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 调音的窍门!

作者&投稿:习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架子鼓怎么调音?~

1.从大鼓开始,先将大鼓置于地上,调整大鼓脚长短让大鼓外侧鼓框离地1~2吋。
2.接下来装踏板了,装上踏板后首先要调整鼓槌的高度,鼓槌打到鼓皮的正中心,或比中心高一点的地方,大鼓声音会有所不同,请依需要调整。
3.再来调鼓槌向后挥的角度,当放松踏板时,鼓槌以不碰到脚裤管为准。
4.再来调整鼓槌弹簧的松紧度,这个要看个人的习惯,调松踩起来比较不费力,但会影响速度,调太紧脚很快就会累,要试过很多次才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弹性。
5.接着要调鼓椅的位置和高度,鼓椅的高度以脚跟抬起时膝盖比臀部稍微低为原则。但是因人而异,只要不费力、踩得快、轻松有劲道就可以。
6.再来就是调小鼓的高度,当鼓手两手轻松自然放下时,鼓棒应可以刚好打到小鼓的中心。
7.小鼓的位置确定以后就可以决定 Hi-Hat 的位置,位置确定以后再来调它的高度,大约以用右手打击时鼓棒可以贴平边缘为准。
8.接着调 Tom Tom,以鼓手的位置为准,用眼睛看鼓面时,可以看到鼓的中心。
9.Tom Tom 的角度以将鼓棒最自然轻松的打在鼓面时,鼓棒距鼓边约一吋的高度为准。
10.鼓架好以后最后调钹了,钹边缘的位置以不要盖住 Tom Tom 为原则,高度则看各人手的长短与喜好来决定,但是为了打击时视觉美观而将钹架得半天高是不必要的。

扩展资料:
架子鼓的练习方法和击奏技巧:
1、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
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
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
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最根本的是你的鼓本身是不是好鼓。如果是好鼓,那可以通过调音来把声音调好。如果是1000多的JINBAO一类的鼓,那你怎么调都不会出好声音的。


  [鼓手教学]调鼓的细说

  概念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有点简单:鼓是一个或两个振动的鼓皮的覆盖在鼓腔上;当鼓皮的振动一下,一个声音就产生了。那个声音的特征取决于许多因素:鼓腔, 鼓皮的性质,击打的速度,击打的位置,槌头的紧张程度,并且跟房间声学有关。“调音”,是这页的题目,最简单的部分是:鼓声学的基本原则好像不是很复杂-一槌一个声音-然而,一个特定的鼓所能创造的音色是无限的!
  ——这个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鼓皮的松紧 - 调音 。鼓腔的材料,尺寸,和深度都是影响音质、音量的因素,甚至影响到音调。但是鼓腔的调音影响音调,回声,共振,攻击,衰减,和音色-而且影响到关键的音质,音量和声音长短。没有另外的单个的因素影响你的鼓的声音,并且没有其他的方面能影响到别人一眼看出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鼓手。
  ——不会调音的原因是很多的:对调音技术的无知, 调音实践的缺乏, 不能用简单的调音方法能得到微妙和动态的变化, 而且-我想最大的问题是- 害怕改变鼓现在的声音,因为鼓手不明白现在那个声音怎样调制,而且他或她害怕他没办法调回现在的声音。
  ——我听过很多鼓手的演奏,也打过很多别的鼓手的鼓。我觉得几乎可以一下子根据经验分辨出一个职业鼓手和一个业余鼓手的鼓。
  ——如果你对你的鼓不做调整,将会伤害你的鼓,而且一个更好的声音在等你“冒险”。别害怕……


  基本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鼓皮被鼓圈箍在鼓腔的边缘上,鼓圈被一些固定件固定在鼓腔上。紧螺丝让鼓圈和鼓腔更紧,把鼓皮压在鼓腔的边缘。鼓皮和框越紧,当敲击时产生的音调就越高。

  这些知识够么?这时最基本的!
  ——引起两套鼓(甚至以同一套鼓做标准)声音差别有很大范围的原因是怎样使用这个基本原理,我们也将在下面讨论一些特殊的窍门。
  ——如果你以前从没有调过你的鼓,你最好把鼓皮拆下来,由于上面有刮痕你也要拆。你可以用你的旧鼓皮,但是如果你用新鼓皮结果会更好。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的鼓皮尺寸是多少,那就简单的量一下鼓腔的直径,那就是你的鼓皮大小(一般都是以英寸为单位)。

