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人的印章的图片

作者&投稿:伍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有一个古代印章,看看是哪四个字 ,求解 ,图片如下~

应该是“天周帝使”四个字。
这套印章疑点很多。
1、印章的刀法很差,不像古人之作。
2、四个字都不规范。其中,“帝”、“使”儿子像现代简化字的写法,并且“使”字刻反了(印出来的字,单立人跑到右边了)。

  中国的印章文化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印章 亦称“图章”。古称“玺”。秦统一六国后,皇帝所用的专称“玺”,以玉为之,故后世有“玉玺”之称; 官、私所用的均改称“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称。唐以后,皇帝所用或称“宝”,官、私所用又有“记”、“未记”、“关防”、“图章”、“花押”等名称。 文字形制随时代变迁,风格各异。印章的出现和使用,一般认为始于春秋战国之间;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像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 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 “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风格苍秀。与汉印并为后世篆刻家所学习。

  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够构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庄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

  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婉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时用印通称“玺”。秦统一六国后,始有“玺”(帝、王专用)与“印”(官、私均用)之分。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别官阶和显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钮,印文布局自然舒展不乱。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数不定为纤细白文,以田字日字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动。 承秦制,帝、后及诸侯王所用称“玺”,列侯、承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等所用皆称“印”,将军所用称“章”。 武则天嫌玺音不祥遂改称“宝”,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4寸,印钮改为直柄,从长寸许至长约一握,居印当中,所谓“印把子”,以示权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迭篆入印,又有关防、长方形官印,多润边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满文。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迭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迭,?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物。

  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缀作用,为书画家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末无初的书画家赵孟俯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婉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世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汉时期下级官员所用之印,其形为直长方,约为正方官印即之半,故名。私印亦有长方形的。

  封泥

  我国古代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癸时用绳缚,在绳端或交又处加以检木,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现象。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私印

  私印是官印以外印章的总称。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 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 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 印朱白相间印等。

  吉语印

  吉语印既以吉祥的词语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长荣、长富、宜千金、 宜子孙一类的言语入印。秦有小玺作:“ 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也有姓名 上下加附吉语的。多见于汉代的两面印中。

  穿带印(又名“两面印”)

  私印的一种。印体左右有孔,可以穿带,故名。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 大都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故又称“两面印”。盛行于汉代。

  朱白相间印

  私印的一种。以朱、白印文相组合的印多见于汉代之两面印中,有一 朱一白、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二朱二白、三朱一白等。一般左右分朱白,也有上下分朱白的;笔画少者作朱文,笔画多者为白文,并把白文列成满白,使朱白之间,各适其宜,致整方印融洽调和。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用于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朱文。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六朝。一般铸有兽、龟等钮,外大印为母,钮作母兽,内小印为子,钮作子 兽,可套入大印内,合成母抱子状,因称“子母印”。有母印钮作兽身,子印钮作兽首,套合成为完整兽形者,故也称套印。有一母一子的套印、一母三子的二套印等。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可见。

  套印

  由大小数印套合而成的印章。汉代之“子母印”即套印之一。套印分若干层,有多至五六层者,每层(即被套的每方印)五面都可刻印。最末一层为小方 印,可刻六面。明清以后,为便于携带,套印多以铜、石、牙等制成。

  象形印

  亦称“图案印”、“肖形印”,是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古代象形印,一般刻铸 有人物、动物等图像,取材宽广,浑厚古朴,简练生动。多白文,一为纯 图画,一为图画中附有文字,今所见者以汉代居多。

  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虎、雀、凤)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凿印(又名“急就章”)

  一般凿印是指刻印的一种方法——在预制的金属印胚上凿刻印文;也指用此法刻成的印章。其印纹文字错落有致,大都为将军印和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相传其起源是因军中官职往往急于任命,印信大都仓促凿成,故别称“急就章”。此法为后世篆刻家所仿效。

  铸印

  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通常先刻蜡模,用黏土作范于模之四周,熔金属浇注 入泥范而成,故也有将铸印称为“拨蜡”的。古代铸印,有只铸印胚,后刻 凿印文的;有印胚印文同时浇铸的。印文精巧工整,别具一格,为后世篆 刻家所取法。

  查了一些,不知能不能帮上你的忙~

  中国古代的印章艺术

  ■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 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风格苍秀。与汉印并为后世篆刻家所学习。

  ●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够构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庄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

