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为什么改名“斯里兰卡”?

作者&投稿:郗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其第一大城市科伦坡更是有“东方的十字路口”之誉。

不过在历史上,斯里兰卡常常以“锡兰”的名字出现(英语“Ceylon”)。在中国古书中,斯里兰卡更是还有“狮子国”的说法。现在也能在斯里兰卡国旗和国徽上看到狮子的图案。

斯里兰卡在1948年脱离英国统治时,还保持“锡兰”的国名。但1972年通过新宪法后,便摒弃国际上更广为人知的“锡兰”国号,更名为“斯里兰卡”,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一、狮子的后裔

古代斯里兰卡的诞生与印度文明息息相关,公元前300年-前200年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便已经有了斯里兰卡的记载。根据僧伽罗人在公元6世纪成书的《大史》所言,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人的祖先维阇耶王子,是北印度公主和狮子通婚后的后裔。

僧伽罗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祖先起源于印度北部。公元前14世纪左右,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印度北部。经过若干年的迁徙,这些雅利安人进一步南迁到斯里兰卡,并和本土居民不断融合,形成了日后僧伽罗人祖先。

迁入南亚的雅利安人使用的是梵语。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把梵文中的“Sinhala(狮子)”音译为“僧伽罗”,斯里兰卡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作是“狮(师)子国”。

罗马人的“Serendivis”,阿拉伯人的Serandib,和波斯人的Serendip,也都和梵文“Sinhala”息息相关。“Sinhala”一词经过口口相传,逐渐成为阿拉伯语、波斯语等语言中“锡兰”一词所共同的语源。

由于南亚的气候适宜,当地僧伽罗人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并兴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以保障农业的灌溉。定耕农业居住点的出现,大大推进了斯里兰卡的文明发展进程,不但出现了文字记录,还诞生了早期国家。

公元前247年,统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雄主、佛教徒阿育王,开始积极对外传播佛教文明。据《大史》记载,阿育王派遣的传教僧团给斯里兰卡统治者带去了佛陀的圣物。

就此,僧伽罗人迅速皈依了佛教,直至今日。不过印度除了给斯里兰卡带来了佛教影响外,还有泰米尔人的侵略。公元五、六世纪时,生活在印度南方、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开始崛起,并多次渡海进攻斯里兰卡。

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泰米尔人成功在斯里兰卡北部站稳了脚跟,并带来了独特的印度教文明,与岛屿中南部的僧伽罗文化相抗衡。

阿拉伯帝国崛起后,穆斯林群体也来到了这一地带传教、经商,使得当时的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重要的贸易中心,宝石、肉桂以及其他香料等产品都是当时斯里兰卡重要的出口品。

在当时阿拉伯人不但几乎垄断了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贸易,而且中国东南沿海广州、泉州等大商港也有不少阿拉伯商人往来。

在阿拉伯语中,这个岛名为“Sirandib”,其归根结底也是“僧伽罗”的另一音译方式。“Sirandib(锡兰)”的译名可能就在这一阶段从阿拉伯人中流传到了中国。

▲由于斯里兰卡地处海上交通要道,各国商人络绎不绝。古代斯里兰卡甚至还能仿制的4世纪时期的罗马硬币

在宋人赵汝适、明人马欢笔下,“锡兰”的音译逐渐取代了“狮子国”的意译。在西方,“Sirandib(锡兰)”的译名也通过阿拉伯人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并随殖民者而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纷至沓来的西方殖民者

印度南方的泰米尔人来到斯里兰卡后,僧罗家人和泰米尔人就在岛上征战了数个世纪,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家,直到西方殖民者的到来。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辟了经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使得葡萄牙人能够直接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和阿拉伯人争夺贸易控制权。1505年,葡萄牙人阿尔梅达到达斯里兰卡后,自此,斯里兰卡开始迎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殖民史。

▲东部省巴提卡洛阿的葡萄牙(后来的荷兰)堡垒,建于16世纪

葡萄牙最初来到斯里兰卡时,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假象。但随着以科伦坡为中心的葡萄牙据点得到确立,葡萄牙殖民者立马便换了一副外交态度。