  要点:在你卸下鼓圈前记住鼓圈的位置(比如:哪个固件对哪个孔)。随着时间的过去,你的鼓圈会随着鼓腔有一些变形,而且每个固件在它自己的位置是最好的。
  现在——你开始了对自己的挑战,你坐在你卸下来的鼓皮旁边。好,把他们扔在一边,取出新的鼓皮。如果你在用双鼓皮,你需要比较两者的不同,以为你现在要先安装打击面鼓皮。为了准备,你需要一点细砂纸(宝石类的砂纸最好)和一些石蜡(它可能对木腔鼓效果不是很好:如果你有树脂玻璃,玻璃纤维,或者金属鼓,那就千万别用砂纸-用石蜡就够了)。

  当你把你的鼓皮卸下来后,在重新装上他之前,记得来一次彻底清洗-包括内外
  ——首先检查鼓腔边缘。边缘光滑吗?如果不是,就用砂纸轻轻的在边缘摩擦,使它变得光滑。不要磨的太厉害,否则你可以会让鼓腔边更加不平。可以把鼓腔边缘贴在玻璃面检查它的平坦程度(玻璃要放在平的表面)。如果鼓有一点摇动,说明鼓边有点不平,你需要检查一下。

  千万不要去试图磨平它!
  ——好,你已经让边缘边光滑了。现在,用石蜡在边缘摩擦,使边缘上有薄薄的一层腊。这可以让你的鼓皮在鼓边上自由移动,防止鼓皮比其他的变得更松。不要在鼓腔上面放重物。

  现在我们准备装鼓皮——你会注意到当你第一次把鼓皮放在鼓腔上时会有一点不平。这是正常的,以为鼓皮可能不是很平的。旋转鼓皮直到皱褶变得最小。现在把鼓圈放在鼓皮上。如果把鼓圈放回和卸下来时同样的位置,那样最好。否则你要重复转动鼓圈(这时不要再旋转鼓皮!)。
  ——现在,鼓皮已经是它能达到最平的了。用手把螺丝上到固件上直到鼓圈有一点紧。当你把所以螺丝穿好后,你可以开始紧螺丝了。

  ——以前有很多人写过紧螺丝的方法。最基本的原则是按对角顺序上螺丝。下面这个图片就是10个螺丝的调紧方法。要按顺序!不要仅仅固定好鼓皮。
  ——当你开始调一个新鼓时,你应该在鼓腔上施加中等的压力。鼓皮应该能够有一个好的音调。接着,用手掌紧压地鼓的鼓皮。你会听到清楚的破裂的声音(不要怕,鼓皮是不会破的),这有2个原因:
  “压迫”鼓皮,会使鼓皮由硬而脆变的柔和,达到和你演奏时一样的自然状态:现在压一压鼓皮会使将来鼓皮最小程度的松散,也会帮助鼓皮较长时间保持同一音色。
  使鼓皮居中:如果你的鼓皮不是十分的居中,在你紧了鼓皮之后,你会注意到有一个*近边缘的区域会很松,这种“压迫”会帮助鼓皮居中使声音平分在每个位置。

  这种“压迫”压迫技术在调音时也有一个目的:它帮助调音时能自己顺利一些。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调音”了。让鼓皮自己调音。把鼓放到地上:这会让你的调整仅仅针对鼓皮-而不是鼓腔或者反面鼓皮(如果你用双面鼓皮)。在离每个螺丝一英寸的地方分别轻敲鼓皮,你会在每个螺丝附近听到轻的不同的音。松紧螺丝知道每个音慢慢的大起来。
  ——在这里,再一次用“压迫”技术。交替的调每个鼓皮,然后再让它自己放松;我差不多做3、4次(注意每做完一次“压迫”,鼓皮会松一点,音会弱一点)
  鼓皮自己放松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调细节音了。现在有一个合适的标准:以后就要用这个技术和朝这个结果进行。
  ——一个鼓皮的音调会依赖于鼓腔的音调和反面鼓皮的音调,关系于其他鼓的音调,以及你的感觉(演出现场通常有不同的效果-它影响音色)

