道入渗。系统的输出主要有:①枯水期向江河岸边的透水边界排泄;②包气带水的蒸发;③人工开采地下水。
人类活动对系统影响主要有:一是城区及水稻种植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局部改变了系统的边界,同时水动力系统发生变化,影响水化学系统也发生变化。二是大面积农业灌溉水的入渗,也影响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星罗棋布,这些污染源通过各种渠道向地下水中输送有毒有害元素和物质,使地下水水化学系统遭受污染。
系统的内部特点是:岩性以细砂、砂砾石为主,上覆薄层粉质粘土,中夹淤泥层,下伏细砂、砂砾石。介质中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其次为三氧化二铁、氧化铁和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等;微量元素以钛为最丰,平均达450×10-6;最少为镉,平均为0.06×10-6。地下水最古老年龄为2×104 a左右。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渗透系数多为50~100m/d,但由于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缓慢,所以整个系统相对化学作用不强烈。
系统水化学多为重碳酸型水。浅层地下水受人为活动影响剧烈,地表水入渗、污水灌溉、大气降水均可携带污染物进入本系统中,多数地段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在城区工业污染、居民点附近有三氮污染等。
在这个系统内,由浅部(埋深小于10m)、中部(10~50m)到深部(大于50m),地下水的流速向下逐渐减小。因而水力交替迁移的能力减弱,而扩散水流模式则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地下水环境也由氧化环境过渡到还原环境;水化学也由活泼区渐变到惰性区。特别由于淤泥层的存在,使所有化学组分受到吸附和解吸作用。受人为活动因素影响少,水质较好,多为重碳酸钙型水。但在淤泥层附近,形成高腐殖水和高铁水,特别是在地下水强烈开采地段,形成氧化区,富集大量铁锰离子。由于上层污染水的垂向补给,使系统内水化学也发生了演化。实际上,在地下水系统中,每种选定的水化学参数都有活泼区,可能活泼区和惰性区,即在活泼水化学区存在惰性水化学小区。这是由于地层中各向异性,离子本身特点,输入系统控制等决定的。比如三氮在系统上部都是活泼区,但无污染源地段它又是惰性区;二价铁在活泼区处于缺氧区;在包气带,可以存在一个氯化物活泼区,其蒸发作用改变氯化物含量。这个包气带系统的其余部分可以形成一个惰性区。
(二)古近-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水化学系统
该类型的地下水埋藏较深,迁移交替作用较弱,因此水化学属不活泼区。同时由于地下水径流迟缓,导致一些离子含量较高,形成高铁水、高氟水、高硬度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pH值为7~7.5,地下水TDS为0.5g/L左右。人为活动影响因素少,地下水基本没有污染。
(三)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水化学系统
本系统由基岩风化裂水水质亚系统和构造裂隙水水质亚系统组成,含水介质为花岗岩、火山岩、砂岩,地下水溶滤这些岩石形成重碳酸钙水。
(1)风化裂隙水水化学亚系统
在亚系统上部,地表以下0~10m区间,岩石风化裂隙发育,连通性较好,大气降水入渗后经短途径流,最后以泉的形式排泄沟谷中。因此亚系统上部交替迁移作用较强,水化学处于活泼区,多数离子均不超标,且人为污染仅限于一些居民点。在亚系统的下部,岩石风化裂隙逐渐减弱,交替迁移作用缓慢,水化学呈惰性区,铁锰含量也增高。
(2)构造裂隙水水化学亚系统
构造裂隙水,赋存于前第四系基岩的构造裂隙中,各项化学指标均适中,TDS多小于0.3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或HCO3-Ca-Mg型。该水化学系统交替作用较强,参与水文循环积极,且循环深,距离远,最终排泄到风化裂隙水中或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

一、含水层系统划分

从宏观角度来看,三江平原应该属于一个大型的含水层系统。在这个大型含水层系统内,埋藏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古近-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的多个含水层单位。各含水层之间,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相互连接,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并共同构成区内地下水的储存空间与径流通道。

依据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将三江平原这个大型含水层系统,进一步划分为3个含水层亚系统,即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在分布范围上,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分布最广泛,其次是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亚系统仅在局部地区有小范围的分布。

