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详细介绍。

作者&投稿:骆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是什么?用英语怎么说?~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fidelity rule

这是由诺德提出的。她发现目的论有两大缺陷:首先,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Nord:2001)因此,忠诚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总之,这四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2、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3、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扩展资料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2、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3、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扩展资料:

一、具体内容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Skop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目的“Skopos”。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

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二、评价标准

至于翻译的标准,目的论用充分性(adequacy)而非等值(equivalence)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充分性指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这是一个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概念。

等值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但实现了相似的交际功能。等值只是充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描述翻译结果的一个静态概念。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以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为指导,用合适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译目的论



运用原则

  •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译者的基本目的(如谋生);(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但是,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Venuti:2001)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 — 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 连贯性(coherence rule)

        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人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这是由诺德提出的。她发现目的论有两大缺陷:首先,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Nord:2001)因此,忠诚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问的关系。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2、连贯性原则。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

翻译目的论是什么?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崭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的建立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翻译的目的论包含哪些原则?
1、目的原则 目的论三大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原则,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由目的决定。弗米尔认为每一篇文本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文本和翻译都要为这个目的服务。翻译可以有多重目的,但总有一个是首要目的,首要目的决定翻译方式和策略。在一个特定翻译情景下,译员必须选择一个目的文本的主要目的,并做出...

目的论三原则
探索目的论三大支柱:翻译实践的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翻译理论领域迎来了一场革新——赖斯和弗米尔联手创立的功能派分支——目的论。它以翻译实践的中心——翻译目的为核心,提出了三大基石: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这些原则犹如导航灯,照亮了翻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前行之路。首要的翻译指南:目的性...

翻译目的论运用原则
翻译活动的核心理念是目的论,也称为"skopos rule",强调翻译首要遵循的是目的原则。这一原则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译入语的语境和文化中,以读者所期待的方式发挥作用。翻译过程和方法的选择由目标决定,它分为三个层次:译者的个人目标(如生计)、译文的交际目标(如启发读者)和特定翻译策略(如揭示...

翻译目的论有哪几个基本原则?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运用原则:1、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什么原则
目的论原则详解: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再以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

省译体现目的论的什么原则
1、目的原则。2、连贯性原则。3、忠实性原则。原则是代表性及问题性的一个定点词,行事所依据的准则,经过长期经验总结所得出的合理化的现象。

目的论翻译目的论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引入交际和行为理论,深化了功能派理论,将翻译视为目的驱动的人际互动过程,与目的论有许多共通之处。最后,克里斯汀娜·诺德在第四阶段对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提升。她提出在原文功能基础上,根据翻译目的制定策略,强调“功能加忠诚”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功能...

翻译目的论的简介
目的可能是为了传播信息、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根据不同的目的,译者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在商业翻译中,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译者可能会采取更加灵活的翻译方式,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能更注重保持原著的艺术风格,同时传达原著的情感与意境。三、翻译目的论的实践意义 翻译...

未央区15814469967: 翻译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
欧先林可: 翻译的三大原则通常指以下三个方面:1. 信实原则(faithfulness):翻译应该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不加删减、不失真、不添加个人观点或解释.2. 流畅原则(fluency):翻译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口语性,让译文自然流畅、易于理解.3. 得体原则(appropriateness):翻译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规范,适当地处理语言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使译文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这三个原则通常是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保证翻译质量的高度和准确性.

未央区15814469967: 英语翻译如题~因为要写关于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论文,现需要相关全英文介绍,包括定义,三原则及原则定义,作用于应用等,越详尽越好,... -
欧先林可:[答案] “Skopos theory”,simplified as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Nord,2001,p.124),was first put forward byHans J.Vermeer.It tries to liberate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finement of the source text.Th...

未央区15814469967: 如何口述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如何口述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
欧先林可: 目的论 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

未央区15814469967: 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
欧先林可: 翻译的目的是启举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使得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成为可能.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翻译的目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传达信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