  鼓腔的音调——
  ——这会对调音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每个鼓腔会在一个固定频率下振动。你能够在没有装鼓皮的情况下知道鼓腔的频率:放松的抓住鼓腔,用软棒敲击。当调整鼓皮时,要从一个较低的音调开始调,慢慢的上紧鼓皮(再这个过程中确定鼓皮有余力)。你会注意到,有一些音很死,这因为,你的鼓腔的频率和鼓皮有了共振,或者别的音没有共振起来,这是物理的波形:
  目标是找到鼓腔和鼓皮的共振点,可能共振点不止一个(有可能3、4个),这由鼓腔的品种决定。

  反面鼓皮的音调——
  ——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上面的波形图上添加一条波形,你会得到一幅更复杂的波形图。由于这个原因,一些鼓没有底皮,然而,底皮-如果你正确使用它-它能为你的声音添加更多的色彩。

  当你要调底皮时你由3个选择——
  ——与顶皮一样的音调
  ——比顶皮更高的音调
  ——比顶皮低的音调

  ——每一个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记住当你调底皮时关系到顶皮会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如果上下鼓皮在音调上相差太远,它们会互相影响,以至声音很死。

  双面鼓皮同样的音调——
  ——这样会产生一个柔和,圆润的音色而且有很长延音。“bong。”打击可以强烈(依赖于打击面鼓皮的紧张),它的延音会很长,知道声音停止,不会有变音。泛音通常也不受影响。

  底皮音调低于顶皮
  ——延音会有些减少,声音会更加圆润,音色很深,即使音调相同(记住,你调整一面鼓皮时会影响到另一面,以及整个鼓-当你敲击停止时,会任意的升高和降低。为了保持音调不变,你必须向相反方向调整另一面鼓皮)延音的音调会保持不变。泛音会减少一点。

  底皮高于顶皮
  ——这是最有趣的!在延音方面,效果与底皮稍低时的相似,但是在音量减小时鼓的音调会稍微的下降。这就时你能得到很酷的“bwow”声的原因!(这时一种办法,还有办法,看下面的“特殊效果”)。泛音会跟小一点。

  Rob Varro(鼓手、教育家)解释了这个原因——
  ——当你敲击打击面皮时,鼓内的空气立即被压缩。这引起了底皮的共振。顶皮在敲击0.3秒内由于鼓槌的接触而被静音。所以,实际上整个声音都是底皮比顶皮先发出的。所以,如果底皮音高于顶皮,你会真正的首先听到底皮的声音,紧接着听到顶皮的声音,造成了音调下降的效果。

  其他鼓与音调的关系
  ——每个鼓都会对他的邻居造成影响。有时这种影响会非常敏感而且大多数听者都不注意。当你同时敲击2个鼓时,他会影响到你的声音。你可以利用这种效果作为你的优势,如果鼓依*音调的交叉影响而被调成特殊的模式,你就落后了。

  你的感觉
  ——感觉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当然,他也决定与你玩什么样的音乐,和你在什么场合(例如,一种爵士调音法可能在金属乐队中不适应)。这是一些试验;多试几种调音方法,你可以参演的音乐风格就更多。你也可能必须一次一次重新调你的鼓(尤其是如果你跨风格演奏时),但是,如果你没有畏惧心里,这都没问题。

  鼓皮
  ——现在有许多种不同的鼓皮。REMO,Aquarian,Evans,……,许多不同的商标,每一个厂商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鼓皮:单层、双层、油皮、喷沙、涂层、光皮、不透明、织物皮……
  ——仅仅粗略的浏览就能让人搞糊涂,甚至自认为无所不知的鼓手也会糊涂。然而,不管鼓皮有多繁杂的种类,一些基本的规则还是适用的。

  ——厚鼓皮会比薄的音调更低。
  ——涂层鼓皮会减少不必要的泛音比没有涂层的要好。
  ——喷沙鼓皮(鼓皮上有黑点或沙点)也可以减小泛音
  ——双层鼓皮会比单面鼓皮产生更圆润,柔和的音色,也对抑制泛音有好处。
  ——油皮会比标准的双层鼓皮产生跟圆润,更柔和的音色。
  ——织物鼓皮能比标准鼓皮经受更多的打击,但是要达到单层光皮的声音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所以,就看你玩哪种音乐:有些需要轻的、明亮的、高的音色,爵士?选薄鼓皮-涂层或不涂的-当你要用涂层鼓皮时,你可以使用刷子(你试过在光皮上用刷子?)你想要大的、爆炸性的摇滚音色?去找一些厚的双层的,或者油皮。
  ——当然,规矩是可以打破的。去试一试不同的:去试验。例如:在双面鼓皮的鼓上装不同类的鼓皮。

