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是自尽而死的还是被砍头的??

作者&投稿:柞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是冤死的。
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神龙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晋封汉王。次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十一年,封为吴王,安州都督。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

扩展资料武德 三年(620年)六月,时年李恪两岁,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627年),李恪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从一品)晋封为封汉王。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蜀王,并被太宗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军事(府治今四川成都),并都并督巂、南宁、会都督府共计三十六州,却以年纪幼小为由没有赴任。
参考资料:李恪-百度百科

吴王李恪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话说永徽四年的时候,年轻的新皇唐高宗李治为了震慑宗室中那群辈分高而又蠢蠢欲动的皇叔皇兄,特地挑了两个大头出来杀鸡儆猴。而这两个不幸撞上枪口的,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庶长子李元景,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庶长子李恪。

李元景是死有余辜,因为高阳公主等人试图谋反就是为了拥立他登基;而李恪可以算得上是被无辜牵连的,因为李恪既不是被拥立的对象,也没有参与谋反。只不过因为李恪身为唐太宗的庶长子,这样的辈分在宗室中仅次于皇叔李元景,再加上唐太宗临终前只一心叮嘱大臣们要保护好长孙无忌,对李恪这个曾经提名未果的庶长子有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李恪这才悲剧了。

唐高宗登基后,曾将宗室中辈分最高的李元景和李恪二人同时加封为三公——李元景为司徒,李恪为司空,然后为了永绝后患,在高阳公主、房遗爱等人谋反事泄后趁机借题发挥,将这叔侄二人一网打尽。当然,也有人认为想要除掉李元景、李恪的是长孙无忌,而不是唐高宗,但事实上通观整件事的始末,就可以知道唐高宗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册府元龟》上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唐高宗曾召见房遗爱,并问他:“你身为皇亲国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的行为罪该万死,但请陛下看在我告发了吴王李恪的份上饶恕我一命。”唐高宗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现在才告发李恪,不是太晚了吗?”

甚至就在李恪等人被赐死后没过几天,唐高宗就在观德殿里将这帮谋逆之人的财物分成五垛陈列出来,令诸位亲王大臣们举行射礼,然后又将刚空出来的司徒、司空的头衔分别封给了徐王李元礼(李元景、李恪死后宗室中辈分最高者)与功臣李绩,以此给宗室立威。

不过李恪虽然是冤死,史官也称其是“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但实际上所谓的“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言罢了。比如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比如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比如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再比如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又比如李林甫被构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而且当时的人真的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吗?我们可以来看看唐人在提及此事时是怎样的态度。

睦州刺史夏侯绚的墓志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谋反案时就明确写道“荆吴构逆”,认为荆王李元景与吴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这样的态度与史官所说的“海内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绚的身份,夏侯绚曾是蜀王李愔的长史,而李愔不是别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谋反被杀后,李愔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绚这样的身份,在提及顶头上司的胞兄被诬陷谋反时理应是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构逆”。连原本最该为李恪喊冤的人都认为李恪就是谋反,当时能有多少人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而且虽然有后世的史官拼命地为李恪挣同情分,又是说他“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又是说他的死“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但就史实而言却并非如此。

李恪曾在安州一地担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长官,结果就在李恪被诬陷谋反后,且不说同样出身安州的许圉师与郝处俊这两位朝中重臣对此是未发一言;也不说安州境内著名的富商彭志筠,明明富有到都能够为朝廷的军队捐助大量的绢布了,却没想到要为自己“海内冤之”的父母官上表求情或出资减罪;单说事过境迁多少年后,朝中根本没有一人想过要请求皇帝将李恪被流放的儿子和幽禁的女儿给赦免了。

从民间地方到朝廷中央,都不见有人为这位“中外所向”“海内冤之”的吴王求过什么情,更没有人打着李恪的名号揭竿而起——就在李恪被杀的这一年,民间有位陈硕贞起义,却压根提都没提要为冤死的吴王李恪复仇;而章怀太子李贤死后,徐敬业举兵时就特地打出了李贤的旗号。

李恪死后过了7年,显庆五年时,唐高宗想要显示一下皇恩浩荡,于是追封了当年谋反案的几个主谋,其中就包括李恪。虽然追封的只是从一品的郁林郡王,比原先正一品亲王降了整整两个档次,但好歹也算是有个爵位可以留给儿孙了。只不过李恪死后,他的4个儿子被流放岭南,女儿被幽禁献陵,所以继承李恪香火和郁林县侯一爵的,是与之毫无关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直到又过了24年,光宅元年的时候,李恪的长子李千里遇到武则天的大赦终于能够重返京城,正好这时李荣因罪被贬,李千里作为李恪的长子,这才捞到了机会继承回这个从三品的郁林县侯。

等到李唐王室复辟后,唐中宗在神龙年间大肆追封这些宗室时,只赠了一个司空的头衔给李恪,然后改葬一下就完事了,并没有将他陪葬昭陵。至于李恪是否恢复了正一品亲王爵位,《旧唐书》没有记载,《新唐书》同样没有记载,而且因为李元景等人均有“复官爵”的明确记载,唯独李恪却完全无此一提,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提到李恪时,只称其为“郁林王恪”,而不是“吴王恪”。

