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的怛罗斯之战:高仙芝战败改写中亚河中地区历史

作者&投稿:傅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最近上映的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信仰基督教的大秦东罗马帝国使臣向唐玄宗李隆基提议双方夹击大食 *** 帝国,而生性喜好边功的玄宗天子此时却异常冷静,指着地图,一口回绝了大秦使者的请求,称若灭掉夹在两国中间的大食,两国接壤后还会有新的问题。

我们先不说以当时两国的实力能不能灭掉 *** 帝国,也遑论玄宗天子此时心里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样,这个桥段里面的诸多细节,本身就值得反复玩味。

真实名称

“大秦”和“大食”才是唐朝官方记载的称呼

首先,“大秦东罗马帝国”和“大食 *** 帝国”这样的名称设置,应该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大秦”和“大食”,才是唐朝官方记载中对他们的称呼。

“大秦”早在汉代便已出现,专指当时的罗马帝国,而唐朝人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则更常用“拂菻”一词,其本义为何,争论不一。

与此同时,大秦的基督徒出使唐朝,也并非空穴来风。宋朝编纂的资料汇编《册府元龟》中有记载,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五月,拂菻国王派遣“大德僧”来唐朝觐。当时,各国宗教人士统称为“僧”,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大德僧,其人当为基督徒无疑。其实,基督教在唐朝,也颇有影响。

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在西安出土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面清楚地记载了从唐太宗到唐德宗近一百五十年来大秦(东罗马帝国)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受唐王朝历代帝王尊崇而香火兴旺的故事。基督徒作为使臣出使唐朝,并受唐玄宗礼遇,也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

版图变迁

唐王朝西北边疆的步步后撤

当然,这个电影桥段也并非没有槽点。我们单说电影中唐玄宗面前的那幅地图。

这幅地图,相信任何人都不会陌生。唐高宗治下疆域鼎盛时期的全图,跨有东西突厥旧地,深入中亚,与大食接壤,四夷来朝,远国宾服,何等豪迈。电影中的那幅地图,也以此为蓝本。不过,这个版图却维持了没有多久,唐玄宗所君临的天下,也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而是下面这个样子:

此时,距离高宗疆域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突厥复国,大食东进,吐蕃也与唐朝屡屡交战,但唐王朝对西域的管控始终相对稳定,由此“与大秦一道夹击大食”的提议才成为可能。无奈成也玄宗,败也玄宗,这位在位四十余年的天子所君临的天下,不久也将支离破碎,而西域更是从此开始一步步脱离唐朝统治的,这原因,还得追溯到我们熟悉的安史之乱,而唐王朝后来的疆域,又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唐王朝西北边疆已全线后撤,西域尽为吐蕃所有。那么,唐王朝的西北边疆是如何一步一步后撤的,玄宗当政之时发生了哪些故事,埋下了西域最终为吐蕃所有的种子呢?这一切,都要从唐朝名将高仙芝说起。

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战败改写中亚河中地区历史走向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河西节度使高仙芝正在怛罗斯城附近思索如何与强敌大食交战。这位在唐为官的高丽人,一年前刚刚因为讨伐中亚的石国获胜并俘虏国王而加官晋爵,如今却因石国王子引来大食军队而在此相持五天之久。此时他还不知道,之后可能也不会知道,中亚河中地区的历史走向即将因为他的战败而被改写。

此时,唐王朝灭亡西突厥统治西域,已经将近百年,原来附属于西突厥的各小国逐渐成为唐朝的附属,较有名的有康、安、米、曹、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粟特国家,都以昭武为氏,称为“昭武九姓”,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皆为九姓后裔。粟特人尤善于经商,唐王朝击溃西突厥管控丝路,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强国大食接壤,再加上原有的强邻吐蕃,都有意向西域进一步发展。就像电影中说的,接壤之后还会有新的问题。由此,唐、吐蕃、大食的互动关系,以及西域各小国与各大国间的关系,挑动关河,风起云涌。

怛罗斯,在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附近,沿塔拉斯河而得名。玄奘法师西行,曾途经此城,称“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其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小城,即将见证两个大国的对抗。

