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文言文

作者&投稿:蛮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今关于战略谋略的书

中国军事名著

《素书》 《吴子》 《将苑》 《六韬》 《兵迹》 《武编》

《兵录》 《阵纪》 《战略》 《尉缭子》 《司马法》 《阴符经》

《握奇经》 《救命书》 《守城录》 《火龙经》 《手臂录》 《灰画集》

《百将传》 《虎钤经》 《武备志》 《知古录》 《孙子兵法》 《兵经百篇》

《平海心筹》 《城守筹略》 《百战奇法》 《孙膑兵法》 《乾坤大略》 《三十六计》

《读史兵略》 《闲暇清论》 《纪效新书》 《安民实务》 《兵机要诀》 《草庐经略》

《投笔肤谈》 《兵学新书》 《登坛必究》 《兵机类纂》 《防守集成》 《历代兵制》

《军需则例》 《太平条规》 《太平军目》 《练勇刍言》 《乡兵管见》 《经武要略》

《兵镜类编》 《火攻挈要》 《医时六言》 《筹海图编》 《海防图论》 《江南经略》

《武经七书》 《耕余剩技》 《海国图志》 《洋防说略》 《兵筹类要》 《将鉴论断》

《古今将略》 《广名将传》

《太白阴经》 《行军须知》 《武经总要》 《约兵指南》

《戊笈谈兵》 《洴澼百金方》 《李卫公问对》 《兵法百战经》 《何博士备论》 《黄石公三略》

《续武经总要》 《兵谋与兵法》 《兵法史略学》 《火龙神器阵法》 《运筹决胜纲目》 《治平胜算全书》

《读史方舆纪要》 《施氏七书讲义》 《汪氏兵学三书》

《十一家注孙子》 《武备三大秘书》 《孙子书校解引类》

《翠微先生北征录》 《金汤借箸十二筹》

世界军事名著

《历史》 《剑刃》 《幻影》 《谋略》 《游击战》 《内战记》

《长征记》 《战略论》 《论军事》 《战略法》 《斗战经》 《机械战》

《空战论》 《总体战》 《战争论》 《政事论》 《装甲战》 《坎尼战》

《制空权》 《战争原理》 《绝对武器》 《高卢战记》 《战争研究》 《会战研究》

《作战原则》 《甲阳军鉴》 《西方战略》 《海军战略》 《有限战争》 《国防问题》

《空权制胜》 《战争指导》 《军队大脑》 《军事战略》 《战略入门》 《海国兵谈》

《德国国防军》 《海战要务令》 《论军事艺术》 《论防止战争》 《制胜的科学》 《冲突的战略》

《选择的必要》 《威慑或防御》 《拿破仑文选》 《战略与经济》 《士兵与国家》 《国防后勤学》

《西方的防务》 《空中国防论》 《坦克—前进!》

《军备及其影响》 《战争艺术概论》 《海军战略指南》

《常识与核战争》 《苏联军事学说》 《世界征服者史》

《有限战略战争》 《战争中之奇袭》 《世界最终战争论》

《战争样式的革命》 《亚历山大远征记》 《军事概念与哲学》

《历史的地理枢纽》 《西洋世界军事史》 《国家的战争潜力》

《现代战略的制定者》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国防论——政策与战略》 《人民的战争人民的军队》

《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 《设想一下不可设想的事》 《政治史领域的战争艺术史》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军事社会学——美国军事制度与军事生活之研究》

2. 怎样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建议若干:首先应该提升文言文教师的自身素养.这个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让没有文言文素养的教师去从事文言文教学,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民国时代的教师几乎都是古文出身的,因此教学文言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代教师多数是不通古文的语文教师,因此,造成了文言文教学形式化、应试化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一些师专学校毕业的乡村教师,更是无缘了解文言文基础和结构,这是教学最大的关卡.绕过这个问题谈文言文教学是无实质意义的.其次,应该选择简单文言文到复杂文言文开展教学.古代的文言文教学都是通过小学、大学、四经五书等阶段进行的,不象现在的教材,将古文的难易混乱,一下是上古文言文,一下是近代文言文,让教学和学生都无法适应.所以在源头上需要厘清其时代,毕竟上古文言文与近代文言文是有区别的.比如《论语》,有多少教师真正读懂里面的语义?却让学生初一就上这个课程,就是乱来的设计.其三,让教师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工具书.最为可笑的是,一些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教师竟然用新华字典来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可见这些教学的落后和不适应了.这个方式必须改变.必须让教学者具备使用文言文字典工具的习惯.其四,根据以上的分析,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就应该从:编写循序渐进的教学提纲、按照不同时代选择文章教学、掌握基本实词和虚词、重点训练和加深对考点词汇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断句词汇的掌握等.如此长期坚持,必然取得好的效果.。