  军鼓
  ——军鼓是一个很重要的鼓。许多因素介入到调音之中。
  ——首先,军鼓较小-比起嗵鼓更象边鼓-通常也有很多种材料组成,一般是金属。第二,军鼓的底皮需要单独的办法调制。

  底皮
  ——让我们从这开始。军鼓底皮不象嗵鼓底皮一样影响到顶皮的音色。影响顶皮不是它的目的(这就是边鼓-本质上是一个没有凹陷的金属框鼓-没有底皮-边鼓不需要)。军鼓底皮是为了给军鼓提供一个振动的表面。所以,调底皮就是调军鼓振动的要点。

  调制的规则是——
  ——紧的底皮,小鼓会更大的振动
  ——松的底皮,小鼓的振动会少。
  ——调军鼓的底皮可以得到渴望的声音

  ——作为工具,鼓弦也影响到鼓的振动-弦越紧buzz声越短;反之,buzz声长。你能利用这个有趣的效果,根据你的音乐类型的而调出不同的声音。

  顶皮
  ——顶皮的调制是很需要感觉的事,也根据你的音乐类型决定。如果你玩rock,那就需要一个低的,丰满的音色,调鼓皮时要很松。音乐需要一个高的,清晰的声音,那么顶皮就要更紧。当然,这些都得看个人的感觉-一些好的rock鼓手把他们的军鼓调的非常高!
  ——你最好花一下午时间调整军鼓皮和弦,试一试不同的组合。你会对你能做出这么多种不同的音色而感到吃惊,如果你把打击位置结合到音色组合中。
  减音

  下面都是非常主观地意见。很多鼓手在多年后总结了许多怪异地方法来减音。原因不外3种:
  ——去除不需要地明显泛音
  ——减弱声音并减短延音
  ——得到一个圆润丰满地音色

  ——都有什么方法?磁带、枕头、餐巾、纱布、泡沫、皮夹、粘性物质,面巾纸、薄片、毡片、包装袋、毯子、纸、衣服、钱、动物皮毛……
  ——减音效果取决于你用多少材料和你在哪用这些材料。去除“钟”音,在鼓皮边缘贴一小条绵纸或磁带就足够了。在鼓周围贴聚酯薄膜可以抑制延音和杂音。有些鼓手在鼓腔内放一圈或者一条泡沫。

  如果你想完全去除泛音,一小条磁带贴在鼓皮边缘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严格地限制(或者消除)延音,你就需要更多的材料;一些宽磁带一般就可以了,看一看beatles的“let it be”的照片,Ringo 把一条毛巾放在军鼓上面,试一试,你可以得到Ringo的声音!

  如果你想让音色更圆润,或者丰满,聚酯薄膜很好。它可以让crappiest鼓皮变的很好——
  ——我趋向于用一小块织物去除鼓皮的泛音和“钟音”(我用细条纹布在顶皮),但是这不足去除延音。一圈黑的磁带在鼓皮上有助于去除“钟音”,而且看起来想一条黑线。小鼓没有减音是常见的,除非我们想要一种乡村声音,或者鼓很难处理。一小张纸一般就可以解决-把它贴在上面-而且是很有效的。Powerstroke-3,可以省去毯子和枕头!
  我发现一个嗵鼓和军鼓制音的好办法,把毡片裁成不同的尺寸,中间掏洞,放在鼓皮上面。有些种类的毡可以在黑暗中发光。这看起来有时也很酷!

关于架子鼓的调音,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1、将鼓皮放好,压上崩圈儿之后,逐个螺丝先稍微带上就可以,选一个螺丝作为起点,先将你定为起点的螺丝拧半圈,之后调起点对角的螺丝,再调对角右边的,之后再到对角,再右边,按这个顺序一点点调试。 

2、确定鼓皮绷紧了之后,用你的鼓槌的锤头,按时针方向敲击每个螺丝位置的鼓面的边缘,听听声音是否一样,音高了,就放松一点,音低了,就拉紧点,直到音色相同。

3、在鼓里加了被子,目的是为吸音,想要底鼓的音色更为厚重一些,这个方法是可取的,但是最好你能买块海绵塞进去,因为海绵的吸音效果是棉被没办法比的。

调不出层次感,这个就和你的听力有关系了。听的准,就能调的准,任何鼓的音色,都是调出来的,只有你对音色有了概念,你才能挑出自己想要的音色。

扩展资料:

