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马氏体,下贝氏体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貊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氏体,奥氏体,贝氏体的具体定义~

楼主,这是个基本常识,在教科书上都可以查到,所以大家都不来回答你。 对于黑色金属而言 奥氏体:为单一的面心立方结构,碳及合金元素溶解是面心晶格(γ铁)的孔隙之中,其奥氏体转变温度或存在温度与合金成份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出现的奥氏体不锈钢。特点:硬度低,易变形。 马氏体:碳在低温体心立方结构铁(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形成温度在Ms点以下,主要是存在孪晶结构而不是位错,中脊表现的特别明显。由于转变过程中没有碳及合金元素的扩散,所以其晶格为畸变状态,虽然说是立方结构,但晶格常数不同,不论是组织还是性能都是不稳定的组织。只有通过高温回火,逐渐达到稳定。特点:硬度高,不稳定。 贝氏体:应该说是碳在低温体心立方结构铁(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于在组织转变过程中碳及合金元素存在短程扩散,饱和度比M体要小,晶格常数比也小很多。此组织由美国Bain先生发现,所以叫贝氏体。特点:韧性明显高于M,硬度但低于M,性能比较稳定。 三种组织,奥氏体与M、B很容易区分,但M和B区分主要是观察针的分布情况和中脊内结构,是很困难的,有的资料标明组织的含量,实际是不能应用到检验和生产过程中。 []

铁素体,奥氏体都有很好的塑性,韧性,珠光体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莱氏体\渗碳体都是脆性的,硬度高,耐磨性好;索氏体较珠光体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马氏体分2种:低碳m有很高的强韧性,高碳m有更高的耐磨性;屈氏体较索氏体的层片间距更小,屈服强度更高,弹性更好.就简单给你介绍怎么多吧.

奥氏体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下贝氏体: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

  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 0.77%,1148℃时可溶碳2.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下贝氏体
  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至230℃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碳含量低时,下贝氏体形成温度有可能高于350℃。


碳含量的变化时其组织形貌有何改变或不同
2、索氏体:较细片状铁素体+较细片状渗碳体叫之索氏体,硬度为HB250-320。3、屈氏体:更细片状铁素体+更细片状渗碳体叫之为屈氏体,硬度为HB330-400。4、上贝氏体:在显微镜下呈羽毛形态,HRC45左右。5、下贝氏体:在显微镜下铁素体形成针状,HRC55左右。6、马氏体:金相显微组织呈针状...

下贝氏体的转变机理是什么?
采用部分奥氏体化等温淬火时,奥氏体化温度略低于Ac。奥氏体化时间也是取决于铸件壁厚。等温淬火温度视性能要求而定,一般为280~320℃,延长等温淬火保持时间可减少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数量,改善性能。等温淬火后进行回火,可以促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下贝氏体(...

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索氏体以及屈氏体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马氏体:碳在低温体心立方结构铁(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形成温度在Ms点以下,主要是存在孪晶结构而不是位错,中脊表现的特别明显。贝氏体:应该说是碳在低温体心立方结构铁(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于在组织转变过程中碳及合金元素存在短程扩散,饱和度比M体要小,晶格常数比也小很多。珠光...

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四者均是材料的组织名称。其中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同时析出的。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

马氏体淬火和贝氏体淬火
1)马氏体淬火指加热完成后将工件放入冷却介质,连续冷却,形成马氏体组织,然后回火;2)贝氏体淬火指加热完成后将工件放入盐池中等温转变,形成贝氏体组织,不同材料等温温度不同(根据马氏体转变温度Ms定),一般300C左右。贝氏体分下贝和上贝,下贝氏体综合力学性能好,并好于同硬度马氏体回火...

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较好的塑性、韧性。 ( )
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较好的塑性、韧性。正确 。①板条马氏体:其显微组织是由成群的板条组成。②下贝氏体:空间形态呈凸透镜状,由于试样磨面与其相截,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片状。当金属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原子振动加剧,晶格间距增大,自由能升高。此时,若将金属迅速冷却,原子...

贝氏体产生在什么后的组织中
以38CrMo钢的TTT图为例所标明的那样,该钢贝氏体的鼻温约400℃,Bs点约为500℃,马氏体点Ms为320℃。2、按组成相分类,可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和有碳化物贝氏体,这是贝氏体组织的两种基本类型。无碳化物贝氏体中包括准上贝氏体、准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等;有碳化物贝氏体是在贝氏体铁素体...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与等温温度的关系如何
关系:上贝氏体因碳化物颗粒粗大,强化作用较小,特别因有片状铁素体存在,可能成为裂纹发展的通道,所以不仅抗拉强度低,而且抗冲击性也较差。下贝氏体组织因转变温度较低,碳的扩散困难,故碳化物弥散度高,强化作用大。在一般情况下,下贝氏体的强度和未经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相近,而上贝氏体则和...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有什么区别?
上贝氏体因碳化物颗粒粗大,强化作用较小,特别因有片状铁素体存在,可能成为裂纹发展的通道,所以不仅抗拉强度低,而且抗冲击性也较差。下贝氏体组织因转变温度较低,碳的扩散困难,故碳化物弥散度高,强化作用大。在一般情况下,下贝氏体的强度和未经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相近,而上贝氏体则和珠光体相近...

