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半轮秋”的作者、出处以及全诗

作者&投稿:其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半折相送半迎归,作者和全诗~

《杨柳枝词》
李商隐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惹:招来,挑逗。每:每每,总是。依依:轻柔的样子。绪:丝头。拂:拂拭,扫。落晖:落日的光线。报:报答。这几句大意是:柳条笼着烟雾,总是那么轻柔地随风摇曳,无数丝条都在拂拭着落日的余晖;为了报答行人,请不要把它折光,一半留着送行,一半用来迎接行人的回归。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人咏柳而抒别情,笔下的柳条仿佛是有情的,它“含烟惹雾每依依”,并由折柳相送而生出折柳“迎归”的联想,将咏物和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可用来咏柳,也可用来写送别。

半轮明月 一人独行影成双
三生有幸 两厢厮守心合一

他的出处应该是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另有同名曲目《峨眉山月歌》。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   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半轮”最初应是江总,“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之后有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轮明月半轮秋”和李白诗句的继承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浪费地盘”的说法不能成立,李白诗的“半轮秋”明明也就是前面的“月”?这里重复“半轮”,是一种复沓的手法。

商海沉浮多少忧, 一轮明月半轮秋。 苍苍两鬓催人老, 仆仆风尘意自遒。作者:刘蓓

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呵呵,纪晓岚好象写过1句,是
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个是乾隆要纪晓岚用10个一字写1首诗,可惜,在下的记性不好,只记得2句
1、
2、
3、一呼一拍还一笑
4、一江明月一江秋


关于舟月亮的诗句(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

《静夜思》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是哪一句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3. 唐·王绩《野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4.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5. 唐...

根据“峨眉山月半轮秋,了引入平羌江水流。”写一段不少于八十字的景物描...
半轮秋月悄悄爬上峨眉山头,皎洁的月影映入平羌江中,与滔滔的江水一道奔流。银光洒在粼粼的江面上,寂静的夜空中带着几分秋凉,一轮明月在静静的照映着闪闪的波光。

关于月夜有关的诗句?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

借明月表达相思的诗句有哪些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名诗佳句.请你列举两例.
孟郊《秋怀》其二“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旋律,“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禁禁,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透露出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杜甫《宿府》中“永夜角声悲自语,...

李太白写的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哪些(李白写的诗关于月亮的有哪些)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2、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文选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释义: 半轮...

唐代诗人李白关于月亮的诗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2、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原文选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释义: 半轮...

描写秋天明月的诗句古诗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

形容傍晚月亮的诗句
2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6.描写冬天晚上月亮诗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尘中见月心...

吴忠市19118645253: “一轮明月半轮秋”的作者、出处以及全诗 -
吕奚苏适:[答案] “半轮”最初应是江总,“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之后有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轮明月半轮秋”和李白诗句的继承关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浪费地盘”的说法不能成立,李白诗的“半轮秋”明明也就是前面的“月”?...

吴忠市19118645253: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意思 -
吕奚苏适: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诗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大约写于开元十四年(726)作者从犍为清溪去重庆的水路上,是李白辞亲远游的纪程诗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

吴忠市19118645253: 唐诗"峨眉山月半轮秋"是谁写的 -
吕奚苏适: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全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吴忠市19118645253: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半轮 -
吕奚苏适: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其中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吴忠市19118645253: 李白写的峨眉山月歌中的第一句的 半轮秋 是啥意思 -
吕奚苏适: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古诗中秋的典型特征就是月,俗话有说 春花秋月

吴忠市19118645253: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什么意思 -
吕奚苏适: 这两句的意思是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出自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 原诗: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

吴忠市19118645253: 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意思是什么?. -
吕奚苏适: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构思精巧,不着痕迹.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

吴忠市19118645253: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全首诗的意思. -
吕奚苏适:[答案]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作品原文 微刻《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⑴月半轮秋⑵,影⑶入平羌⑷...

吴忠市19118645253: 写出写月的古诗词,并写出作者及出处
吕奚苏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 作者:【华岳】 一声残角送黄昏,独倚阑干空断魂. 竹景扫阶尘不动,自挨明月闭柴...

吴忠市19118645253: 咏月名句古诗5句要作者和出处
吕奚苏适: 又是一年中秋,那一轮明月自古寄托了华夏民族的深切情谊,在诗歌中也充满了对月的描写,上达秦汉,下极明清,历朝皆有名篇,今日摘录各代有关月的诗歌,以添雅趣.秦汉魏晋南北朝: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汉古诗十九首《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