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做题方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哈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语文考试有什么答题技巧?~

1、拿捏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
“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限定词义的范围
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 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3、揣摩词义侧重
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 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4、分清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也有因词性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 如“突然”(形容词),“猛然”(副词)。
5、语感与第一印象
选词填空题还考察学生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 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学生在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积累,不要耗费两大量时间迂回于一道试题。此外,有些词语习惯搭配我们也需要注意,这些就是考察学生的词语积累了。

王芳阅读理解120篇初中高级
https://pan.baidu.com/s/1jtJEHjP4j9n436Au3NMrWg
?pwd=6ajc 提取码: 6ajc
王芳阅读理解120篇初中高级|王芳阅读理解120篇(中级)(1).pdf|王芳阅读理解120篇(高级).pdf|王芳阅读理解120篇(初级).pdf

记叙文答题技巧
一、标题
 标题的含义:
1. 就事论事(表层大意,概括与标题有关的事件)。
2. 结合中心主旨、人物品质,上升到一般高度(若有中心句或包含题目的语句则要抄)。

• 题目的作用
1. 贯穿全文的线索,使结构更严谨
2. 中心事件围绕题目展开(概括文中与题目有关的内容)
3. 推动情节发展
4. 揭示文章主旨
5.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兴趣

二、词语
 联系上下文说用某个词语的原因:
1. 上下文可能都有答案。
2. 若能拆分成几个词,则要分别谈。

• 分析词语意思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问原因,到结果前面去寻找答案,找准确
3.或对相关句子进行概括,概括全面

三、句子
 同样的句子再次出现的作用:
1. 内容上联系两个句子分析。
2. 结构上前后照应,反复,突出强调。

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补充一句话:
补充的内容应该与标题、上下文、中心有关。

 某一句话的含义:
内容(就事论事)+中心。

• 句子的含义
1. 这句话正好是题目,那么等于问题目的含义
(1) 概括与题目有关的内容
(2) 概括中心或人物品质(答案中应包含题目中的关键词)
2. 仔细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到有关信息

 品味句子:
1. 手法特点(修辞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写具体)。
2. 句式上的特点(生动形象、细腻传神等)。
3. 内容上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文本。
4. 对中心和人物品质的作用。

 某一句话的原因:
1. 联系前文,注意原因。
2. 注意从多个角度作答。
3. 到结果前面去寻找答案,要抄准确;或对相关句子进行全面的概括。

• 划线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思想感情(由神态、动作等传递)=事情(人+事+结果)+心情(神态的原因=事情+心情)
2. 联系上下文
3. 就是论事(事情本身)+中心(人物品质)

• 中心句能否改换
1. 与中心关系密切、能升华中心的句子更好
2. 必须从文中的事实归纳文章的中心
3. (改句只是就事论事)一般的文章应从一件事得到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道理,而改句未使读者认识到一个普遍的道理,文章中心显得肤浅
• 比喻句作用:
1. 句式上(生动形象)
2. 内容上(抓住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突出本体特征,主语是本体)
3. 人物形象或中心上(动作的发出者,主旨)
• 指代“这样”
1. “这”往前找
2. 用自己的话概括(不抄原文),补充关键内容(做的事)
• 寻找情感
1. 如果某一段中有一个以上的情感或心理。写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2. 若文中有表示情感的词,就写文中的词。

四、段落
 某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1. 内容上就事论事概括大意;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中心。
2. 结构上有对比的一定要写对比;为后文情节作铺垫(最近的情节、相关的情节、文章主体情节);伏笔(情节同铺垫)。
3. 内容上对人物形象、人物情感、文章中心的作用
4. 记叙文段落、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A开头: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B中间: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在文章开头或前半段)
C末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呼应题目