再说我们这位高大人,虽然姿容甚美,勇武过人,遇事决断,但不免生性贪财,连攻打石国的动机是否纯正都有待商议。就在前一年,还是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假装与石国议和,却又引兵偷袭,俘虏石国国王及其部众,其余老弱全部屠杀,掠得宝石十多斛,黄金装了五六骆驼,以及其他牲口杂货全都送进了自己家,顺便还将石国国王,以及之前俘虏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等等都献给玄宗皇帝,玄宗大喜。高仙芝因此受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不久调任河西节度使,代替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可谓名利双收。

但此举使得河中各国一片哗然,逃走的石国王子到各国游说,痛陈高仙芝的贪暴之行,各国愤然不平,才谋划引大食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闻讯,尽起所部各族兵士三万多人进攻大食,到怛罗斯城与大食主力相遇,相持已有五日。此时思索战术的高仙芝,万万没有料到当地的葛逻禄人临场倒戈,和大食夹击唐军,唐军由此被杀得大败,三万余众仅剩几千人。

怛罗斯城的这场战败,在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或许是高仙芝避讳战败,或许是淹没在玄宗天子万寿无疆的山呼呐喊之下,或许人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场正常不过的战败,就像之前的那些战役那样,早晚还会打回来的。后来人依据结果,称这是唐王朝彻底失去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标志,当时人似乎也没有这种意识,因为生活在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的人,还不知道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会发生什么事情。高大人之后也是官运亨通,并没有受到这场战败太多影响。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发生的怛罗斯之战,高仙芝是赢了还是输了?
从军事角度而言,怛罗斯之战更多的意义,其实就是表现了高仙芝以及唐朝安西边军的强悍实力。明明兵力劣势,腹背受敌,却能打出数倍战损于敌人。明明输掉了战争,却能让敌人不敢再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巅峰帝国的实力。

高仙芝的死因?谢了!有的说是怛罗斯战役被杀,有的说是安史之乱被杀,到 ...
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怛罗斯之战的战役结果
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怛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唐军面对阿拉伯联军二十万,沉着应战,令阿拉伯联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中,大约损失一万余人,其中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但仍有...

唐玄宗是怎么失掉西域的?怛罗斯之战改变历史走向
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战败改写中亚河中地区历史走向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河西节度使高仙芝正在怛罗斯城附近思索如何与强敌大食交战。这位在唐为官的高丽人,一年前刚刚因为讨伐中亚的石国获胜并俘虏国王而加官晋爵,如今却因石国王子引来大食军队而在此相持五天之久。此时他还不知道,之后可能也不会知道,中亚河中地区的...

旧唐书中记载怛罗斯之战的内容有哪些?
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资治通鉴�6�1卷216) “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仙芝大败”(旧唐书�6�1李嗣业传) “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新唐书�6�1李嗣业传) “马宇段秀实别传云:‘蕃...

怛罗斯之战的真实情况
有人说怛罗斯之战是争夺势力范围的必然产物,把高美化成一个先发制人、开疆拓土的英雄;还说高攻杀石国是兵不厌诈。我看没有任何道理。别的不用多说,这样做的效果极差,“智取”石国,丧失人心;远征怛罗斯,遭到惨败,直接导致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力丧失。高仙芝的行为只是他邀功请赏手段,是唐...

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败给了阿拉伯帝国,为何后人依旧认为唐很强?_百度...
双方兵力对比 据阿拉伯史集《通典》、唐史《旧唐书·李嗣业传》记载,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帝国参战总人数约十万人,唐朝参战人数约三万人。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双方兵力悬殊,而且打的还是毫无准备、毫无预兆的遭遇战, 双方连续交战五天,唐朝军队虽然败退,但却在劣势中消灭了近七万阿拉伯部队,...

怛罗斯之战到底是唐军先溃退还是唐雇佣军先叛变?
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唐军面对阿拉伯联军二十万,沉着应战,令阿拉伯联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中,大约损失一万余人,其中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但仍...

杨贵妃秘史里面高仙芝为什么被唐玄宗杀了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担任。天宝十一年(752年),王正见死,封常清接任节度使之职。天宝十四年(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封密云郡公。 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唐玄宗开始踌躇满志,不愿过问政事,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人,一味纵情享...

