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匆匆与沪杭车中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刁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沪杭车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朱自清在《匆匆》中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徐志摩却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
尽管时间以昼夜黑白的形式重复升降在我们生命之中,时光的本质到现代才真正成为人类致命的敏感。如果说朱自清的《匆匆》让我们注意到时光在细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志摩的《沪杭车中》则要我们与时光对视、相向而行。它以诗所特有的语言将空间竖起,时间化为邃道,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紧张和尖锐。
这首诗的诗题就是动态空间:沪杭车中。上海与杭州的距离已被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打破了。这现代文明的速度和频率不能不令人惊叹!
读了徐志摩雕塑建筑式的《沪杭车中》,才发现,现代文学史中的时间概念是如此可触可感。

沪杭车中①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① 此诗作于1923年10月30日。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1号,原名
《沪杭道中》。

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与徐志摩这首《沪杭车中》比较来读或许是饶有趣味的事。
朱自清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徐志摩却用极其简洁的文
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形态、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
建筑式的。

有谁目睹过时光?尽管时间以昼夜黑白的形式重复升降在我们生命之中,时光的本
质到现代才真正成为人类致命的敏感。如果说朱自清的《匆匆》让我们注意到时光在细
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志摩的《沪杭车中》则要我们与时光对视、相向而行。它以
诗所特有的语言将空间竖起,时间化为邃道。《沪杭车中》给人的感受是紧张和尖锐。
这首诗的诗题就是动态空间:沪杭车中。上海与杭州短暂的距离已被现代交通工具火车
不经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本是相对物,此刻简直就是浑然一体了:“匆匆匆!催催催!”
两组拟声词把这种浑然表达得淋漓尽致。随着这到来的时空的浑然,时空中原本浑然一
体的自然反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断:“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
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更深刻的、实质意义的分裂乃是人类自身的
安宁的梦境的分裂。和大自然一样安宁而永恒的梦境(或说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梦境)
由分明而“模糊,消隐。”“催催催!”这现代文明的速度和频率不能不使诗人惊叹: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第一段写现代时空对自然的影响,第二段写现代时空在人类精神深处的投影,二段
互为呼应、递进,通过“催催催”这逼人惊醒的声音让人正视时间。这种强烈的现代时
间意识,正是现代诗创作的原动力。徐志摩曾在《猛虎集》序文中谈到时间意识迟钝的
痛苦:“尤其是最近几年,有时候自己想着了都害怕:日子悠悠的过去内心竟可以一无
消息,不透一点亮,不见丝纹的动。”迟钝和敏感或许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事实上诗人
的时间感是现代时间意识的多重折射。徐志摩写于《沪杭车中》之后的1930年的《车眺》
和1931年的《车上》所表达的便分别是时间永恒和时间在生命中生生不息的主题。无论
“车”这一意象多么富于流动动荡的时间感,如下的诗句带给我们的安宁几乎是不可击
碎的:“绿的是豆畦,阴的是桑树林,/幽郁是溪水傍的草丛,/静是这黄昏时的田景,
/但你听,草虫们的飞动!”(《车眺》)而“她是一个小孩,欢欣摇开了她的歌喉;
/在这冥盲的旅程上,在这昏黄时候,/象是奔发的山泉,/象是狂欢的晓鸟,/她唱,
直唱得一车上满是音乐的幽妙。”(《车上》)则使我们无不为生命与时间同在并使时
间生机勃勃而感动。徐诗三篇写时间的诗皆以车为象征,而《沪杭车中》堪称象征的一
个小奇迹:沪杭车这一具体事物及催与匆同声同义不同态拟声词的巧妙运用,实在是诗
人天才的悟性和语言敏感的反应。然而,如果我们读《沪杭车中》而不去读《车眺》和
《车上》,便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它们是徐志摩时间观的统一体。

既有朱自清洋洋洒洒的《匆匆》,又有徐志摩雕塑建筑式的《沪杭车中》,现代文
学史中的时间概念才真正是可触可感。

徐志摩、朱自清均为现代文坛的名家,二人深邃的思想,精致的文笔最终成就了这一诗一文。言简意丰而又生动鲜明,可说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了。但何以做到如此的生动而动人呢?其实无论诗、文若要动人,就必须创设出具体的情境并将作者的一番真情寄予其中。徐志摩诗中对于匆匆行路的状写与朱自清文中对于生活中时光匆匆的描摹,即是触动作者又感动无数读者的具体情境。这样的情境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平凡,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唯其真实,所以引人深思;唯其平凡,所以增人感慨;唯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动人且动人至深。而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对于匆匆时光的慨叹与珍视则是最动人之情,也是二者同一之处!