 能否删除段落:
1. 答“不能”(若该段文字与中心无关,则需要删去)。
2. 复述段落内容。
3. 段落对于文章的作用。
4. 进行总结。

• 开头、结尾、中间的作用
1. 开头:(1)点题(2)引出下文(3)介绍写作缘由
2. 中间:(1)过渡(2)承上启下
3. 结尾:(1)首尾呼应(2)点题(3)点明中心(4)升华主题
• 结尾的作用
1. 内容上(1)概括大意(2)揭示全文……的中心,升华主题
2. 结构上(1)篇末点……题或点名……中心(2)首尾呼应(3)前后照应
3. 含蓄隽永,言尽而意无穷,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回味无穷
• 描写过程的作用
1. 主语
2. 事件和人物品质要一一对应

五、全文
 概括事件(并概括用意):
1. 人+情况+事+结果。
2. 有例句的要根据例句的形式写。
3. 选择重点的内容作答。
4. 注意一一对应。
5. 尽量在文中摘录原文。
6. (要求概括事件加用意,一一对应)

六、写作方法和手法
 人物描写及作用:
1. 总的作用:
1) 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情感。
2) 突出文章的主题。
3) 与下文情节的关系。
2. 肖像描写:
交待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其中外貌描写可谓下文情节作铺垫)。
3. 语言、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情节发展。
4. 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 从人物描写中概括特点:
逐句分析,概括特点。

• 心理活动的写作
1. 心理活动多角度、多侧目
2. 联系上下文
3. 用第一人称写

• 环境描写
1. 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环境描写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的气氛(欢乐、悲伤、宁静、热闹)烘托……的心理
3. 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感情
4. 推动情节发展(写具体),为后文作铺垫(最近的情节),转换时空
• 细节描写的作用
1. 刻画人物心理
2. 渲染气氛
3. 推动情节发展
4. 深化主题
 比喻的作用:
1.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往往出现在本体和喻体的前后)。
2. 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情感。
3. 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4. 两个事物都是同一类型(如都是人),则不构成比喻

• 比喻的分类:
1. 明喻:有本体、喻体、喻词
2. 暗喻:有本体、喻体,无喻词
3. 借喻:有喻词、喻体,无本体
• 记叙顺序
1. 顺叙——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一般为全文)
作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2. 倒叙——开头现实,主体回忆(全文或开头)
作用:顺乎思绪的自然,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某几小节的回忆,主体为现实(如问文章中间几段则一定为插叙)
作用:补充交代了……的内容,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 表达方式
1. 叙述
2. 描写
3. 说明
4. 议论
5. 抒情
• 线索
可以为时间、地点、物品、人物思想感情、人物

七、其它
 标点符号的作用:
1. 冒号:
1) 表示说话(跟引号表示直接引用,不跟引号表明引用大意)。
2) 表示提示。
3) 表示总分。
2. 破折号:
1) 解释、补充说明(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关)。
2) 话题的转移。
3) 声音的延长。
4) 表示转折。
3. 引号:
1) 引用。
2) 特殊含义(与本意不同)。
3) 特定称谓(给人、事、物取的别名)。
4) 突出强调(与本意相同)。
4. 省略号:
1) 内容的省略。
2) 列举的省略。
3) 表示断断续续。
5. 书名号
标题+内容(题目不能加书名号)

• 不同类型主人公的文章主旨
1. 科学家:学识渊博、热爱学生、爱生敬业,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个性;幽默风趣、不苟言笑、穿着散漫、不拘小节)
2. 科学家:严谨(注重细节)、痴迷、勇于实践、淡泊名利、脚踏实地、有强烈的好奇心
3. 身有残疾:(贫穷、卑微)自尊自强、勤奋刻苦、乐观向上、善良纯朴、坚忍不拔
4. 身患疾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根据对象特色,相互补充,紧扣事例
 小作文:
1. 类型:
1) 中心(感想、体会、看法等)。
2) 写作特色(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线索等)。
3) 谈对题目的理解。
2. 普通结构:
1) 提出观点(用肯定句)(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
2) 联系文本(任何一篇小作文都要引文本;找论点在文中的体现,能证明观点,要有细节的捕捉;写作特色型的要找出文中该手法运用之处)(人+事+结果)。
3) 深入分析阐述(谈谈论点在生活中的作用或观点的意义和重要性;写作特色型的要分析该手法在文中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作用)。
4) 结合自己。
5) 总结或重申观点。
3. “谈理解”结构
1) 审题:对题目的理解——比喻句
A本义:情节上:本体+喻体+共同点
B深义:中心上
2) 必须结合文本内容议论
3) 结构上:贯穿全文的线索
4) 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4. 注意点:
1) 不能超格。
2) 每部分结尾用句号表示。
3) 开头不空格,标点符号不占格。
4) 读清题干,理清思路再落笔,最好写一写提纲。