根据主要含水层亚系统的上、下叠置关系,可把三江平原地下水含水层系统划分为单层含水层系统和双层含水层系统两种含水层系统结构类型。由于盆地内各地区地下水富水性、资源量和开发模式及沼泽湿地保护,主要决定于第四系含水层亚系统,因此将重点对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及基本的含水层单位加以重点阐述。

二、含水层亚系统及基本的含水层单位

三江平原含水层系统内的含水层亚系统及其主要含水层的隶属关系,如图3-1所示。

(一)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是三江平原含水层系统中分布范围最广泛,储存量和开采量最大,补、径、排条件最好,也是水文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含水层亚系统。包括下更新统绥滨组,中更新统浓江组,上更新统向阳川组与别拉洪河组、冲积层,全新统冲积层6个基本的含水层单位(图3-2)。它们的基本特征是含水层均为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冲-湖积的松散沉积物,以粒间孔隙为储水空间与径流通道。在区域内成层分布,绝大部分地区构成上、中、下更新统含水层叠加,其间无区域性隔水层,各含水层之间直接或间接水力联系密切,形成统一大厚度第四系含水层亚系统。其周边边界:西部、南部及东南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浓江组粘土层和前第四纪地层构成的弱透水边界,北部及东北部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为水位与流量边界。

按含水层的岩性、成因及分布,将第四系含水层亚系统划分为第四系更新统次级亚系统和第四系全新统两个含水层次级亚系统,现按含水层的地质时代分述如下。

1.第四系更新统含水层次级亚系统

包括下更新统绥滨组,中更新统浓江组,上更新统向阳川组与别拉洪河组、冲积层5个含水层单位。

(1)下更新统绥滨组(Qp1s)含水层

分布在三江平原第四系沉积层中下部,埋藏在地面下80~130m深处,含水层厚40~180m,最厚地段可达200m,是三江平原第四系含水层系统地质时代最老的含水层。含水层由灰绿色、黄绿色、青灰色中细砂、中粗砂、砂砾石、砾卵石构成,砾石成分以脉石英、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磨圆较好,砂以石英长石为主,砾石含量占10%以下,近山前地带泥质含量较高。其中,绥滨组下部含水层,仅分布于古近-新近纪末期遗留下来的3个古洼地区,岩性以河床滞留相和洪积相的泥质砂砾石为主,属内陆封闭式盆地沉积,厚20~100m;上部含水层,仍为内陆盆地沉积而成,但分布范围相当广大,以河床滞留相、边滩相为主,其次为湖相,岩性为细砂、砂砾石,厚40~100m。基底为古近-新近系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系统间绝大部分地区为隔水(弱透水)的泥岩层或古近-新近系上覆的玄武岩盖层,构成第四系含水系统的底板。

图3-1 三江平原含水层系统、亚系统和主要含水层隶属关系

图3-2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含水层分布剖面示意图

(2)中更新统浓江组(Qp2n)含水层

分布于广大低平原区,埋藏在地面下20~40m深处,较下更新统绥滨组含水层分布范围还要广大。含水层由浅灰色、灰白色中细砂、含砾中粗砂、砂砾石及砾卵石组成,砾石成分以酸性火山岩、脉石英组成,砂以石英、长石为主,砾石直径一般小于1cm,分选较差,磨圆中等。含水层成因:小兴安岭山前地带、集贤及宝清一带为湖泊沉积而成,其余广大地区则以边滩相与河床滞留相沉积为主。含水层厚40~80m,最厚可达125m,局部地区夹粘土层透镜体。浓桥镇-前哨农场一带三级阶地区,含水层上部覆盖有10~34m厚的黄褐色、棕黄色粘土,其余广大地区上覆上更新统含水层。

(3)上更新统含水层

上更新统含水层由多种成因类型的沉积物组成。包括向阳川组、别拉洪河组和冲积层3个含水层。

1)向阳川组(Qp1-23x)含水层:广大低平原区均有分布,埋藏在地面下5~10m深处。含水层岩性为淡黄色、青灰色砂、砂砾石,厚5~20m,属边滩相、河床滞留相沉积而成。在同江-富锦-集贤一线以东二级阶地区,含水层上部覆盖有3~20m厚的黄褐色、土黄色粘土、淤泥质粘土;以西地区上覆别拉洪河组(或冲积层)含水层。