  ●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婉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时用印通称“玺”。秦统一六国后,始有“玺”(帝、 王专用)与“印”(官、私均用)之分。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别官阶和显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钮,印文布局自然舒展不乱。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数不定为纤细白文,以田字日字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动。 承秦制,帝、后及诸侯王所用称“玺”,列侯、承相、太尉、前后左右将军、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等所用皆称“印”,将军所用称“章”。 武则天嫌玺音不祥遂改称“宝”,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4寸,印钮改为直柄,从长寸许至长约一握,居印当中,所谓“印把子”,以示权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迭篆入印,又有关防、长方形官印,多润边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满文。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迭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迭,?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无明清代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物。

  ■宋元圆朱文印

  魏 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缀作用,为书画家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末无初的书画家赵孟俯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婉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世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汉时期下级官员所用之印,其形为直长方,约为正方官印即之半,故名。私印亦有长方形的。

  ●封泥

  我国古代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癸时用绳缚, 在绳端或交又处加以检木,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现象。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私印

  私印是官印以外印章的总称。体制繁杂,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即穿带 印、子母印、带钩印、六面印、联珠、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 臣妾印、斋堂馆阁印、诗词印、收藏印、吉语印、花押印、象形印、回文 印朱白相间印等。

  ●吉语印

  吉语印既以吉祥的词语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长荣、长富、宜千金、 宜子孙一类的言语入印。秦有小玺作:“ 疾除,永康休,万寿宁。”也有姓名 上下加附吉语的。多见于汉代的两面印中。

  ●穿带印(又名“两面印”)

  私印的一种。印体左右有孔,可以穿带,故名。印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 大都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故又称“两面印”。盛行于汉代。

  ●朱白相间印

  私印的一种。以朱、白印文相组合的印多见于汉代之两面印中,有一 朱一白、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二朱二白、三朱一白等。一般 左右分朱白,也有上下分朱白的;笔画少者作朱文,笔画多者为白文,并 把白文列成满白,使朱白之间,各适其宜,致整方印融洽调和。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用于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朱文。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六朝。一般 铸有兽、龟等钮,外大印为母,钮作母兽,内小印为子,钮作子 兽,可套入大印内,合成母抱子状,因称「子母印」。有母印钮作兽身,子 印钮作兽首,套合成为完整兽形者,故也称套印。有一母一子的套印、 一母三子的二套印等。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可见。

  ●套印

  由大小数印套合而成的印章。汉代之“子母印”即套印之一。套印分若干层,有多至五六层者,每层(即被套的每方印)五面都可刻印。最末一层为小方 印,可刻六面。明清以后,为便于携带,套印多以铜、石、牙等制成。

  ●象形印

  亦称“图案印”、“肖形印”,是刻有图案印章的统称。古代象形印,一般刻铸 有人物、动物等图像,取材宽广,浑厚古朴,简练生动。多白文,一为纯 图画,一为图画中附有文字,今所见者以汉代居多。

  ●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虎、雀、凤)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凿印(又名“急就章”)

  一般凿印是指刻印的一种方法——在预制的金属印胚上凿刻印文;也指用此法刻成的印 章。其印纹文字错落有致,大都为将军印和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流行于汉魏晋南北朝。相传其起源是因军中官职往往急于任命,印信大都仓促凿成,故 别称“急就章”。此法为后世篆刻家所仿效。

  ●铸印

  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通常先刻蜡模,用黏土作范于模之四周,熔金属浇注 入泥范而成,故也有将铸印称为“拨蜡”的。古代铸印,有只铸印胚,后刻 凿印文的;有印胚印文同时浇铸的。印文精巧工整,别具一格,为后世篆 刻家所取法

  你可以到这里看看

  中国古代印章欣赏:
  http://www.shw.cn/Article/sf/zk/zkjs/200608/51618.html

  还有这里是罕见印章:
  http://bbs.pway.cn/dv_rss.asp?s=xhtml&boardid=7&id=19598&page=5

我找找


求古人的印章的图片
印章形式之一。秦汉时期下级官员所用之印,其形为直长方,约为正方官印即之半,故名。私印亦有长方形的。12. 封泥 我国古代公私简牍大都写在竹简、木札上,封癸时用绳缚, 在绳端或交又处加以检木,封以黏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现象。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