说明文答题技巧

考点1:划线句的作用
(1)……说明了紧挨划线句的句子
(2)……说明了划线句所在节的中心句
(3)……说明了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所在句子特征(一定要找准划线句的说明对象)
* 先(1)后(2)再(3)

考点2:说明文第一节的作用
(1) 内容上概括大意,有中心句抄中心句(节首\节尾)
(2)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具体说明
(3) 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兴趣

考点3:说明文中两节能否互换?
(1) 不能
(2) 大意内容,概括两段大意
(3) 结构上寻找上、下两节的关系:
①两段之间如何排列?(* 时间、空间、逻辑)
逻辑:由主到次,由原因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
②两段中的第一节与上一节的关系、第二节与下一节的关系
③照应全文内容(一般为第一节)
(4) 互换的结果
(5) 总结: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有逻辑性)
(6) 所以不能换
* 时间顺序:如:发展时间……
空间顺序:如:由西向东……
逻辑顺序:写具体①由一般到个别
②原因到结果
③由现象到本质
④由主到次

考点4:分段分层的理由、依据
说明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并列
理由:(1)前后段的关系<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
(2) 各大段具体大意
* 说明文中分层分到最小化
* 分层中哪些句子不可分开:1、上一句并与市下一句话主语 2、相同句式 3、主语相同句子 4、主语为代词 5、先肯后否 6、复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

考点5:概括某一节大意
(1) 中心句(首/末)
(2) 前一节末句
(3) 下一节首句
(4) 自己概括
(5) 如有例句,要与其结构、字数保持一致

考点6、能否删去一个词、字
(1) 解释该词(该字)
(2) 解释该词在句中的作用(表层、中心句)
(3)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周密性)

考点7:说明文段落的作用
(1)内容上作用:联系啊上下文,概括本段内容
(2)……地说明了中心句(首、末)
(3)……地说明了末句
(4)……的说明了下节的首句 (2、3两点均应是与该节有关的句子)
* 有选择地抄
* 关注过渡句“不仅……而且”(1、承上,段落最后一句话 2、启下,段落第一句话
3、承上启下,段落第一句话)

考点8:对说明文段落的理解、举例说明
(1) 把握本段主要意思,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2) “理解”不能抄原文
(3) 举一例不能为文中的例子

考点9: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具体形象
辨别(1)总分(2)“比如”“如”“例如”
2、 列数字——具体准确
辨别(1)能说明对象特征的数位列数字(2)百分比、分数也是列数字
3、 作比较——具体形象
辨别(1)一般有比较词:“比“;“相比较”;“在同样情况之下”;两边都有数字,用“而”隔开;“超过”、“相当于”
(2)作比较本身属于举例子(如有“主要说明方法”仅需写作比较)
(3)前后有对比关系的也是作比较
*“据统计”可以是列数字也可以是作比较
4、列图表——直观清晰
* 注意题干:1、主要说明方法,一种
2、运用了___(等)说明方法,有几种写几种

考点10: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1)如果用了修辞手法,分析并写作用
(2)引起读者兴趣、思考,与趣味性
(3)解释说明对象,引出全文说明内容

区分以下3种题型:
考点1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仔细读文本
(2)概括各部分中心内容之和,合并同类项(要涵盖全文)
(3)概括不能抄原文,用简洁的语言
(4)主要内容:要涵盖全文,答案和段落一致,一一对应

考点12:写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1)看文章题目
(2)各部分内容提取公因式
* 如题目旁标注“节选”,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不一定为文章题目