到16世纪末,葡萄牙人已基本占领斯里兰卡岛屿西部沿海地带。由于内陆山高林密,再加上是僧伽罗人的佛教信仰圣地,因此僧伽罗人一度进行了有力抵抗,不过他们还是势单力薄。

就在葡萄牙积极经营东方贸易的同时,后来居上的荷兰也不甘示弱。1602年,就有荷兰人偷偷和内陆的僧伽罗人建立了联系,密谋共同推翻葡萄牙人的统治。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人在以荷兰为代表的其他列强的介入下,逐步失去了在斯里兰卡的优势地位。

▲荷兰人的殖民范围

但荷兰的统治也未能长久,其在南亚的殖民遗产便成为了英法两国的瓜分对象。英国一方面同僧伽罗人讨论如何驱逐荷兰殖民者,另一方面自己也在积极计划在斯里兰卡的殖民活动。

▲斯里兰卡佛牙寺。起初英国承诺给予佛教遗迹保护,但不久后便在“禁区”内建了一所教堂

1802年,英法荷等国正式签订《亚眠条约》,斯里兰卡从此正式沦为英国直属殖民地。斯里兰卡沿袭了过去名称锡兰(Ceylon),并由英国国王兼任锡兰国王,成为英国王室财产的一部分。

英国将荷兰人驱逐出斯里兰卡岛后不久,便完全获得了斯里兰卡的统治权。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日渐深入,斯里兰卡的僧伽罗文化也逐渐被淡化了。

三、从锡兰到斯里兰卡

英国是唯一一个完全控制了斯里兰卡全岛的列强,因此英国对斯里兰卡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地深入。早些葡萄牙人、荷兰人的活动主要局限于沿海,为了保证贸易畅通,因此殖民者常常需要扶植或利用本地族群中的贵族,本土的文化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摧残。

但随着英国权威在斯里兰卡的确立,斯里兰卡传统社会文化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英语很快取代僧伽罗语成为斯里兰卡各个领域的通用语言。皈依基督教、能说英语的斯里兰卡人往往能获得更多利益。在传统上,本土的上座部佛教所本有的教育、救济等功能则被进一步侵蚀,不但无法获得过去一般优越的社会地位,甚至被边缘化。

▲2012年斯里兰卡族群分布图

在英国统治下,斯里兰卡的经济模式也逐渐从单一的小农经济模式逐步向种植园经济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出口”的产业线。

斯里兰卡因此逐渐出现了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特点的经济环境,加速了斯里兰卡的社会转型和变迁。与此同时,英国人为了推广种植园经济,还从南印度引进了大量泰米尔人,并通过扶持泰米尔人势力的方式制衡僧伽罗人。英国的这番操作,无疑给两大族群制造了潜在的摩擦。

这一阶段,斯里兰卡的茶叶种植规模极为庞大,并出口到了世界各地。在大英帝国的推动下,“锡兰红茶”作为斯里兰卡的特产便也作为该岛的名片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锡兰的茶园

长达一百年时间的英语教育和种植园经济模式,给斯里兰卡培养了一批新兴本地精英。到20世纪初,殖民政府各部门,已充斥着大量的斯里兰卡本地精英。

其中有不少家族已经和英国政府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内部也保持着互相通婚的传统,总而言之,这批本地精英已成为英国统治斯里兰卡所需倚仗的中坚力量。

进入20世纪后,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斯里兰卡民众对民族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鉴于此,20世纪20年代,殖民政府也做了一些退步,进行了一些改革,赋予了本地族群更多的政治权利。此时斯里兰卡暗潮涌动,纷纷建立起代表不同立场的政治党派。但随之而来的是各政治派系之间出现了分裂。

保守派选择和殖民政府合作,左派、激进派则谋求直接推翻殖民统治以独立建国,中间派则主张先通过协商获得自治领地位,再建立起独立国家。

▲锡兰自治领首任总理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

就在这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政党——兰卡平等社会党为了区别“英属锡兰”这个名字、提高民族意识,使用了梵文中的“Lanka(兰卡)”一词来命名自己的祖国。

