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八贤王这人吗?庞太师真有庞统这一儿子?

作者&投稿:米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真有八贤王这人吗?庞太师真有庞统这儿子?~

八贤王纯属演义戏剧虚构人物,究其历史原型,有不同种说法。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晤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庞太师,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中的人物庞统为虚构
绰号:飞星将军
官职:镇边大将军,后封“中州王”
父亲:庞太师
特点:文武双全,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果敢霸气,气宇不凡,外刚内柔。
他有鹰一样的雄心,也如鹰一样孤独落寞。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一代贤臣庞籍

“敏而好谋,果而不惑”:历史上真实的庞籍

由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大陆的台湾电视剧《包青天》中,庞籍被作为包公的对立面出现。然而,戏说害死人。《包青天》为了突出包公的正面形象,将很多人无情地打入了“反派”。那么历史上的庞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和庞籍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仁宗景佑年间,庞籍任殿中丞审刑院评议官。有一次,他和刑院主判官一同向仁宗皇帝进呈案卷。仁宗指着案卷中“何次公”这个名字随口问道:“此人名叫‘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一时语塞,不能回答。站在他身后的庞籍越级回答道:“臣读《前汉书》(即班固所著的《汉书》),黄霸,字次公。大概是因为‘霸’和‘王’比较,等级稍次吧。此人必定仰慕黄霸的为人。”仁宗皇帝点头称是。后来有一天,又进呈案卷,仁宗问知院官:“前些时日那个姓庞的评议官为什么没来?”知院官回答说:“任期满了。已经出京城到地方上做官去了。”仁宗马上援意中书省让庞籍在京城任职。庞籍被任命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被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最终做了宰相。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庞籍非但不是奸臣,反而是贤臣,是名相。至今,在陕西延安城东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对峙的清凉山上,在山东青州松林书院内,一代贤相庞籍的塑像、礼位赫然在目。他杰出的风范,传世的业绩,多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祭奠和景仰。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出生,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他比包公大十一岁,但比包公晚死一年。

庞籍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文辞。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比包公早十二年。庆历五年(1045)出任枢密副使。庆历八年(1048)任参知政事。皇佑三年(1051)出任宰相。皇佑五年(1053)罢相。前后在中央政府任职达九年。在此期间,他建议朝廷淘汰老弱兵员,以节省军费,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地区及其他地区,淘汰六万多士兵,节省军费几百万贯,使陕西百姓负担大为减轻,国家财政大为宽松。宋代的宰相,一般都有二至三个,以便互相监督,皇帝从中制衡,但庞籍担任宰相时,只有他一个,可见宋仁宗对他的信任。他任宰相期间,推荐名将狄青领兵出征,并且不派文臣监军分权,结果一举平定了广西的侬智高之变。连仁宗都称赞他道“青破贼,卿之力也。”庞籍不但没有女儿在宫内当贵妃,和皇室也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多次向皇帝建议禁止后宫干政,还压制内侍宦官,上书仁宗皇帝不能滥封宦官官职。虽然为相仅两年,但还是颇有建树的,在宋代称得上一位贤相。

宋人多以文章见长,而武略不足。难能可贵的是,庞籍不但精通文辞,在武略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担任陕西军政长官期间,修筑堡寨,招募百姓,修武练兵,发展生产,屡次击败西夏的内侵,逐渐收复了一些为西夏侵占的土地。在陕西的七八年间,由于庞籍经营有方,西夏无机可乘。连一代雄主元昊都很无奈,最后只好同宋朝通好,我西北边疆,得以安宁。
虽然,庞籍是一位在中央和地方都很有政绩的大臣,也很受皇帝信赖,但他却不贪恋权势。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仁宗仍然想用他为尚书左丞,但是庞籍坚持不就,屡次上表求退。仁宗无法,只好恩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趁现在身体康宁去当天子近臣呢。他回答说:“如果等到筋力衰退,皇上厌弃,然后再退,那不是不得已而退吗?”

1063年,北宋最好的皇帝宋仁宗死了,庞籍也死了,朝廷赐予庞籍的谥号为“庄敏”,这是历代封建朝廷赐给贤臣的谥号。而庞籍的得意门生司马光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说:“敏而好谋,果而不惑”,这八个字则是庞籍一生功业的绝好写照。

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
陈道明版八贤王(20张),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人呼之曰“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没有庞统,他儿子叫庞元英,历史上的记载极少,只知道他约公元一o七八年前后在世,字节贤,单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神宗元丰初前后在世。官朝散大夫。元丰五年,(公元一0八二年)官主客郎中。元英著有谈数一卷,文昌什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另外,所谓的“庞太师”实际上叫庞籍,是北宋时一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名相,其功业,毫不逊于范仲淹、韩琦等人,他是司马光的师长,狄青的恩师,各方面的成就都远在包拯之上,是当时士林的领袖,以太子太保(三师之一)致仕(退休)死后被追赠为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他晚年曾作一联云:“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为他的一生作了最佳的总结和写照,他是中国历史上被人遗忘和歪曲的一位英杰人物。