2)别拉洪河组含水层(Qp33b):主要分布于同江-富锦-集贤一线以西的广大低平原区,包括一级阶地和漫滩。含水层岩性为黄色、杂色砂砾石、砾卵石,厚4~5m。一级阶地区,含水层上部一般覆盖有1~3m厚的土黄色砂土或粉土。漫滩区,上覆全新统含水层。

3)冲积层(Qp33)含水层:分布于小兴安岭东坡山前冲-洪积扇形平原区,东临松花江故道(萝北水城子古河道)。含水层岩性为泥质砾卵石,砾径一般为0.5~5cm,大者达10m,在扇前缘颗粒变细,厚5~15m。该层为别拉洪河组同期异相沉积层,由鸭蛋河、嘟噜河、梧桐河、鹤立河冲-洪积而成,扇顶一般覆盖1~3m厚砂土夹碎石。

2.第四系全新统(Qh)含水层次级亚系统

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主要支流的河漫滩区,含水层为河流冲积成因的砂、卵砾石和砂砾石层,厚度一般5~10m。

(二)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

古近-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测区东部的前进凹陷、中部的绥滨凹陷和西部的依-舒地堑内,其次在山前台地区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处于老爷岭地块、太平岭海西褶皱带和那丹哈达岭优地槽褶皱带,区内自始新世开始下沉,新近纪缓慢回升,期间以湖相为主,河湖与沼泽并存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系宝泉岭组(E2-3b)和新近系鹤立组(Nh)、富锦组(N1-2f)泥岩、砂岩、砂砾岩,其砂岩、砂砾岩中的孔隙裂隙发育,赋存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受基底构造控制,区内形成了由西南向北东缓颂的绥滨凹陷与前进凹陷两个向斜蓄水构造和伊-舒地堑断陷蓄水构造。亚系统的周边边界:西部、南部及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的各种弱渗透性地层、岩浆岩体、阻水断层,构成含水层隔水(或弱透水)边界;北部及东北部为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水位与流量边界。此外古近-新近系上部玄武岩发育,或以玄武岩丘出露平原,或以席状体伏于第四系底部,与古近-新近系上部的泥岩层共同构成第四系孔隙含水系统和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系统的隔水(弱透水)层。

在广大低平原区,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埋藏于巨厚的第四系含水层之下,在山前台地区埋藏于第四系浓江组粘土层之下,成层状分布,含水层顶板埋深由山前向凹陷中心逐渐增大。山前地带一般40~50m,到凹陷中心地带增加到300m以上。钻孔揭露,含水层一般2~3层,多者达7层,累计厚度近100m,岩性为砂岩、砂砾岩,胶结中等,形成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岩组,地下水具有承压性(图3-3)。

图3-3 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亚系统含水层分布剖面图

(三)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亚系统

平原中残山残丘及其周边台地区和鹤岗凹陷内第四系下部,分布的中生代及以前的火山岩、沉积岩、不同时代的花岗岩,这些岩层及岩体经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大面积分布不均网状风化裂隙含水层和线状构造裂隙含水体。其中风化裂隙水赋存取决于风化带的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带厚度,花岗岩及中生代砂岩风化带较厚,一般20~70m,储水条件好,富水性较强;火山岩风化带较薄,一般10~20m,富水性较弱。裸露的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通过短途径流,多以泉的形式排出;埋藏的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一般花岗岩、砂岩风化裂隙带富水性较强,火山岩富水性弱。构造裂隙水,花岗岩、砂岩的张性构造裂隙储水带富水性强,压性构造裂隙及其他岩性的构造裂隙储水带富水性弱。

三、含水层系统结构类型

含水层系统的结构类型,是指含水层系统内部,各含水层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由于三江平原各部分中生代末期以来地质发展历史的差异,因而在不同的地质、地貌单元,必然形成不同的含水层系统结构类型,三者之间有着表3-1所示的对应关系。