1952年,“Sri(斯里)”也被新兴的“斯里兰卡自由党”所引用,并作为“兰卡”一词的前缀。“斯里”和“兰卡”两词合称在僧伽罗语中意为“光明灿烂之地”。

英国在二战期间国力大损,面对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狂潮,最终,斯里兰卡独立势力和英国政府达成了协议。1948年,锡兰以“自治领”的身份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锡兰独立后,由于对国家的领导权产生分歧,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两大族群开始了严重的内斗。在人口占多数的僧伽罗人推动下,僧伽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锡兰在1956年通过了自由党主导的《僧伽罗语法案》,使僧伽罗语正式取代英语成为官方语言。

▲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就任总理的场景

1970年,以斯里兰卡自由党、兰卡平等社会党和锡兰共产党组成的政治联盟——“联合阵线”在议会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鉴于当时僧伽罗人民族情绪高涨,因此在新政府推动下,斯里兰卡颁布了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宪法,以取代殖民者在1946年颁布的《索尔伯里宪法》,从而正式摆脱了自治领身份。

1948-1972年间,斯里兰卡名义上是英联邦下的一个“锡兰自治领”,因此不少斯里兰卡人认为“锡兰”代表着殖民与屈辱。事实上,当斯里兰卡最早申请加入联合国时,苏联就曾以“并非完全独立国家”而予以否决。

现在新宪法为了消除殖民主义色彩,不但确立了僧伽罗人和佛教的优势地位,还特地把国名“锡兰”改为了“斯里兰卡共和国”,并以总统取代了殖民色彩浓厚的总督作为国家元首。

1972年的改名,并没有完全取代“锡兰”一词在斯里兰卡的使用,很多机构、产品仍然沿用着“锡兰”的古称。不过自2011年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决定强行在政府控制的所有机构中强行推广“斯里兰卡”的用法。

很多人认为这和清除殖民主义痕迹有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锡兰”一词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也为一些机构组织增添了不少历史底蕴,当地重要的特产“锡兰红茶”就是一个例外。

▲锡兰红茶的Logo,至今未更名

斯里兰卡在独立之后,一直致力于消除殖民痕迹,但也很难完全断绝与英国的来往。近几年,英国在斯里兰卡的投资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中国)。旅游业占了斯里兰卡经济的20%以上,英国则是斯里兰卡的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仅次于印度)。



因为“锡兰”在梵文中是“狮子”的意思,即“狮子国”,有着殖民地色彩,而锡兰在1948年就已经独立了。所以就并不想留着有殖民地色彩的旧国名,就在1972年改为“斯里兰卡”。“斯里兰卡”Sri Lanka在僧伽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饶的土地”。所以就会改名。

因为当地政府觉得这个名字更加的洋气,而且也更符合自己城市的风格,所以会改名。

这是因为古代斯里兰卡的诞生和印度文明息息相关,而且这里也被很多国家殖民侵略者,所以为了消除殖民的痕迹,所以改名为斯里兰卡。

因为跟西兰花菜名同名,所以就改了


枣庄以前叫兰陵,为何它要改名为枣庄?
后来,这个中兴矿局越做越大,还形成了公司。建国后,这里成立了市委。于是,很多人就以为枣庄的名字,是兰陵改过来的,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过,历史上的确有一个城市,因为名字改了,城市的魂都丢了,这就是“长安城”,有兴趣的可以翻阅历史资料,看看长安城的辉煌与改名后的寂寥与没落。

苍山县为什么改名兰陵
更名为兰陵县是继承和弘扬兰陵历史文化的需要。兰陵建县至今已有2270年的历史,是今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治,被誉为“山东第一县”。兰陵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既是美酒之都,又是文化名城。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传说中造字的仓颉,见诸史册的季文子、左丘明、萧望之、匡衡、鲍照、萧道成、颜师古、...

为什么兰陵改名枣庄
为什么兰陵改名枣庄1. 枣庄的名称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由于煤矿的发现而逐渐发展成为城镇。2. 峄县政府在建国后迁至枣庄,并成立了枣庄市,而枣庄与古代的兰陵县有着地域上的关联。3. 古代兰陵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现今

兰陵为什么改名枣庄
兰陵没有改名为枣庄,兰陵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而枣庄则是山东省的地级市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东部与兰陵县接壤。兰陵县地处山东省南部,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山东境内最早设立的县邑。兰陵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

临沂苍山为什么改名兰陵县
1. 为了继承和发扬兰陵历史文化的需要,临沂苍山更名为兰陵县。2. 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的资料显示,苍山县名始于1947年3月。这是为了纪念1933年7月领导的苍山暴动,中共鲁南区竖氏裂委决定设立苍山县。3. 兰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镇。在战国后期,楚国在此设立了兰陵邑。从秦朝到唐朝和宋朝,各个朝代都在...