八贤王纯属演义戏剧虚构人物,究其历史原型,有不同种说法。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晤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但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决不会得到善终。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入呼之日“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庞太师,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中的人物庞统为虚构
绰号:飞星将军
官职:镇边大将军,后封“中州王”
父亲:庞太师
特点:文武双全,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果敢霸气,气宇不凡,外刚内柔。
他有鹰一样的雄心,也如鹰一样孤独落寞。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一代贤臣庞籍

“敏而好谋,果而不惑”:历史上真实的庞籍

由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大陆的台湾电视剧《包青天》中,庞籍被作为包公的对立面出现。然而,戏说害死人。《包青天》为了突出包公的正面形象,将很多人无情地打入了“反派”。那么历史上的庞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和庞籍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仁宗景佑年间,庞籍任殿中丞审刑院评议官。有一次,他和刑院主判官一同向仁宗皇帝进呈案卷。仁宗指着案卷中“何次公”这个名字随口问道:“此人名叫‘次公’是什么意思?”主判官一时语塞,不能回答。站在他身后的庞籍越级回答道:“臣读《前汉书》(即班固所著的《汉书》),黄霸,字次公。大概是因为‘霸’和‘王’比较,等级稍次吧。此人必定仰慕黄霸的为人。”仁宗皇帝点头称是。后来有一天,又进呈案卷,仁宗问知院官:“前些时日那个姓庞的评议官为什么没来?”知院官回答说:“任期满了。已经出京城到地方上做官去了。”仁宗马上援意中书省让庞籍在京城任职。庞籍被任命为三司检法官,不久又被提升为三司判官。庆历年间,最终做了宰相。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庞籍非但不是奸臣,反而是贤臣,是名相。至今,在陕西延安城东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对峙的清凉山上,在山东青州松林书院内,一代贤相庞籍的塑像、礼位赫然在目。他杰出的风范,传世的业绩,多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祭奠和景仰。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出生,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他比包公大十一岁,但比包公晚死一年。

庞籍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文辞。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比包公早十二年。庆历五年(1045)出任枢密副使。庆历八年(1048)任参知政事。皇佑三年(1051)出任宰相。皇佑五年(1053)罢相。前后在中央政府任职达九年。在此期间,他建议朝廷淘汰老弱兵员,以节省军费,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地区及其他地区,淘汰六万多士兵,节省军费几百万贯,使陕西百姓负担大为减轻,国家财政大为宽松。宋代的宰相,一般都有二至三个,以便互相监督,皇帝从中制衡,但庞籍担任宰相时,只有他一个,可见宋仁宗对他的信任。他任宰相期间,推荐名将狄青领兵出征,并且不派文臣监军分权,结果一举平定了广西的侬智高之变。连仁宗都称赞他道“青破贼,卿之力也。”庞籍不但没有女儿在宫内当贵妃,和皇室也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多次向皇帝建议禁止后宫干政,还压制内侍宦官,上书仁宗皇帝不能滥封宦官官职。虽然为相仅两年,但还是颇有建树的,在宋代称得上一位贤相。

宋人多以文章见长,而武略不足。难能可贵的是,庞籍不但精通文辞,在武略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担任陕西军政长官期间,修筑堡寨,招募百姓,修武练兵,发展生产,屡次击败西夏的内侵,逐渐收复了一些为西夏侵占的土地。在陕西的七八年间,由于庞籍经营有方,西夏无机可乘。连一代雄主元昊都很无奈,最后只好同宋朝通好,我西北边疆,得以安宁。
虽然,庞籍是一位在中央和地方都很有政绩的大臣,也很受皇帝信赖,但他却不贪恋权势。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仁宗仍然想用他为尚书左丞,但是庞籍坚持不就,屡次上表求退。仁宗无法,只好恩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趁现在身体康宁去当天子近臣呢。他回答说:“如果等到筋力衰退,皇上厌弃,然后再退,那不是不得已而退吗?”

1063年,北宋最好的皇帝宋仁宗死了,庞籍也死了,朝廷赐予庞籍的谥号为“庄敏”,这是历代封建朝廷赐给贤臣的谥号。而庞籍的得意门生司马光在为他写的墓志铭中说:“敏而好谋,果而不惑”,这八个字则是庞籍一生功业的绝好写照。

没有八贤王这个人。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病亡,才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没有发生什么关系。也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德芳之兄),可是后来他的叔叔(就是宋太宗)继了位,赵德昭被迫自尽。还有人认为,八贤王是太宗的第八个儿子元伊。此人作风严厉,当时人送外号“八大王”。可这个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全不搭界。 可见,“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戏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庞太师没有儿子叫庞统,他儿子叫庞元英

八贤王,有关杨家将或包青天的演义或戏剧中的一位小说人物。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八贤王名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八贤王在宋朝,而庞统是在三国时期,按照历史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八贤王:为包拯和杨家将撑腰,但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那么八贤王为何是杨家将和包拯的靠山,历史上又是否真有其人,我们来一探究竟。其实答案非常肯定,历史上没有八贤王这个人。八贤王的历史原型在演义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八贤王的原名叫赵德芳,如果按这个名字来说的话,他应该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封秦康惠王。据《宋史》记载,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急...