至于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安排任何措施以保护因为庶长子身份而岌岌可危的李恪,这就要从李恪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说起了。

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二,没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首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7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18年、20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其次贞观7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再者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祐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严厉告诫,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甚至有人声称,如果唐太宗不喜欢李恪的话又怎么会要立他为太子?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唐太宗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15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两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此立刻作罢。

而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完全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反观刘邦欲立赵王如意失败后,为戚姬母子的未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长吁短叹,甚至“心不乐,悲歌”,不仅特意让周昌去做如意的相国,而且一听说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去杀了樊哙。

而同样提名未果的李恪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护措施,反而被唐太宗严厉地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特地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要他日后一定要照顾好他曾经欲立未果的赵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时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的原因是为了能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想来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又如何会遭此待遇?

至于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具有前朝血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李恪的两朝血统并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时就有许多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么好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为后,大臣首先就用武家与李唐皇室有仇为由劝阻唐玄宗,而李恪这里却压根没人提及所谓的血统这一点。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还有人因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认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贤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说的那样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作为继承人是懵懂一时(事实上看看某毛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眼光了)。然而通观李恪的生平,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功武治的政绩。《旧唐书》中对李承乾的治国才能好歹还有一句“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的介绍,对李泰至少还能知道他“少善属文”,也的确编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为处理地方政务出色而被当地百姓称赞的。

然而关于李恪却只知其有文武才,相当笼统的一句赞美之词,至于具体有什么雄才伟略的事迹可以展现其贤能的,史书中便再无一字了。就连李恪的“善骑射”也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而已,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骑射”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

李恪所谓的文才更是如此,就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毫无记载,而同样因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

《册府元龟》:“唐汉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骑射,颇涉文史,兼能隶书。”
《唐朝名画录》:“汉王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
《法书要录》:“汉王童年,自得书意。夙承羲、献,守法不二。”
《历代名画记》:“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

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绘画精妙,射猎如神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所以若只因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类己”,便断定了李恪之贤,也着实武断了些。毕竟唐太宗只是觉得李治性格仁厚温和,并没有说他不如李恪贤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出李恪便是大唐众望所归的贤王呢?

事实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一些电视剧与小说将历史篡改戏说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误导了很大一部分观众,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唐朝最贤明的皇子。但凡愿意认真读一读正史的,看看史书上所记载的唐太宗是如何宠爱他的三个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爱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比三位嫡子数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唐太宗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以及立储这种环境下的一句“类己”(在立太子这种情况下,不说“类己”难道要说这个儿子“不类己”?),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旧唐书》中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是通假字,通尝,意思是唐太宗曾经说过李恪类己,而不是经常说李恪类己——如果唐太宗经常说李恪类己却又不给他任何保护措施,那么此举根本不是在爱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特别是贞观2年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不仅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达22州!
且先不说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几乎是李恪的两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更不用说李恪受封的不过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样都是大都督。根据《唐会要》的记载,益州的大都督府于“贞观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龙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级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个月,唐太宗就将益州由大都督降级为了都督。所以贞观二年五月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为了益州都督——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后来李恪在贞观11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职为安州刺史,还被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看上去封地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管辖的地方却大大减少了,因为作为都督时,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然而作为刺史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州之地。后来李恪又因为和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削户,自此一直到贞观23年共12年的时间里,李恪再也没有官复原职过。这样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个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的胞弟李愔同样享有了,而其他犯过远比踩庄稼更严重错误的皇子们,也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严厉的惩罚。

唐太宗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面对自己的爱子时,仍旧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寻常人家是怎么疼爱儿子的,唐太宗就是怎么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谋逆这等杀头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设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夺嫡失败后,唐太宗仍旧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甚至被贬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又重新晋封为濮王;所以李治虽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刘洎为了这事上谏过多少次,也没见唐太宗以“家国事殊”为理由,把李治打发出宫去住。

对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些爱子们宠溺至极,以至于一次又一次招来了魏征这些朝臣的上疏与进谏,偏偏对李恪这些儿子该罚的罚,该杀的杀,一个都没手软。就这样,还能说李恪是唐太宗的“爱子”吗?

话说永徽四年的时候,年轻的新皇李治为了震慑宗室中那群辈分高而又蠢蠢欲动的皇叔皇兄,特地挑了两个大头出来杀鸡儆猴。而这两个不幸撞上枪口的,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庶长子李元景,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庶长子李恪。

李元景是死有余辜,因为高阳公主等人试图谋反就是为了拥立他登基;而李恪可以算得上是被无辜牵连的,因为李恪既不是被拥立的对象,也没有参与谋反。只不过因为李恪身为唐太宗的庶长子,这样的辈分在宗室中仅次于皇叔李元景,这才悲剧了。

李治登基后,曾将宗室中辈分最高的李元景和李恪二人同时加封为三公——李元景为司徒,李恪为司空,然后为了永绝后患,在高阳公主、房遗爱等人谋反事泄后趁机借题发挥,将这叔侄二人一网打尽。当然,也有人认为想要除掉李元景、李恪的是长孙无忌,而不是李治,但事实上通观整件事的始末,就可以知道李治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册府元龟》上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李治曾召见房遗爱,并问他:“你身为皇亲国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的行为罪该万死,但请陛下看在我告发了吴王李恪的份上饶恕我一命。”李治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现在才告发李恪,不是太晚了吗?”