...排列顺序是不是珠光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
珠光体一般出现在正火或者退火后的组织里,故硬度一般不会高;贝氏体一般出现在过冷奥氏体在400~240℃等温转变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硬度,约为HRC40~55;淬火马氏体是淬火后获得的不稳定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如含碳量0.8%的马氏体,硬度约为HRC65;回火马氏体是淬火钢重新加热至150~250℃回火...

平遥县15551735788: 奥氏体是什么意思,另外还有贝氏体,马氏体等 -
强叙三九: 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残余奥氏就是在230度以下还没有转变的过冷奥氏体 铁素体 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平遥县15551735788: 奥氏体组织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
强叙三九: 双相不锈钢是指不锈钢中同时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种金相组织结构的不锈钢. 一般双相钢是指马氏体(贝氏体)加上铁素体基体的组织.马氏体呈岛状分布在铁素体晶粒之间即: 10%~20%马氏体加铁素体组织.这种钢具有屈服强度低、延伸率...

平遥县15551735788: 什么是下贝氏体?什么是托氏体? -
强叙三九: 当过冷奥氏体的温度下降到350摄氏度至230摄氏度范围时,所形成的产物叫下贝氏体.在720摄氏度-550摄氏度范围内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分解为层片状的珠光题组织,按其层间距的大小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细珠光体)3种.....找本金属工艺学看看就明白的啦.

平遥县15551735788: 试比较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结构和组织有何不同? -
强叙三九: 通常说的马氏体是指的低碳的板条马氏体和高碳的针片状马氏体,板条和下贝好区分,一个是彼此平行的板条束,一个是针状的,主要是高碳马氏体和下贝的区分,这两者也经常出现在同一材料中,同样的腐蚀情况下,下贝比片状马氏体更易腐蚀而呈深黑色,另外,下贝除等温得到外,常规淬火很难得到,所以一般马氏体是基体,是主要相.形态上,下贝在电镜下可见其针片边缘有碳化物析出,马氏体是没有的.另外,下贝分布很弥散,片状马氏体彼此紧靠,片状之间一般有浅色区域的残余奥氏体

平遥县15551735788: 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差别 -
强叙三九: 马氏体(M)是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相.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的典型组织.片状马氏体则常见于高,中碳钢;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片状马氏体脆性也比较高.贝氏体是钢中过冷奥氏体的中温(Ms~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外观形貌似羽毛状,冲击韧性较差.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Ms~350℃).其冲击韧性较好. 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其有珍珠般的光泽.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状珠光体.强韧性较好.

平遥县15551735788: 贝氏体钢和马氏体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强叙三九: 钢经奥氏体化后,等温淬火(淬入温度为ms+20~30度的碱浴中,停留d(工件厚度mm)*1min/mm)分钟,再出液空冷至室温.

平遥县15551735788: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比较,哪一种力学性能好 -
强叙三九: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相比较,下贝氏体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 上贝氏体:上贝氏体特征是:条状铁素体大体平行排列,其间分布有与铁素体针轴平行的细条状(或细短杆状)渗碳体,呈羽毛状. 下贝氏体:呈细针片状,有一定取向...

平遥县15551735788: 下贝氏体图和上贝氏体区别 -
强叙三九: 上贝氏体多呈羽毛状特征下贝氏体的空间形态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交呈片状或针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当转变量不多时,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或竹叶状,针与针之间呈一定角度.

平遥县15551735788: 马氏体与上贝氏体的区别是什么? -
强叙三九: 不同温度,不同形态,上贝氏体是要尽量避免产生的不良组织,而有的马氏体是我们需要获得的一种组织.1. 贝氏体: 热处理通过分段淬火来奥氏体化,以足够快到一个温度避免铁素体,珠光体或贝氏体的构成. 均热必须足够长以避免贝氏体...

平遥县15551735788: T10钢正常工艺淬火后的组织和硬度 -
强叙三九: 对金属而言,强化机制(提高强度,也相当于提高硬度)类型主要有四种 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沉淀强化;钢主要有 渗碳体 、马氏体 、贝氏体(分为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奥氏体、 铁素体等相.碳化物最硬,马氏体其次,贝氏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