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乎其上及其中,期乎其中及其下”是出自哪的???

作者&投稿:舒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期乎其上及其中,期乎其中及其下”是出自哪的???~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所以具体出处不易考证。如果单从学习求知的角度来分析,“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这句话说尽了学习之道,也就是说读书学习不能“死”学,如果生搬硬套的话,最多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那么即使你读了一部好书,又怎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呢,就更谈不上把学来的知识灵活应用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有句古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习要辨证地去学,同时更要学会创新,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前进。

  桑中、上宫、淇上: 都是地名。要: 同邀。句意: 约我到桑中相会,邀我到上宫,送我到淇上。写古代青年男女约会的情况。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出自《诗经·庸仔风·桑中》。
  全文如下: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由于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众多版本,所以具体出处不易考证。如果单从学习求知的角度来分析,“学其上者,得其中,学其中者,得其下”这句话说尽了学习之道,也就是说读书学习不能“死”学,如果生搬硬套的话,最多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那么即使你读了一部好书,又怎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精髓呢,就更谈不上把学来的知识灵活应用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有句古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学习要辨证地去学,同时更要学会创新,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前进。

  没有具体出处。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新学期你准备好了吗》班会发言稿
“期乎其上,方能及其中;期乎其中,方能及其下;期乎其下;则不及矣。”岳飞的“精忠报国”;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克思的“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奉献终生”等,都是树立远大志向的典范。大凡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立宏志者。远大的志向,是强大精神动力,是指引摘取理想峰顶明珠的...

欧阳修 归田录 译文
郑天休在公门下,见其如此,怪而问之,大年曰:“此子官亦清要,但年不及中寿尔。“希深官至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卒年四十六,皆如其言。希深初以奉礼郎锁厅应进士举,以启事谒见大年,有云:“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大年自书此四句於扇,曰:“此文中虎也。“由是知名。太祖时,...

文言文知难章学诚
为之难乎哉?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贾生远谪长沙,其后召对宣室,文帝至云,久不见生,自谓过之,见之乃知不及。君臣之际,可谓遇矣;然...世上相传萧颖士能够识李华做的《(-di战场文》,便说他有真的赏识。讲到文词根据在心里,它的不同...

在文言文中期的意思
动词:预料;料想。《水浒传》:“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名词:时日;日期。《促织》:“业根,死期至矣!”《梅花岭记》:“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动词:及;至。《归去来兮辞》:“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副词...

古文翻译
吕蒙入吴,吴主劝其学业,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于梦中诵《周易》一...癸丑三月三日,宿海淀直庐,偶然忆及,因录以补志乘之遗。倘亦潜德未彰,幽灵不泯,有以默启余衷乎

柳敬亭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

楚人亨猴文言文翻译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译文】 ...

渔歌子是什么?
。神尊曰:“朕之天,体虚形高,资始化化。中员外转,其行乾。穹然如帐帱……”。灵荒未之信,曰:“天如帐,胡县(悬)乎其上?地如坛,厥下平何安?”神尊曰:“天之帐非上县,飘轮下载常左旋,三光随之以西迁。”只卑曰:“地之坛,有湫盘凝浮其上,所以安。” (《玄真子·碧虚》) 张志和关于天地关系...

列子汤问简短文言文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 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

文言文冶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拔苗助...

吉林省17225553005: ·“期乎其上及其中,期乎其中及其下”是出自哪的??? -
晋雍昊康: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

吉林省17225553005: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出自哪里 -
晋雍昊康:[答案] 这句话有很多版本,如:“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

吉林省17225553005: 取乎其上,始得其中;取乎其中,始得其下.这句话的含义?
晋雍昊康: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说的是定高目标有利于激发人的动力和斗志,即使达不到目标,退其次而求之也不错.或者说做事要作最充分的准备,要付出高于目标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吉林省17225553005: '取乎其上,适乎其中'如何解释? -
晋雍昊康: 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追求高的目标,最终得到中等结果;追求中等目标,最终得到一般结果;追求一般目标,哪怕恐怕就没有

吉林省17225553005: 法乎其上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下,得乎其下出自哪里 -
晋雍昊康:[答案]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得下等的结果.意思是目标放长远一点,得到的成就就大一点.

吉林省17225553005: "法乎其上 得乎其中" 的具体译文 -
晋雍昊康: 原文为:“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以采行上策为出发点,那么得到的肯定是中策的结果.如果出中策,则肯定得到是下策的结果.

吉林省17225553005: 论语中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应该怎么理解? -
晋雍昊康:[答案] 孔子教育学生的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打个比方你就理 比如,我想考上中国农大,就把目标定高些,定北大或清华.要考个江西省理科第二,你就要定到第一.同样,如果我想考一般本科,...

吉林省17225553005: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其下”出处 -
晋雍昊康: 《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孔圣人也曾经曰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吉林省17225553005: 解释“法乎其上···法乎其上,得其中也”什么意思??
晋雍昊康: 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下,得乎其下.意思是你的目标定得远大,即使达不到也可以取得还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就很低,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更一般了.

吉林省17225553005: 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是什么意思 -
晋雍昊康: 语出《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