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到底谁之过?

作者&投稿:阚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里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说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立下军令状统率军队的马谡,在关键时候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军事安排,而是把军队驻扎在了山上,司马懿10万大军围山,断了其军队水源,使得军队不战自乱,遭受惨败,街亭失守,诸葛亮无奈只能挥刀斩杀马谡一事。然而,细读历史,重品三国,诸葛亮斩马谡背后却有蹊跷——诸葛亮为何落泪呢?街亭失守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要解开这些疑问,首先得聊聊马谡这个人,不是聊《三国演义》经过加工的文学形象,而是聊卸掉粉饰后真实的他。马谡出生在一个才华横溢的家庭里,家中他的四个哥哥都很有才华和名望,排行最小的他,擅长军事谋略,人们将兄弟五人并称为“马氏五常”。正史记载,诸葛亮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华。在南下攻打孟获等人时,就采取了马谡的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一来使南方地区心悦诚服归顺蜀国,二来孟获等人在此后对蜀国进行了军事和物资的支援,对吴国的进犯起到了防范作用,三来为以后集中精力北伐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举三得,不得不让人佩服马谡的谋略。而且,马谡其人,不仅仅是诸葛亮赏识,刘备也对他青睐有加,并不存在临终之时还不放心的嘱托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综上简析,我们不难得出,马谡有才有谋。甚至真实历史上,其才华还在诸葛亮之上,既然如此,他怎么会在第一次北伐犯下致命的错误,让至关重要的第一战惨败收场呢?

我们首先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路线图,由图可以看出,攻打长安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近路,箕谷——郿城——长安。第二条长路,祁山——天水——街亭——长安。第三条险路,子午谷——长安。在这三条路里,诸葛亮选择了第一条路,用赵云和邓芝在箕谷佯装攻打郿城,自己带主力大军出祁山,收复天山、南安、安定三郡。诸葛亮的军事战略部署是很高明,一般的对手很容易被他这招声东击西迷惑,拿下长安也指日可待。但是,诸葛亮这次面对的敌人和他的狡猾程度不分上下,所以这个计划就有很大的危险性,何以见得呢?因为一旦敌人不中计,那么魏国极有可能率领两路大军,一路攻打赵云的佯攻部队,彻底击溃赵云部队,拿下汉中;一路急速攻打街亭,堵住诸葛亮主力进军,此时此刻的蜀军面临的,就是前无进军之路,后无退军之地的两难局面,加之蜀道艰难,没有粮食补给,将会不战而亡,蜀国的大门就会彻底被魏国攻破,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这份危险,马谡一定是意识到了的,也就是在此时,他主动要求去守街亭。

而接下来的现实,和上面我们的假设八九不离十,首先,司马懿意识到孟达反叛之意,派兵突袭新城,杀了孟达,让诸葛亮失去了强有力外援。再者,曹真率领十万大军把赵云的佯攻部队打的节节败退,逼回汉中。不仅如此,当魏国得知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是要经过街亭攻打长安,立刻派名将张郃率领5万大军,奔袭街亭,一来占领街亭要地,二要收复安定、天水、南安等失地。

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马谡应该要依山当道扎营,但是马谡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把部队转移到了山上,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大概有三。第一,马谡和张郃差不多是同时到达街亭的,此时此刻,依山当道扎营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依山当道扎营的目的是阻止魏军通过街亭;第二,马谡聪明的发现,敌军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佯攻之计,此时如果不能拖住魏军行军步伐,蜀军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完全没有撤退时间;第三,街亭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当道扎营,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很有可能,防御工作还没有做好,敌军就把他们一举拿下了。分析至此,可以看出,马谡他准备做的,是与魏军背水一战,为蜀军撤退争取时间。这一战,他其实心里很明白,街亭能守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是,他无所畏惧,他必须和魏军周旋,哪怕代价是全军覆没,也不得不为之。

如果他贪生怕死,直接撤退,丢掉街亭,部队虽然可以安然无恙,可是会导致汉中之地尽失,蜀国灭亡。所以,哪怕在山顶上,水源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马谡还是只能坚持这样。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悲壮英雄!