3. 泓水之战 文言文 翻译

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1)。

宋公将战。大司马(2)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

宋人既成列(4),楚人未既济(5)。司马曰(6):“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7)。

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8),宋师败绩(9)。

公伤股(10),门官歼焉(11)。 国人皆咎(12)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13),不禽二毛(14)。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15)。

寡人虽亡国之余(16),不鼓不成列(17)。”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18),隘而不列(19),天赞我也(20)。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21)!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23),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24)?明耻教战(25),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26),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27)。

三军以利用也(28),金鼓以声气也(29)。利而用之(30),阻隘可也;声盛致志(31),鼓儳可也(32)。”

——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注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 楚两军交战于泓.。

(2)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字子鱼。 (3)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4)既:已经。 (5)济:渡过。

(6)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7)告:报告。

(8)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9)败绩:大败。

(10)股:大腿。 (11)门官:国君的卫士。

(12)咎:怪罪,归罪,指责。 (13)重(chóng从)再次。

(14)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15)阻,迫也。隘,险也。

言不迫人于险。 (16)寡人:国君自称。

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7)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 (18)勍(qíng)敌:强敌,劲敌。

勍:强而有力。 (19)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20)赞:助。 (21)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22)胡耇(gǒu苟):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23)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24)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25)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26)服:(对敌人)屈服。

(2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

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2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

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32)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译文 事件背景:宋襄王欲称霸诸侯成为盟主。

楚国实力强大,郑国附庸推举,楚国做了盟主。宋襄王不忿,盛怒讨伐郑国。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就是不可原谅的了。”

襄公不听。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

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

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

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禁卫官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

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

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明耻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使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

(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气。

利用有利的时机,(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感想 真是个目光短浅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干吗要与人为敌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

实在是前后矛盾得可以啊。若要对敌人讲仁慈,必先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方可讲得啊,否则伤了大腿还是小事,丢了卿卿性命便是连讲仁慈的本钱也丧失了啊。

再不,就必须消敌于无形,我不为人人之敌,人人亦不以我为敌,那才是最大的仁慈!宋襄公对敌人的仁慈,也正是对自己的残忍,子鱼在此之间,倒显得很倒霉,辅佐了这样一个‘妇人之仁’的君主了,作者主要描绘的是一个腐败,愚昧的君主。题解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

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

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

4. 有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必信,行必果。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释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指的是没有长远的 打算,那么 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 忧虑。

言必信,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tiān shí bù rú dì lì dì lì bù rú rén hé】:天时不如地利是指战术上说的地利不如人和是指战略上说的两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造句: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应该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

2. 你就让他倚老卖老说你几句,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罢了。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人才,贯彻方略,社稷平治,边邦安宁,云云。

5. 文言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的意思 以及兵的意思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中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实际运用上,可分为两个范畴、四个层次。“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其一,“上兵伐谋”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不待对立双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决争端。其二,“其次伐交”是指当矛盾已经显现时,动员本国和有关国家的力量,显示决心,造成压倒优势或力量制衡,辅之晓以利害,经过折冲与妥协,达到不诉诸武力而达成战略目的。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敌方政治、经济重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即攻取敌方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必须承认,在军事对抗中,完全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局,即使处于优势与主动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实现的。

兵的意思有,1,武器,兵器。2,军队,士兵。3,战争,军事。4,战略。所以士兵和军队是算一样,

6.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三国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总结的是战略。魏、蜀、吴三方,在战略思想上各有独到之处。作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纵横捭阖的你争我夺,翻云覆雨的联盟拆解,变化莫测的战略重组,战乱蹂躏下的民生困顿,似乎进入了历史的轮回。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两汉帝国的参照系和汉代社会形成的独特背景,使三国的战略不同于先秦而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会思想的根基。

那么,汉晋之间的群雄纷争,则孕育了战略思想的空前进展。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构思和设计,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国的模式和框架。《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名气,与三国时期的谋略思想发达紧密相关。满族兴起创建后金政权时,远离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国演义》作为治国打仗的教材,竟然屡获奇效。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云云,正是民间口碑对它们的定位。今天,由小说回归史实,考察这一时期的战略思想,或许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探讨三国战略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挖掘三国战略的文化积淀及其在国人竞争行为中的观念濡染,推究本土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则可能更有意义。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对”战略构思上。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古文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面对北方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的曹操,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设想如果完全实现,确实可以做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所以,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情境的分析论证。战略研究中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不可主动对抗,东吴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能结盟,只有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由于刘表、刘璋的短见和失策能够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这一分析正是“隆中对”能够成立的关键。即便当代人用SWOT法来套,多数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实力和使命的关系上打了马虎眼,埋下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伏笔。而“隆中对”的缺陷,恰恰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




诸葛亮传略文言文翻译
7. 诸葛亮二三事的文言文翻译 甲)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王战乃辛吡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重兵。亮遣间谍战舰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铖,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矣。” (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

文言文中才略的意思?
文言文中才略的意思是才干和谋略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才略是一个词,才干的意思,但在古汉语中,才略就是两个词,才是才干之意,略是谋略之意。所以才略的意思是才干和谋略之意。

渔洋山人文略翻译
渔洋山人文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

昔有长者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小题1:略文言文翻译: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 不疑起初任乌程县令时,羊欣正好十二岁,当时王献之任昱兴太守,很赏识他。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羊欣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献之在他的裙子上...