甚至就在李恪等人被赐死后没过几天,李治就在观德殿里将这帮谋逆之人的财物分成五垛陈列出来,令诸位亲王大臣们举行射礼,然后又将新空出来的司徒、司空的头衔分别封给了徐王李元礼(李元景、李恪死后宗室中辈分最高者)与功臣李绩,以此给宗室立威。

不过令人汗颜的是,尽管李恪被房遗爱诬陷进谋反案的确很无辜,尽管李恪既没实力更没勇气反抗的确很悲情,但李恪临死前的一番破口大骂:“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这一点实在叫人难以心生好感。

毕竟李恪身为堂堂一国亲王、大唐皇子,却是这样毫无风度地痛骂诅咒,而想想同样是冤死的王皇后与萧淑妃二人,王皇后身为一介女流却很好地维持了自己最后的体面与风度,就算被迫自尽仍要先下拜道:“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然后从容赴死,只有萧淑妃与李恪如出一辙,皆是破口大骂道:“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事实上古往今来冤死的不是只有李恪、王皇后、萧淑妃这几人,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有,这种愤恨难平的情绪自然也不是李恪一人才有,比如皇泰主杨侗,就算被王世充逼着喝下毒酒,也是非常从容地饮下,然后说道:“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再比如与李恪同样有着“英果”之名的南齐巴陵王萧子伦,面对明帝的逼杀,不仅没对前来执行命令的茹法亮恶语相向,反而安慰他说:“你也是身不由己之人。”殒命时年仅16岁。又有几人是如同李恪这样破口大骂的?而李恪作为堂堂一国皇子一国亲王,却连自己的皇子风度也无法维持,竟然只能沦为萧淑妃这种女流之辈一样,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不过李恪虽然是冤死,史官也称其是“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但实际上所谓的“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言罢了。比如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比如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比如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再比如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又比如李林甫被构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而且当时的人真的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吗?我们可以来看看唐人在提及此事时是怎样的态度。

睦州刺史夏侯绚的墓志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谋反案时就明确写道“荆吴构逆”,认为荆王李元景与吴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这样的态度与史官所说的“海内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绚的身份,夏侯绚曾是蜀王李愔的长史,而李愔不是别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谋反被杀后,李愔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绚这样的身份,在提及顶头上司的胞兄被诬陷谋反时理应是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构逆”。连原本最该为李恪喊冤的人都认为李恪就是谋反,当时能有多少人认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而且虽然有后世的史官拼命地为李恪挣同情分,又是说他“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又是说他的死“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但就史实而言却并非如此。

李恪曾在安州一地担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长官,结果就在李恪被诬陷谋反后,且不说同样出身安州的许圉师与郝处俊这两位朝中重臣对此是未发一言;也不说安州境内著名的富商彭志筠,明明富有到都能够为朝廷的军队捐助大量的绢布了,却没想到要为自己“海内冤之”的父母官上表求情或出资减罪;单说事过境迁多少年后,朝中根本没有一人想过要请求皇帝将李恪被流放的儿子和幽禁的女儿给赦免了。

从民间地方到朝廷中央,都不见有人为这位“中外所向”“海内冤之”的吴王求过什么情,更没有人打着李恪的名号揭竿而起——就在李恪被杀的这一年,民间有位陈硕贞起义,却压根提都没提要为冤死的吴王李恪复仇;而章怀太子李贤死后,徐敬业举兵时就特地打出了李贤的旗号。

李恪死后过了7年,显庆五年时,李治想要显示一下皇恩浩荡,于是追封了当年谋反案的几个主谋,其中就包括李恪。虽然追封的只是从一品的郁林郡王,比原先正一品亲王降了整整两个档次,但好歹也算是有个爵位可以留给儿孙了。只不过李恪死后,他的4个儿子被流放岭南,女儿被幽禁献陵,所以继承李恪香火和郁林县侯一爵的,是与之毫无关系的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直到又过了24年,光宅元年的时候,李恪的长子李千里遇到武则天的大赦终于能够重返京城,正好这时李荣因罪被贬,李千里作为李恪的长子,这才捞到了机会继承回这个从三品的郁林县侯。

等到李唐王室复辟后,唐中宗在神龙年间大肆追封这些宗室时,只赠了一个司空的头衔给李恪,然后改葬一下就完事了,并没有将他陪葬昭陵。至于李恪是否恢复了正一品亲王爵位,《旧唐书》没有记载,《新唐书》同样没有记载,而且因为李元景等人均有“复官爵”的明确记载,唯独李恪却完全无此一提,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提到李恪时,只称其为“郁林王恪”,而不是“吴王恪”。