另一面,或许有人会说其实诸葛亮可以派兵去解马谡之围,可是这种推测根本不现实,为什么呢?且不说攻打街亭的部队实在太多了,如果主力军去解围,魏军将会更加猛烈的攻击赵云部队,汉中极有可能可能失守。

就以诸葛亮的智慧,动动脚趾头就能想通马谡在街亭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他自然不会辜负他的苦心,只能赶紧率全军退回汉中,保住大本营。

街亭苦战,马谡的部队,基本全军覆没,马谡几人突围回到蜀国,马谡输了,成了蜀汉罪人,但诸葛亮心里明明白白,马谡他拯救了整个蜀汉,可是,他不能说,出于私心或者为了大局,关于诸葛亮当时的心理。这一点不用详说,后人都会了然于胸。

《三国演义》里,马谡最后被诸葛亮斩杀了,小说里的结局并不是真实历史上马谡的结局,真实历史上,马谡战败后被关在牢房里,诸葛亮下令斩首他,没有等到斩首那天,马谡病死在牢里了。而我想,罗贯中之所以修改了史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也知道,马谡在街亭的所作所为,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蜀国,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诸葛亮,他用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国家,也用热血回报了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却负了士衷肠,所以,罗贯中让诸葛亮斩马谡,而且,还流泪了,那是愧疚之泪,悔恨之泪!北伐第一战,终究是他自己太过激进了啊!




马谡失街亭真的是因为他自大吗?换了谁都守不住
1.马谡是如何失街亭的 街亭座落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于街亭。街亭失守,蜀军主力溃败...

是诸葛亮害了马谡?
晋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对此事的描写散落诸人传中,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

失街亭的是怎么回事?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

街亭已然失手是什么意思
就是三国的一个典故。街亭是一个重要地方结果被攻破了。然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纵观街亭之失,实令人寒心。街亭乃蜀之咽喉,系蜀之兴衰存亡。诸葛亮北伐,因街亭是军事要地,派马谡镇守。马谡号称自幼熟读兵书,熟知兵法的精妙,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将人马驻扎在山上,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司马懿...

马谡如何失街亭
而这一次的焦点之战,就是在街亭。我们首先可以看一下街亭责任归属的问题,涉及到街亭的,主要是四个将领,诸葛亮,马谡,王平,张合。而在这四个人的传记中,也对这一场战争有着较为详尽的描写。【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诸葛亮传。【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马谡传。...

"骄傲失街亭"的主要人物是谁
孔明大惊曰:“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三国中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谁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篇奏章,即著名的《出师表》。 次年春,他率军伐魏。由于他忘记了刘备的忠告,派马谡去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致使街亭失守,伐魏失败。到了这时,诸葛亮才想到刘备是何等的英明,自己信用马谡又是何等的愚蠢。自己没有听从先帝的遗言,终于造成北伐的失败,实在太不应该了。

诸葛亮最大的一次用人失误,如果马谡听从了指挥,街亭守得住吗?_百度知...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胆的启用新人,任用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大将,让马谡全权统帅指挥街亭所部。导致了街亭失守,连带着北伐下的各条战线相继陷落。在北伐军全盘崩溃的情况下,诸葛亮被迫宣告了北伐失败。根据史料记载,蜀汉第一次北伐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马谡失街亭,以及诸葛亮的用人失误。

半史三国:六出祁山之失街亭
 据《三国志·马谡传》载,‘ 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 ……’诸葛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而与张郃战于街亭。即闻名于后世之 「马谡失街亭」 。至于马谡之败,正史亦稍有提及……参《三国志·王平传》载,‘ 建兴六年(228),属参军马谡先锋。谡...

诸葛亮斩马谡——?
于是街亭之战展开了!怎么看街亭之战和马谡的责任?我们可以对比古代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之战,李奥尼达凭天险,虽然竭尽全力,但最终不免关陷身死!原因何在?---没有援军!可见,以绝对劣势兵力据险而守的一方,若得不到及时增援,很难守备成功!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因此,我觉得街亭之战能否成功...