按图索骥文言文中“略”字的意思
尹神童每说,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 “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子笑乃止。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

经略文言文
1. 经略江南在文言文中文翻译 出,经略江南诸省——离开京城,担任平定安稳江南各省的重任。 经略有几个义项。一是官职名,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二是筹划谋划的意思;三是经营治理。经略江南,指治理江南。 满清入关以后,内地反清势力很强,很长时间,江南政局并不...

粗略文言文
5. '梗概'在古文中的意思 梗概: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详细解释 1. 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复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 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 陆游 《书后》诗...

疏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shū lüè 基本解释: 1.亦作"疎略"。亦作"踈略"。2.远大的谋略。 3.粗疏简略。 4.疏忽;忽略。5.指粗略;粗心大意。 6.粗糙简单。

渔洋山人文略翻译
找了块离王宫最近的风水宝地将他们妥善安置并将该地。9、渔洋山人文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

文言文先君序略
1. 翻译文言文《先君序略》中的一段 前代洪武初年从徽之婺源移居到桐,到了先王高祖南居府君,族名才得以发扬光大。南居府君的大儿子做了面峰府君,面峰府君的小儿子做了默斋府君,才开始把国子上舍做为处州经历。当时太守患了羸疾,不能理事,知道府君是有才能的人,把事情都交给他处理,官吏服从他,不敢欺骗隐...

浈江区18568168048: 高中文言文翻译急啊.1可汗大点兵(士兵,军队) 2公不论兵,必大困(战略,战术) 3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 -
征亲常态:[答案] 1 汗大点兵 这你都不理解? 2(去参加战争)你不讨论战略、战术,是要遭受大困难的. 3 战争、干旱一起来,是天下的大不幸.

浈江区18568168048: 有没有形容谋略很重要的古文 -
征亲常态: 孙子里面的这类古文很多 比如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站而后求胜;善战者 无智名 无勇功...其所措必胜 胜已败者也;当然 我说的都是强调先谋后战,战略上胜出在去执行

浈江区18568168048: 文言文《苏秦始将连横》译文 -
征亲常态: 合纵派的领军人物苏秦一开始却对秦惠王倡导连横战略,他游说秦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地的富饶物产,北方有来自胡人地区的贵重兽皮与代地的良马,南边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方又有崤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

浈江区18568168048: 像《隆中对》一样的 带有战略性的文章还有哪些? -
征亲常态: 左丘明《曹刿论战》 贾谊《过秦论》

浈江区18568168048: 文言文《续资治通鉴》 -
征亲常态: 战略方针:“先灭陈友谅,后取张士诚” 因为陈友谅虽然强大,但不得军心和人心,容易攻克..语文作业本上滴吧··偶们讲评过肋,,应该不会错到哪去吧.. (*^__^*) 嘻嘻……

浈江区18568168048: “战略”和“战术”,这两个词的出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
征亲常态: 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现是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以此为书名所著的《战略》,这部书后来散逸.战略——两种解释,1,特指军事战略,筹划和指导战事全局的方略.2,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如经济发展战略...

浈江区18568168048: 从学过的文言文中查找下面闻言诗词的不同义项.爱,按安,兵,朝,除,辞,殆,当,道 -
征亲常态:[答案] 1.爱ài ①爱.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 ②喜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③吝惜,舍不得. 齐...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 (《赤壁之战》) ⑥战略战术. 公不论兵,必大困. (《战国策》) ⑦复合词.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浈江区18568168048: “特”在文言文中的义项是什么? -
征亲常态: 一、做名词性 1、特,朴特,牛父也.——《说文》 2、凡马,特居四之一.——《周礼·夏官·校人》 3、特,牡牛也.——《玉篇》 4、泛指牛 高辛氏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樊绰《蛮书》 5三岁兽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魏风...

浈江区18568168048: 初中古文言文常用词及其的各个意思.每个词的每个意思都要. -
征亲常态: 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浈江区18568168048: 孙子兵法的译文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略书籍,一直想看,但是古文水平有限,希望能阅读全文的译文,谢谢! -
征亲常态:[答案] 已上传到附件中,可以直接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