再说回李恪的亲生儿女们。由于幼年即被流放或幽禁的经历,从其诸子诸女的经历及事迹来看,李恪的这些后代在心理上被父亲沦为政治炮灰的阴影所深深影响着,甚至4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是长寿之人。李恪的长子李千里更是堪称是宗室中的奇葩,武后时,李唐宗室中有气节的都选择反抗武后了,唯独李千里是一次又一次巴结讨好武后。

不过这也怪不得李千里,毕竟李千里流放岭南的时候不过7岁,整整31年的人生大好时光却不得不待在瘴气盛行的岭南不得回京,这漫长的大半生看尽人世冷暖,尝尽人间酸苦。所以好不容易光宅元年得到大赦后,李千里回京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进献吉祥的物品给武则天,再加上自身的确是“褊躁无才”,这才在宗室有才有德望者皆被诛杀的时候,捡回了一条命。不过也正因为在武后面前要各种卑躬屈膝强颜欢笑地讨好,所以内心压抑太久的李千里在面对下属时完全是另外一副残暴的模样。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千里曾经从岭南带回一条大蛇,他用绳子绑住蛇嘴将它横放在门坎下边,下级官员前来拜访,因为只能向前看而不能上下乱瞅,所以往往会踏到蛇身上,然后摔倒在地上被大蛇紧紧地缠绕数圈,良久才松开。被惊吓的人失魂落魄,至死都不能恢复正常,李千里却借机取笑为乐。甚至有时李千里还会拿来龟和鳖,命人脱去衣服,然后怂恿龟鳖去咬对方的身体,而龟鳖一旦咬住人就一直不松口,直到自己死去,被咬的人疼得狂呼乱叫,而李千里就和姬妾们在一旁观看,以此来取乐开心。

后来李千里与节愍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结果却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身先死,失败被杀。李恪的次子李玮早早就郁卒而终;三子李琨也没能熬到李唐复辟的那天;四子李璄则受到李千里的牵连,贬为南州司马后郁郁而逝。

李恪的女儿信安县主,也是个深受其害的可怜人,5岁的时候因父亲被赐死而“陪奉献陵”,名义上是看守曾祖父李渊的陵墓,实际上就是过着幽禁的生活。结果这一幽居就是整整37年,直到42岁,信安才得以受封县主,嫁给灵昌县令元思忠做续弦。

也正因为自幼年起就过着这样漫长而暗无天日的禁闭生活,所以即便是后来能够如同普通妇人一般嫁人,信安心中的怨恨与执念仍无法诉说,无处可诉,更不能消散,只能在墓志上一再强调自己的父亲是“为权臣所疾,谗言罔极,非命而薨”的。想来必是李恪死于非命的模样在年幼的女儿心中留下了难以淡化的阴影,再加上将近40年的幽禁生涯导致信安的性格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偏差,否则信安又何至于事隔60多年后,仍要带着如此深重的怨恨之情沉眠于地下?

此案系为他杀!

“金飙扇徂暑,玉露下层台。接绶芳筵合,临池紫殿开。日斜林影去,风度荷香来。既承百味酒,愿上万年杯”,这是初唐重臣长孙无忌的《早秋侍宴应诏》,文辞华美,比之他主持编写的《隋书志》、《唐律疏义》(30卷),别有一番情调,他一生的辉煌功业却不在此,而在辅助一代英主李世民开创了大唐帝国旭日东升的辉煌。他的家族源自北魏皇族,他是唐太宗的股肱大臣,他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他还是唐太宗的儿女亲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的第一位。他在唐太宗去世以后,以元舅辅政,为了稳固唐高宗李治的皇位,亲手制造了惊天大案,诛杀了名望素高的吴王李恪,以绝四海之内的期望,为绚丽的初唐抹下了无比悲怆的颜色,而这一悲剧的导火线就是吴王李恪和唐高宗李治的亲妹妹高阳公主(始称合浦公主),这个美丽的女人可怕的任性和可怕的无知牵连了李恪的性命,但李恪直到临死,都没有埋怨她一句半句,他只是痛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灭族不久”,他的诅咒变成了事实,武则天后来居上,长孙家族在武则天的荼毒之下,走上了同样悲怆的凄凉末路,这是历史的周期率,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中,不断重复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宿命。
高阳公主不想伤害吴王李恪,吴王李恪却因为与她过从亲密而丢掉了性命,高阳公主想让房遗直完蛋,而长孙无忌偏偏让房遗直活下去,在痛恨和痛苦中度过了暗淡的余生。其实,没有高阳公主,长孙无忌也要收拾吴王李恪,因为李恪实在太出众了,“有英武才”,果敢坚毅,最象李世民,他的身上集合了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全部幻想,如果他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谁都无法动摇他继承人的地位,可惜,他的母亲是隋杨帝的皇女,即使他能以庶子的身份成为大唐储君,开国功臣们也不愿见到隋杨帝的血脉卷土重来。
李恪是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的身上融合了隋杨帝和唐太宗两位帝王高贵的血脉,融合了北齐、北周、隋、唐军事贵族勇武豪迈的血统,他文武双全,英俊挺拔,在胡化严重的关陇贵族集团中,他也是最最出色的美男子。他没有建过什么大功业,却“名望素高”,深得人心,当他牵连被诛时,“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可见,他象他英武绝伦的父亲一样,是个魅力无穷的万人迷。这种让人折服的巨大魅力,却成为木偶剧中皮诺曹的长鼻子,鼻子越长,越容易撞到铜墙铁壁,不幸的是,皇位只有一个,兄弟却有一群,而他只是庶子,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唐太宗万般无奈中,立了晋王李治(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唐太宗相信晋王的仁厚,并以此断定仁厚的晋王不会危及吴王的生命,但是唐太宗却低估了长孙无忌的冷酷和狠毒,长孙无忌曾和唐太宗一起,为了大唐的皇帝宝座,诛杀了身为嫡长子和储君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亲兄弟李元吉。李世民兄弟姊妹众多,只要没有威胁到皇权的根本,在李世民的贞观盛世中都能平安渡过,因为他们没有皮诺曹的长鼻子,但吴王却有,对于晋王李治来说,吴王“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吴王是天生的帝王胚子,也是天生的帝王材料,名望极高,只要有人拥戴,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吴王也的确不甘寂寞,因此,从晋王被立为储君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吴王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如同后世的武则天当政,“时皇室诸王有德望者,必见诛戮,惟千里褊躁无才,复数进献符瑞事,故则天朝竟免祸”,李千里就是吴王李恪的后裔。李世民对吴王的钟爱和忧虑,可见于李世民的诫子书,“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恪,在那样幼小的时候,便显示出了他的超凡,两朝皇室的血统使他显得高贵而沉稳,当世民自己沉溺于文学馆的书海中,无法自拔时,当世民痴迷于和十八学士的谈古论今,兴奋异常时,他没有忘记,在闲暇时把恪抱在怀里,问问他又认识了几个字,又会念了几首诗。恪的那种聪颖,每每让世民大出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那是他小时侯的样子,那样的熟悉,那样的深刻。