考点13:说明文取题目
(1) 找到本文说明对象 ①提取公因式: ***的生活、***的种类、***的利用
②关注文章首尾
(2) 题目一般与内容有关
(3) 分段、分层、概括段层意(段意、层意之和)
<若有此点,就选择这个题目,不用“提取公因式法>
(4) 总起、总结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考点14:解释词语
题型一:解释该词在文中的意思——需联系上下文
题型二:解释该词的意思——词义

考点15:选择一个适当词语
(1)看词语意义差别
(2)看哪一个与原文搭配最准确(联系前后文)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的表达形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考点1——议论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1) 内容上概括大意,有中心句抄中心句
2) 结构上引出下文的……论题或……论点(就近)
(论题一般是名词或不是作者明确的观点;论点一定是作者明确的观点)
3)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作为事实(或理论)论据论证……观点

考点2——议论文的论点
论点:作者所议论的问题所指出的见解和主张
一、写出本文论点
1) 论点在题目、开头或结尾
2) 开头=结尾,论点在开头;开头<结尾,论点在结尾
3) 开头有事例,一般中心论点在事例之后
4) 解释、引用、重申的内容不能成为中心论点
5) 结尾如果发出号召,论点在前面
6) 论点是正面肯定的句子,唯一的、完整的、明确的判断句
7) 不用修辞手法;不用否定句(若是,要将其肯定过来)(如果题目是论点,不用改动);不用疑问句、反问句
8) “因此”是论点的标志词
注意:当题目属于论点型,但文中又有一句在表述上更完整、更具体的作者对某一问题的主张或看法(句子包含题目)时,中心论点应写文中的那一句而非标题。
凡是矩形结构的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往前找。若文中有多处提到中心论点,则写最前面出现的一句。
9)概括分论点:概括每一层层意,要将观点放入其中
10)引用内容不能作为论点

二、论点出现的位置
1. 标题——1)论点型(题目中多半有动词——主谓、动宾)
2)论题型(仅是议论的范围,与论点有关)“谈”和“说”属于论题型
注意:1)有动词的题目如果是一个明确的观点、见解或主张,那就是论点
2)如果没有明确观点,那就不是论点
3)论点型题目如果有明确观点,但没有主语,那就需添加如“我们(中学生)”之类的主语
4)论题一般包含在论点之中
2. 开头(多在矩形结构中)
结构通常是总分总(论证结构:总分)
4. 结尾(多在梯形结构中,论点在文末)
结构通常是分总
注意:1)若第一节中有“由此可见”、“因此”、“认为”、“必须”、“要”等词,往往是中心论点出现的提示
2)文末若有“希望”、“愿”等词,这样的文章中心论点往往在开头,常属矩形结构的议论文
3)如果让你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中没有直接的话可以抄

考点3——议论文的结构
矩形结构——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结尾重申中心论点或发出号召
2)从一个或多个事例开头,在事例之后出现中心论点,结尾同上

考点4——议论文的论据
论据: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
一、论据分两类——1)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公认的事例、史料、统计数字)
人+事+结果
2)理论论据:引用据典(名人的话成为人们公认的真理、经典著作)
二、论据的作用:用…论据准确、具体、严密地从正面(反面)论证了…的观点(一般顺序为:就近的论点+论据,也可以是中心论点),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三、补充一个论据
1)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理论论据
2)是一定能论证中心论点的
3)事例一定要为许多人所知晓(公开、公认)
4)人(具体的名字)+事情+结果
5)句式上一一对应
四、问论据能否去掉或颠倒论据顺序
1)不能(一般情况下)
2)在内容上写了…,论证了…观点(就近,可以是总论点也可以是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结构上起到照应作用或两节之间的关系
4)删后或改后后果
五、问一个论据是否合理
1)只要能论证论点的论据就是合理的
2)内容上写了什么
3)与论点的关系——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与…论点是一致的
链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3
六、补充论据
1)找到前几个论据排列的规律
a.有无照应
b.是否按时间顺序
c.论证何论点(就近)
d.注意限制性的要求
e.句式上一一对应