安图县15179175617: 失街亭是谁的过错 -
卜剂莫乐: 马谡刚愎自用,是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却在孔明身上,是孔明在街亭一役中屡屡失败,最终导致了令人扼腕的历史结局. 1、明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

安图县15179175617: 失街亭,谁之过? -
卜剂莫乐: 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是文人墨客常常议论的话题,提起它,人们总要对孔明、马谡叹息一番.的确,街亭一役,损兵折将,甚为惨重.蜀国不得不由战略反攻转为战略防御,这是谁之过?马谡刚愎自用,固然是直接原因,但...

安图县15179175617: 失街亭到底是谁的过失
卜剂莫乐: 根据三国志外评的描述还有这样的外因:街亭位于一座小山丘上所谓的屏障其实就是一道很高的天然土墙,马谡到街亭查看时发现有一段土墙被风化坍塌了屏障已失,司马大军已近修建工事已经来不及所以下令弃守屏障而改屯军于北边山俪.马谡居高临下以御敌攻的策略是没错的,但司马懿计高一筹并不攻山反取守御断山上水源导致蜀军大败,倒也不能全怪马谡. 我说还是猪哥的错!想当年七进邙山的时候要是听魏延的冒着损失攻下司马懿,后面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那样哪还会有街亭之失?更别提后来的三分归晋五胡乱华了!

安图县15179175617: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究竟是谁的过错拜托各位大神 -
卜剂莫乐: 责任主要在马谡,诸葛亮其实非常重视他的,从“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从原文看马谡的军计能力高过马良,为什么以前没有出事呢?因为以前有诸葛亮主事,能力高过马谡,而且可能在论事时将诸葛亮的观点引入为自己的观...

安图县15179175617: 马谡失街亭,究竟是谁之过?
卜剂莫乐: 主要责任在诸葛亮用人不当.因为他也不注意培养人才,以至于大战当前竟无人可用.以至于明知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也不得不侥幸用之.事后虽自降三级也难辞其咎.而且将一个虽不可为帅,但却是一个优秀参谋的马谡给杀了,使得本已人才匮乏的蜀国更加缺乏人才了.

安图县15179175617: 失街亭,谁之过?
卜剂莫乐: 孔明、马谡都有 因为:刘备早就告诉了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可诸葛亮不听,才有马谡失街亭之事的发生. 而马谡则是不听诸葛亮和副将的话,执意孤行,导致大败而失街亭.

安图县15179175617: 失街亭谁之过? -
卜剂莫乐: 主要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其实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兵不血刃连得三郡,心理上有些放松,街亭如此紧要关乎全局胜败之地他竟然交给了从未上过阵的马谡,其实马谡并非无能,他可称是诸葛身边第一谋士!但经验要了他的命!诸葛完全可以派赵云,吴懿,魏延等将领;其次就是马谡狂妄自大不听王平劝导,导致了蜀国第一次北伐全局失败!

安图县15179175617: 三国时马谡失守街亭是谁之过?
卜剂莫乐: 应该是诸葛亮.刘备死前提醒过他.马谡是那种外强中干的人.华而不实.有点想赵括.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安图县15179175617: 马谡失街亭的内容 -
卜剂莫乐: 司马懿军逼祁山,诸葛亮不知派谁去守,马谡欣然愿往,可诸葛亮怕他没有作战经验,不让他去,马谡苦苦相求,诸葛亮拨给他2万军马,任他调度,派王平为副将,马谡想在高山上扎地,可王平却认为在平地上,马谡不听,给了王平五千人马,自领大军往山上驻扎,司马懿原以为街亭难攻,一听马谡在山上驻扎,大喜,便派人围住此山,截断水粮,山上士兵一冲下来,就用弓箭挡回士兵们不耐饥渴,打了一阵子都下山投降,马谡惨败,只有王平还坚持了一阵子

安图县15179175617: 1、史家对马谡失街亭这一过错上有不同评价,你认为过错在谁身上?为什么 -
卜剂莫乐: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他本人比较教条主义,生搬硬套兵法,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估战场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战方案;而且他刚愎自用,不能采纳正确主张.第二,诸葛亮对于马谡的才能认识不足.马谡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人才,但是实际作战却不是他的强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