架子鼓的练习方法和击奏技巧:

1、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

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

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

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圆,或者与鼓皮接触面之桶身边缘(Bearingedge)不平均的话是无法调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松,但是如果加上共鸣音长短与音高(Pitch)考量的话,又不是绝对。

一般来说,桶身较短之小鼓与TomTom其下皮比上皮松,桶身较长之Floor Tom其下皮比上皮紧,音色(Tone)比较甘润。

3.共鸣:发声体就是一个振动体。它在空气中造成的声波,也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发生振动,

如这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于声波的频率,就发生共振,

使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很大,因而也就发出了相当大的声音来。这种发声体的共振,叫做共鸣。

4.鼓声一定要有共鸣,音色才会圆润传得远,所以上下皮紧度相差正负10%大致上能获得较佳共鸣音。


5.不同粒鼓的共鸣音的时间长短最好要调成一致,可将下皮调紧,或贴上厚胶带,可缩短共鸣时间,但是得花一番功夫才调得好。


6.大鼓收音孔最好不大于8吋,否则收音只有鼓皮声,而没有上下皮共鸣。PS.没有收音孔亦可以收音。


7.先调下皮,再调上皮为佳,但不是绝对。


8.调音的时候左手食指轻压鼓正中心,右手拿鼓棒敲击4周离鼓框(Hoops)约1吋的地方。调鼓的过程必须使用鼓锁每次增加1/2转微调的方式进行,调好一个螺丝接着调对角螺丝。


9.鼓与鼓的音程依歌曲的要求5、1、3或1、3、5或6、1、3都有人调,有人用调音器将12吋TomTom 调为基准C3或A3,其余鼓与鼓间各差3~5度。有些教材提及小鼓调A(440Hz),Tom Tom 调C大调的G、E、C或 C、G、G,上皮与底皮的音程可一致或差 3 ~ 5度。


10.鼓与鼓之间的音高(Pitch)不可太接近,否则会引起共振干扰(10吋TomTom 与小鼓常常会共振干扰)。


11.在大场地演奏时,如果加弱音环,鼓声会传不远、共鸣短、鼓点不清楚,打击反弹力减少。
12.鼓的音阶不是绝对音,大多数小型调音器测不出鼓的音高(Pitch)。


13.鼓的构造、木料、配件、吊挂系统加上鼓皮厚薄、材质关系音色音质甚钜,而音色对打击方式与曲风更加影响深远。

14.鼓皮最好不要贴东贴西来调音,这可是不得已、非用不可的下策。


15.鼓的音色是随各人主观喜好、套鼓的材质、鼓皮的厚薄、音乐性质的需求等等都会影响音色。


16.爵士鼓手在演奏时听到自己的鼓声与在听众席所听到之声音不同,特别在鼓有收音的时候,以在听众席之音色为标准来调音,所以爵士鼓的调音通常需要两个人来完成。

扩展资料:

演奏技巧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间,小鼓在第三间,

1桶鼓在第四间,

2桶鼓在第四线,落地鼓在第二间,大立镲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

踩镲写在下加一间和上加一间。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需要去调定选择。五线谱的五条线,从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五线谱的四个间,从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五鼓:底鼓,军鼓,高音桶鼓,中音桶鼓,低音桶鼓。

分别在的位置为:下加一间,第三线,第四间,第三间,第一间。三镲:吊镲,节奏镲(叮叮镲),踩镲。踩镲有三种击打方式:用脚踩踩镲,手击闭合踩镲,手击开镲音。

乐器演奏

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

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镲,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

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

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

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

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

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

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

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踩镲踏奏法

踩镲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

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持棒方法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种方式。它们影响着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最重要的两大观念,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不要影响棒的运动,

两手手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

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掌心向内。以虎口拇指持棒,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

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以及架子鼓奏法。

3、扣腕式:持棒与直腕式大致相同,但双手要向内翻一下,使手心朝下,

两鼓棒集中于敲击点上,两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玛琳巴琴、钢片琴、架子鼓以及室内演奏小军鼓等均用此腕法。

不论何种方式控制鼓棒,均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双手与鼓棒成为一体,自然地运动鼓棒,轻松自如。