考点5——议论文论证方法
论证: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1. 举例论证法
2. 引用论证法(间接引用也属于引证法)
3. 正反对比论证法(一般指事例上的比较,有一正一反的例子一定要写正反对比论证法)
4. 比喻论证
5. 类比论证

考点6——议论文论证结构
1. 总分——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
2. 并列
1) 行文中常常标有“第一”、“第二”或者“首先”、“其次”或者“从…上看”、“以…上分析”
2) 几个并列的层次出现的首句之间是并列的
3) 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同时在讲“是什么”(论点的补充)或“为什么”(论点的重要性)或“怎么做”(具体的做法)
3. 层进
1) 标志词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2) 几个层次或者段落讲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会怎样”的两个或以上方面
4. 对照——(两节之间是一正一反的关系)【1】正反对比论证法2】事实论据】

考点7——议论文的语言
1. 解释词语的意思
1) 联系上下文解释某个词,一般是字典中的意思
2) 要抓住词语中的关键词

2.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 加上反义词
2)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3) 加上语气词
4) 句号变问号
5) 不随意删减原句词语

3. 同义词、反义词
1) 字数一般相同
2) 词性相同

4. 一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 先要解释词语
2) 再谈谈这两个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

5. 某句论述了什么道理
1) 同“论证了什么观点”
2) 论点+论据——论点一般在论据之前(紧密联系)
3) 引用的内容不能作为论点
4) 要对论据前的句子进行分析,选取概括性的句子
凡是论据后出现“因此”、“由此”、“所以”、“这”等词时,就近的分论点往往在论据之后

6. 论据是否合理(是否能论证中心论点)
1) 合理与否
2) 内容上写了什么
3) 与论点的关系

7. 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1)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
2) 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注意要将观点放入其中)
3) 结构上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下文论题或论点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引出下文的论述
结尾——总结全文,发出号召,重申中心论点,提出中心论点

8. 方面应该是概括性的语言,如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原因等(而不是具体内容)

9. 某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内容上概括大意
2) 结构上
开头——总领全节或承上启下
中间——承上启下
结尾——总结全节或承上启下

10. 议论文两段能不能互换
1) 先看两段与前文有无照应。如果有,先写照应;无照应,分别写上节与前一段的关系和下节与后一段的关系
2) 内容上两节各写的是哪一方面

11. 两则短语和两句句子能否互换
1) 一般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12. 仿写:仿照前后句式(正反对比、字数基本相同、词性相对)

13. 在文中找相同作用的词:往往体现在副词的使用上
副词:A表示范围“都”“只”
B表示肯定、否定语气“绝对”“一定”
C表示程度“很”“最”“尤其”

14. 议论文的修辞手法:比喻、设问、排比、反问、对比、拟人、夸张(二比二问对人夸)
反问:强调突出
拟人:生动形象——抓动词
对比:鲜明突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点
夸张:强调突出
比喻:生动形象——抓名词,不同事物之间
排比:加强语气
设问:引出下文,引起兴趣,引发思考

15. 寻找前后呼应句:关注划线句的中心词(主谓),到呼应的小节中按中心词找相同的语气

作文:
语文你首先准备一个积累本,里面收藏好的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平时要多看,有时有时间就把它背会。初中一般写记叙文,这得分比较高。
阅读:
考试的阅读一般有三篇,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你上了初三之后,老师就会给你总结,那时候上课就一定要好好记笔记,下课要背熟。初一初二用不着这些答题模式。
文言文:
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文言文,里面的字词要背熟,在考试的文言文中一般都会用到,还有在平时要注意积累同一个字不同意思的字词。翻译要逐字翻译。
选择:
字词只能靠平时老师给你的积累还有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其他的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了。

看你做什么题了。要是基础选择题的话,就是要从基础学起,对基础的东西该掌握的就一定要扎实,多读多背多写。对于阅读题,基本上是从文章中找答案,答案都隐含在文章中。对于文言文,有时候课外的文言文好多都要有课内的基础来作同类的猜测等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几的啊 我是升初二的 不过我感觉语文就是那样啊