《名侦探柯南》毛利兰原型是谁?
不仅唱歌一流,演戏画画方面也同样十分的优异。而且通过小兰的原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其它的伏笔,我们的男主角工藤新一与工藤静香是同一个姓名哦,在日本只要双方结婚的话,女生是要跟丈夫的名字姓,所以毛利兰以后就要改名成工藤兰,看来青山老师在选择工藤静香作为原型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点。

临沂苍山为什么改名兰陵县
基于历史文化的考虑。临沂苍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兰陵的古称,改名兰陵县的原因是基于历史文化的考虑,可以更好地体现苍山县的历史文化。

为什么兰陵改名枣庄
兰陵没有改名为枣庄,兰陵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而枣庄则是山东省的地级市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东部与兰陵县接壤。兰陵县地处山东省南部,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是山东境内最早设立的县邑。兰陵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

...汝南改名驻马店,这些“古风古韵”的城市名为什么会发生变更?_百度...
1. 枣庄这个名字原本是指峄县下辖的一个村镇,因其盛产大枣而得名。2. 石家庄的名称源自正太铁路的通车,为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起点从正定改至石家庄。3. 1925年,北洋政府将铁路起点的石家庄与休门村合并,各取一字,成立石门市。4. 1947年,解放军占领石家庄后,该城市恢复原名。

毛利兰的原型你知道是谁吗?
想想就觉得很自豪呢。而且通过小兰的原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其它的伏笔,我们的男主角工藤新一与工藤静香是同一个姓名哦,在日本只要双方结婚的话,女生是要跟丈夫的名字姓,所以毛利兰以后就要改名成工藤兰,看来青山老师在选择工藤静香作为原型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点。

建德市19733191511: 锡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后来为什么又改成斯里兰卡了?
前炕美侬: 斯里兰卡原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4月独立,原定国名锡兰,1972年改为斯里兰卡共和国.:"斯里兰卡"Sri Lanka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饶的土地". 原国名锡兰在梵文中即为“狮子”.改名字的原因是基于旧称锡兰(Ceylon)有殖民地色彩,

建德市19733191511: 锡兰是从什么时候改名为斯里兰卡的? -
前炕美侬: *一九七二年五月二十二日,锡兰改名为斯里兰卡

建德市19733191511: 锡兰什么时候改名为斯里兰卡? -
前炕美侬: 1972年

建德市19733191511: 斯里兰卡的瓦特勒 -
前炕美侬: 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受到当地国王的欢迎,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

建德市19733191511: 斯里兰卡是个怎样的国家呢?
前炕美侬: 国名: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TheDemocraticSocialistRepublicofSriLanka) 独立日:2月4日(1948年) 国庆日:2月4日(1948年) 建军日:10月10日 国旗:...

建德市19733191511: 我国与斯里兰卡建交时,斯里兰卡是叫锡兰吗? -
前炕美侬: 斯里兰卡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获得独立,定国名锡兰.1972年5月22日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8月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斯政府承认新中国.1957年2月7日两国建交.所以那时是叫锡兰http://baike.baidu.com/view/7722.html?wtp=tt

建德市19733191511: 为什么有的国民部分音译(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而有的国名全音译(如意大利、俄罗斯、丹麦等)呢? -
前炕美侬: 这个没有什么规律.大部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称呼,如美国、德国、法国等,用的是音译简称.也有用音译全称的,基...

建德市19733191511: 斯里兰卡国以前叫什么名字? -
前炕美侬: 斯里兰卡国以前叫锡兰

建德市19733191511: 斯里兰卡有什么好玩的?特色是什么?和印度有什么关系?
前炕美侬: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在南亚次...

建德市19733191511: 锡兰红茶产自哪个国家?
前炕美侬: 锡兰红茶出产于斯里兰卡,是一种统称.又被称为“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锡兰,斯里兰卡共和国的旧称.锡兰高地红茶与安徽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三大红茶.其主要品种有乌沃茶或乌巴茶、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几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