滚奏

方法通过控制鼓追均匀密集的击奏形成一定的速度才称之为滚奏。

(滚奏的概念在国外一些教材上对滚奏的解释是单击和复击通称滚奏,但要求了单击的速度和复击的速度,有些则分开论述,但到最后还是一个速度问题。)

加强单击和复击练习是滚奏得以实现基础。

滚奏并不是完全的腕子,有时手指也能起到很大辅助作用,甚至有时手指的功劳更多。

但是在双跳滚奏、单跳滚奏中,仅凭手腕控制也是可行的(加上手指可以更省力些)。

国际性的敲击艺术协会(Percussive Arts Society; PAS)所归纳的四十式军鼓基本功(PAS 40 Essential Snare Drum Rudiments)详尽列出了不同种类的滚奏,

好让鼓手能更有系统地加强对鼓捧的掌握和熟练度。

多跳滚奏

这种演奏方法是靠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弹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简单其实很难练习的,开始先用你的鼓锤在鼓皮上反复弹跳,然后要做到均匀,

且在不同的演奏中还有很多连音的技巧,可不是想来的这么简单。

练习方法正确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让鼓锤充分的在鼓面上弹击并控制好鼓追的弹跳高度直至停止,

再换另一只手进行相同的练习(这里说的是对称式,标准式道理相同),

寻找鼓槌在鼓面弹击的感觉。练习到多次连续敲击时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

最好有有老师的演示、教导,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匀和节奏稳定。

参考资料:架子鼓-百度百科



1.从大鼓开始,先将大鼓置于地上,调整大鼓脚长短让大鼓外侧鼓框离地1~2吋。

2.接下来装踏板了,装上踏板后首先要调整鼓槌的高度,鼓槌打到鼓皮的正中心,或比中心高一点的地方,大鼓声音会有所不同,请依需要调整。

3.再来调鼓槌向后挥的角度,当放松踏板时,鼓槌以不碰到脚裤管为准。

4.再来调整鼓槌弹簧的松紧度,这个要看个人的习惯,调松踩起来比较不费力,但会影响速度,调太紧脚很快就会累,要试过很多次才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弹性。

5.接着要调鼓椅的位置和高度,鼓椅的高度以脚跟抬起时膝盖比臀部稍微低为原则。但是因人而异,只要不费力、踩得快、轻松有劲道就可以。

6.再来就是调小鼓的高度,当鼓手两手轻松自然放下时,鼓棒应可以刚好打到小鼓的中心。

7.小鼓的位置确定以后就可以决定 Hi-Hat 的位置,位置确定以后再来调它的高度,大约以用右手打击时鼓棒可以贴平边缘为准。

8.接着调 Tom Tom,以鼓手的位置为准,用眼睛看鼓面时,可以看到鼓的中心。

9.Tom Tom 的角度以将鼓棒最自然轻松的打在鼓面时,鼓棒距鼓边约一吋的高度为准。

10.鼓架好以后最后调钹了,钹边缘的位置以不要盖住 Tom Tom 为原则,高度则看各人手的长短与喜好来决定,但是为了打击时视觉美观而将钹架得半天高是不必要的。

扩展资料:

架子鼓即爵士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或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Crash Cymbal)、一个节奏镲(Ride 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部分组成.。

当然有时因演奏需要会增设一些如牛铃、木鱼、沙锤、三角铁、吊钟,不管增设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

鼓手用鼓槌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爵士乐中常用的鼓槌有木制的鼓棒,由钢丝制成的鼓刷,由一捆细木条捆成的束棒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架子鼓



  关于鼓的调音,基本的方法是这样的:
  将鼓皮放好,压上崩圈儿之后,逐个螺丝先稍微带上就可以,选一个螺丝作为起点,先将你定为起点的螺丝拧半圈,之后调起点对角的螺丝,再调对角右边的,之后再到对角,再右边,按这个顺序一点点调试。呵呵,用文字来表达比较绕,应该能看懂吧 ???
  之后确定鼓皮绷紧了之后,用你的鼓槌的锤头,按时针方向敲击每个螺丝位置的鼓面的边缘,听听声音是否一样,音高了,就放松一点,音低了,就拉紧点,直到音色相同。