怛罗斯之战的实力对比
唐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的多,不过整体实际兵力差距太大,再遇到反水,失败也是必然的。可惜了从此中国势力几乎退出了西域中亚

兴义市15169636353: 怛罗斯战役怛罗斯之战中高仙芝军队的详细情况人数兵种组成军队成员来
仇瑗重组: 高仙芝军队中汉族为主的正规唐军约2万左右,其他为葛逻禄等中亚部落军队.正是因为葛逻禄部临阵叛逃才导致高仙芝部战败. 唐军应该是步兵与骑兵的混编,比例不详. 汉族官兵来自安西都护府所辖四镇,既有内地征发来轮值戍守的府兵,也有当地定居的汉人,还有部分来自内地的自愿从军者. 其中安西四镇本地汉人的来源:以前戍边将士的后代;朝廷动员来的移民及其后代;流放犯人及其后代;等. 这样就可以解释唐军中造纸工匠的来源了: 安西四镇本地应该有造纸作坊,其工匠可能被高仙芝临时征召入伍的. 或者,从内地流放到安西充军的犯人中可能有个别懂得造纸技术的人.

兴义市15169636353: 什么书上有记载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中亚之战的?怎么无论在百家讲坛,上下五千年,历史教科书,还是历史书 -
仇瑗重组: 是高仙芝与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吧,高仙芝惨败,从此唐朝就退出了中亚,今天的新疆伊斯兰化,与此战的失利不

兴义市15169636353: 高仙芝的死因?谢了!有的说是怛罗斯战役被杀,有的说是安史之乱被杀,到底是哪种? -
仇瑗重组: 安史之乱 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玄宗听了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兴义市15169636353: 改写《逢入京使》,写成为散文的形式200字数 -
仇瑗重组: 天宝八年,我接到了任命,将第一次踏上远赴安西的旅途,去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次日与妻子告别后便跃上骏马开始了前往安西的漫漫旅途…… 随着岁月的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独自牵着马儿走在小道上,此时已经接近黄...

兴义市15169636353: 谁知道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 -
仇瑗重组:这是一场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地位,却在中国史上被有意忽略的战役; 这是中世纪前期两大帝国之间的巅峰对决; 1200多年前,3万中国军队深入西域,和17万阿拉伯大军展开厮杀; 纵...

兴义市15169636353: 高仙芝的战役? -
仇瑗重组: 怛罗斯之战(怛,音dá,Battle of Talas)是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阿布·穆斯林手下的一个偏将击败了优势的唐军.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怛罗斯的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唐朝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附近,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的附近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胜利.

兴义市15169636353: 唐朝名将李嗣业.和他的兵器陌刀? -
仇瑗重组: 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身长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绝众,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下,从军入伍、建功边塞,成为他顺理成章的选择.年轻的李嗣业每次战役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升...

兴义市15169636353: 怛罗斯之战 怎么不用郭子仪或李光弼呢? -
仇瑗重组: 怛罗斯是高仙芝领导的吧! 当时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安西四镇在西域边境上,是高仙芝背信弃义在先,才使中亚N个势力联合起来和唐朝打了怛罗斯之战,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当然由他来统军.其实这场战争完全是高仙芝自己惹出来的,当时唐朝也是始料不及!这场战争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不过高仙芝的军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郭子仪和李光弼当时也是在某处当节度使了,但安西诸事和他们两人半点关系都没有,朝廷当然不会用他们两个,怛罗斯之战的时候高仙芝的名气和威望要远远大于郭子仪和李光弼,高仙芝征讨吐蕃立有大功,功劳也要比郭子仪和李光弼大多了!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高仙芝被冤杀了,而郭子仪和李光弼才在安史之乱中才逐渐成名的.

兴义市15169636353: 造纸术什么时期传入阿拉伯 -
仇瑗重组: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

兴义市15169636353: 西方人的造纸术是源自于中国,还是他们也有自己独立发明的造纸术只是比中国晚而已? -
仇瑗重组: 造纸术是中国发明并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的.埃及人的制造的是纸草,用像纸一样的草粘合成的,根本就不是纸.倒是活字印刷术是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