大唐渐渐走到了第九个年头,暗斗逐渐提上了台面,变成了明争,在那次孤注一掷的行动之前,真真正正的犹豫过,不因为兄弟手足之情,更不是为什么天下万民苍生,只为自己,为自己的妻儿,偌大的天策府,无数的老友妇孺的生命全压在他一人肩上,这个担子太重,比统领千军万马的负担还要重,甚至于重到他不可以在失败的时候,坦然的拔剑自尽。

失败,意味着所有和他有关的人都要为他陪葬,他的妻妾,他的儿女,他的属下,全部都要。

酷热中爆发的玄武门大战,异常惨酷,当世民大汗淋漓的抬起头,望向玄武门三字时,他发现那汗居然全部是冷汗,当他策马再次回到天策府时,他痛哭,抱着他的妻妾痛哭,然后是他儿女们,还有恪,当他抱恪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七,八岁大的孩子眼里,竟然也有莹莹的泪光,却不掉下,他豁然理解了这泪光的深意,那时共同血液所产生的默契,他几乎呜咽着叫他的名字,然后一字一句的教诲恪,要友爱兄弟,要孝顺父母,恪一如既往的听着,以致世民的心突然犹如割裂似的疼,原来他可以给他的竟这样的少,又这样的微,他甚至隐隐地希望他也学自己一样,不择手段的去争取,但是,他又明白,他不可以让他成为第二个自己。

贞观盛世,光耀古今,那辉煌的盛世背后,有着怎样的牺牲,包含着怎样的坚忍,只有世民心中清楚,当他将沾满亲人鲜血的手按到显德殿的龙椅上时,心中有一个声音,只他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对他说,他将失去他所有的自由。

还好,他有恪,唯一一个他愿意将他的绝世箭术倾囊相授的儿子,唯一一个他愿意亲自抱上马背,将他的绝世骑术倾囊相授的儿子,也许,恪是唯一让他陶醉于天伦之乐的儿子,虽然他有很多的儿子,甚至他和杨妃还有另一个叫愔的儿子,但是,没有一个儿子,让他如此的从心头欣赏,从心底喜爱,这样的感情,简直好象他十八岁前,李渊对他的感情,那时侯,他的父亲也喜欢带他到旷野,教他骑马,教他射箭。偏偏这样在普通人看来很普通的感情,他却很难再次体味到。

贞观九年,贞观十年,天昏地暗的两年,老天在丝毫不给他喘息机会的情况下,接连夺去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那种好象全世界都毁灭了的感觉,折磨着他,让他连痛哭的力量都几乎失去,他开始不明白,他殚精竭虑的牺牲,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在追求什么,难道真为了证明,他不是第二个杨广,他不是第二个隋炀帝,那么他岂不是一直活在自己一手创造的压力下,自己一手制造的阴影中,啊,他活得好累。