诗要以凝炼的文字表达深刻而蕴藉的主旨,是以徐诗只有寥寥七十余字;文则可铺排、可渲染,信笔所至,任意而发,因此《匆匆》一文中将由早至晚时光的流逝叙写得如此精细。诗文殊异,这恐怕是二者最显明的差别了。此外,《匆匆》是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而《沪杭车中》则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形态、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那伶俐的步伐叫人唏嘘、令人感喟;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那迅猛的前进使人惊诧、更催人奋进。一诗一文虽同归但毕竟殊途。相比较而言,朱文胜徐诗三分细腻,却又逊之几许干练。然而正是这相异点才使得文学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文学作品也因之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对某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就是在文学的坐标系中找寻到其具体位置,并将之与其他相似作品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到其独立价值的过程。

诗要以凝炼的文字表达深刻而蕴藉的主旨,是以徐诗只有寥寥七十余字;文则可铺排、可渲染,信笔所至,任意而发,因此《匆匆》一文中将由早至晚时光的流逝叙写得如此精细。诗文殊异,这恐怕是二者最显明的差别了。此外,《匆匆》是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印痕,而《沪杭车中》则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形态、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那伶俐的步伐叫人唏嘘、令人感喟;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那迅猛的前进使人惊诧、更催人奋进。一诗一文虽同归但毕竟殊途。相比较而言,朱文胜徐诗三分细腻,却又逊之几许干练。然而正是这相异点才使得文学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文学作品也因之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对某一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就是在文学的坐标系中找寻到其具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梅花>后记》 10、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 《怀魏握青君》 12、 《阿河》 13、 《儿女》 14、 《哀韦杰三君》 15、 《旅行杂记》 16、 《飘零》 17、 《说梦》 18、 《白采》 19、 《海行杂记》 20、 《一封信》 21、 《序》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任教。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却能感动读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在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先生的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树立了“白话美国的模范”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等。这些散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关于描写秋霜的诗句古诗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5.关于秋霜的诗句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

山居秋暝古诗插画-山居秋暝的画面怎么画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沪杭车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一九二...

沪杭车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
点评:诗歌的思想情感是在诗歌语言中流露出来的,因此想要鉴赏评价一首诗的诗歌,先要抓住里面的主要的关键的语句。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比较容易理解,而诗的开头和末尾又都很明显地提示了我们,因此,解答该题并不难。小题2:试题分析:类似这样的题型,要先找出它有哪些艺术手法,例如第一小节里"匆...

写两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

秋天的现代
秋天的现代,如同诗人们的笔触,用轻盈与沉重交织,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秋景画卷。徐志摩的《秋月呀》如梦如幻,秋月的浪漫与海涛的低语诉说着情感的微妙变化;《沪杭车中》的匆匆与催促,展现了时光催老的况味。胡适的《鸽子》则在云淡天高的秋日,捕捉到了群鸽游戏的喜悦与天空的宁静。戴望舒的《霜花...

关于秋天的诗—短一点的
《沪杭车中》 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一九二八年)《私语》 徐志摩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颗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

诗歌大全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

关于秋天现代诗
现代诗见下面:从池塘里掬一捧清水,从果园里捎一股醇香,秋来了,唱着一支金色的歌,来到城里,来到村庄没有春风杨柳的得意,没有落红飘零的忧伤,没有如火骄阳的狂热,没有寒霜飞雪的冰凉,你唱远行的艰难和苦涩,但并没有失望和悲伤,你唱秋收的喜悦和满足<。何处寻黄鹤?只留下长空万里,...

描写四季的现代诗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

古诗和现代诗 10首
《沪杭车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对镜》——哈代当我照我的镜,见我形容憔悴,我说但愿上天让我的心也象这样凋萎那时...

宿豫区18711264409: 沪杭车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冷克盐酸:[答案] 朱自清在《匆匆》中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徐志摩却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 尽管时间以昼夜黑白的形式重复升降在我...

宿豫区18711264409: 朱自清匆匆与沪杭车中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冷克盐酸: 徐志摩、朱自清均为现代文坛的名家,二人深邃的思想,精致的文笔最终成就了这一诗一文.言简意丰而又生动鲜明,可说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了.但何以做到如此的生动而动人呢?其实无论诗、文若要动人,就必须创设出具体的情境并将作者...

宿豫区18711264409: 沪杭车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冷克盐酸: 朱自清在《匆匆》中用舒缓从容的笔墨描写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步履,徐志摩却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匆匆时光的身姿.朱自清的时光是拟人化的,徐志摩的时光却是强大的建筑式的.尽管时间以昼夜黑白的形式重复升降在我们生命之中,时...

宿豫区18711264409: 课文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冷克盐酸: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宿豫区18711264409: 匆匆一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冷克盐酸: 《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两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宿豫区18711264409: 匆匆本文表达了朱自清什么的感概和对什么的无奈 -
冷克盐酸: 时间与生命,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朱自清对时间转瞬即逝的感慨,也是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一个生命在时间的概念里是那样的短暂,但是我们却无法改变一切,只能按照时间的脚步来走,其实也是告诉我们 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宿豫区18711264409: 《匆匆》表达思想感情是什么 -
冷克盐酸: 朱自清《匆匆》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

宿豫区18711264409: 《匆匆》 简要写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冷克盐酸: 《匆匆》主要写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 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 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 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 然而又不无...

宿豫区18711264409: 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冷克盐酸: 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du 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zhi无法挽留的无奈惋惜和对已逝的日子的深深留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dao;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内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这段话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现了时光在生活中的不经意容中来去匆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