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时的背景资料

作者&投稿:张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火烧圆明园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认为这个题目是一种错误的假设,因为圆明园被毁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会反抗。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当时的大清政府已经烂到家了,哪里有一点斗争精神?无论是军队的组织,还是朝廷的决策,都不可能让他做出反抗的动作。

在政府层面上不可能有成建制的上下贯穿统治意志的反抗,那么当八国联军闯入万国之园圆明园时,根本也不会有政府的人出面进行反抗,只有民间的一些零星反抗是不足以抵抗的。
但是我们如果顺着错误的假设进行思考,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还有一点血性,还有一点斗争精神,他们组织了对八国联军的反抗,会怎么样呢?
大概率来说,圆明园仍然会被哄抢会被烧毁,但是在这样的抵抗发生后,可能一时我们拖缓了八国联军入侵行动,甚至你可能给他们的军事行动带来很多顾虑,如果抵抗非常顽强,八国联军也许还会产生一定的分裂,但是我们要看到:对于一个虚弱到了极点的政府来说,这种抵抗只能是昙花一现,而且还会在抵抗之后遭到变本加厉的勒索。

当时的很多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进行或者不进行抵抗你都要付出巨额的赔偿和战争赔款。
为什么清政府就软弱无能到了这种地步?
首先,这种封建体制当时光是在亚洲,在全世界都已经进入了末日。在这种体制下,人民群众已经没有任何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幻想,清政府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任何的价值观念都不足以唤起人们保卫政权的牺牲精神和战斗力,总而言之就是家天下已经走到了绝路。
其次,当时已经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还没有找到救中国的正确力量和可以依靠的阶级。所以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的力量激发,都不足以让清政府对外展示强硬的反抗态度。

最后,如果要反抗强大的八国联军,需要有先进的武器,雄厚的资本,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因为腐败,因为长期的积弱积贫,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了。再加上清政府的皇家根本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时代的危机感,他们只是在外敌入侵时感到有压力,却并不知道如何来从长远角度保卫自己的政权。
换句话说他们只会苟延残喘,根本不会规划未来。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那么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本文我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采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焚毁被誉为世界最大博物馆的圆明园?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来看,传统有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目的的看法值得商榷。火烧圆明园不仅难以掩盖其侵略罪行,反而进一步将之大白于天下;尽管此举有报复清朝政府的表象,但绝不是其焚毁圆明园的最主要目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实目的在于以此彻底摧毁清政府的抵抗意志,胁迫清政府立即投降,实现其发动战争的罪恶目的——扩大在华权益。这无论是从英法发动战争的意图,还是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各方的反应,都可以清晰地得到印证。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圆明园。150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目的,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目前广为流传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掩盖罪行说。这种观点认为,1860年英法联军窜入北京西郊圆明园后,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为了掩盖罪行,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二是报复说。这种观点认为,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遭到了我国爱国官兵及民众的英勇抵抗,不仅使其侵华目的难以顺利实现,而且还使得两国国内政府陷入危机之中。

从根本上来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主要目的既不是为了掩盖抢劫罪行,也不主要是为了报复清政府,而是试图通过焚毁圆明园,彻底击垮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从而尽快实现其侵华战争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火烧圆明园时的背景资料: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 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还原火烧圆明园的四大历史误区,为何要放火?放火的人到底是谁



因为他们想要掩盖自己侵略的行为,所以就放火烧毁了圆明园,他们的行为是强盗行为,是可耻的。


火烧圆明园背景
火烧圆明园时的背景资料: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一年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火烧圆明园的背景
火烧圆明园的时代背景:1、修约要求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

圆明园被烧毁时的历史背景
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

圆明园毁灭时,中国是怎样的背景
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

火烧圆明园的背景
火烧圆明园的时代背景:1. 修约要求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以修约为名,试图压迫清政府给予新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相关条款,美国和法国紧随其后,但均被清政府拒绝。未能如愿以偿的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决定通过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满足其无...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的事件背景
侮辱了英国。然而,这些人被扣留纯属中国内政,与英国无关。1858年,英、法、美、俄等国军舰陆续北上,来到大沽。他们以换约为名,准备扩大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是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严重侵略行为,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

圆明园的毁灭背景资料简短
圆明园的毁灭的简短背景资料是:清朝时期,国力逐渐衰落,而西方列强日益强大。在19世纪中期,英法等列强通过多次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许多特权和利益。圆明园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它集结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展现了清朝盛世的辉煌...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

锦江区13893563400: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
后容热毒: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

锦江区13893563400: 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 -
后容热毒: 圆明园在历史上曾遭受两次较大的劫难,第一次是在清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西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进逼海淀,咸丰出逃热和之际.第二次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在这中间和民国时期都曾遭受民间土匪、民众及军阀的劫掠. 所以...

锦江区13893563400: 圆明园什么时候烧的 -
后容热毒: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锦江区13893563400: 圆明园的毁灭时代背景 -
后容热毒: 八国联军侵华

锦江区13893563400: 圆明园的毁灭 - 这篇课文从圆明园什么布局、什么的建筑
后容热毒: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

锦江区13893563400: 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
后容热毒: 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18日到1860年10月21日这一时间段发生的.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火烧圆明园是在...

锦江区13893563400: 圆明园的毁灭了解那些旧中国什么的资料补充:资料!???
后容热毒: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锦江区13893563400: 圆明园在什么年份,什么月,什么日被毁?
后容热毒: 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联军毁灭的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

锦江区13893563400: 火烧圆明园是哪次战争时发生的呢 -
后容热毒:[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进行抢劫.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

锦江区13893563400: 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天
后容热毒: 火烧圆明园时 间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地 点中国北京纵火者英法联军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