然而,就在他尚未摆脱死别的痛苦时,又要面对生离的惨剧。他的恪要走了,旨意是他亲自下达的,天知道,他下这道圣旨时,内心承受了怎么样的煎熬,还有那些冠冕堂皇的语句,可以传颂千古,却不是他的真心话,不是他心里所想的话。他努力过,他试图立杨妃为后,以留下他至爱的儿子,但是大臣们却以沉默对抗这个提议,于是他强忍着,忍着他的愤怒,也忍着他的眼泪,让这次立后最终只停留在了提议阶段,而没有下文。深夜,他把恪叫到寝宫,说,让我再好好看看你,我的恪儿,恪跪倒在他膝前,说,父皇,我真的舍不得离开你,我不愿你因为我的离开伤心寂寞,李世民再次忍住眼泪,不去看他,他的声音干涩,缓慢,他说,去吧,你过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这一夜,父子两均难以成眠。

他再一次得到恪的消息时,居然是在一张弹劾恪的奏折上,他勃然大怒,没有人知道,他是在以此掩饰他的震动,他的心痛,他不能怨恪,不忍怨恪,一个在皇宫里长大的孩子,因为向往自由而沉溺于狩猎,这有什么错,他自己因为做了皇帝,而失去了驰骋的自由,难道他忍心再去因此而处罚恪吗?他不能,也不可以,他在心中找那个罪魁祸首,他找到了,是权万纪。昔日秦王府的心腹之臣,吴王府的长史,于是,他捶着桌子说:“我派了权万纪去辅佐我儿子,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是他的失职,罪当处死!”没料到,柳范抗辩道:“房玄龄尚不能阻止陛下狩猎,何况权万纪一个小小的长史?”

世民真的震怒了,他拂袖而去,因为他想不出为恪辩护的理由。他最终下旨,将吴王恪免官削邑,并且招来柳范嘉勉一番,这次的嘉勉,是否言不由衷,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发觉,恪真的越来越像他了,无论他是否犯了过,惹了祸,都挡不住那种越来越像他的趋势,一样的倔强,一样的率性而为,一样的向往自由的驰骋,一样的文武全才,甚至于,当李恪再次回到长安时,世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许恪真的太像自己了,也许是他真的老了,所以在热切地寻找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恪,成熟了,不再是那个因狩猎而扰民的不更事的王子,而成了足以以使大唐帝国倍感荣耀的年青才俊,那样的雄姿英发,那样的刚强坚毅,还有那出众的才貌,恪,不但继承了李世民的出众姿容,还继承了杨家子孙惯有的伟丽仪容,这使他成为最出众的皇子,和长安城最出众的美少年。他,以温文尔雅的性格,礼遇臣下,且不骄不躁,很快得到了群臣的普遍赞誉。

然而,承乾和李泰行动,却让李世民痛心疾首,他一下子便失去了两个曾经深深宠爱的儿子,这种伤痛是难以平复的,尤其当他发觉,他最后的嫡子是那样让他失望的时候,那种绝望的感觉,像被蚂蚁啃嗜着一样,让他痛不欲生。这时候,他几乎是果断地决定,立恪为太子,他的果断,让长孙无忌惶恐不已,当他以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理由反对时,李世民冷笑着说,难道因为恪不是你的亲外甥,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讥讽,对长孙无忌来说,几乎是第一次从李世民口里听到。于是仇恨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这种仇恨,不敢针对李世民,只要转向了李恪。
长孙无忌的坚决,勾起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前两个儿子的下场,让李世民觉得愧对皇后,偏偏他们最后的儿子,又是这样的不争气,半点也不像自己,事到如今,世民只能长叹一声,放弃了这个决定,放弃了最像他的儿子。

高阳公主与辩机的事情,让李世民难堪,让李世民恼怒,他最爱的女儿,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大唐皇室蒙受这样的羞辱,这是不可原谅的,于是他大开杀界,腰斩了辩机,也葬送了与女儿的父女之情。他觉得,他的心已经死了。

大臣们一个一个先他离去,甚至,他来不及悲伤完一个,另一个就已接踵而至了,终于,公元5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名将李靖死后没几天,终南山翠微宫内,巨星陨落了,李世民大帝与世长辞,年仅二十二岁的新皇李治即位。
新皇登位后,授予那位能力出众的兄长吴王恪以司空之职,对于一个仁慈的帝王,和一个没有野心的属下来说,这似乎是最好的结局了。然而最好的结局,通常却不是最后的结局。

一切都是那样的戏剧化,房家的内部斗争,本来是与恪无关的,但偏偏,恪最心爱的妹妹高阳是房家的媳妇,这足以使逐渐蜕变为野心家的长孙无忌暗暗窃笑,对这个在他看来对大唐江山威胁最大的皇子,他一直在千方百计的罗致他的罪名,终于被他找到了这个机会,而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三年了。

房家出了房移爱这样的子孙,实在是极大的不幸,他在长孙无忌的威逼利诱下,狠毒的将吴王恪拉了进来,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是长孙无忌期待已久的答案,任何都明白,没有人会为李恪辩护,也没有人会站出来证明李恪的清白,房移爱傻傻地期待着,期待因为李恪的“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可以免死,却不知正因为他把李恪推进了这个深渊,使得他离鬼门关又进了一步。