表3-1 区域地质构造、地貌单元与含水层系统结构类型对应关系表

(一)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该系统结构类型包括古近-新近系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前第四系基岩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两种含水层系统结构类型。

1.古近-新近系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分布于测区东南部的完达山山前台地和鹤岗南部的小兴安岭山前台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上部为20~35m厚的中更新统粘土,下部为古近-新近系泥岩、砂岩、砂砾岩层。在古近-新近系砂岩、砂砾岩中,赋存孔隙裂隙水。

完达山山前台地在八五二—八五三农场一带及宝清县城以西地区,含水层岩性为古近-新近系富锦组河流相沉积的含砾中细砂岩、砂砾岩和含砾泥质砂岩,胶结程度差,孔隙裂隙发育,富含孔隙裂隙水。含水层顶板埋深30.1~109.6m,厚度20.5~54.3m,水位埋深1.87~3.87m,最深可达17.2m,含水层粒度较粗、厚度较大,径流条件较好,富水性中等,单井涌水量为100~1 000m3/d;在宝清县七星乡一带,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为1 000~3 000m3/d。

鹤岗南部小兴安岭山前台地区,含水层岩性为古近-新近系鹤立组砂岩、砂砾岩,胶结程度较差,含孔隙裂隙层间水。钻孔揭露含水层厚度48~102m,推算单井涌水量500~2 400m3/d,渗透系数5.5~14.1m/d。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HCO3-Ca·Na型,TDS 0.2~0.43g/L,pH值6.30~7.65,TFe含量1.6~11.2mg/L。

2.前第四系基岩单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分布于区内残山、残丘及其前缘台地以及平原周边的部分台地区,这些地区分布的中生界白垩系火山碎屑岩、熔岩、砂岩及不同期次的花岗岩,因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的风化作用,故岩层较为破碎,风化及构造裂隙较为发育,赋存基岩裂隙水,尤以风化裂隙水较为普遍。山前台地区,由于堆积了中更新统粘土,故掩埋于其底部的基岩裂隙水具有承压性。基岩裸露区,主要为潜水。风化裂隙水,富水性极不稳定,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2.6~201.5m3/d;张性储水断裂带,单井涌水量一般为500~1 000m3/d,压性断裂带富水性较弱。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TFe含量小于0.28mg/L。

(二)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的分布范围与三江低平原区范围基本一致。自东向西依次为东部粘土质低平原第四系/古近-新近系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中部泥砂质低平原第四系/古近-新近系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和西部山前扇形平原第四系/古近-新近系、前第四系基岩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1.东部粘土质低平原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分布于同江—富锦—集贤一线以东广大低平原区,地貌单元包括Ⅰ、Ⅱ、Ⅲ级阶地及漫滩,大地构造单元为前进凹陷。该区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富锦组和第四系砂、砂砾石及砾卵石层,其中古近-新近系厚度超过3 000m,第四系最厚地段也达到了300m。双层结构系统的上部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下部为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两含水系统之间以古近-新近系上部分布较稳定的古近-新近系泥岩间隔,形成稳定的区域性隔水(或弱透水)层。现将组成双层结构系统的主要含水层简述如下。

(1)上部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三级阶地区,含水层包括第四系下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两个含水层。下部为下更新统绥滨组以河床相冲积而成的细砂、砂砾石含水层,厚40~100m;上部为中更新统浓江组边滩相冲积砂、砂砾石含水层,厚40~90m。Ⅱ级阶地区含水层包括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3个含水层。上层为上更新统向阳川组冲积-湖积细砂、砂砾石含水层,北部以河床滞留相、河床边滩相沉积为主,南部以河床边滩相、浅湖相沉积为主,含水层厚5~15m。中层为中更新统浓江组冲-湖积中细砂、中粗砂、砂砾石含水层,北部以边滩相沉积为主,南部为湖相沉积,含水层厚30~130m。下层为下更新统绥滨组冲-湖积含水层,早期仅限于北部和中部的两个古洼地中沉积,含水层岩性为冲洪积成因的泥质砂砾石,晚期仅限于中部及北部的广大地区沉积,以河床边滩相、湖相沉积为主,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该层厚40~180m。同江—富锦—集贤连线以东地区,因普遍覆盖厚达5~20m的粉质粘土,构成大面积稳定的弱透水盖层,地下水普遍为微承压水。Ⅰ级阶地及漫滩区,上部为上更新统别拉洪河组及全新统冲积砾质砂及砂砾石,含水层厚9~20m,与下部上更新统向阳川组—下更新统绥滨组砂、砂砾石含水层组成巨厚含水体。