语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

做语文卷子的答题技巧方法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3、仔细研读,一旦涉及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就需要仔细地研读,再结合上下文,进行全面的理解,再进行作答。4、要知道表达技巧,知道人称的重要性,与此相应的是倒叙插叙顺叙的重要性。知道开头文中结尾的作用。注意事项:1、注重平时答题技巧的积累,研究参考答案的结构。2、保持一定的语文感觉,就是两三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初中语文做题技巧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

语文阅读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6、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要认真研究题干,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因为题干中往往有重要的暗示作用,能体现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显示答题的阅读区间和答题方法。特别是题干上带引号的语句,把它当成一个固定的“集装箱”还原原文,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除了耐心读文之外...

答语文题时有什么技巧?
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枝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0、推断想象题 答题技巧:找出推断的根据。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那定是立论、驳论二者选一。如此一来,似乎不知如何做答的简答题也简化成了选择题,答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当然,语文学习中的基本概念远远不止以上列举的几种,它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积累。采用知识卡片,将平时学到的基本概念记录下来,不失为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都有哪些?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

一般语文所有的选择题答题技巧有那些?
高中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1.【字音辨析题】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2.【字形辨析题】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

高中语文各种题型该如何作答
做题我们还要多分析、多总结:不仅英语考试有固定的语法模式,就连语文的高考考试同样也有固定的答题模式。比如高考语文的阅读理解,就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学生需要抽出一段时间学习这些答题模式,这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之一。2、高中语文作文部分的备考建议。作文是语文中的重头戏,也可以说作文关系着语文的...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或方法 不要废话 -
泷蓓小儿: 如果是现代文,技巧可能算,但决不是方法:1:扣住主题回答问题.(这对理解性和开放性试题有用)2:尽量用原文中的话回答问题.(这对说明文说明对象和议论文论点题有用)3:指代性的问题,就在这个问题出现的地方,前后不远处就是答案,在本段或上下段中就能找到答案.4:回答问题要有公式:如说明方法问题:打比方:效果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内容作用(如甘草的医学作用).这道题的答案就是: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甘草的医学作用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
泷蓓小儿: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的语文答题方式要怎样写? -
泷蓓小儿: 初中语文离不开阅读题型.初中现代文阅读,有许多题型的答案是有固定规律的.但一定要联系原文,若一道题做完觉得没有和原文挂钩那一定要小心了.经常的,你会遇见引用文中的某一句话,然后赏析,这时要从修辞、表达方式等入手,也一定要把效果写出,比如大雪纷飞就烘托出环境恶劣,为下文什么什么做铺垫.还有一类常见的是从原文中找句子回答问题,一般从引用句子的前后几句找就行了.文科解题和理科解题一样,也有公式,也有手感,多看点书,多做点题,熟能生巧便行了.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方法有哪些 -
泷蓓小儿: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语文阅读有什么答题技巧? -
泷蓓小儿: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 要多读多看,熟能生巧2. 结合上下文分析题意 3. 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答题的套用词语,如“渲染了……的氛围”、“衬托了……的感情”.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除了要注重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外,同时也...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
泷蓓小儿: 每逢语文考试,同学们都会对语文的各个考试点或多或少存在担心,有些同学不擅长些作文,有些同学不善于文言文背诵,又有些同学担心阅读理解拿不了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考试中的难题,优教网整理了一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

潞城市18880885072: 初中答题技巧有哪些(语文阅读)初中语文典型题型请教标准答题技巧一.一般文章1.赏析加点词句2.概括一段话(多为新闻)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以"xxx... -
泷蓓小儿:[答案]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

潞城市18880885072: 中考语文解题技巧有哪些? -
泷蓓小儿: 中考作文得高分的六个秘诀(一)、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二)、两个原则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

潞城市18880885072: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
泷蓓小儿: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潞城市18880885072: 中考语文所有答题技巧 -
泷蓓小儿: 我阅读较好,给你阅读的o(∩_∩)o...答题之前要看三遍(第一遍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第二遍精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情感;第三遍看题,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1主题归纳:内容+情感 (写了什么,表达了做着什么样的情感)2行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