这次皇室大清洗,异常的惨酷,血流成河,但最冤枉,最无辜的一个就是吴王恪,然而恪,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在他心里,何尝没有对长孙无忌的刻骨憎恨,所以他在众人心中才会成了反长孙集团的精神领袖,他冤枉,是因为他没有参加这次愚蠢的行动,以恪的才智,怎么会参与这场愚蠢的行动,他根本就毫不知情,而这样愚蠢的陷害,只有高宗李治相信了,只有那个李世民名副其实的继承人相信了,这就足够了,足够置恪于死地了,好在,天下人知道,天下人明了,甚至连长孙一党的人,都明白李恪是冤枉的。

恪觉得可笑,他居然死在这样一个大笑话上,恪又觉得悲哀,他居然死在一个天下人都知道根本不存在的罪名上,能怪谁呢,怪天,怪地,怪父皇,还是怪那个暴君的外公,恪想不明白,他只能诅咒那个最直接的敌人——长孙无忌。他用最残忍的话语诅咒他,诅咒长孙一门灭族,他知道,人们会从他的诅咒里知道事实的真相,谴责长孙的弄权。而他自己,不会在任何人面前屈服,这是遗传自他伟大父亲的倔强,刚强,他大义凛然的痛斥长孙无忌,毫不留情的诅咒他的全家,连一旁的验尸官都听得毛骨悚然,不住发抖,他在心底呐喊,“父皇,你看见了吧,你终身信任的国舅,就是这样害死你的儿子,还有你的女儿,你最疼爱的儿子和女儿,你出于信任,把女儿嫁到房家,结果害死了高阳,你出于信任,把李治托付给国舅,结果害死了我,这是多么浅薄的信任,多么悲哀的信任。我真替你感到不值!父皇,我真该学你,学你去争取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认为那应该属于自己,就去争取,但是友爱兄弟,忠君爱国,不也是你教的,有用吗,你生前是那样的害怕,怕我成为第二个曹植,现在呢,我不是比曹植还凄惨千倍?我能怨谁,怨天吗,怨天没有把我生为你的嫡子,还是怨天把我生成了你的儿子?”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自尽,年约三十四岁,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一切障碍,达到了绝天下之望的最终目的。李恪,就这样,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结束了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炀帝之女。

郁林王恪,始王长沙,俄进封汉。贞观二年徙蜀,与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国, 久乃为齐州都督。帝谓左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十年,改王吴,与魏、齐、蜀、蒋、越、纪六 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赐书曰:“汝惟茂亲,勉思所以籓王室,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外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今当去膝下,不遗汝珍,而遗汝以言,其念之 哉!”坐与乳媪子博塞,罢都督,削封户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恪 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晋王为太子, 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 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故无忌常恶之。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天下望。临刑呼曰: “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显庆五年,追王郁 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 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 ,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从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赐吴王恪书可以看出,太宗逝世之前,他都还是很有野心的,太宗书诫之曰:“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若吴王恪是个太过于本分的人,太宗也不必如此费尽苦心地告诫他。

还有一样东西是不得不提。
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主要原因他是隋炀帝的外孙,所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
至於之后他能当上司空,我觉得是李治和长孙无忌的一种政治伎俩。挑个在皇帝上头最大的兄弟封赏,安定人心。李治岂是无能,他知道他的三哥就是他当皇帝最大的阻碍,只有除了他,他才能安枕无懮。长孙无忌更不是不忠或什么奸诈的,只是他是随李世民南征北伐才打下大好江山,当然不会拱手将皇位送给这个隋炀帝的外孙,吴王李恪。

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天下望。临刑呼曰: “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唐太宗去世后,长孙无忌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李恪自缢,年仅34岁,成了大唐三百年最悲情的王子。

是自缢而死。是 一圈人拿着大刀,,让你自己解决的那种。。。。

嘿嘿,都死了那么久。。又盛上来做什么呢!!!


急!历史上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
4、完颜从恪:金卫绍王完颜允济的太子,1233年,汴京城被蒙古帝国军队攻克,完颜从恪被杀。5、完颜守忠:金宣宗完颜珣的庄献太子,1215年,皇太子完颜守忠因中都失守,忧郁而死。6、完颜铿:金宣宗完颜珣的冲怀太孙,1216年1月19日薨逝,年仅2岁。【元朝】1、真金:元世祖忽必烈的明孝太子,1285年因禅位事件忧惧致疾,...

皇上妃子死了叫什么
除皇后以外所有的高级嫔妃死亡都称薨。公主,皇子亦是。而皇后,太后则称崩。薨(hōng),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

揭秘:唐高宗李治及其命运悲惨的子女
唐高宗共八子,有五子被先后立为太子,李忠、李素节、李上金、李贤、李旦都死于非命,李弘暴病而死,李显虽然病死,但也命运多难,两起两落,只有不具备竞争皇位的郑宫人之子李孝寿终正寝,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 第一,这个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对权力的角逐已经达到非常激烈的程度; 第二,权力之争还是附属在李氏集团的争斗;...

傅友德赴宴愤而杀子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坐蓝党而死者:傅友德、曹震、张翼、朱寿、何荣、詹徽、傅友文、察罕、张温、陈桓、曹兴黄辂、汤泉、马俊、王诚、聂纬、王铭、许亮、谢熊、汪信、萧用、杨春、张政、祝哲、陶文、茹鼎等。身已故而追坐爵除者:桑世杰(其子敬坐死)、孙兴祖(其子恪坐死)、何荣(其子荣、贵、安皆坐死)...

