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何评价?

作者&投稿:邗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2-现代人喜欢经典复杂化,其实中医经典都是朴素观察、朴素思想、朴素经验,没啥难的!(如果你觉得难的话,那是因为没临床基础,属纸上谈兵)

3-《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必学之书,其中《金匮要略》很简单,《伤寒论》较难,因不知六经所云,假说林立,但从实用来说,可从方证立论,即有是证用是方。(个人认为六经是相对生理病理来说的,即疾病在人体的反应。太阳阳明--正盛邪盛,少阳厥阴--正邪相争相耗,对峙阶段,太阴少阴--正气衰弱,可能危及生命)

3-《伤寒杂病论》除了方子久经检验,更重要的是用药之法度、学风之严谨,乃医学之楷模(后世医书未有超过者)

4-相信只要学好《伤寒论》,就能治万病,未免太天真!因为疾病是复杂的!想用几十味药,几百张方一统天下,绝无可能!(要正视局限性)后世时方、草药可补其不足。

经典之作!中医临床的核心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中医学的最基础也是最高境界的书。就像1+1=2,在理解后123×234=28782的道理一样的。桂枝汤: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用了就好了,再理解后,它是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之后你就会运用到治疗,凡是风寒表虚有桂枝汤方证的身体痛、皮肤病、风湿关节痛等都可以用。这就是伤寒、金匮的奥妙~方证对应,随手而愈。引用胡老(胡希恕)的名言~~方证是辩证论治的尖端!

说真心话,这二篇书乃无价之宝!!!更是满满的大爱,贡献,仁德!!!医圣的无私,受这二篇宝贵的医书的恩泽之人无以数计!!!任一救世主都无可比拟!!!唯向医圣致敬!!!

《痴人》读死书,《智者》变通用。

非常好就是古文难念。

伤寒论,活人之书,不读伤寒论,不明医理

中医是名,伤寒论是字,金匮要略是号


清河衍派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中国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今草”。 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张角;三国时的大将张飞、张辽;晋时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唐代诗人张继、张祜、张籍,书法家张旭;宋时诗人张耒...

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
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 《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旧有的痼疾)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

两汉经学影响中医学发展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类似于经学中的五经,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对中医进行注疏,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标志著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的医学典籍。 《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伤寒明理论》是对《伤寒论》的注解之作;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类经》,是对黄帝内经进行全...

中医入门哪本书好
然后《医学知三字经》诵读,看一看诊断学的《脉诀》与《医宗金道鉴·四诊心法要诀》。最后开始看内科的《伤寒论》。先由浅入深看回比较好,刚开始可以看简单易懂的,比如《药性赋》、《汤头歌》等,慢慢的在读有难度的答,中医博大精深,自学还是很有难度的。其实实践是一直伴随在学习中的,学了...

中医的起源
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

中医初学者应读那些书好?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此书比较实用,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书中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次订正,也下了很大功夫,有其意义。前清时,太医院考试就以此为标范,至今北方医生中,学《金鉴》名世者不乏其人,于此也可见该书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其他如《六科...

学中医应从那方面开始学?
一是根据现代医学院的教学大纲来学医 顺序是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儿科、外科,学习中医内科时就可以看《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病学》二是根据老一辈中医的学习方式 一般顺序是 药性赋——汤头歌诀——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病...

大柴胡汤有大黄吗?求解
分享到:收藏推荐 答:大柴胡汤系仲景方,《伤寒论》中未载大黄,而于《金登要略》中却载有大黄,山是引起了历代医家之争议,诚如近人张锡纯氏所云:大柴胡汤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以致用其方者,垣莫知所以也。 其中力主无大黄者,当推柯靓伯为代表,他认为,按大柴胡是半表半里气分之下药,并不言大便...

《黄帝内经》应看哪几本书?
《黄帝内经》事实上现在是两本书,一本《素问》,一本《灵枢》。您真的有兴趣的话,建议买《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以上两本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所谓《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也只是《伤寒论》诸多传本中的一种,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并非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也是两...

温病学2.温病学发展分哪几个历史阶段
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时未明确提出温病病名,称之为热病)《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

芦淞区18882239085: 伤寒论和金匮哪个好 -
延博甲磺: 建议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以后再去熟读伤寒论与金匮

芦淞区18882239085: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延博甲磺: 如果你是中医科学生的话,请你翻开伤寒论的绪言,上面大致有这样的结论:伤寒论分两部: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东汉张仲景,本书成就即是创造性的确立了六经辨证论冶的辨证体系(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详细阐述了处感伤寒(主要是狭义的伤寒)由外到里的传变情况,并例出了冶法与方药.也有部分内伤杂病的论述,见金匮要略.大致就这些,我丢开书已经十多年了,希望能帮到你.

芦淞区18882239085: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
延博甲磺: 错了,同学 临症意思是治病多,见识过的病症多.按你的解释,临床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医是一门经验学科,实践是最重要的 本句有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王叔和代医书

芦淞区18882239085: 刘渡舟的学术 -
延博甲磺: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刘渡舟认为,研习《伤寒论》,一定要结合《内经》、《神农本草经》和《金匮要略》诸书,这不但有利于全面地正确理解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而且,在学习后...

芦淞区18882239085: 古代医学书哪本好 -
延博甲磺: 《内外伤辨惑沦》

芦淞区18882239085: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
延博甲磺: 指代 王叔和乃是著名医学家,原名王熙,字叔和,西晋高平人.编写出一部十万余字的脉学巨著《脉经》.王叔和汇撰整理了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论著.被尊为“医中之圣”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但由于战乱,多有散失缺漏.王叔和进行认真校正,把《伤寒杂病论》重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总决,《金匮要略》是治疗一切杂病的专书,二千多年来,中医学界把它称为“方书之祖”.除此之外,他还撰有《脉决》、《脉赋》、《脉决机要》、《小儿脉论》等书. 这里面的“王叔和”代指医书,而“临症多”意思是“久病、多病”的意思,整句话有“久病成良医”之意!

芦淞区18882239085: 《金匮要略》所论杂病,与《伤寒论》的区别有: -
延博甲磺: 《金匮要略》一书的内容主要以内伤杂病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妇人妊娠、产后、急救中毒等疗法.《伤寒论》一书主要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为主.据《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也即安正,治内伤以扶正为主,扶正也即祛邪 答案:ABCDE

芦淞区18882239085: “医圣”张仲景是谁?
延博甲磺: 在扁鹊以后500年,中国的东汉末期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 这就是出生于河南... “伤寒”就是现在的医学典籍《伤寒论》,“杂病”就是《金匮要略》. 这两部书是...

芦淞区18882239085: 张仲景有何贡献? -
延博甲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

芦淞区18882239085: 大家告诉我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地位吧 -
延博甲磺: 《伤寒杂病论》简史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