这些古人印章不认识,请大师们帮看一下吧?
子京所藏 仙客 弁永誉印 弁令止鉴定 安仪周家珍藏

古人名家的印章会会写错别字吗?
古人名家印章出现错别字的极少,可能出现同音字或异体字。这照片左转90度,印文从上向下、从右向左看,是篆体的:黄氏大昌。黄氏大昌:

中国印章,小器大雅,藏着怎样的文人之心?
印章最具雕琢美的部分,是它的钮。随着刻印人的喜好,琢成生肖、神兽的模样。而有一些钮,非常有趣。鼻钮印章,有隆起的尖,中间穿一个小孔,穿绳系着,每天戴在身上。戴印章是古人的习惯,是他们的亲密友人,但把鼻钮章戴在身上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还有实在的瓦钮章,是古人看到了屋头的瓦当;骆驼钮...

国画印章该怎么盖?纯干货分享!
二、印章的种类及用途 (一)姓名章 1.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 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2.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 ,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3.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

国画中的印章有什么讲究?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

古人字画中为什么要盖那么多的印章???
盖章不单是对作者作品的一个凭证,更是各类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书法作品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

请教国画的印章有哪些?
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

先秦时期没有纸,各种印章是怎么使用的
1、先秦时期的印章 先秦之前,一切印信之物皆称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二者方才分开,皇帝所用曰玺,臣民所用曰印。印玺或印章文化,和对联一样,是中国古老独特,且渊源流传的传统文化之一。印玺属于雕刻艺术的范畴。商周的甲骨文、钟鼎文、石刻、碑刻等,都属于古代所称的金石。宋时女词人李清照和其...

古代石章的介绍
徐宗浩篆刻,印面边长3.8cm,通高4.9cm。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10字。边款阴刻楷书体“癸丑四月三十日,养吾篆。”文人往往择古人诗句刻作印章,这方印文即摘自唐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诗句。此印奏刀精熟,平整中见雄厚感。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古董印章图片 -
周律四环: 工艺品.大清乾隆年制.明显的款就是电脑字体.不是手写体.至于五牛.应该是仿的古代名画《五牛图》.收藏价值不高.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中国古代名 画上的篆书印章 -
周律四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唐代·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158321.htm?ref=wise&bd_source_light=1701851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关于篆字印章 -
周律四环: 印章:护封.下面是一枚古代的“护封”印.护封是古代的一种印章,印面刻“护封”二字.护封印多用在信札的封口处,功用是防止别人打开偷窥信的内容.在一些文件、文书的接缝处,人们往往也要盖上印,即所谓骑缝印,也是怕人动手脚.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那位老师能帮我看看这枚篆字铜龟印.
周律四环:以铜质浇、刻的印章称为铜印.铜印有青铜、红铜、黄铜、鎏金铜等不同铜质之分.宋以前的印章绝大多数为铜印,主要分成官印、私印两大类,若再细分则还有殉葬印、宗教印及烙物印等杂用印.铜印的形制,除一面印外,还有两面印和套印...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古代铜印章,谁知道年代,大篆什么意思、这是图片谢谢、 -
周律四环: 云纹散乱,篆字笔画清晰却参差不齐,没见过这种排列的类似印章传世,不是稀有就是假货.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古代铜印章谁知道是谁的印章
周律四环: 【吴王】上 【郭竖】下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来楚生的篆刻欣赏 -
周律四环: “初升”(图1)是他晚年常用不着字,尤其喜欢将“升”字写成“门”字上边加二短横.“初升” 他曾多次刻印,朱白大小兼备,各有千秋.此印最在的特点是用刀流走自然,似乎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初”字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升...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我有三枚古代铜印章,不知道上面的字,请大家鉴赏. -
周律四环: 只看到一枚印章的图片. 释文如下: 夔州防御使符 不过,楼主这方印很可能是赝品.因为真的“夔州防御使符”原印铜质,传出山东恩县.印背右刻“夔州防御使符”,左刻“永昌元年四月日造”,印侧刻“宇字贰佰贰拾伍号”.现藏国家博物馆.?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汉代印章的价值?有图片,请大家鉴定 -
周律四环: 印章上字是:偏将军印章.魏晋时期,官印.为进一步判断真假及估价,需要你提供更多图片信息.

廛河回族区17757323001: 古代各等级的人用的章叫啥
周律四环: 帝王用的印章就叫玺或者宝,比如说玉玺.官吏用的印章叫印,比如官印、帅印.比较低等的百姓用的叫钤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