康熙一共有多少儿子?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由于他们和早夭的四位序齿阿哥都因为夭折而无子嗣,所以就不讲他们了。做个小结: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五个都夭折了,所以这十五人没有后裔。序齿成年皇子一共有二十人,这二十人的结局主要分三类:圈禁而死、迫害致死、自然病死。第一类:圈禁而死非常的凑巧,前三位序齿阿哥全部都是被圈禁致死的。分别是大...

三国时期,为什么最后诸葛亮的家族会全部灭绝?
还有就是纵观三国,这不仅仅是诸葛家的事情,还是关乎着当时荆囊士族的普遍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当时的家族本身就与当时的社会性质有矛盾。各个集团都是代表着士族的利益。而蜀国又比其他两国士族要弱很多。最终的结果就是荆囊士族的衰落,就像诸葛亮家族的覆灭一样,这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肯定是做不到的,与其等待着被人侮辱,还不如直接选择自杀,最起码还能够来的痛快,而且这也是一个比较体面的选择,因此崇祯皇帝就选择保全自己的尊严,放弃抵抗。要知道选择死这本身有一些不容易,因此这样的一番做法也会让人觉得佩服。第二:恪守的组训人人都怕死,但是崇祯皇帝却不敢相信大明...

李世民儿女的命运
随后又因担心李治“软弱”,认为李恪各个方面都很像自己,《旧唐书.太宗子》说:“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因而又想改立恪为太子,遭长孙无忌而反对作罢。长孙无忌由此深为忌惮李恪。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发生了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为求免死,按照长孙无忌的心意诬陷李恪谋*反。李恪临死时大呼:“...

红楼梦人物关系
具体关系如下图:《红楼梦》中究竟写了多少人物, 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二人,仙女二十四人,神佛四十...

秉持忠贞之诚,恪守谦退之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主持忠贞的志向,恪守谦虚退让的人格。出自: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句子: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原句:为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白话译文:主持忠贞的志向,恪守...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李恪是因为高阳上吊而死才自刎还是因长孙无忌的陷害而死的? -
玉锦普奈: 吴王李恪确因长孙无忌的陷害而牵连被杀! 此事可见于《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作者并在其传记之尾的“史评”中提及从事,为吴王李恪的冤死不平,并认为长孙无忌报复和陷害李恪一事是他一生中的污点!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唐太宗的儿子李恪是怎么死的?(20字以内)
玉锦普奈: 太宗之后长孙无忌掌权,后来其凭借手中的权势,先谋立太子李忠,后又相继冤杀了吴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李恪怎么死的 -
玉锦普奈: 李恪是被勒 死的 653年(永徽四年)年初,因高 阳 公 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 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 治 冤 案.房 遗 爱为活 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 反,致其遇害,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 禁之内被缢 杀,年约三十四岁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李恪是怎么死的 -
玉锦普奈: 历史上有3个李恪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长孙无忌,假如不是他当时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恐怕唐朝的历史都要改写.等到李治登基,长孙无忌掌权,后来的事态发展就越来越朝着不利于李恪的形势发展,后来其凭借手中的权势,先谋立太子李忠,后又相继冤杀了吴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唐宪宗第五子李恪:唐朝人,唐宪宗第五子,封建王.五代时南唐三主是他的子嗣.病死的 明代李恪:明朝人,字俨思,别号梅岑,云南安宁人.工诗文,善书.隐大姚普淜山下.卒年逾八十.有梅岑诗集.《安宁州志》《云南通志》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人? -
玉锦普奈: 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唐朝唐太宗三儿子李恪是怎么死的? -
玉锦普奈: 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乃隋炀帝之女. 郁林王恪,始王长沙,俄进封汉.贞观二年徙蜀,与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国, 久乃为齐州都督.帝谓左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 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十年...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唐朝李世民的儿子李恪没当上皇帝? -
玉锦普奈: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颇有传奇色彩,其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如此说来,他与隋唐两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称天潢贵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一生的命运确是不幸的,因为毕竟不是嫡出,再加上其隋朝宗室身份,...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贞观长歌里的蜀王李恪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太子的积聚又如何? -
玉锦普奈: 李恪最后被他的父亲李世民所杀(至少是下令处死),太子——应该是指李治吧——最后当然是继承唐太宗的皇位,开创“永徽之治”,庙号唐高宗.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武媚娘传奇中李恪和青雀怎么死的时候 -
玉锦普奈: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 那么历史上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呢?据资料显示,李泰郁郁寡欢,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五指山市19837668983: 李恪从出世到死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
玉锦普奈: 李恪,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具有胆识的.李世民自己也曾经想立李恪当太子,但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反对,为权衡利弊,而作罢.李恪本人也是争强好胜,有魄力和胆识.在储位争斗中,长期拉党结派.而且做事狠,不留余地.得罪了许多大臣和权贵、最后被他弟弟李治渔翁得利.公元653年,以反叛的罪名被长孙无忌杀害.采纳哦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