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八贤王,赵德芳是不是其中之一呢?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八贤王有两位。第一位八贤王是宋朝的赵元俨,是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从小才智过人,很得宋太宗的喜爱,因为获得负责教育赵元俨的大臣们的赞许,称赞是“贤王”,也因为排行第八,所以就被称为“八贤王”。第二位八贤王是清朝的爱新觉罗·胤禩。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八个儿子,没错,就是...

历史上是否真有“八贤王”这样一个人物存在呢?
八贤王在文学作品中,甚至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八贤王可能是文艺创作者根据民间传闻所创造出的人物,满足人们对忠诚、正义等正面精神的需求。八贤王牵涉的人物是杨家将,包青天等人。杨家将原型中的人物是杨业,包青天就是熟知的包拯。另外,还有寇准。八贤王在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名字,真实的人物有赵...

电视剧中总是出现的八贤王,在宋朝真的存在吗?
既然时间对不上的话,更不要说什么伸张正义了。根本就是人们虚构出来的故事情节了,这个人也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但是赵德芳是怎么死的呢?难道真的是被赵广义害死的吗?赵匡胤临终时,他的母亲想要把皇位传给赵广义,所以,赵德芳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啊。赵德芳逝世的时候,赵广义也是非常难过。站在...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德高望重令人敬佩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首先,我们要澄清一点,历史...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否真的是赵德芳?
历史上存在赵德芳这个人,但没有八贤王的说法。赵德芳过早离世,相关的史料很少。八贤王是不存在的,是小说演义和戏曲艺术上虚构的人物。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

八贤王是宋朝哪个皇帝的皇叔 历史上宋朝真有八贤王这个人吗_百度...
1、宋仁宗赵祯的皇叔,八贤王在传说中名字为赵德芳,赵德芳为宋太祖四子,死于太平兴国六年,年仅23岁就去世了,杨家将的故事和他挂钩几率不大,他是真宗的堂兄。按历史看,八贤王的原型因为太宗八子,真宗的弟弟。2、周王赵元俨,史书记载周王赵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

八贤王是谁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二十三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

历史上真正的八贤王并不是赵德芳,而是宋太宗第八子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首先,我们要澄清一点,历史...

历史上真正的八贤王并不是赵德芳 而是宋太宗第八子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首先,我们要澄清一点,历史...

水富县18738219793: 历史上真有八贤王这人吗?庞太师真有庞统这一儿子? -
冻凝罗迈: 没有,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

水富县18738219793: 庞太师的女儿做了皇帝的妃子是正史吗? -
冻凝罗迈: 戏剧和历史是两码事,这些戏剧都是根据民间戏曲改编的,没多少历史价值. 历史上没有“庞太师”这人,他和“八贤王”一样都是小说虚构的. 但正如有人猜“八贤王”的原形是赵德昭或赵德芳(宋太祖之子)也有人推测“庞太师”的原形...

水富县18738219793: 八贤王造过反没有 -
冻凝罗迈: 历史上没有这个人,您更别提造反了.但是有这个人的原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他被封为秦王.其实他死的很早的,据史书记载二十三岁就病死了.根本没有稗官野史戏里关于他和包拯或者杨家将之间的故事也都是虚构的.

水富县18738219793: 古代的庞太师叫什么名字?
冻凝罗迈: 庞太师应该是虚构的,没人这个人.就好像有人猜“八贤王”的原形是赵德昭或赵德芳(宋太祖之子) 当然,也有人推测“庞太师”的原形是庞籍

水富县18738219793: 请问“少年包青天2”的八贤王去那里了?
冻凝罗迈: 历史上的北宋赵祯是个比较开明的君主,身边有包拯,寇准等亮相,庞太师也是有这个人的,不过混的不咋地,书上基本都只带过个名字,而什么贤王廉王压根没听说过

水富县18738219793: 解析历史上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在朝中权力更大 -
冻凝罗迈: 庞太师因为女儿进入宫中得到恩宠,所以愈加地骄横跋扈起来.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也是仗着父亲姐姐的势力,目中无人,出了皇帝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 庞太师与八贤王的关系 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

水富县18738219793: 解析历史上庞太师和八贤王谁的权力大 -
冻凝罗迈: 庞太师和八贤王两人可谓是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来头小.八贤王有金简,仿佛是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庞太师有军队,有女儿在皇帝旁边的枕边风.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说到底还是难以下结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八贤王是先王的亲弟弟,亲疏有别,这一点是庞籍怎么也赶不上的.

水富县18738219793: 豫剧包拯斩庞洪 庞洪是谁 -
冻凝罗迈: 好像是庞太师

水富县18738219793: <少包>I里为什么最后包拯即不把六子交给八贤王,也不交给庞太师? -
冻凝罗迈: 六子是真的太子,庞太师是太后的亲信,交给他六子必被杀.至于不交给八贤王,不是不信任八贤王,八贤王是要把六子软禁起来,以免朝纲动荡,最后是皇上带走了六子和包拯.

水富县18738219793: 宋代的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
冻凝罗迈: 病死的.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