  在鼓里加了被子,呵呵,目的是为吸音,想要底鼓的音色更为厚重一些,这个方法是可取的,但是最好你能买块海绵塞进去,因为海绵的吸音效果是棉被没办法比的。之后你说你调不出层次感,这个就和你的听力有关系了。听的准,就能调的准,任何鼓的音色,都是调出来的,只有你对音色有了概念,你才能挑出自己想要的音色。

  1.你是否能听的出其他的鼓的音色,鼓的音高一般是这样的:底鼓是属重音,它的本名就是BASS DRUMS.之后军鼓是高音,两个耳鼓是中音,坐鼓,就是次重音。按着个感觉试试。之后多听,多感觉。
  2.你自己的调试方法问题。看一下,鼓皮是不是绷的太紧了,如果没有张力的话,那个动静儿是很干的,而且很难听,呵呵,按着我的方法自己再调调看吧,多调试,音色,是调出来的。呵呵

  个人的一点微薄的意见,愿你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音色。希望能帮到你,祝鼓技大增!

层次感??底鼓往里加被子!!军鼓只要钢丝不松就好,,耳鼓的话不太好调,,你上网找个架子鼓试听,,你听他的调,,然后每个鼓配一个鼓垫圈,,更有颗粒感!!加油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 调音的窍门! -
越缪小儿: 关于鼓的调音,基本的方法是这样的: 将鼓皮放好,压上崩圈儿之后,逐个螺丝先稍微带上就可以,选一个螺丝作为起点,先将你定为起点的螺丝拧半圈,之后调起点对角的螺丝,再调对角右边的,之后再到对角,再右边,按这个顺序一点点...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如何正确的调音? -
越缪小儿: 如何给爵士鼓调音如何给爵士鼓调音 原作者:Tiger Bill 你需要以下四点条件: 完整的爵士鼓、合适的鼓棒、调音的鼓钥匙、安静的环境 如何去做: 1 从军鼓开始,把军鼓的上下两面鼓皮完全的放松. 2 先从军鼓底面开始,用鼓钥匙将压圈螺栓...

封开县19515029371: 如何为架子鼓调音? -
越缪小儿: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有点简单:鼓是一个或两个振动的鼓皮的覆盖在鼓腔上;当鼓皮的振动一下,一个声音就产生了.那个声音的特征取决于许多因素:鼓腔, 鼓皮的性质,击打的速度,击打的位置,槌头的紧张程度,并且跟房间声学有关....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怎么调音啊? -
越缪小儿: -[鼓手教学]爵士鼓的调音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圆,或者与鼓皮接触面之桶身边缘(Bearingedge)不平均的话是无法调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松,但是如果加上共鸣音长短与音高(Pitch)考量的话,又不是绝对.一般来说,桶身较短...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怎么把音调准 -
越缪小儿: 有几种办法,1、用不同尺寸的bass鼓;2、同种尺寸的bass鼓,不同鼓皮;3、同种尺寸的bass鼓,同种鼓皮,不同的松紧.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怎么调音? -
越缪小儿: 关于架子鼓的调音,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1、将鼓皮放好,压上崩圈儿之后,逐个螺丝先稍微带上就可以,选一个螺丝作为起点,先将你定为起点的螺丝拧半圈,之后调起点对角的螺丝,再调对角右边的,之后再到对角,再右边,按这个顺序一...

封开县19515029371: 急求架子鼓的调音方法,特别是大鼓的!!! -
越缪小儿: 后面鼓皮挖个大约直径18厘米的洞 用大约6厘米的高泡泡沫贴满鼓腔内四周 如果觉得泛音还是比较大,在放一床棉絮在里面 桶鼓的制音方法也可以用贴泡沫的方式 五鼓架子鼓3个桶鼓的音色大致是按乐音 高音3.1低音5这样调音

封开县19515029371: 架子鼓低音大鼓怎么调音?往里面放棉花?还是什么? -
越缪小儿: 如果说大鼓调音方法其实和通鼓调节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调节鼓皮的张力螺丝,做到平衡调节就可以,如果说是音色问题,一般情况大鼓需要很实的低频,所以一般会往底鼓里塞枕头或者可以吸附中高频的东西,有几点建议给你: 1、切记不...

封开县19515029371: 请问架子鼓调音的办法,我需要调比较低沉的声音,如果军鼓音色特别亮可以调低吗?谢谢了 -
越缪小儿: 靠鼓皮张力的大小调节,用股钥匙调松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