区内的各含水层间,由于不同时代与成因的堆积物成上叠结构,中间无明显的隔水层,形成统一大厚度含水层。区域厚度:北部浓江流域地区一般150~250m,最厚达273.8m,别拉洪河中下游以东地区50~100m;中部地区厚100~200m,南部地区50~100m,最薄的宝清东部地区厚度为10~50m。含水层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北部地区颗粒较粗,南部地区较细。大部分地区水量丰富,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m3/d,局部极丰富地区单井涌水量大于5 000m3/d,水量中等的宝清东部地区,单井涌水量100~1 00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HCO3-Ca·Na、HCO3-Ca,TDS0.1~0.3g/L,TFe含量一般4~12mg/L。

(2)下层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

广泛分布于古近-新近纪断陷盆地内第四系松散层之下,赋存于前进凹陷向斜蓄水构造内。含水层岩性为古近-新近系河流相和浅湖相宝泉岭组、富锦组砂岩、砂砾岩,胶结程度差,孔隙裂隙发育,富含孔隙裂隙水,埋藏深度一般大于45m,且由南向北埋藏深度增加,平原中最深可超过300m,隔水顶板为古近-新近系上部的分布较稳定的泥岩层。宝清一带含水层为新近系富锦组砂岩、砂砾岩,其他广大地区为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砂岩、砂砾岩。古近-新近系与第四系含水层之间,大部分被泥岩隔水(或弱透水)层隔开。南部宝清地区靠近东西两侧台地的河流相沉积区,含水层厚度15~54m,单井涌水量100~1 000m3/d;中部的浅—深湖相沉积区,揭露含水层厚度9~30m,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水化学类型HCO3-Na·Ca、HCO3-Na型,TDS 0.13~0.3g/L,TFe含量2.0~5.6mg/L。

2.中部泥砂质低平原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分布于同江—富锦—集贤以西,萝北—桦川—佳木斯以东的广大低平原区,地处依-舒地堑和富锦隆起带之间,属绥滨凹陷沉积区。地貌单元由黑龙江、松花江的一级阶地及漫滩组成。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泥岩、砂岩、砂砾岩层和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厚度均达到300m。双层结构系统的上部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湖积砂、砂砾含水层,下部为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层,两个含水层之间以古近-新近系上部分布较稳定的泥岩间隔,形成稳定的隔水(或弱透水)层。

(1)上部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Ⅰ级阶地区,自下而上由第四系下更新统绥滨组、中更新统浓江组和上更新统向阳川组、别拉洪河组4个含水层组成;漫滩区,第四系更新统含水层之上还覆盖有全新统含水层。早更新世早期形成的绥滨组下部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泥质砂砾石,厚20~100m;早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沉积的绥滨组—别拉洪河组含水层,均是河床边滩相、河床滞留相沉积的砂、砾、卵石含水层,沉积物颗粒粗大。漫滩区更新统含水层之上还覆盖有全新统的砂、砂砾石含水层,厚5~10m。第四系各含水层岩性相似,都是粒度不等的砂、砂砾石,中间没有区域性的隔水层,地下水相连通,形成一个大厚度含水层。含水层粒度在剖面上变化,为上粗下细。含水层厚度,松花江以北地区,军川古洼地区含水层厚200~300m,其他地区厚一般100~200m;松花江以南地区,含水层厚度一般100~150m,靠近山前台地区50~100m。广大低平原大部分地区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m3/d,局部地区大于5 00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Na型。

(2)下部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

埋藏于第四系下部,赋存于绥滨凹陷向斜蓄水构造内。含水层岩性为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砂岩、砂砾岩,成岩作用不好,成半胶结或松散状,含孔隙裂隙水,顶板为古近-新近系上部泥岩隔水(或弱透水)层。

