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愚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认识”~

认识的哲学严格定义是:认识是主体对课题的能动反映。


综述

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史中各种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后又由列宁、毛泽东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所发展。它消除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对立,也结束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认识论问题同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它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把认识的发展同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把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同客观实在过程的辩证法统一起来,成为彻底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

反映论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反映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这一特殊物质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物质最高级的反映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肯定物质世界在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意识而客观存在这一前提下,肯定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们的意识或思维能够认识客观的现实世界,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概念,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认识的内容来自外部现实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决否定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认识论,也坚决否定断言世界的本质不可认识的不可知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从客观到主观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带有直观性质的反映论。它认为,人所特有的反映不是以单个人消极直观外部客体的形式进行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和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实现的。反映过程同物质的和观念的创造过程密切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和反映过程的辩证法。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

实践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同时,克服了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的缺点,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对认识论的研究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强调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认识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29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不是由离开人的某种纯粹的自我意识或无人身的理性来实现。认识的主体是人,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实践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利用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认识活动的各种手段和形式、各种思想资料的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首先在于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从而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认为,作为认识客体的事物、现实,也不能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那样从单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该从主体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从主体的主观能动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能够成为认识的客体,首先在于它们是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的客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观念的或理论的关系,它虽然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思维的活动实现和表现出来的,但它发生的基础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物质的相互作用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的推动才能发展。实践的需要和发展既不断地向人们提出认识课题,又不断为解决这些课题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和必要的工具、手段。实践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人们主观世界的改造,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发展,认识客体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因之扩大和加深,从而推动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发展。认识的任务是要使主体的思想符合于客体的实际,达到客观真理,并用以指导进一步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而达到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一致。但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要靠实践证明。同时,观念的认识本身不能直接实现任何物质的东西。只有把观念的认识应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的东西。实践是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一致的基础,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对认识的发生、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等一系列认识论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实践论。

辩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的缺点,克服了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它强调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得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初级认识是感性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感性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主体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即遵循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以及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统一的原则,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形式,形成理论知识的体系,把客体作为许多规定的综合,亦即多样性的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观念地再现出来,这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抽象、概括的反映,也是对事物的本质、全面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而且还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人们在获得理性认识以后,必须通过理想的目的、理想的计划、方案等形式,使之应用于实践,向现实转化。这是实践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论,它既表现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客观地遵循科学认识运动的道路,不断地概括和总结各门科学知识的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内容,又反过来不断为科学认识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它认为,认识的辩证法不仅表现在一个具体认识过程的形式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认识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的形式中。列宁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辩证法包括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应该历史地观察自己的对象,研究并概括认识的起源和发展即从不知到知的转化"(《列宁选集》第2卷,第58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反对那种建立永恒不变的绝对认识体系的企图,也反对对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作超历史的抽象评价,强调认识的历史特点,强调真理的具体性。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相应时代的认识的结构和发展水平。但是,一切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内容,即是客观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了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学说。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向实践能动地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的内容由此而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展现了整个人类认识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迈进的辩证过程。

5认识论编辑

1)认识的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2]

2)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3]

3)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4)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紫剑心云
一.名词解释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主观映像。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8.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9.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10.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1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2.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
自己在百度百科上查就好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明确联系是讲关系的概念。这种关系是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简称两个"相互"的关系。这两个相互的范围,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般称为事物的外部联系。二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称为事物的内部联系。无论内部联系还是外部联系,我们统称为联系。

【矛盾】
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对立统一。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 名词解释 急求!!!
【矛盾】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对立统一。【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什么理论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吗?
制造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是对克思与恩格斯的基本思想,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误解,主张在现实实践活动中发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展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反想”中的理解。广义而言,指人类真理的代名词,它思,笔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联系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谈人们应该怎样对待经济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动荡不安。各个领域的学者纷纷发表评论,腊学者萨瓦斯迈克尔-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全球化只是资本主义世界性的新名词 ,这次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新自由主义的惨败,换句话说,是新一轮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而表明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论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更是在哲学史占据着枢纽的位置,将...

政治经济学常识
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分为“识记”、“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识记:能对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定义进行准确说明和解释.掌握:能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经济规律进行正确说明和分析.运用:能正确认识重要的理论知识和经济...

唯物史观的物指的是什么
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实体性的物质,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就是XRY,即生产方法。对此,吴恩裕专门解释说:马 克思哲学中之“物”一字是指生产方法,它根本是一件社会事实:其中包括许多成分。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可以说:“宇宙之究极的或第一的原因,实在,或本体是 X(‘物’或‘心’)。”此中之X即为一单纯...

现代与当代的区别是什么
在名词解释上,“现代”一词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五四运动至今的时期。例如,瞿秋白在《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中提到:“马旅芹卜克思主义不能够用两种根本上不相同的首消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一种用来研究历史上的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现代的现象!”“当代”一词则指当前的时代,也可以指过去的某...

当代跟现代一样吗
四、现代与当代在名词解释上的差异:1、在中国历史分期上,“现代”一词通常指五四运动至今的时期。例如,瞿秋白在《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中提到:“马旅芹卜克思主义不能用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一种用来研究历史上的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现代的现象。”2、而“当代”一词,则...

党建常识及名词解释
27、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 28、“失联”党员:流出后不知去向,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与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 29、“口袋”党员: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科学理论体系) - 搜狗百科
宇谭天远:[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
宇谭天远: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实践、变量、价值规律、垄断、 -
宇谭天远:[答案] 实践: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变量: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垄断:原指站在市...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名词解释:1资本积累 2 垄断 3金融寡头 4跨国公司 5资本积聚, -
宇谭天远:[答案] 1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分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3金融寡头.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集美区18952222799: 请问谁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宇谭天远:[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或说是一伙)善于思考的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关注点而倾注了毕生精力,并学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以使思想能够发展,并把这一方法也作为其思想的一个部分的学说,是被不久的后人狂热...

集美区18952222799: 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1.物质2.实践3.矛盾的斗争性4.扬弃5.客观辩证法名词解释第三章1.社会存在2.生产关系3.经济基础4.上层建... -
宇谭天远:[答案] 第一章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 第五章名词解释 1. 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宇谭天远: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名词解释 生产方式 -
宇谭天远: 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集美区18952222799: 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
宇谭天远: 1.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2.意识,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关于意识的定义和概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