3.西部山前扇形平原双层结构含水层系统

分布于西部小兴安岭东山前地带,东临松花江古河道。大地构造处于鹤岗凹陷、依-舒地堑构造区,地貌单元属于山前冲-洪积扇形平原。上部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下部为前第四系裂隙、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

(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主要由中更新统浓江组、上更新统向阳川组和冲洪积层及全新统(仅在河漫滩区分布)冲洪积、冲湖积的中粗砂、砾质砂及砂砾石组成,粒径一般在1.5~6.0mm之间。鹤岗凹陷及依-舒地堑南部区,含水层厚10~50m,依-舒地堑的中北部地区50~100m。Ⅰ级阶地区,砂砾石层上部一般覆盖有1~3m厚的粘土,其他地区表层岩性为粉土或砂、砂砾石,含水层顶部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含水层具有自山前向平原中部、自河谷上游向下游,由薄增厚的变化规律,其富水性,也由山前地带的100~1 000m3/d,逐渐增加到扇形地前缘的1 000~5 000m3/d,渗透系数20~100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Na、HCO3-Ca·Mg型,TDS 0.05~0.6g/L,pH值6.0~7.5。

(2)下部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

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分布于西北部的鹤岗凹陷内,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分布于依-舒地堑内。

鹤岗凹陷区,第四系含水层下部为侏罗-白垩系砂岩、砂砾岩,其岩体中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较发育,富含基岩裂隙水。其中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埋深70~90m,厚度10~30m,单井涌水量8.64~42.4m3/(d·m);构造裂隙水,单井涌水量100~1 000m3/d。

依-舒地堑内,第四系含水层下部为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其含水岩性为古近-新近系宝泉岭组砂岩、砂砾岩,两含水层系统之间以古近-新近系上部泥岩间隔,为隔水(或弱透水)边界。




地下水类型与水文地质分区
进行亚系统划分应考虑水循环和水动力特征,以次级分水岭、地质构造、含水层系统的结构组合类型及地下水流场特征确定亚系统边界,以较大的二级流域为单位划分亚区,太行山及桐柏、大别山区等,没有形成大的二级水系,按区域划分。以亚系统冠以地貌特征或河流名称和地下水类型命名。 (四)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及特征 根据上述...

地面沉降的监测技术
(一)孔隙含水系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析 孔隙含水系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析是开展地面沉降防治及预测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求首先查清孔隙含水系统中含水层和粘性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析。水文地质分析的内容有:①对含水系统的开采井的位置、开采量、开采...

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这表明第四系孔隙水随深度的增加,地下水径流强度减弱,水交替缓慢迟滞。(二)古近-新近系裂隙孔隙水流动子系统 古近-新近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普遍深埋于平原区第四系孔隙水子系统之下,其中以绥滨凹陷、前进凹陷两个凹陷为主要分布区。含水层顶板埋深较大,山前地带一般为40~50m,到凹陷中心逐渐增大...

岩溶水系统资源环境特征
(三)岩溶储水构造特征 岩溶水蓄水构造的形成与含水层岩溶发育强烈有关,强岩溶带的分布又受岩溶发育因素支配。因此,蓄水构造的分布取决于岩溶发育因素的组合条件,并可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溶发育带形迹和岩溶发育因素区域配置关系进行预测。控制蓄水构造分布的区域岩溶发育因素主要有构造、岩性、...

承压含水层内有限长均匀线汇水平井的解析解
为此,下面介绍Zhan等(2001)采用汇点叠加法解决各向异性承压含水层水平井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结果。如图10-2-2b所示,沿着汇线在(x0,y0,z0)处取一个长度为dx的汇点,汇点强度为ε=qdx,则该汇点单独影响下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 图10-2-2 承压含水层有限长水平井分析图 地...

地下水系统概念
地下水系统分析主要是含水层系统分析和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含水层系统分析要先于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地下水系统概念本质上就是地下水流动系统,即以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输入、运移和输出为研究内容。因此,地下水系统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地下水流系统,其边界为不同级别地下水流系统的边界。含水层系统在地下水系统...

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二、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三江平原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由第四系孔隙水流动子系统、古近-新近系裂隙孔隙水流动子系统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流动子系统组成。它们的分布范围分别与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古近-新近系裂隙孔隙含水层亚系统、前第四系基岩裂隙含水层亚系统一致。其流动空间组成:第四系孔隙水...

分析如果达西定律在裂隙含水层中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好的。原理:等效多孔介质方法就是用连续的多孔介质理论来研究非连续裂隙介质问题。裂隙水流运移与迂回曲折的裂隙网络中,研究起来非常困难。虚拟一个等效的多孔介质场来近似代替复杂的裂隙介质场,不要求两个水动力场完全相似,只要求某些方面相近。严格运用条件:等效时含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不变。等效...

地下水系统的含义
大致与此同时,系统论的提出及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事实,使人们自然地将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应用到地下水科学中。简要地说,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的核心是把所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系统),并从整体的角度去考察、分析和处理所研究的对象。人们不再把含水层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

地下水系统研究方法
分析方法是依据水文地质调查、勘探、试验、观测所取得的资料,综合运用水力学、水化学和同位素、水温度学方法系统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目的是为地下水系统的模型化和最优化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模型基础。 地下水系统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为渗透水流、含水层、弱透水层、隔水层和边界。这些基本要素的...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孔隙含水系统,裂隙含水系统,岩溶含水系统的特征,并对三者进行比较? -
浦杰氟强: 孔隙水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孔隙含水层一般含水比较均匀.在第四纪的冲积、洪积、湖积及冰水沉积的砂层或砂砾石层中,常有水量大、水质好、可作供水水源的...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有哪些共同点 -
浦杰氟强: 3、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孔隙水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胶结不良的沉积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沉积物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对于沉积物的特征影响很大,使其空间...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第四系孔隙含水系统 -
浦杰氟强: 一、河谷冲积孔隙含水系统 广泛分布于河流两岸山间盆地、谷地中,面积较大的有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漠阳江等几条较大河流的主、支流两岸河谷平原.第四系砂卵砾石沉积厚度各地不一,一般在数米至数十米,钻孔揭露郁南县连滩河谷...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如何理解地下水系统 -
浦杰氟强: 地下水系统是个广义的泛指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各种定义,归纳起来可划分为二大类: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一个含水系统往往由若干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组成.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呈现统一水力联系.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水文地质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
浦杰氟强: 1.应用的技术手段:⑴调查、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⑵各种观测和试验技术(水位、流量等的观测;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和弥散试验等);⑶各种地下水模拟技术(数值模拟用的较多);⑷同位素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含水层和隔水层 -
浦杰氟强: 含水层是指在一般的野外条件下能够给出和透过相当数量的水的岩层.隔水层则是在一般的野外条件下不能给出和透过水,或者给出和透过很少水量的岩层.具有良好给水性和透水性的岩层是透水层.透水层有时是不饱水的,含水层是饱水的透...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介绍? -
浦杰氟强: 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大多为多孔介质,它们本身的空隙性有很大差异,有些能含水,有些不含水,有的虽然含水但很难透水.饱和带中的岩层,根据其给出水的能力,可划分为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体....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如何分析 -
浦杰氟强: 开发利用么,无非是说明当地自产水量,过境水量,可利用水量,水质的问题,已经开发利用的问题,还有多少量能用,能用的量的水质对利用有无影响,以及退水和对第三者的影响吧,我考虑就这些.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地理问题:什么叫含水层,承压层,潜水层 -
浦杰氟强: 1、含水层:凡透水性能好空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沙、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 2、潜水层: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潜水层有自由水面.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潜水层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 3、承压层: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

石河子市18774207841: 到底什么是含水层?
浦杰氟强: 含水层是指在正常水力梯度(即水力坡度,指流体从机械能较大的区域向较小区域流动时的水头损失)下,饱水、透水并能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出层.含 水层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岩土层中有较大的(指能透水)空隙;含水层要 受隔水层所限,以便地下水汇集不致流失;含水层要有充分的补给来源. 含水层(广义)在空间分布的几何形态是多样的,但多为层状、似层状,故称含水层(狭义),如:砾石含水层、细砂含水层等.此外,有些含 水层还呈带状、脉状分布,此类含水层宜称含水带,如断层含水带、裂隙含水带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